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课程开始前,先来简单介绍一下【六一堂】吧🤗 :</p><p> </p><p> 六一堂主理人为欧阳修(六一居士)同族后人,所以紫砂工作室取名“六一堂”。</p><p> </p><p>【六一堂】在紫砂之乡宜兴20余年了,通过紫砂结识了很多朋友,我们希望把“六一堂”做成传承百年的老字号,扬欧阳家族诚信家风,让我们的壶友们用的每把壶都放心。🙆 </p> <p>下面开启咱们今天的第一课:</p><p>《紫砂壶的简史与历史上的经典名壶欣赏》</p><p>先来说说:紫砂时间轴(历史)</p> <p>明朝时期的主要壶艺家:</p><p>金沙寺僧、供春、董翰、赵梁、畅、时朋、李茂林(养心)、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欧正春、邵文金(亨祥)、邵文银(亨裕)、邵盖、蒋时英(佰夸)、陈用卿、陈信卿、陈文卿、闵鲁生(贤)、陈仲美、陈光甫、沈君用、周后溪、邵二孙、陈俊卿、周季山、陈和之、陈挺生、承云从、沈君盛、沈子澈、陈辰、徐 展、徐令音、项真、陈子畦、陈君、陈正明、梁小玉、惠孟臣、徐次京、郑子候、项子京(汴)、陈煌图、邵旭茂 、葭轩、项圣思。</p> <p>制壶名家黄玉麟 作的供春</p><p>造型似树瘿,取瓜蒂为盖,壶身通体纹理缭绕,形如老树疙瘩,瘿瘤满布,枝梗做柄,壶流为黄玉麟特色风格。</p> <p>制壶名家江祖臣(1878~1949),字案卿。作品供春</p> <p>当代紫砂泰斗顾景舟供春</p><p>此把供春壶,砂质沉秀,金光闪隐,若有似无,正如古人所云:如铁如石胡金胡玉。壶形取树瘿状,通体自然古朴,壶表面上下凹凸如古树瘿,深得野逸之趣,温润天成。</p> <p>当代紫砂大师 汪寅仙供春</p><p>仿古之中别有新创,褶皱凹塘显尽木之生长,枯源日烈,冰冷雪寒,历尽风雨之桑,当这一切过去以后,残枝又诞出新芽,生命延续,毕显章华。</p> <p>汪寅仙大师的另一把:夔龙供春</p> <p>时朋,明代制壶艺师,又作时鹏。宜兴人。时大彬父。所制砂壶,以古朴见长。与董翰、赵梁、畅,为“四大家”。</p> <p>明 李茂林款僧帽壶</p> <p>壶腹下部有八瓣纹饰,或仿莲花,或代表佛。整体造型端庄,气格高古,韵致清绝。</p> <p>李仲芳制圆钮壶</p><p>李仲芳,明末制陶家,宜兴人,李茂林之子,时大彬弟子。善制紫砂壶,秉承家传与师授,融汇贯通,自成一家。与时大彬、徐友泉有“壶家妙手称三大”之誉。</p><p>此壶胎质紧密,胎色纯正,壶身呈圆形,盖面隆起,上顶圆珠一颗,圆嘴短流前伸,把手自然弯曲下垂,圆润光滑。该器一接触便会感觉到紫砂茗壶制作大家的气息,整只茗壶透出一股文巧动人的韵味</p> <p>故宫镇馆之宝</p> <p>陈用卿,明天启、崇祯间人,精于制陶 </p> <p>▲邵文银制 圆珠壶</p><p>这把大家看看,是不是有点现在美人肩的影子。</p><p><br></p> <p>明 吴经提梁壶</p> <p>大家看茶壶的一个演变过程,可以注意一下他的壶嘴</p> <p>明末 惠孟臣铺砂圆壶</p> <p>明代的紫砂壶,多为大壶,也多见筋囊器;</p><p>明代紫砂壶且底款大多都是刻款,到清时才有印款流行</p> <p>明晚期 陈仲美制仿古紫砂牺尊</p> <p>明 龚心钊旧藏陈仲美制凤首题眼紫砂壶</p> <p>陈仲美生于明万历年间,江西婺源人,是明代极具创造性的陶艺家,又是一位把雕塑技艺与紫砂壶制作完美结合的壶艺家。陈仲美的紫砂作品,别具一格,在《阳羡名陶录》中记载着他“意造诸玩”、“细极鬼工”。《景德镇陶录》则说他将所造器物“携售远方,镇人罕获”。</p> <p>明天启 周季山制菱花式紫砂壶 </p> <p> 明 陈子畦 古莲子</p> <p> 陈子畦·十六竹</p> <p>陈子畦制文九款朱泥铺砂笠帽半月壶</p> <p> 惠孟臣制朱砂笠帽墩式壶</p> <p>圣思桃杯,这个相当出名,现在也很多人在仿制</p> <p>项圣思:明末清初宜兴著名陶工</p> <p>南京博物馆藏</p><p>圣思的桃形杯,桃花夭夭、桃实累累,参差扶疏的大小老嫩桃叶14片,桃花连通花苞5朵,枝端上的小桃,为老桩增添春意。</p> <p>清代紫砂壶名家:王友兰、华凤翔、陈鸣远、许龙文、陈汉文、惠逸公、潘大和、陈鸿寿、许伯俊、杨彭年、杨凤、瞿应绍(子冶)、杨宝年、邵大亨、吴玉亭、邵景南、申 锡、何心舟、王东石、梅调鼎、杨季初、赵松亭、陈伯芳、吴大澄、陈光明、江案卿、黄玉麟、俞国良、程寿珍、范大生</p> <p>清乾隆 华凤翔炉钧釉大汉方</p><p>紫泥为胎底,器表满施炉钧釉。壶体扁方形,壶流以四分之三平贴壶身,把圈寓方,钮为桥梁式,壶身四分之一处起饰如意云纹。整器造型气势慑人,雄浑肃穆,釉厚色沉不论釉色及造型都为清康熙、乾隆时期典型款式</p> <p> 陈鸣远制 传香壶</p> <p> 陈鸣远制南瓜壶</p><p>陈鸣远,生卒年不详,清康熙、雍正时期宜兴紫砂名匠。他出生于紫砂工艺世家,父亲陈子畦亦是制壶高手,陈鸣远既师承父亲,亦勇于开拓创新。他善以自然万物塑成象生茶壶、笔架或器物,造型惟妙惟肖。他为明代紫砂工艺开拓新路,被誉为「清代第一家」,其作品常被宫廷选做贡品。</p> <p>陈鸣远制廉斋铭乌泥束腰壶</p> <p>陈鸣远制铭诗句春雪梅瓣壶</p> <p>陈鸣远作宜兴紫砂南瓜式壶</p> <p>陈鸣远 四脚龙鼎壶</p> <p>陈鸣远制荷叶形莲瓣洗</p> <p>鸣远四方,就是陈明远首创</p> <p>陈鸣远出生于紫砂世家,所制茶具、雅玩达数十种,无不精美绝伦,他还开创了壶体镌刻诗铭之风,署款以刻铭和印章并用,款式健雅,有盛唐风格,作品名孚中外,当时有“海外竞求鸣远碟”之说,对紫砂陶艺发展史建立了卓越功勋。</p> <p>▲许龙文 藏六方 壶底楷书阴刻龙文</p><p>许龙文,明末清初宜兴制壶高手,徐友泉弟子。龙文年少耻壶名,然世以壶争致之。</p> <p>▲茗壶图录名为倾心佳侣</p><p>流下印二方:荆溪、龙文</p> <p>许龙文壶真迹,除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收藏之外,其他罕有见闻者,弥足珍贵。</p> <p>扁圆壶</p> <p>▲许龙文 汉瓶壶</p> <p>▲惠逸公制梨形壶</p><p>惠逸公(约公1766—1831年),清朝著名紫砂艺人。惠逸公生于清雍乾年间,他大小壶兼制,善制小壶,以工巧闻名,可与惠孟臣相提并论。《阳羡砂壶考》云:惠逸公雍、乾时人,制壶形式大小与诸色泥质俱备,工巧一类可与孟臣相伯仲,故世称“二惠”</p> <p>▲惠逸公制扁腹壶</p><p>底款刻字“伴客谈清夜,逸公制” </p> <p>▲惠逸公六方壶</p><p>底铭“片心闲对花逸公”</p> <p>我们常说的孟臣壶,孟臣系列,朱泥小壶大多数器型都是参考他的</p> <h1>曼生十八式,为什么有20多款?</h1><p>https://mp.weixin.qq.com/s/0OfM781ARjvpKC19v2bcAA</p> <p>杨凤年 风卷葵 宜兴紫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p><p>《风卷葵》诞生在清代嘉庆年间。作者杨凤年,是紫砂古代史上唯一留下姓名的制壶女艺人</p><p>杨凤年,清嘉庆年间制壶名艺人,荆溪人,一说浙江桐乡人,杨氏凤年,为清中期紫砂大家杨彭年之妹,杨氏一门,彭年、宝年、凤年皆善制砂,作为女子,在旧社会封建传统的思想下能够从事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艺且以此成名是极为少见且极其困难的。</p> <p>瞿应绍(1778~1849),上海松江人,字陛着,号子冶,又号月壶,别署老冶,室名“毓秀堂”。清代书画家、篆刻家、紫砂陶艺大师,诗文俱佳。</p><p> 子冶先生一生设计制壶不少,多摹陈曼生,制壶则与名家杨彭年合作,自己在壶上画竹题诗,由友人邓奎(符生)篆刻。晚年创制月壶,人称“瞿壶”,惜制壶法未能传世。</p> <p>子冶和曼生一样,对紫砂制壶艺术都作出十分重要的贡献,但子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刻绘上。</p> <p>邵大亨 掇只</p> <p>德钟壶式是邵大亨的代表作,器形端庄稳重、比例协调、结构严谨,乃经典壶式之一。此壶泥质呈板栗色,纯正紫润。通身手感极佳,抚之如婴儿肌肤。落“大亨”款。此大亨德钟壶,尺寸硕大,却不显粗率,近观制作随意自然,如信手拈来,远视整器周正秀雅,若浑然天成,技艺手法已臻紫砂壶艺之巅。</p> <p>邵大亨 鱼化龙</p> <p>玉成窑何心舟制紫泥乳鼎壶</p> <p>这款就是心舟石瓢,以他的名字命名。</p><p>何心舟、王东石,两人彼此赏慕、交往相善,遂前往浙江创办了著名的玉成窑,这两位紫砂好手为玉成窑创作主体。</p><p>在梅调鼎、任伯年、胡公寿、虚谷、徐三庚、陈山农等金石书画家、文化名人加持下,在追求曼生壶文人韵味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名噪一时。</p> <p> 清 杨季初制 月下包装独酌园紫砂笔筒</p> <p>清光绪 赵松亭制并刻紫泥 平盖莲子壶</p> <p>清晚期 赵松亭款包金文旦壶</p> <p>赵松亭磨光青灰砂 提梁壶</p><p>赵松亭,号东溪,是清朝道光至咸丰年间最杰出的紫砂陶艺家,同时又是一位造诣很深的书画家.他刻制的紫砂壶,“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达到完美的思想艺术境界。如今,在古玩市场和收藏者手中的赵氏亲手制作的陶器可谓凤毛麟角</p> <p>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赵松亭在上海订制一批出口南洋外销壶,回上袁后,即聘请一批紫砂艺人到自己做仿制壶,其中邵步云(又名云甫)、储铭、郭其林、潘石根等为有名技师。自1906年起为赵松亭制作出口《独钮洋桶》至泰国,深受泰国人士欢迎。至民国初年,赵松亭先后研究各种釉色,各种紫砂泥色,并施用贴花、挂釉、加彩技法,并先后获得成功。</p> <p>在泰国最受欢迎的紫砂壶,有什么特别之处?</p><p>https://mp.weixin.qq.com/s/5V3AkglI7PnGjqUICdQlmw</p> <p>清 陈光明制段泥光明石瓢壶</p><p>石瓢壶为紫砂茗器中经典款式,应为曼生所创十八式之一。后经多人改良。壶身呈梯形,曲线柔和流畅,造型浑厚朴拙。足呈鼎立状支撑,给人以轻灵而稳重之感。此壶俗称“大石瓢”</p><p>陈光明(1859-1930),字匡庐,名润宝。江苏宜兴人,活跃于清末民初。仿制古陶,工艺精细,朴雅浑厚。自幼侨居宜兴蜀山,善制紫砂玩器,所制果品、文玩,皆细巧玲珑,色形俱称,工艺精致,亦以复制历史名作著称,惜所制壶器至今流传甚少。代表作“四方包袱壶”、“牛盖提梁壶”为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收藏,“灵芝”文玩由宜兴紫砂工艺厂收藏。</p> <p>清 江案卿款狮球壶</p><p>上塑一卧狮捧绣球,制作精细,俗称“喜狮”。壶流、把手较为简洁,品茗赏壶时,主题鲜明。</p><p>江案卿,清咸丰至民国初年间人,制工朴素,工艺精简,为一紫砂名匠。以“案卿”方章为款识 。底钤阳文篆书“宜兴江案卿制”印款,盖内有“案卿”小印。1912年时值宜兴蜀山“阳羡紫砂陶艺工业公司”兴旺之时,聘请江案卿为技师制壶。狮球壶参与南洋劝业会展品,之后又参加1915年美国“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并获奖。从此江案卿狮球壶名声大振。</p> <p>清末 黄玉麟 《鱼化龙》</p> <p>清晚期 黄玉麟仿供春树瘿壶</p><p>黄玉麟所制供春式树瘿壶,历来为收藏精品。此壶式器名“供春”,传说莫衷一是,顾景舟认为,黄玉麟客居于吴大澄门下时,二人根据明代文献记载所创制的造型。其把侧“供春”二字,或有春供之寓意,此供春式壶为黄玉麟代表作。</p><p>黄玉麟,生于清末(1842-1914)的制壶名家,为邵大亨之后又一重要的制壶大家,他所制的壶选泥讲究,作品莹洁圆润,精巧而不失古意,灵妙天然。有说他“每制一壶,必精心构选,积日月而成,非其重價弗予,虽屡空而不改其度”。</p> <p>民国 俞国良制朱泥四方传炉壶 </p> <p>俞国良 《柿花》 也叫海棠</p> <p>俞国良制 线云壶 </p><p>俞国良(1874-1939),清末民初宜兴制壶高手。江苏无锡人,造壶精工,气格浑成。其制器匀挺有力,彷佛天成。曾获1915年美国旧金山“太平洋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奬状和1936、1937年“江苏省物品展览会”特等奬状。</p> <p>清末民初 俞国良款鱼化龙壶</p> <p>清 俞国良 掇球式朱泥壶</p> <h1>闻名紫砂壶界的“寿珍嘴”,到底有多特别?</h1><p>https://mp.weixin.qq.com/s/AbMb4ORFzkzq3qjoLXGSlA</p> <p>裴石民仿古</p> <p>顾景舟仿古</p> <p>邵友庭汉扁</p> <p>以上花了几个小时,把明代,清代,民国时期一些经典的老壶,都晒了一遍,因为时间有限,还有一些未晒的,日后有机会会再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