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我在浙江蔴纺织厂里第二批农民合同制工人

中国.大泽俱乐部.阳光自助游

<p>我的个人档案袋在浙江省蔴纺织厂</p> <p>浙江解放后第一家大型企业 浙江麻纺织厂时光如流,历史沉浮。在拱宸桥以北的湖州街拐弯处,一片葱葱绿荫丛中,藏着一座灰瓦砖墙的古朴小楼,这里曾是杭州“八大厂”之首——浙江麻纺厂(简称浙麻)的所在地。</p> <p>1949年5月,杭州军管会召开大中型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会上中国纺织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办事处(后改为浙江麻纺公司)主任冯希彦表示,中国银行有一套黄麻纺织设备闲置在上海中纺公司仓库,建议调来杭州,创办麻纺厂。</p> <p>三道并条机(老照片)</p><p>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兼杭州市军管会主任的谭震林即与上海军管会联系,将原中国麻厂的机器设备迁杭设厂。同时,在土建方面,经多处选址比较后确定在拱宸桥以北,京杭大运河东岸征地240亩,动工建厂。</p> <p>细纱机(老照片)</p><p>1950年~1953年,三期工程相继完工,特别是第一期工程仅用10个月时间,创造了建厂速度的奇迹。到1953年年底,浙江麻纺厂职工人数达4526人,年工业总产值达4266万元,麻袋产量2359万条,麻布23万米,麻纱线281吨,完成利润总额1171万元,税金452万元,麻袋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p> <p>浙麻厂车间内的绞纱漂染工作场景(老照片)</p> <p>浙麻厂车间内女工纺麻工作场景(老照片)</p><p>此时的浙江麻纺厂厂区面积达数百亩,各类建筑几十幢,是拱墅地区的第一大厂,也是远东地区最大的黄麻纺织基地。</p> <p>老浙麻码头(老照片)</p><p>当时,浙江麻纺厂附近的配套一应俱全,跟一个小城市差不多。杭州城里还流行着这样一句话:“要想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就去看浙江麻纺厂。”浙麻效益好,工资待遇、生活福利在杭州城首屈一指的。当年在浙江麻纺厂上班绝对是件非常自豪的事情,好多年轻人都“子承父业”,成为第二代的“浙麻人”。</p><p>厂区内的建筑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原占地面积53.3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p> <p>浙麻厂医务中心(摄于20世纪80年代末)</p><p>初建时期的房屋仅剩下七幢,分别为办公楼一幢、医疗楼一幢、集体宿舍五幢,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均坐北朝南,平面呈矩形,二层砖木结构,清水砖墙,四坡屋顶,主入口设在南立面中央,外挑式门廊,大门上方的墙体刻有简单的浮雕。</p><p>内部格局中间为走廊,两侧为房间。这些建筑保存质量较好,形式具有典型的传统工业文化特征,不仅见证了浙麻的发展历史。</p> <p>浙麻厂办公楼(摄于2017年)</p><p>随着市场的变化和城市建设的需要,浙江麻纺厂逐渐缩小规模并搬离原厂区,留下一些老建筑让人有迹可寻,多少还能看出当年行内老大的影子。</p> <p>一张浙麻老照片 勾起父亲往日情</p><p>2015-04-17 06:19:48 杭州网</p><p>昨日13:30,戴先生微信都市快报:这是一张珍贵的照片。我父亲今年94岁了,前几天翻出这张照片在看,我拍了下来。照片上的这些老同志大都不在世了,但他们的后人应该很多在杭州。我父亲的记忆力非常好,可以为都市快报的读者讲述照片的故事,回忆那段难忘的岁月。</p><p>85100000热线林建安:我们联系上了戴先生的父亲。</p><p>戴老先生虽然已年过九旬,但声音听起来还是很响亮清晰。戴老先生在浙江麻纺织厂工作了28年,照片里后排左数第5个就是他。</p><p>“本来我们都是一个厂的工人,后来分了甲乙丙三班制。照片是1958年在工厂门口拍的,当时厂里三个领导分别下放到各个班里来带我们,前排三个戴大红花的就是领导。”戴老先生说。</p><p>《杭州日报》2009年7月12日A01、A02版:“幸福60年·我的杭州”品评最具感染力和影响力的经典百姓故事《毛主席批示建起浙江麻纺织厂》报道:“1950年,一座占地800亩的大型黄麻纺织厂揿下第一颗电钮,中国黄麻纺织行业的龙头企业——浙江麻纺织厂诞生了。麻纺厂一期投产后,又开始了二期、三期的扩建,最终形成了6套设备,一万多人的大型麻纺织厂。”“麻袋,装粮食要用,运盐需要它,部队打仗也离不开它。麻袋装满泥土,三个麻袋就可垒个工事,保护一个赴朝参战的人民志愿军。那时候,浙江麻纺织厂生产出的麻袋源源不断运往抗美援朝前线。”</p><p>杭州日报的报道说:“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面向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曾经盛极一时的浙江麻纺织厂,由于历史包袱太重,竞争不过船小好调头的民营麻纺织厂,终于,在2000年改制。”</p><p>浙江麻纺织厂是杭州第一家国营工厂,当年在拱宸桥以北,占地800多亩(现金华路一带),生活设施一应俱全,与杭一棉、杭丝联,并称拱宸桥三巨头。</p> <p>“在自力更生原则下建厂"</p><p>1952年5月,浙江麻纺织厂在经过几年筹建和准备的基础上正式投产了。</p><p>杭州解放后不久,杭州市委为贯彻浙江省委“积极恢复与重点发展生产”的方针,在市财经委员会主任张劲夫和浙江省工矿厅生产管理处处长翟翕武的主持下,召开了杭州市部分大中型企业负责人座谈会,要求与会者为振兴浙江省经济出谋献策。座谈会建议拟将中国银行搁置在上海未予利用的一套黄麻纺织机器调拨到杭州来建厂。当时提出的理由:</p><p>一是杭州及周边地区盛产黄麻,可满足生产所需的原料供应;</p><p>二是浙江、江西、湖南等省所产粮食等物资需要麻袋来包装,防洪抗灾亦需麻袋,且当时解放战争尚在进行,国产的麻袋供不应求,还要从印度进口;</p><p>三是杭州水陆交通方便,有利于原料、辅助材料和机配件等物资以及成品的运输;</p><p>四是麻袋的生产利润比较优厚,有利于为省、市增加利税,同时还可以解决部分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p><p>杭州市军管会主任谭震林对这个建议十分重视,在与上海市军管会主任陈毅联系后向中央请示,毛主席批示:“全国尚未解放,在自力更生原则下建厂,同意。”浙江麻纺织厂就在毛主席、党中央和省、市党委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获得立项,并成立了筹备委员会,提出了整体设计和筹建计划。由于它是浙江解放后第一个新建的国营企业,浙江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重点项目并成立了浙江麻纺织厂筹建处。</p><p>1949年9月,厂址确定后,筹备委员会与拱宸区人民政府召集厂址上的14户农民进行了征地洽商,确定了经济补贴标准,另行分配土地和动迁户可进厂参加工作等政策,得到了农民的大力支持。工厂的总体设计亦经省工矿厅审批后于12月3日由浙江建筑公司开始施工。虽然当时天寒地冻、雨雪频繁,且厂房地下有4个水塘,工作量大,但浙建公司见缝插针,赶工突击,终于按期完成厂基工程。由于各方面的努力,厂房建筑部分于1950年5月基本竣工。</p><p>我自1949年学校毕业后,先在中纺公司设在上棉一厂的技术人员进修班进修。11月,经人介绍到杭州浙江麻纺织厂筹建处工作,任细纱组助理技术员,在上海国棉五厂仓库内对细纱机逐箱清点机件并编号装箱,对缺损的零件造册请购或修补。1950年1月3日,设备装船运杭。我也随之到杭。我们将机器搬进茅棚,组织人员擦锈。当时适逢雨雪交加,虽然生了火盆仍挡不住严寒,擦锈工作又要将零件用煤油、砂纸擦,很多人两手冻得开裂,但大家只有一个信念,这是解放后浙江新建的第一个人民工厂,再苦再累也要抓紧时间在4月底完成这项任务,为5月的安装创造条件。6月,全厂纺织设备和辅助生产设施开始陆续安装。纺织设备是国民党中国银行于1937年从英国购置的,由于抗日战争爆发,除部分设备已运抵上海外,其余都转卸在香港,再运到菲律宾的马尼拉。二战期间日军曾就地将这套设备建厂生产,以供军需。二战结束后才拆运回上海,共计800余箱,净重452吨。由于转辗拆运,墙板断裂达70%,零件损失近20%,且搁置多年,锈蚀十分严重。1949年10月,其中完好的213吨先行运杭,其余设备由上海中纺公司调来的技术人员、大专纺织专业中毕业生、力余铁工厂调来高级技工和精洗麻场调来的学徒21人并雇佣了部分临时工对这些设备进行了整修、擦锈,补充零件。在设备整修过程中,四而通风的茅棚既是工厂又是宿舍,梅雨季节一片泥泞,霉气扑鼻、潮气袭人,用装箱木板改制的床铺下,蛇鼠出没等,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干部、工人、技术人员加班加点,日夜苦干,毫无怨言,就是为了一个理想早日将憧憬中的社会主义工厂建成。在人员准备方面,1950年4月,工厂选派了42名操作工到上海经纬麻纺织厂去培训。他们睡的是水泥地上铺张席子的大统铺;没有浴室洗澡,只能端盆水擦洗;没有厕所只能用便桶,大家轮流倒,生活很艰苦。但政治热情很高,做夜班时晚上坚持政治学习,终于在很短时间里,学会操作技术,成为生产骨干。同时还从上海、无锡招收了一批技工和工人。又从省工矿厅分配来10名中专生和一批管理人员,满足了生产和管理工作的需要。</p> <p>▲在建中的浙江麻纺织厂</p><p>浙江</p><p>1950年5月,全国毛麻会议确定将浙江麻纺织厂扩大一倍。为了加强对建厂工程的领导和生产、经营的专业化,省工业厅决定将浙江麻纺织厂划归厅直接领导的企业,翟翕武任厂长。6月,开始对纺织设备安装和调试。7月,部分纺织设备进行试车,下旬进行“一条龙”试生产。8月1日,三分之一的机器正式投产,终于创造了用10个月的时间建成一套黄麻纺织设备规模工厂的奇迹。</p><p>麻纺织</p><p>同年9月,华东纺织管理局指示:“在现有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向比较大规模的现代的麻纺厂发展。”谭震林同志也指示:“要把麻纺厂扩充成为具有一万纺锭(相当于当时的六倍)的大型麻纺织厂。”由于当时国内没有制造成套黄麻纺织设备的经验,帝国主义又对新中国实施经济封锁,只有自力更生自行制造来解决。当年12月,省厅成立了以翟翕武为首的麻纺织机制造委员会,组织浙江、上海、江苏等国内9家机器厂进行制造,第一套国产黄麻设备仅用一年时间制造完成,于1952年5月全部投产。</p><p>浙麻正式投产后,我担任了技术员,后任甲班细纱值班长,当时每天要工作10小时。抗美援朝开始后,党和政府提出“三条麻袋可以保护一个志愿军”的口号,工人们更是努力增产。当时,厂领导很关心职工的政治、文化学习,在业余时间组织政治学习,开办了业余学校提高工人文化;还有运动场给职工进行体育活动。厂区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吃饭是八人一桌、四菜一汤,做夜班时送豆浆,馒头到宿舍。卫生科有多名医师为职工诊疗、免费取药…,使职工们深刻感受到社会主义新型工厂的优越性,更加努力生产来报答党和人民对我们的关怀。</p><p>浙江麻纺织厂的诞生,洒遍了党的阳光雨露,闪耀着中国工人阶级的智慧,凝聚着为建厂而艰苦奋斗的400余名职工的血汗,洋溢着为建厂而作出贡献的兄弟单位的情谊。我作为1949年11月参加建厂工作的一员,缅怀当时的情景,感到十分激动。同时为浙江麻纺织厂对祖国建设作出卓有成效的贡献,感到自豪。衷心祝愿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浙麻的老职工健康长寿!</p><p>我也在浙麻的工作中,逐步改造世界观,从一个旧知识分子成长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p><p>(撰文:王景葆)</p><p>浙江麻纺织厂建设始末</p><p>杭州解放后,人民政府对棉、麻纺织工业采取大力扶持政策。浙江省根据“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政策,决定由政府拨给工厂原料,发给工缴,实现代纺代织,一些企业很快得到恢复。</p><p>解放后,刚接管企业的杭州市军管会得悉中国银行有一套黄麻纺织设备闲置在上海中纺公司仓库里,遂派员与上海市军管会财政经济接管委员会轻工业处接治,建议将机器设备迁杭设厂。这套设备计有纱锭1616枚、织机94台,年生产能力为麻袋250万条,麻布370万码,所需精洗麻8万担。1949年9月,杭州成立麻纺织厂(后改为浙江麻纺厂)筹备委员会,选址在拱宸桥以北、京杭大运河东岸,征地240亩,于1949年12月动工兴建。第一期工程于1950年7月20日建成试车,1951年4月第二期工程动工,安装1560枚纺锭,100台织机,于1952年5月全部开齐。第三期工程于1951年12月动工,1953年3月完成两套机器设备安装,计3660纺锭、198台纺机,4月投产。1953年底,全厂职工4526人,工业总产值4266万元,麻袋产量2359万条,麻布23万条,麻纱线281吨,麻袋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成为全国解放后新建的第一家最大的麻纺织国营工厂。</p><p>浙江麻纺织厂在20世纪50年代,生产直线上升。特别是1958年至1960年发展迅速。1961年1月,浙江麻纺织厂由省属转为市属。1966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间,浙江麻纺织厂受害严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该厂进行转归变型,改变产品结构,加强横向协作,发展多种经营,改革30多年一贯制的生产经营模式。</p> <p>▲20世纪80年代的“浙麻”纺织车间</p><p>半个多世纪以来,“浙麻”人努力奋斗,在国内黄麻纺织行业内创造了数个第一。</p><p>生产规模第一,最盛时年生产麻袋近亿条,占全国麻袋总产量四分之一。</p><p>创利税额第一,所创利税总额可再造14座同等规模的黄麻纺织企业,且各类经济技术指标均名列全国第一。</p><p>科研水平第一,拥有国内唯一的黄麻纺织科研所,出版权威性的专业杂志《黄麻纺织技术》,执笔起草黄麻制品的国家标准及设维修标准。</p><p>产品开发第一,先后研发出黄麻绒面地毯、 麻塑混纺纱线、工艺装饰布及工艺品,并试研黄麻纤维改性技术等。</p><p>所开发的黄麻高支纱,一直对外出口,是国内唯一黄麻高支纱生产厂家。“浙麻”人经过半个世纪的奋斗,使浙麻成为中国黄麻纺织的生产和科研基地,多次荣获国家质量奖,1983年获得麻纺业唯一的国家银质奖,注册商标“双绿”牌黄麻制品也成为亚洲乃至世界黄麻制品的名牌产品。</p><p>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原浙江麻纺织厂已经成功改制成为浙江麻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浙麻有限公司继承了原“浙麻"的管理和技术优势,努力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产品一直是国内外用户的首选。同时,公司努力适应市场,不断开发自己的新产品。开发的机织地毯高强度黄麻纱线,工艺黄麻细布,黄麻工艺包(袋)等均已形成稳定的市场。</p> <p>浙江蔴纺织厂的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浙蔴纺织厂30周年工友再相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