寻访山西古建之美

一支烟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0年10月1-7日,行程约2500KM)</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1年,家事国事接二连三,人始终处于浮躁状态,今天看着窗外的第一场秋雨,慢慢地呷一口茶,专注、安静,只到听见自己内心蓄水的声音。我打开手机相册,开始整理一年前的山西之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山西这块土地,从地图上看是个浑然天成的地理单元,左右两竖边,上下两斜边,是个拉长的菱形。它被山带河,气势雄伟。东有太行,与河北、河南分;西有黄河、吕梁,与陕西分;南有黄河、中条、王屋,与河南分,不假人为划定的边界,就可以同四周的邻省切割开来。它像个瓶子,瓶壁、瓶底是封死的,只有大同方向是个瓶口,遥通蒙古草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俗话说“地下古迹看陕西,地上古迹看山西”,山西从寺观庙宇的殿堂,到城池、民居、衙署,再到楼、塔、桥、梁、陵墓、石窟等,古建筑门类一应俱全,而且元代以前的古建筑,70%以上在山西。山西古建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年代之古令人震撼,素有“中国古代建筑的宝库”之称,这也注定了山西会有太多的故事,等待着我们用脚步细细丈量,或许从中能触摸到历史的某几页。山西之行计划了多年,2020年利用国庆假期,终于有机会领略山西古建文化底蕴,便约上阿绪、空想,一行3人从碛口北上,过佳县、代县,到大同,再转而南下,经浑源、应县,穿雁门关,走五台、定襄、忻州、平遥、霍州、洪洞,最后由风陵渡过黄河返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注:之所以强调“元以前”,一是因为我国古时以木料为主要建材,直接导致建筑物不能耐久,能留存近千年者凤毛麟角;二是就建筑艺术角度而言,中国古建筑的“柱梁构架在唐宋金元为富有机能者”,到了明清则成“单调少趣之组合”(梁思成),水准也分了高下。元代是我国木结构建筑构造发展中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梁先生认为的中国建筑“醇和时期”的最后阶段。这一时期的建筑承接了宋金的一些做法,但有一个共性的变化就是斗拱开始变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碛(qì)口古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一出发开车600多公里,当晚伴随嘶吼的水声渡过黄河,摸黑顺着延黄公路,来到碛口古镇。因天色已晚,就入住在碛口古镇对岸的“寨则山村”村民家里。夜晚的山村静悄悄的,一轮弯月挂上树梢,几缕清冷的月光在禾苗上飘摇,伴着村旁小河潺潺,偶有蛙鸣、犬吠、虫语,悠然溶合入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天早起出门,就遇见村子办喜事,为我们此行开了个好头。碛口古镇位于山西省临县城南48公里处,依吕梁山,襟黄河水,因黄河大同碛而得名。它是黄河边临县的一个古渡口,黄河由北而来,湫水从东而至,卧虎山横亘镇北,黑龙庙雄峙河东,山环水抱,阴阳交会,山的气势,河的雄浑,形成了“虎啸黄河,龙吟碛口”的壮丽图景。古时候,黄河下游凶险,上游来往的船只,往往在碛口停泊转旱路。据记载,鼎盛时期,碛口的商铺、旅栈多达400余家,码头停泊的船有几百艘,而过往的驮队更是不计其数,“商贾往来,必出其途”。站在卧虎山头的黑龙庙门前,由远及近过来一支社火队伍,伴随着阵阵的锣鼓声中,突然间会插入高亢的、奇峰突起的唢呐声,它几乎压倒了一切的声音,组合了尘土飞扬、万物喧腾的欢快气氛,释放出一种雄浑的激情,让人不由想起碛口古镇曾经拥有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碛口古镇的街道、店铺是清代山区传统建筑的典范,拥有一批具有黄土高原建筑特色的晋商“老宅院”。主街道顺着卧虎山,从东开始,沿湫水河西去,再逆黄河北上,时曲时折。建筑完全依地形而建,街道都用石头铺砌,店铺都是平板门,门前都有高圪台。走在凹凸不平的街道上,随处可见明清风格的砖雕、木雕、石刻,一个乡下老西弹着三弦正在自说自唱,漫步其中,一切都显得那么悠远、厚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白云山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一路继续向北,再渡黄河,又从山西临县折回陕北地界。白云山庙,又名“白云观”,明清道观古建筑群,位于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城南5公里黄河西岸的白云山上。它始源于宋代,兴建于明,清雍正二年(1724年)重修,建成了以道为主兼有儒、释庙宇各类建筑100余处,观内殿堂林立,参差栉(zhì)比、飞檐挑角,斗拱重叠,古树参天,曲径通幽,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处古建筑群。这些宫、殿、楼、阁组成的古建筑群中,“住”着200多位神仙,形成了一个各司其职又互相关联的神仙体系,真可谓诸神荟萃之地。据说领导人曾经来过这里,所以这里的古建筑群躲过了当年的那场文革浩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注:这里两次提到黄河,不由联想起今年7月20日河南遭受的特大水灾。查了下资料,从先秦到民国的三千多年来,黄河仅下游就决堤了1500多次,重大改道30次。传闻上世纪50年代,有人主张,在内蒙古托克托县双河村黄河拐弯的地方,向东凿通吕梁山、太行山,让黄河水直接东流而去,以解决中下游的洪水问题。但中下游的人们宁愿受洪水威胁,也不愿意黄河远去。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催生了中国的政治文化,也锤炼出了中国的政治智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阿育王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晚入住代县县城,第三天早起游览县城内的阿育王塔和边靖楼。阿育王塔坐落在代县县人民政府院内,原为圆果寺中建筑,又称圆果寺塔,寺已毁,塔独存。对于被佛教界尊崇至极的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塔在中国的数量,国内公认给出的答案是十九座,而代县幸得一座。该塔是中国十九座塔中位置最北的一座,也是现存最完整、外观最独特的一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塔,也叫佛塔或浮图,起源于印度,原名窣(sū)堵波,本是用来埋藏或保存佛主舍利的建筑物。佛教传入中国后,印度佛塔与中国传统建筑相结合,形成了四种比较典型形制:楼阁式、密檐式、覆钵式和金刚宝座式。现存阿育王塔的造型属于覆钵式,即俗称的喇嘛塔。这种造型是印度的“塔”建筑中国化后最贴近印度本原风格的形式,由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通高40米。塔基为圆形,圆形塔基在覆钵式塔中实不多见。塔基周长60米,形状为双层须弥座,在覆仰处雕有硕大的莲花瓣和流畅的忍冬纹。塔身为覆钵式(因状如倒覆之钵,故而得名)。塔身之上为塔刹,其实塔刹本身就是一座小覆钵塔的形制,由刹座、刹身、刹顶三部分组成:刹座为折角须弥座式,平面呈现繁体“亚”字形;刹座下围有十二根砖雕圆柱,是典型的西方建筑构件,体现了中西合璧的造塔风格,同时也是代塔有别于其它同类型塔的独特精妙之处;刹身为十三层相轮,象征佛教的十三天;刹顶装着盘盖金铎和金顶宝珠,清风袭来,风铎摆动,铃声阵阵,既惊吓鸟雀,起到了保持塔身清洁的作用,也向芸芸众生传递着袅袅佛音。金顶宝珠则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金光璀璨,描绘着一个金色的佛国世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代塔是一座历代帝王心中的“政治塔”;也是一座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和谐塔”。对于代州这样的边塞重地而言,佛教更是对地区稳定和民族缓和有着特殊功用,即宗教怀柔以加强统治。所以,代州作为并州(今太原)以北唯一建塔地,在当时无疑承担着“震慑边地、怀柔民族”的特殊使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注:1、阿育王是公元前三世纪古印度的国王,因其缔造者的家族属于孔雀氏族,其王朝被称为孔雀王朝。阿育王将佛教尊为“国教”,曾先后三次把整个国家布施给佛教事业,然后再以珍宝赎回。据说,为弘扬佛法,阿育王将原来分属八国的释迦牟尼佛舍利,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建塔八万四千座用以供奉,所建之塔均以“阿育王塔”称之。由于阿育王广布佛塔的巨大影响,后世所建的同类型塔也多以“阿育王塔”名之。所以,阿育王塔只是一个泛称,代州阿育王塔有其自己的独特名字,隋称“毘阇(pí shé)”、“龙兴”,唐称“圆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代州阿育王塔始建于战国后期,经历了“三武一宗”灭佛运动之“会昌法难”,雷火、兵革、人祸,在历经劫难,屡次涅磐后,代州塔由木制变为了砖质,由“汉塔”变为了喇嘛塔,几经轮回后又近乎回归了印度“阿育王塔”的本来面目。因为中国所有形式的塔中唯有喇嘛塔是最接近于印度“窣堵波”,也就是最早的“塔”的雏形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边靖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边靖楼系明朝代州城的鼓楼,又称谅楼、谯楼。因楼置鼓,又为安定边塞和极目赏景,故名,含有远眺警戒来敌的意义,是代县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它为三层四檐歇山顶砖木结构,上一层施重檐五铺作双昂斗拱,第二层施平座斗拱五铺作双抄里边偷心,下层无斗拱,三层均有回廊,整个建筑雄伟壮观,为现存古建单体楼阁中体量最大者。正面上悬“雁门第一楼”和“声闻四达”两巨匾,北面悬“威镇三关”一巨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注: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派将领唐胜宗、陆仲亨到此地平叛,他们平息叛乱之后,便修筑加固城池,在城里建起了楼台。因为当时的代县城还不是州城,所以这座楼台就起名为边靖楼,意思是守卫北边,使之安宁,实际也带有纪念这次平叛成功的意思。到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代县又恢复为州,这座边靖楼就成为州城的鼓楼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云冈石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驱车170余公里,赶到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皇家主持开凿的佛窟寺,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云冈石窟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无风的世界了无声音,只有明媚的阳光照耀着石窟中那些苍老残破的佛像,天地间,也只有这些佛像能够解释此地非凡的过往和信仰的流传。佛教之所以能够为北魏接受并极力尊崇,恐怕主要还是因为它祈求和平、反对血腥的教义迎合了北魏“人心思定、人心思安”的强烈愿望。因而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佛教雕塑艺术呈现出神性与人性、威严与慈祥、壮大与婉柔、崇高与平和、高雅与世俗融合汇流的趋势,佛像也由隆鼻深目、大耳垂肩的西域特征,演变为秀骨清相、圆润柔美的中国模样。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宗教会在中国传播的征途上留下这么多千百年仍无法磨灭的印迹——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甘肃永靖炳灵寺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河南巩县石窟、河北邯郸南北响堂山石窟、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佛教的种子正是由北魏撒遍了中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注:云冈石窟佛教艺术按石窟形制、造像内容和样式的发展,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早期石窟:即今第16-20窟,亦称为昙曜五窟。其雕刻技艺继承并发展了汉代的优秀传统,吸收并融合了古印度犍陀罗、秣菟罗艺术的精华,创造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中期石窟:是云冈石窟雕凿的鼎盛阶段,主要有第1、2窟,第5-13窟以及未完工的第3窟。这一时期(471-494年),是北魏迁洛以前的孝文时期,是北魏最稳定、最兴盛的时期,到孝文帝迁都前,皇家经营的所有大窟大像均已完成,历时40余年。中期石窟也是积极于改革创新的时期,掀起了佛教石窟艺术中国化的过程,出现了护法天神、伎乐天、供养人行列以及佛本行、本生、因缘和维摩诘故事等。它所呈现的内容繁复、雕饰精美的雕刻艺术特点大异于早期石窟,雕刻造型追求工整华丽,从洞窟形制到雕刻内容和风格均有明显的汉化特征,石窟艺术中国化在这一时期起步并完成。晚期石窟:北魏迁都洛阳后(494年),平城(今大同)作为北都仍是北魏佛教要地,权贵、中下层官吏以及邑人信众充分利用平城旧有的技艺在云冈开凿了大量的中小型洞窟,这时大窟减少,中、小型窟龛从东往西布满崖面。主要分布在第20窟以西,还包括第4窟、14窟、15窟和11窟以西崖面上的小龛,约有200余座中小型洞窟。洞窟大多以单窟形式出现,不再成组。佛像和菩萨面形消瘦、长颈、肩窄且下削,这种造像为北魏晚期推行“汉化”改革,出现的一种清新典雅"秀骨清像"的艺术形象,成为北魏后期佛教造像显著特点。这一特征和风格在龙门石窟北魏窟亦有表现,对中国石窟寺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六、悬空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时间行程关系,甩掉了原计划中大同市内的华严寺、善化寺、九龙壁,第四天直奔悬空寺。可能线路选择的关系,从碛口北上到大同这一路,车辆极少,以至于都忘掉了这是国庆假期期间,而从大同走太原一路往南的返程途中,车流开始越来越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建成于1400年前北魏后期,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修建在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悬崖峭壁间,面朝恒山、背倚翠屏、上载危岩、下临深谷、楼阁悬空、结构巧奇。悬空寺共有殿阁四十间,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出奇,虚实相生。素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俚语,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其布局既不同于平川寺院的中轴突出,左右对称,也不同于山地宫观依山势逐步升高的格局,均依崖壁凹凸,审形度势,顺其自然,凌空而构,层叠错落,使形体的组合和空间对比达到了井然有序的艺术效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七、应县木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净土寺正在修缮,下午便赶往应县木塔。在中国现存的木结构建筑中,宋、辽、金以前的木结构建筑全国有160座,山西有120座,占全国总量的75%,其中辽代的木结构建筑有应县木塔、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和薄伽教藏殿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始建于北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塔身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又分作上、下两层,下层为方形,上层为八角形。塔身亦呈八角形,五明四暗共九层,外形为六檐。塔刹由基座、仰莲、相轮、圆光、仰目、宝盖、宝珠组成,制作巧妙与塔身溶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木塔“浮图之丽、甲于宇内”,是由佛学、数学、美学、建筑学和军事学巧妙交织成的艺术珍品。全塔上下有54种不同形式、成百上千个斗拱,尤如朵朵盛开的莲花装点于塔身各处,种类之多国内罕见,有“斗拱博物馆”之称,誉为“远看擎天柱,近似百尺莲”,梁先生曾感叹“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结构设计上,全塔上下没有用一个铁钉,全靠构件互相卯榫咬合。塔上有54块珍贵匾联,为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佛门高僧浏览木塔时挥豪泼墨留下的绝代珍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首先映入眼帘的一个三楼四柱悬山顶的木牌坊,过了木牌坊,就是山门,寺院的门一般为三个(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所以也称为“三解脱门”。山门的背后照例是护法韦驮。钟鼓楼位于山门与木塔空地两侧,可谓“鼓声阵阵敲醒明利客,钟声点点惊醒梦中人”。</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木塔共五层,第一层是以11米高的释迦牟尼佛像为中心的佛陀说法曼荼罗。这是迄今我国最高大的室内泥塑,系辽代作品。这尊释迦牟尼佛像右手为“施无畏说法印”,意为排除所信仰者的不安与恐惧,左手为“予愿印”,意为满足信仰者的一切愿望。最为特别的是佛像面容圆润柔和,手指纤细,戴有耳环,具有女相之特征,但又有留须为雄伟丈夫之相(因塑于辽代,契丹男子以留胡子带耳环为美,于是他们把认为美的东西溶入了佛像里),如此融合表示佛已超越男女性别,无阴阳之分。佛像胸前的泥巴和略显僵硬的左手侧是受了“文革”的“洗礼”,后又经修补的结果。</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释迦牟尼佛像后面内槽墙壁上,画有六尊佛像,均系辽代作品,分别是: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留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连同释迦牟尼佛,通称为过去七佛。七佛之中一佛出生一佛死亡,这既可以确保佛法的正统,又表示一种生生不息的传承,七佛之中释迦牟尼佛是众佛之佛,至高无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墙壁上还绘有12躯飞天。飞天是佛教中天地司乐之神,系天龙八部之中的紧那罗和乾达婆,是护卫和供养佛的能歌善舞的护法神,她们以香为食,佛会时凌空飞舞,抛洒鲜花,故又称香神、乐神或香音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层的伞盖式藻井以太极图为中心,表示佛与道的相互融合和相互印证,伞盖式藻井有护佑众生之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或许出于保护文物的初衷,木塔只开放了第一层,上面暂不许游客进入。在塔顶面朝西南开了一个一米见方的小门,传说是专为天人进出的通道。西南为坤门,属水,水养木,或许正是木塔能屹立千年的缘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注:1、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又称佛陀、世尊等,是佛教的创始人。其父为净饭王,是古印度北部迦吡罗国国王,其母摩耶夫人四十五岁时,夜梦一人乘六牙白象自左肋进入腹内,便生下乔达摩悉达多,乔达摩悉达多长大后遵父命迎娶天臂城主善觉王之女耶轮陀罗为妻,生子罗候罗。后来乔达摩悉达多由城之四门出游,见生、老、病、死等现象,深感人生之苦痛与无常,于29岁时立志在菩提树下修道,6年后禅定成佛。佛陀一生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年,度人无数,于八十岁时的二月十五日中夜,在拘尸那伽罗城外希若跋提河畔的娑罗双树床上入寂。他是娑(suō)婆世界的教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曼荼(tú)罗是梵语译音,意为坛、坛场、轮圆具足、聚集等,印度修密法时,划圆形、方形之区域建立土坛,称为曼荼罗。曼荼罗具有消灭所有罪恶甚至能断绝其根源的力量,使踏入其区域的人仿佛真正的置身于那种环境和力量之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韦驮也称楼至佛,韦驮像如双手合十将杵搁于肘间,表该寺为十方丛林,为接待寺;如以杵拄地,为子孙庙,非接待寺;如举杵指天,为皇家寺院,三品以下官员不得入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佛教的十大弟子:迦叶(头陀第一)、舍利佛(智慧第一)、目连(神通第一)、须菩提(解空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迦旃(zhān)延(论议第一)、阿尼律陀(天眼第一)、优波离(持戒第一)、阿难(多闻第一)、罗候罗(密行第一)。弟子中历尽沧桑的迦叶是理性的代表,为十大弟子之首。迦叶意为金光,也称金色头陀,具足四禅、三昧、大慈、大悲、六通、四定……其大行等齐佛圣。天真愉悦的少年阿难是感性的代表,阿难为欢喜、庆喜、无染之意。在佛陀涅槃后,阿难凭借超人的记忆把佛陀在世时所讲过的经藏全部背诵出来,迦叶执笔记录。因此佛经的开始总有“如是我闻”四个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藻井指古建顶棚上的装饰,上面有各种雕刻或彩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龙生九子:老大囚牛,爱好音乐,多见于乐器之上;老二睚眦,好斗喜杀,故留于刀柄、刀环之上;老三嘲风,好险好望,故留于殿角之上;老四薄牢,好鸣好吼,故留于洪钟之上;老五狻猊(suān ní),喜静坐烟火,故留在佛座上和香炉脚部;老六霸下,好负重,故留于石碑之下;老七狴犴(bì àn),又名宪章,平生好讼,又有威力,故留于狱门、公堂之上;老八负屃(xì),好碑文,故留于石碑两侧;老九螭吻,又名鸱(chī)吻,平生好吞,故留于殿背两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三宝:指佛、法、僧。所谓“佛”,本指释迦牟尼佛,后泛指一切佛;“法”教化、开悟众生的佛理学说;“僧”指所有信奉、弘教的僧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8、千年木塔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它歪了,比斜塔还严重,由于工艺过于复杂,国家光是修复方案就策划了20多年,希望在修缮和控制的措施下,木塔长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八、雁门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傍晚来到雁门关,在这个流淌着历史典故、茧结着岁月疤痕的地方,陪伴血色黄昏的往往是灿烂无比的晚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雁门关,位于山西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汉高祖北征”、“昭君出塞”、“宋钦徽二帝北掳”、“杨家将镇守三关”等重大历史事件均于此关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雁门关南控中原,北扼漠原,自秦汉以来,是中国古代关隘规模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和边防战略要地。沿长城一线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季风区降水充沛,适宜种田;非季风区干燥多风,只能放牧,遇到气候干旱,牧草枯萎年景,马背上的掠夺者必然袭扰种田者,这一根本原因导致塞外的牧人与关内的农民沿长城开始了连亘两千年的血腥战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站在城墙上,穿越“秦时明月汉时关”,仿佛又能听到金戈铁马之声,又能见飞沙蔽日之景。极目远眺,如今的长城“因残破而展示了生命的力量,因蜿蜒而影射着古老的国度”,它不再只是一条抵御侵略的城墙,它已经深深地植入国人的心中,幻化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已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昭彰日月的图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九、佛光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五天行程是此行浏览的重点——五台山中的佛光寺和南禅寺。五台山由五座雄伟高峻、顶平如台的山峰和绵延不绝的五座山峰的山脉组成。五台山地跨山西、河北两省的五台县、繁峙县、代县、原平市、定襄县和阜平县之间,五顶合围的圈内区域叫台内,五顶圈外的区域叫台外,最中心的地方叫台怀。五台山犹以“山辟最早、境地最幽、灵贶(kuàng,神灵祝福)最赫”而位列四大佛教名山之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仿佛有精灵轻拉历史的衣袂,一不小心就抖擞出一个故事,惊醒一段传奇。1937年6月,梁思成、莫宗江、林微因、纪玉堂四人,抱着国内殿宇必有唐构的信念,来到山西考察,终于发现了佛光寺,为大唐盛世发现挖掘出了一段历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沿着梁、林先生们走过的足迹,我们顺着108国道,进入一片人烟稀少的山野,顺山道蜿蜒而上,一座气势巍峨,褐黄色的古庙建筑,透过林木的缝隙,赫然入目,似一位古朴庄重的智者,站立于山崖之前守望一方水土,我们的心瞬间被一种期盼已久之感,拉扯着激动不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佛光寺坐落在五台山山腰,地势东高西低,寺院布局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坐东朝西,三面环山,苍松掩映,环境十分幽静。自西向东入山门,有三层院落,一层比一层高,呈梯田状上升。沿着中轴线,从第二层院落东侧中间的窑洞门走过陡峭的37级砖砌台阶,来到第三层高台上,一座面宽七间、进深四间巍峨的佛光寺主殿(东大殿)突现眼前,硕大的牌匾,粗壮的檐柱,厚重的木板门,简洁的直棂窗,尽显大唐风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鉴赏中国的古代建筑,远看屋盖,近看斗拱。东大殿造型浑厚,气势恢宏,风格粗犷,用材硕大,斗拱雄健,外檐深远翼出,殿顶举折和缓,展现了一派大唐风范。这是现存中国古建中斗拱挑出层数最多、出檐距离最远的一个实例,以建筑年代久、规模大(七开间)、等级高(庑殿顶)、保存完好和形制典型而被梁思成先生称为“第一国宝”,同时东大殿也是我国集唐代建筑、彩塑、壁画、题记、经幢于一殿的孤例(殿内的壁画是国内仅存的唐代壁画),在中国建筑史上拥有崇高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座唐代的木结构建筑,昂然挺立一千多年至今安然无恙,无论怎么说都是一个奇迹。建筑行业一般把一座建筑物分为下分、中分和上分三部分。下分指地基部分,中分是屋身部分,上分则是指屋顶部分。东大殿地基基本上是劈山凿石开出来的,大殿主体大部分直接坐落在岩石上,不仅地基不会下沉,也没有潮气上升,对木架构和里边的塑像基本没有腐蚀的威胁。再看中分,东大殿的梁柱都是油松,材质的耐腐性和韧性都很好。东大殿坐落在全寺最高处,坐东面西,几乎常年都被西北风吹着,殿体基本就在干爽的环境中度过这千余年的。东大殿每间的间距并不相等,檐柱也并不等高,四个角的角柱不是完全垂直于地平面,而是稍向内倾,这些匠心设计,为整个大殿的稳固度增加了很大的保险系数。另外大殿的梁架上也有很多蝙蝠和臭虫的粪便,抑制了其他虫蚁的滋生,保护大殿未被虫蛀。再说上分,东大殿是庑殿顶(四阿顶),四面出水,而且出檐很深,屋顶之水都被深远的出檐送到离地基很远的地方,不仅不影响地基,也不会溅到柱子上。另外,从社会因素分析一下,佛光寺原建于唐元和到长庆(806-824)年间,高30多米的三层九间弥勒大阁,在唐武宗灭佛期间被焚毁。后来的东大殿在原地基上建成,侥幸躲过后周世宗显德二年(955)又发生的一次毁佛事件。因佛光寺地处台外,香客较少,寺院一直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改建、扩建和新建,所以才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东大殿南侧有一座六角双层的祖师塔,内供禅宗无名、慧名两位祖师塑像。体量不是很大,但装饰风格颇有印度和北魏遗风,梁思成称其“朴拙劲重,显然是魏齐遗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祖师塔旁边,紧贴围墙还有一座宋塔,造型更加别致。因它和东大殿同处一院,而且就在祖师塔旁边,偏居墙角一隅的这座宋塔就像名媛的侍女一样,很少被人关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位于佛光寺第一进院落北侧,还有一座体量几乎和东大殿不相上下的文殊殿。文殊殿建于金天会十五年(1137年),也是建筑史上划时代的作品,虽然比东大殿晚了280年,但文殊殿的传说并不比东大殿少。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殿内柱子很少,600多平方米的房间内,采用了类似于现代双柱式桁架的复合构架,只有四根柱子,创造了首次使用斜材、减柱的木结构先例。45度的华拱也是在文殊殿上最早使用的。文殊殿比东大殿小不到7.5平方米,这在全国佛教寺院中,作为配殿也是首屈一指的。文殊殿的塑像风格与东大殿的泥塑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人物造型脱开了唐代雍容华贵的富态,面部轮廓由方圆变成了鹅蛋形,造型俊秀,身材修长,肌肉饱满。既沿袭了唐风,又有了明显变化。不同年代的审美变化,在一座寺院两个殿内即可十分明显地体现出来。文殊殿三面内墙壁上,有号称五百罗汉(实际只有245尊)的明代壁画。壁画线条流畅,庄者庄,逸者逸,动、静自然,绘艺精湛,是研究中国明代壁画和明代佛教绘画的珍贵资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注:1、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供奉文殊菩萨,表大智);四川峨眉山(供奉普贤菩萨,表大行);浙江普陀山(供奉观音菩萨,表大悲);安徽九华山(供奉地藏菩萨,表大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梁思成一行发现的佛光寺东大殿已不是敦煌壁画《五台山图》中的佛光寺,《五台山图》中的佛光寺已在唐武宗灭佛时化为灰烬,而东大殿是在“会昌法难”十年后重建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我国现有唐代木结构建筑有4处,均在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佛光寺东大殿、平顺天台庵正殿和芮城广仁王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佛光寺自创建以来就高僧辈出,北魏的昙孪鸾,唐代的志远、解脱、无名、法兴、愿诚等都是佛光寺的传代高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东大殿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和弥勒佛三位主佛身上披的是大家所熟悉的中国皇帝穿的龙袍。在1928-1929两年,佛光寺澄溪法师给东大殿佛坛上35尊高大的佛像描上了鲜艳的颜色,而且为显尊重,给三位主佛身上加上了龙袍(全世界仅此一例)。梁思成先生非常遗憾地感叹:“这些像都在最近数年间,受到重妆的厄运。虽然在形体方面,原状沿得保存,但淳古的色泽却已失去;今天所见的是鲜蓝鲜碧及丹红粉白诸色,工艺粗糙,色调过于唐突鲜焕。”事已至此,无可挽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庑(wǔ)殿顶一种我国传统建筑的屋顶形式。沿中轴形成前后左右四面斜坡,为屋顶建筑式样中的最高等级,仅宫殿及寺庙得以使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南禅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奔腾而出的小溪固然是一道风景,但坚守深山的湖泊其实也是一种美丽。南禅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西南,距今1200多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唐建大佛殿,为南禅寺主殿,外观秀丽,形体俊美古朴。方整的基台几乎占了整个院落的一半,大殿三间见方,单檐灰瓦歇山顶,全殿由由台基、屋架、屋顶三部分组成,共用檐柱12根,殿内没有天花板,也没有柱子,梁架制作极为简练,墙身不负载重量,只起隔挡的作用。屋顶重量主要是通过梁架由檐墙上的柱子支撑。檐墙起间隔内外和防御风雨侵袭的作用。四根角柱稍高,与层层迭架、层层伸出的斗拱构成"翘起",即使得梁、柱、枋的结合更加紧凑,增加了建筑物的稳固力,又让出檐深而不低暗,使整个大殿形成有收有放、有抑有扬、气势雄浑、庄重健美的感觉,体现了我国中唐大型木构建筑的显著特色。殿内17尊唐塑佛像,姿态自然而若动,表情逼真似有神,丰满优美,衣纹简练流畅,同敦煌莫高窟唐代塑像如出一辙,均为唐代珍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山,除却山风浩荡,野趣丰饶、地气充沛,它还有个好处——人寡。人寡,则幽、则清、则定。南禅寺在古代只是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小庙。如果北魏甚至更早期五台山数以百计的寺庙中有一座幸存下来,不知要比南禅寺豪华多少倍。但是南禅寺正是因为它的偏僻和默默无闻,反而幸运地保存至今,成了亚洲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一座古建筑都是一部承载厚重历史的典籍,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记录着先人的智慧创造与文化记忆,传承着独具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传统文化,而近现代古建筑却被弃之如履,无数的古镇古村落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化为瓦砾,取而代之的是耀眼的玻璃幕墙和钢筋水泥堆砌的高楼大厦,华夏文明的余韵遗珍正在迅速凋零,据统计八十多年前,梁思成、林徽因二位先生所著的《晋汾古建筑纪略》中详细记述的二十处古建,现存比较完整的有七处,其他十三处已经荡然无存,这是历史的终结和文化的没落。这些经历数百上千年风雨的古建筑,其特点和审美特征在世界古建筑史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就有了我们这次的山西之行,到现实场景中去仔细地观察这些斗拱飞檐,细细地品读它的历史文化和意境,以自己的视角和方式留住这些古建筑俊逸沧桑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出南禅寺,再次回望壮丽雄奇的五台诸峰,感觉历史和我们并非真的很远。这里普渡众生的菩萨,都是村民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有功于民,民则祀之”。虽然我们不是为烧香许愿而来,但还是冲着大山的方向,双手合十:愿五台山永远屹立,愿台内台外的文化瑰宝长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注:南禅寺中最著名的文物,是大殿里那几尊唐代塑像。除了甘肃莫高窟外,这些都是内地现存最早的佛教塑像,非常珍贵。可惜近年发生了大规模的文物抢劫,据《中国文物报》报道,1999年11月24日晚7点左右,三名歹徒闯进南禅寺,大殿里的唐代佛像被当胸挖开,腹内宝物被偷走,文殊菩萨的后背也被掏开,其余几尊塑像同样受到破坏。唐代特有的两尊最美丽的"似宫娃"供养菩萨被锯断劫走,狮童塑像也从脚跟处被掰断劫走。被盗的文物如今杳无音信。神庙荒芜,祭祀不举,庙中的神像、法器,甚至是建筑构件,都成了阿堵物(金钱)的来源,在这里我们依稀仍可听到古老文明的无奈叹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一、阎锡山故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准备入住忻州古城的路上,顺路去参观了阎锡山故居,它位于山西省定襄县城东北22公里的河边村,是民国时期曾统治山西近38年的阎锡山的一座私宅,始建于1913年,历经24年完工。整个建筑群坐东向西,先后建成了都督府、得一楼、上将军府、二老太爷府、穿心院、东花园、西花园以及子明慈幼院等大小近30座院落,近千间房屋(现存27座院落,700余间房屋),总体设计分为上下两院,前后为东西花园,是民国初年仿古建筑中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中东花园的建筑以中国传统的晚清宫殿式建筑为主,大门为古牌楼式,门头上悬挂“文沱草庐”牌匾,院内飞檐走兽,雕梁画栋,“五脊六善排山瓦,挑檐插飞挂铁马,立栏卧栏露明柱,鼓墩岩石接出厦”,十分讲究。在东花园的对面,是西花园。比起东花园,西花园的规模要小得多,破坏也较严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注:1、阎锡山一直主政山西,民国时期,历任山西省都督、督军、省长、北方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太原绥靖公署主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山西省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兼国际部长。奉行“中庸哲学”的阎锡山,从辛亥革命开始统治山西达38年之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文沱草庐”因河边村东依文山,西临沱水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二、忻州古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六天早起,步行参观了忻州古城,它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古称"秀容",距今已有将近1800多年的历史。忻州古城是按照中华传统和建筑风格建设起来的城市,集中体现了历史文化特色。忻州与省府太原紧相毗邻,如同唇齿相依。是偏头关、宁武关、雁门关的可靠后方。“三关与忻州之间,构成犄角之势,形成扇面,连能一气。三关像指,忻州如掌,进则如掌使指,迅速有力;退则坚实如拳,牢不可破”,故有"晋北锁钥"之称。著名的“忻口战役”、“平型关大战”、“火烧阳明堡飞机场”等战斗就发生在忻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城内著名的秀容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年,当时忻县称秀容县,故以此得名,为忻州市第一所学府。在书院西坡上先后修建三个风景亭:正中四角亭,南八角亭,北六角亭。六角亭为三亭中之最,为全城最高点,立于亭上,可俯瞰全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三、镇国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参观了镇国寺,位于平遥县城东北12公里的郝洞村,原名京城寺,明嘉靖十九年改为镇国寺。在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的界定清单中,包括了"一城,二寺",其中的一寺是以建筑而征服世人的镇国寺,另一寺便是以彩塑闻名的双林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镇国寺,分为前后两座寺院,前院建山门、天王殿和左右钟鼓二楼,天王殿后面为万佛殿,后院东为观音殿,西为地藏殿,各为五间,中建三佛殿。天王殿是元代建筑,殿顶为单檐悬山式,两侧钟鼓楼左右对峙,钟楼上有金代皇统五年(公元1145年)铸造的铁钟一口,为平遥县境内的古稀之物。镇国寺内的古建筑,以万佛殿为最,在我国现存的木结构建筑中,仅晚于五台山南禅、佛光二寺院,这处殿堂整体梁架结构严密,工艺精湛,千余年来岿然如故。万佛殿始建于五代,平面近正方形,屋顶为单檐歇山式,出檐深远,庞大的七辅作斗拱,使殿顶形如伞状,殿貌奇古、别具一格。</p><p class="ql-block"> 镇国寺内杂树交荫,绿叶蓬松,院内龙爪槐形似撑伞,枝干曲屈,颇具古风,趣味盎然。这里的每一块石碑,每一幅楹联,每一片匾额,每一个窗户上的雕刻和每一个屋顶上的脊兽……包裹着那个时代的众多线索,需要我们寻找与之匹配的化学配方,使之从历史的褶皱中显现出来,用一代代人们充满智慧的和富有想像力的诠释去阅读它。</p> <p class="ql-block">  注:平遥镇国寺万佛殿,建于北汉天会七年(962年),保存至今的还有平顺龙门寺西配殿,建于后唐同光三年(952年),平顺大云院弥陀殿,建于后晋天福五年(940年),这三座均是战火纷飞的五代时期木构建筑,且诞生于三个不同朝代,堪称实物版的五代建筑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四、双林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双林寺坐落在平遥古城西南6公里的桥头村,北齐时原名“中都寺”,宋代改名双林寺,现在庙宇已全为明清建筑了。双林寺由十座殿堂组成三进院落,各殿之间,除局部地方有少量壁画外,大部分由彩塑组成,人物总数达2052尊。雕塑形式有浅浮雕、高浮雕和圆雕,还有悬塑和壁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踏进山门,便可看见天王殿廊下塑有四大金刚,每尊像高3米有余,一字排开,无论在甬道上哪个位置,都会和其中一尊金刚目会神通,似乎可以达到一种思想情感上的交流。金刚们手执武器,侧身倚坐,袒胸露臂,横眉立目,威严雄劲,给人以英俊、神武、严肃的感觉,打破了一般佛教寺院狰狞可怖的程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双林寺一定要看千佛殿,千佛殿是本寺的重中之重,此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小小空间塑有507尊塑像,每尊塑像约0.8米左右,他们从屋顶直塑到供台,共有五至六层,其中坐像居多且坐姿大胆奔放,处处洋溢着音乐般流动的色彩和一种生生不息的青春活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敲黑板划重点,千佛殿内一定要着重看两尊佛像——自在观音和韦驮护法。殿正中是坐姿的自在观音,面部红润清丽、双眼下垂,柳叶眉、高鼻梁、小嘴唇,显现出一位东方女性形象,她身高2.5米,右腿曲蹲,左脚轻踏莲叶,身体的重心落到左胯上,有别于中国宗教雕塑长期以来重心居中,中轴对称的格局。塑像整体略微前倾,似乎在屏气凝神倾听尘世的声音,打破了佛门中的清规戒律和封建礼教束缚,在作品中注入了浓厚的民族生活气息和人间世俗情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韦驮为佛教寺庙中的护法神,一般在天王殿背后出现,在这里,工匠打破了常规,随意地把他放置在自在观音旁边。从外形上看,他一身戎装,盔甲分明,右臂握拳下垂,肘部向外伸出,给人一种肌肉紧张,充满力量的感觉。韦驮整个身躯外形轮廓构成一个略带倾斜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由左手,右手肘部和足部三个突出点形成。由于这个锐角三角形的顶点在下部呈倾斜状态,给人心理上造成一种微妙的不平衡和不稳定感。因而,就更增加了塑像的生机和灵活感。从远处观赏,身体的扭曲程度达到一种夸张的程度,犹如一只矫健的豹子,稍微一使力就会发出去。如果把这种夸张换在人体上,就会感受到艺术夸张的力度与神奇,由这种夸大再贯穿他的眼睛和头部的转动,会有一种目为心候般的艺术效果,誉为“天下第一韦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双林寺彩塑艺术最鲜明的特点是突破了佛教仪规的静化、平淡、肃穆的风格和情调,大胆地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追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注:1、彩塑构造:首先以木作骨架,动作姿态要相当准确,然后分三层上泥,进行塑造。第一层先以麦秸(剁碎)和泥,泥中要掺入近半的沙子,以减少将来的收缩率。然后略等干缩即上第二层,用“麻刀”(碎麻丝)替换麦秸。最后一道是泥沙加棉丝,更为细致严实。此后即进行凉干。约半月到一月,由于泥木的收缩率不一,因而各关节都将开裂。等这些裂口稳定后,即以泥沙加棉丝加以填补、压实。然后再让其风干,再裂再补,直到无裂可裂,便裹以细薄棉纸(南方称桃花纸,近皮纸而细),以轻胶刷平,以蛤蜊粉磨光,使之光润无比,最后彩绘。彩绘时运用石青、石绿、朱砂、白粉、赭石、石黄、群青以及金、银等各种颜料,涂、染、描、刷、点、画、擦、抹甚至沥粉帖金,表现出不同事物的不同质感和量感,达到一种“丹青赭垩(zhě è,赤土和白土),雌黄白附,锡碧金银,众色炫耀”的艺术效果,极大的增强了泥塑的表现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释迦牟尼佛在二月十五日即将涅槃时,躺在七宝床上面向西方侧卧,进入禅定,婆罗树林内有八棵婆罗树分布在释迦牟尼佛东南西北方向,午夜释迦牟尼佛涅槃后,东西两树合为一树,南北两树合为一树,佛经云:“双林入灭”,正是双林寺之名的由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罗汉是小乘佛教中的最高果位。罗汉声称已灭三界烦恼,常驻人间,教化世人,永远解脱轮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地藏菩萨,是大乘佛经中所说的他方世界的菩萨。由于此菩萨安忍不动,静虑深密,犹如地藏,所以称他为“地藏菩萨”,是佛的四大弟子之一,坐骑为“谤听”。两旁侍立道明、闵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阎罗,为梵文音译,意译为“绑缚有罪之人也”。十殿阎王分别为:第一殿秦广王蒋,掌管人的寿命,统管地狱凶吉;第二殿初江王厉,掌管对人肢体,奸盗杀生的判决;第三殿宋帝王余,掌管对忤逆尊长,无事生非的判决;第四殿五官王吕,掌管对搞粮赖租,不法奸商的判决;第五殿天子王包,职责是命人将鬼魂押赴望皆乡台,看世人在做什么,然后查他所作所为,以作判决;第六殿变城王毕,第七殿泰山王董,第八殿都市王英,第九殿平等王陆,第十殿转轮王薛,负责决定鬼魂投胎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五、霍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观完双林寺,天色已晚,临时决定入住霍州。霍州市,临汾市代管,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其弟叔处于霍,称为霍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鼓楼,又称文昌阁,位于山西省霍州市市中心,始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底部砖砌十字卷拱式通道贯穿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上部为八卦琉璃罩顶、三重檐十字歇山全木阁楼。总高27米,在阁楼一层四周屋面楣额上方各悬挂贴金匾额一块,东为“护国安民”,南曰“辅元开化”,西书“览秀西河”,北有“保障冀北”。鼓楼屋檐采用琉璃简瓦覆盖,在每条脊的戗(qiāng)脊头分别装置二十八星宿琉璃造像和三彩琉璃脊兽,各层檐角起翘,加以檐下斗拱重叠,宛如云朵簇拥,给人以凌空欲飞之感。每个翼角仔角梁上装有龙头套兽,下部悬挂风铃,风吹铃动,清脆悦耳。鼓楼楼顶正脊两端设有琉璃鸱吻,其造型凶猛生动,配有神态各异的骑马武士。正脊的中央有一琉璃葫芦宝瓶,附设避雷装置。其复杂华丽的造型让人不觉联想起月宫上的琼楼玉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霍州署相传为唐尉迟恭的帅府行辕,分中轴线、东、西副线三大建筑群。现存建筑由南至北分别为:“二龙戏珠”影壁、“古霍名郡”坊、谯楼、丹墀、仪门、甬道、戒石亭、东、西厢房、月台、抱厦、大堂及东、西耳房、二堂、内宅、静怡轩等。在全国星罗棋布的人文景观中,霍州署有着独特的文化定位,在北京故宫、河北保定直隶总督署、霍州署、河南内乡县衙共同构成的从中央到地方四级古代官府文化体系中,霍州署历史最为悠久,是元代建筑艺术之精品,被中国古建筑研究专家梁思成先生称为“滑稽绝伦的建筑独例”。霍州署对研究古代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官吏及科举制度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梁先生在山西考察时,曾为我们定格下霍县北门外的美丽瞬间:古色光润的铁牛,清波横卧的五孔石桥,古朴雄伟的城墙,和城上层层叠叠的重楼……所有这一切都随着社会的巨大变迁,已经消失在无情的岁月之中,再了无踪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注:1、署内的主体建筑大堂是一座元代建筑,面阔三间,心间阔而捎间稍狭,四柱之上,以极小的阑额相联,其上都托着一整根极大的普柏枋,将中国建筑传统的构材权衡完全颠倒,被梁思成称为滑稽绝伦的建筑独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在仪门之北约20米的甬道中间有一座戒石亭。此处原立“戒石铭”,南刻"公生明",北刻“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在甬道的最北端大堂明柱上镌刻着一副楹联“莫谓民可欺一二事偶不经心其怨其咨议腾众口,漫说官易做千万户于兹托命以教以养责在藐躬”。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历代州官把修身立德作为为政之道,书写在官衙的醒目之处。朱镕基总理推介的官箴“吏不畏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就出自明代霍州学正曹端之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五岳五镇四海四渎:起源于先秦,古人认为山川河流皆有神灵,皇家进行祭祀。五岳指东岳泰山(祭祀于衮州,今山东济宁市)、西岳华山(祭祀于华州,今华县)、北岳恒山(祭祀于定州,今山西定州市)、中岳嵩山(祭祀于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市)、南岳衡山(祭祀于衡州,今湖南衡阳);五镇:东镇沂山(位于山东潍坊市,祭祀于沂州,今山东临沂)、南镇稽山(位于浙江绍兴市,祭祀于越州,今绍兴)、西镇吴山(位于陕西宝鸡市,祭祀于陇州,今陕西陇县)、中镇霍山(位于山西霍州市,祭祀于晋州,今山西临汾)、北镇医巫闾山(位于辽宁锦州市,祭祀于营州,今河北昌黎);四海:东海(祭祀于莱州,今山东莱州市)、南海(祭祀于广州)、西海(祭祀于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北海(祭祀于孟州,今河南孟州市);四渎:河渎(黄河,祭祀于河中府,今山西永济)、江渎(长江,祭祀于成都)、济渎(济水,祭祀于孟州,今河南孟州市)、淮渎(淮河,祭祀于唐州,今河南唐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六、洪洞广胜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早起参观完霍州后,就一路向南到了洪洞县县城东北17公里霍山脚下的广胜寺。广胜寺原名俱庐舍寺,亦称育王塔院,唐代改称广胜寺。广胜寺分上、下两寺,上寺在霍山巅,翠柏环抱,古塔耸峙,琉璃构件金碧辉煌。下寺在山麓,随地势起伏而建,高低错落,层叠有致。寺内除上寺飞虹塔及大雄宝殿明代重建外,其余均为元代建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赵城宋版藏经之发现,使广胜寺之名传遍全国,轰动了学术界。许多人只知藏经之可贵,而不知广胜寺建筑之珍奇。进入广胜寺上寺寺门,首先映入眼睑的就是13层的琉璃塔,奇伟精致,高耸入云。琉璃塔每层均为八角形。从底到顶,各层高度逐渐递减,而宽度也逐层收缩,构成一个漂亮的圆锥体。琉璃塔的外表,镶嵌着形式多样的构件,穷极工巧,绝不雷同,有浮雕,有悬塑,一款一式都精雕细镂,毫丝不苟,装饰在琉璃塔的周身;表面的釉彩,由黄、绿、蓝三色组成,因色调深浅不同,浓淡迥异,而显得五光十色,为我国琉璃塔不可多得的代表作品。因时间关系,就没去下寺,直奔洪洞大槐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注:据记载,广胜寺下寺后殿仍有两面被提取了壁画的白墙,壁画至今流失海外,一幅《炽盛光佛经变》在纳尔逊博物馆,一幅《药师经变》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七、洪洞大槐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至今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区仍流传着一句民谣:“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洪洞大槐树,位于临汾市洪洞县城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内,大槐树是移民史实的见证者,早已在炎黄子孙心中深深扎下了认祖归宗之根,被当作“家”,被称为“祖”,被看作“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有人一再宣扬迁徙的意义,其实这些本是无奈之举,充其量也就是一次过程艰辛但后果尚可的“谋生”。说穿了,历史本是过程,似乎并无我们所找的“意义”,是“意义”这个词打扰了人间的安宁。</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注:1、大明建国之初,由于连年战乱,加上疫病流行、黄河、淮河、运河连连泛滥,中原、江南人口锐减,而山西却未经大战,人口稠密。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人口相加,还不及山西人口的一半。洪武八年,洪水暴发,淹了山东、江苏、河南、河北、安徽数省,洪水冲垮海堤,海水倒灌,把明朝廷的主要税收——盐场也一并冲毁。中原大地赤野千里,人迹罕见。为此,朱元障下决心从山西大规模移民整修河堤、恢复盐场、发展生产,增加中原和江南人口。从明洪武3年至永乐15年,近50年的时间里大槐树下就发生大规模官方移民18次,主要迁往京、冀、豫、鲁、皖、苏等18个省,500多个县市。经过六百年的辗转迁徙,繁衍生息,而今全球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树移民的后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解手”一词的由来:明朝强制迁移人口时,为了不使迁移途中百姓逃跑,采取了武装押解的办法,像把犯人充军发配一样,因为被押解人员众多,押解士兵不够用,便将几个人用绳子捆住手臂,连成人串,每串由一个士兵押解,行走途中,被押解人员需要大小便,由士兵临时解开绳子,时间长了,便用“解手”一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寻根祭祖节”:从1991年开始,每年4月洪洞大槐树都有数以万计的大槐树移民后裔云集于此,举办“寻根祭祖”节。主祭日为清明节,为期10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历史与文化的两条坐标虽然时时与地理交织在一起,留给我们的线索,却常常像是阳光下的蛛丝马迹,不那么一目了然,不知道究竟延伸到什么地方,不知道又会牵扯出多少历史的五彩丝带,这也就是单纯的风景旅游渐渐被风景、人文结合的旅游所取代的终极原因。这趟山西之行,真切地感知到了那些古老建筑的前世今生,且如此亲近清晰、触手可及,让我们心也怡然、意也怡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