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卷首语</b><b>:</b></p><p class="ql-block"><b>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多读书。只有多读书,我们才能立足课堂,从容地传道授业;只有多读书,我们才可以坦然地面对人生;只有多读书,我们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只有多读书,我们才能让自己的教育之树常青,无声地润泽学生,也悄悄地葱茏自己。</b></p> <p class="ql-block"><b> 2021年,我们经历疫情;</b></p><p class="ql-block"><b> 2021年,我们一起上网课;</b></p><p class="ql-block"><b> 2021年,我们凝心聚力再出发。</b></p><p class="ql-block"><b> 疫情后,人们对生命有了重新的认识,对人生的意义也有了更深刻的领悟。</b></p><p class="ql-block"><b> 今年暑假,学校布置了全体老师阅读任务,我读了全国知名语文特级教师、全国十佳教师作家张丽钧的《教师的深度幸福》和著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老师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两本书,收获颇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读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b> 李继波,男,1980年2月出生,沙河子中心学校教师,中共党员,2003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热爱读书,善于写作。一直从事小学班主任及英语教学工作。</b></p> <p class="ql-block"><b>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要把书读好,就要读好多的书。我们就要在这茫茫的书海之中,寻找对提升自己、净化自己的好书。假期我读了张丽钧老师著的《教室的深度幸福》,感触颇深,收获满满,再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认真记录,做好读书笔记;潜心研读,撰写读书心得体会。</b></p> <p class="ql-block"><b> 对于我们教师来说,能时时处处用心去感受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自己人生的快乐,更影响着学生的人生幸福;只有教师时时处处洋溢着幸福,学生才会真真切切感受到幸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简单即幸福</b></p><p class="ql-block"><b> ——《教师的深度幸福》读后感</b></p><p class="ql-block"><b> 这个暑假,有幸拜读了张丽钧老师的《教师的深度幸福》这本书,书中记录了很多她和学生之间的小事:她曾经生活上资助贫困生,道德上规劝问题生,甚至教育那些思想上结痂的家长。她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筑梦,为他们点亮人生前进的灯塔。她用尊重给予每个孩子平等的抵达,她可以低下头来向孩子学习,这是师者给予学生的尊重。正因为这样的良师,才使得多年后的那些学生们,心心念念的前去探望张老师,成为他们生活的益友。或许正因为她满心慈爱,全然接纳,童心不凋,静候花开,所以才能诗意的栖居于三尺讲台,咀嚼着身为人师的深度幸福吧。</b></p><p class="ql-block"><b> 那么于我而言,幸福是什么呢?于是我试着透过教师这个职业来诠释我人生的幸福。清晨迎着朝阳踏进美丽而生气的校园,走进教室,耳畔回响着琅琅的书声,是幸福;传道授业,相遇专注而渴求的眼神,是幸福;鸣声上下,与一张张纯真的笑脸道一声“Good bye”,是幸福;当我已经成为学生的“过去式”,而他们却依然把我当着他们的“现在时”,是幸福。当我捧着一颗心,当我激情洋溢,当我与学生们打成一片,我乐在其中,我幸福着。可竞争来了,学校要考核:比职称、比成绩、比学生、比红旗……社会重托、学校期盼、家长嘱咐……该如何处理这些本该是生活的快乐所在?如果你把这些看得太重,它就摇身变成了你背上的沉重包袱,你便会丧失初为人师的喜悦,会滋生出职业倦怠感,会心力憔悴,甚至你也会迷失心中当初的那份纯真、那份信仰……你也会习惯面无表情地工作,习惯让自己的心很硬很硬地面对学生,习惯痛苦而无奈着。所以当你追求的不是如何幸福,而是怎么比别人幸福时,幸福也就离你远去了。那有什么能让幸福的“尾巴”相依相随呢?</b></p><p class="ql-block"><b> 亲爱的老师们,我想和大家探讨几个问题:你为什么上课从不叫某些同学回答问题?你为什么最厌烦某些同学?你为什么想放弃他们?你的回答可能是因为他们肯定回答不上来,因为他们老是调皮捣蛋,因为他们绝对考不及格。可是如果换一个角度呢?绝对考不及格的学生,磨练了你的心智;老是调皮捣蛋的孩子,增进了你的见识;肯定回答不上来的同学,助长了你的智慧。所以以生命的视角,感恩的心灵来看待学生,幸福的“尾巴”便不期而至。那么您,便是最幸福的老师!</b></p><p class="ql-block"><b> 一个幸福的老师绝不能把工作当作生活的全部,更不是唯一。我不欣赏“工作狂”,因为在我看来除了工作还是工作的人,是苦行僧,是清教徒,活着是没有什么意思的,这也有点偏离了人的本性。我认为不懂得休息便不懂得工作,不懂得工作便不懂得生活。同时,我也不欣赏带病工作的人,作为人来讲,教书育人是享受,可我们应当还有别的享受啊,这才构成完整的幸福。所以一定要善待自己,对得起自己。要树立“留一点时间给生活,留一点生活给自己”的观念。业余生活中多点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它可以极大地改善一个人的心态,调节一个人的情绪。无论工作多么忙,都应该善于忙里偷闲,参与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学一点浪漫,多一点情调。闭着眼睛听听音乐,让优美的旋律从全身的毛孔中慢慢地进入我们的心田,这是最好的心理按摩;看看电视,了解外面的世界,与电视剧中的角色一起喜怒哀乐;养几盆花,种几兜草,跳跳操,打打球,练练字,看看书;利用节假日,把工作上的事情暂时抛在脑后,尽情地徜徉在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之间:这何尝又不是最深度的幸福!</b></p><p class="ql-block"><b> 所以微笑吧,老师们,你完全可以幸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