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青大环线之三——张掖

苦尽甘来

提起张掖,你第一时间会想起什么?七彩丹霞?很正常,毕竟它真的是太有名了! 那就先上图为敬 张掖,汉武帝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命名,又称甘州,是“甘肃”之“甘”的由来。<br> 张掖位居河西走廊中部,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咽喉要道。 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 七彩丹霞地貌群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平均海拔1850米,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 七彩丹霞以其面积大、集中,层理交错、岩壁陡峭、气势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而称奇。<br> 有红色、黄色、白色、绿蓝色…… 有顺山势起伏的波浪状,也有从山顶斜插山根的,犹如斜铺的彩布,在阳光的照射下,像披上了一层红色的轻纱,熠熠泛光,色彩异常艳丽,让人惊叹不已。 这种奇特的地貌,因多次的地壳变革,无数风化和流水的侵蚀,经过600万年的磨砺才造就成这奇景。 张掖,以丹霞闻名,但最美的却是草原。 要问我国最古老的国企“老字号”是哪一家?答曰:山丹军马场。<br> 如今,你要是去参观山丹军马场,那里的工作人员会自豪地告诉你:我们的第一任场长是霍去病。 据《资治通鉴、汉记十一》裁:“(元狩二年)霍去病为骠骑将军,过焉支山千余里”驱逐匈奴后,即在汉阳大草滩(即今山丹军马场)屯兵养马。 从公元前121年由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始创,至今已经两千多年了,历朝历代都是国字号的马场。我国最古老的国企“老字号”,山丹军马场当之无愧。 山丹军马场位于张掖市山丹县焉支山下大马营草原,地势平坦开阔,水草丰茂,拥有草原三百多万亩,是我国历代最大的良马繁育基地。 这里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牧草茂盛,是天然的屯兵养马的好牧场。 其实“汗血宝马”不仅仅存在于历史和电视剧里,这个高贵的马种在山丹军马场一直繁衍延续至今。一匹纯种“汗血宝马”的价值要远远高于一些超级跑车。 每年夏天,山上依旧白雪皑皑,而山脚下的草原却碧波万顷,马、牛、羊群点缀其间。 图片当年霍去病越过焉支山,斩首八千余,擒获匈奴王公,匈奴败走。 这里的每一匹马,都有独一无二的编号,根据编号可以追溯到它的父母、家族。<br><br> 匈奴人唱着悲歌离开:“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妇无颜色。” 可见,这片水草丰美的大草原,在西北地区是多么宝贵!西北干旱风沙大,没有了这片草原,无法养育战马,只能败退。 身处山丹军马场,碧水青草,蓝天白云,微风拂面,使人产生回归自然,返朴归真,如入梦境的感觉。 张掖市民乐县城沿国道227线南行约30公里,黄花映衬之下,高大险峻的祁连山被一道峡谷劈开,形成了著名的扁都峡,史书上称作“大斗拔谷”。 驱车而上,见两山夹峙、峭壁摩天,一水中流、波浪汹涌,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盛夏时节,沿峡一行,如历四季,六月飞雪,不足为奇。 历史上,此峡谷是唯一能穿越祁连山的通道,从青海一带走扁都峡可穿越祁连山进入河西走廊,是一道险关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在扁都峡便上演了一幕幕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br> 扁都峡之入口—扁都口 张骞由此穿峡出使西域,可惜的是他刚走出扁都口,就被匈奴骑兵抓获,被困十年,后得以逃脱。张骞对开辟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 公元609年隋炀帝率兵十万,经此峡出祁连山扁都口,到河西走廊,接见西域二十七国使臣,是我国最早的“世博会”。 李白、王维、高适、岑参、王昌龄等文人墨客,经由此峡西出阳关、玉门关,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边塞诗篇。<br> 1949年9月18日,王震将军率数万大军进入扁都峡,“明月出天山”穿峡而出,势如破竹,追击溃不成军仓迄逃遁的马家匪帮,一举解放了河西走廊,史称“王震出峡”。 扁都峡不仅有峭壁湍流,还有连天的牧草、芬芳的菜花、肥壮的牛羊、悠扬的牧歌。 除了丹霞、草原、峡谷之外,张掖还有寺庙、古迹等也值得一游,如大佛寺、木塔寺、土塔寺、西来寺、马蹄寺、镇远楼、山西会馆、民勤会馆、黑水国遗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