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漿與油條的相遇

小李飞刀

<p class="ql-block">  [ 我知道你和我就像是豆浆油条,要一起吃下去味道才会是最好。你需要我的傻笑,我需要你的拥抱。爱情就需要这样它才不会单调…… ] </p><p class="ql-block"> 某天的早上無意中聼到一首名叫《豆漿油條》的歌,今期《食緣隨筆》便隨筆而寫豆漿與油條的由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油條由來的故事,相信許多讀者都知道。油條別名油炸鬼(檜)。南宋高宗紹興十一年,秦檜一夥賣國賊,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岳飛、岳雲父子,絞死於風波亭。《宋史·岳飛傳》:“(秦檜)言飛孤軍不可久留,乞令班師。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飛憤惋泣下,東向再拜,曰:“ 十年之功,廢於一旦!所得諸郡,一朝全休!”。</p><p class="ql-block"> 明代詩人李東陽曾憤慨地寫了一首名為《金字牌》的詞:“金字牌,從天來,將軍慟哭班師回,士氣鬱怒聲如雷。震邊陲,幽薊已覆無江淮。仇虜和,壯士死,天下事,安有此,國亡之,嗟晚矣!”</p><p class="ql-block"> 據說油條最早是臨安人(今杭州人)發明的。 相傳在南宋年間,當朝宰相秦檜和他和老婆王氏因妒嫉及貪婪,外通金國,在東窗定下了毒計,以莫須有的罪行使用十二道金牌把正在抗金戰爭取得輝煌勝利時刻的岳飛召回,在風波亭內殺害。消息傳開來,老百姓個個義憤填膺,酒樓茶館,街頭巷尾,都在討論此事。 </p><p class="ql-block"> 臨安橋下有個賣燒餅的小食攤主,氣憤填膺卻敢怒不敢言。於是他用一塊要做燒餅的麵糰,改捏成一男一女的小麵人,再把他們背對背的黏在一起,丟進油鍋,一邊炸一邊大聲吆喝:" 油炸檜哦!油炸檜哦!油炸檜哦!" 來洩憤。他這一喊,一石激起千浪,眾人領會其用意,一擁而上,邊買邊高聲叫喊:"油炸檜哦!" 以此渲洩。</p><p class="ql-block"> 昱日整個臨安城各食肆便爭相仿效,如響而應,整個臨安城叫喊「油炸檜哦!」的聲音彼此起伏,響徹云際。後來把製作過程簡化,直接把兩條麵餅面靠面粘著,橫加一刀並放在滾油鍋裏炸,成為現今常見的油炸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豆漿又稱豆乳、豆奶、豆腐漿,是指以黃豆或黑豆研磨而成的漿汁,富含植物性蛋白質與微量鈣質,是素食者的優良蛋白質攝取來源。</p><p class="ql-block"> 在民間普遍認為豆漿與豆腐皆發明自劉安。豆類加工行業里將劉安奉為豆製品的祖師爺。</p><p class="ql-block"> 劉安,何許人也?劉安乃劉邦之孫,劉長之子,乃淮南王也!其《淮南子》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貢獻,是古代科學思想的綜合代表著作。劉安廣招門客數千人,「天下方術之士,多往歸焉」。其一生與秦皇一樣,癡迷煉丹之術。《漢書》記載,漢武帝時劉安因被告謀反而畏罪自殺。民間野史相傳,劉安是煉丹「得道成仙」,而且他沒服完的仙丹被家裏的雞跟狗喫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成語便由此而來,因而受到民間敬仰,至今道教人士還奉祀劉安。《藝文類聚·卷第七十八·靈異部上·仙道》:「漢淮南王劉安,言神仙黃白之事,名為『鴻寶萬畢』三卷;論變化之道,於是八公乃詣王,授丹經及三十六水方。俗傳安之臨仙去,餘藥器在庭中,雞犬舐之,皆得飛升。」。</p><p class="ql-block"> 最早的豆腐紀錄是在一塊中國出土的石板上,石板製作年份為東漢時期,上面已清晰描繪了製作豆腐的泡豆、磨豆、過濾、點漿、整壓等流程。《宋拾遺錄》記載:「豆腐之術,三代前後未聞。此物至漢淮南王亦始傳其術於世。」。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豆腐之法,始於漢淮南王劉安。」</p><p class="ql-block"> 孝子淮南王劉安在母親患病期間,去寺廟裡為母親祈福時,無意之中看見寺廟和尚用石磨磨粉,受其啟發,他每日用泡製已久的黃豆加水磨成豆漿讓母親喝,逐漸母親的病好了。這種製法也在民間流傳起來,直至今日。</p><p class="ql-block"> 淮南王癡迷煉丹之術,豆腐的發明乃無心之失,成就了千年佳品。話説,劉安在與方士研製丹藥時,無意中把中藥石膏粉散入豆漿之中,頓時結成潔白細嫩的豆腐。「精氣歸源,聚氣結丹」對於一生癡迷養生修仙的他來説,這磚「豆腐」就如一塊煉成玉白色的純丹,讓他欣喜若狂。他親口品嘗後,覺得其味鮮美可口,「豆腐」也就從此誕生了,並由衆門客、方士自首都壽春流傳到各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最具代表性的中式早餐自然是豆漿油條了,遍佈全國各地,最經典也是最完美的搭配。誰緣牽豆漿與油條的相遇,配成佳偶已是無從稽考。但筆者相信是與中國的飲食養生法則有關。民間有「 早餐如皇帝,午餐如平民,晚餐如乞丐 」的說法。這與現代西方健康飲食營養學觀點不謀而合。一日之計在於晨,「早餐如皇帝」所指的是營養豐盛。早餐應攝取高蛋白、高熱能的食品供給身體營養所需,而豆漿配油條剛好滿足營養要求又美味絕配。就如《豆漿油條》的歌詞:「……豆浆油条,要一起吃下去味道才会是最好。……」</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以主打豆漿、油條、豆花、飯糰等臺式傳統早餐的 [ 桃園眷村 ] 連鎖食肆內有一首豆漿的詩:「何以身消磨,不為相思稠,但求韶華後,濃情仍如舊。」當中不只有豆漿和油條,所謂女為知己者容,豆為知己者稠,這裏還有詩和遠方。</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