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奋斗一路高歌

岩枫

<p class="ql-block"> 我有一朋友圈,是本市文友交流的桥梁。四年来,结交了几位知己,其中一位王姓姐姐,留给我的印象深刻。她热情似火,喜欢参予家乡话题,原来她移居广东,心系故土。她既喜欢文学创作,同时又是一位痴情朗读的爱好者。她倾情的作品不时亲切而来,我们通过她抑扬顿挫的朗朗诵读,在亲切中感悟她区别常人的心声。果然,这次她回来,热情的约我们相聚,围桌畅谈之际,她徐徐道来她的经历过往,我们听的入迷,并对她的人生创意,每次破茧而出,由衷的敬佩赞叹。</p> <p class="ql-block">  五七年出生的王姐,是在城郊的溪湖地带读的中、小学校,适逢“上山下乡”的年代,她想求学上进,却只好听命于上天安排,七五年中学毕业后到桓仁华尖子当知青。虽然她在姐妹中排行最小,却没有一点柔弱娇贵,相反,胆大敢闯,事事争先好胜,倒认为自己是“假小子”。一次冬季年假后回青年点,在南甸没挤上长途客车,只好倒短半道,而距青年点的山路还有十几公里,且是和三位男青年同行。听着山风树啸,伴着狼嚎鬼叫声阵阵传来,在伸手不见五指,荊棘丛林里跋涉,哭的一塌糊涂,天亮才找到青年点。那年她十八岁,读懂了人的胆量是练出来的,路是靠脚下踩出来的,怕是没用的,泪水流的再过,只能是怯懦和狼狈的表现。</p><p class="ql-block"> 她们青年点是小点,和队里社员混合劳动,一起同工同酬。农村没有轻闲的劳动,春播耕种、夏季除草、秋割收地,到冬季积肥挑运,外加农业会战,哪一样都必须全力以赴,用心,用手,用肩,用腿去交自己的答卷。而她敢于吃苦,不畏困难的韧性,不但赢得同学们的赞许,也让社员们认可,一年后她当上了妇女队长。</p><p class="ql-block"> 七七年秋,大地一声春雷平地响起,国家恢复高考的喜讯,在大队高音喇叭上播出,她心动了,知道这是圆梦理想的一次机遇。公社领导找她谈话,“如果不走,下一步结合到公社班子。”她没有迟疑,毅然请假回家复习,高考成绩下来,分别收到市师范学校和市卫校录取通知书。但是,在父母和姐妹们眼里,读书后能当个工程师才是正道。她只好作罢,继续回农村劳动,等一下年再做准备。农村劳作是艰苦的,闭塞的乡村,对知识的理解过于苍白,对参加高考的人报以冷漠。七八年夏季农忙,她脱不开身回家复习,劳动强度有增无减。可能是上天有意青睐于她,一天在地里傍大田,她突然身体透支,一头栽到地里不醒人事,是好心的小队长给了她假,她才回家休养治疗。她那有时间了,利用仅有的一个月时间,挑灯夜战,彻夜苦读,终于考上了本溪钢铁学校电气自动化专业。三年学业修满,她被分配到沈阳电机厂,面对沸腾的工厂,她有了用武之地,她用自己所学,干好本职工作,参加技术改造,四年后破格晋级工程师。而人地两生的生活环境,一心扑在工作和学习的她,一晃成了大龄青年。父母着急了,全家开始运筹帷幄的张落她的对象来了。她看对象并不注重外表,也不在意对方家庭如何,她觉得关键是人,因为婚姻是两个人在一起过日子。她选的丈夫从小随父母下乡、文化基础较差,却是第一批电大毕业生,看他本分务实,她知道他将来是个有责任担当、能干事业的人。婚姻确定后,她调回本溪。同众多人的家庭一样,夫妇营造着自己的小家,各自干好工作,哺育幼年的孩子,感受新生活的安逸和温馨。</p> <p>  丈夫果然优秀,他钻研技术,学习管理知识,不到三十岁,当上了市轻工局属下的工艺厂厂长。工艺厂为南方加工灯罩玻璃叶片,他们虽然技术领先,而创新能力还囿于陈腐的计划经济理念。丈夫每次从南方回来多有感慨,羡慕南方改革开放后的强势发展,而哪里对有管理能力、懂技术的人才如饮似渴。九三年夏,新上任的轻工局长力主把工艺厂的一个主要车间拿出来单独建厂,丈夫心急了,顿时火冐三丈,三个车间是厂子的固定支撑,加工车间拿出去了,厂子就废了!他找局长大吵一通,坚决反对。局长的权威受到挑战,不听他的陈述,下命令强制执行,不同意就换人。他回家后告诉妻子自己闯祸了。她倒不以为然,怕啥?你不是说南方好吗!你先请假出去看看!丈夫倒犹豫了,我走了,你怎么办?她没卡壳的回答:那还不好说,那边行了,我就带孩子过去。丈夫当厂长,起早贪黑没节假日,每月不到四百元收入。到了广州顺德,应聘一家工厂做设备工程师,月薪1200元。三个月后回来后,夫妇毅然决定南下。以当时他们夫妇的条件,不走也不比别人差哪。新局长已调查了解到,丈夫是个蛮不错的管理人才,找他谈话说,除了工艺厂,其他厂随便挑。丈夫对局长说:局长大人!你就是提我当局长我都不干了,我要迈出这步,闯自己的天下。他们夫妇也担心不托底的将来,这时候,她的老父亲,积极鼓励女儿女婿说:“好马不吃回头草,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他们夫妇心中有了主心骨,带上七岁的儿子,乘坐驶往珠江三角洲的火车,在没有任何背景保障的条件下,急流勇退的开始创业。</p> <p class="ql-block">  在顺德安家后,夫妇俩都找到了自己的工作,而孩子到了入学年龄,为保障教学质量,最后他们在美的集团名下供职。他们工作是出色的,个人收入也不错,十年时间,积累了第一桶金:六十万元。以当时的经济环境,这笔钱可以办一个比较像样的小规模工厂。他们经过立项考察,分析市场需求,做起了“倒贴膜”产品。开始他们依赖于手下员工,放手大胆的让他们去发挥个人专长,管理工作扎实有效,产品质量精益求精,产品供不应求。客居他乡,有很多朋友常居是不可避免的,喝酒,打麻将,夜夜如此,人一但习惯安乐享受,小了说是颓废,大了说是坠落。不久,被同行设计谋划后,管理本厂的技术厂长、销售经理和几名业务骨干,一夜间被人复制粘贴拿走,夫妇俩这才猛醒,商场拚杀,不进则退。他们整顿内部,重新建立网络空间,王姐主外,大车、小车驾驶的得心应手;丈夫主内,生产、技术、质量到工艺流程,一抓到底。五年后,企业大幅增产后,有了雄厚的资金积累,他们为厂投入五百万资金,更换了三条生产线,为自己做大做强。王姐说:每天我只有早上五点到七点的时间属于我,我的读书计划,写作计划,健身爱好都在两小时内来做;我份内份外都是紧张怕碌的,我尽到了好妻子、好母亲的责任和义务,却愧对养育自己的父母,没能在他们膝下尽孝。儿子大学毕业后,不屑于别人赏赐的工作,也不满足父母的工厂规模,他自己到非洲创业。父母为他投资1500万,他开办了两座工厂,年效益非常可观,发展的势头还在扩张。</p><p class="ql-block"> 王姐说自己年龄大了,受疫情影响后,也不想再劳心工厂,为年收入二百多万元的利润去拚搏了。她和丈夫回本溪后,她现在每天照顾年迈多病的婆婆,像当年当女儿那般活泼开朗,耐心的料理家务。每天高兴的来来往往,出门会亲会友,她声情并茂的朗诵,每天在清晨像鸟儿一样歌唱,她脚下的天地永远像春天一样,芳华碧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