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抛弃的人-是不会爱的。

我愿伴你走出内心空洞

<p class="ql-block"> 人的一辈子会遇到很多的苦,而有的苦是被抛弃之后,那无助无望的生活。有些人被遗忘之后,他就会有一种被抛弃的失落,无助和不安全感。他对待别人也是一种冷眼旁观的感觉,他也不会给人一种温暖舒适。</p><p class="ql-block"> &nbsp;反而会在别人落难的时候落井下石,对别人的苦难毫无觉知。而有些人则是例外,这是因为某一个救赎突然来到他的世界,就像在古代封建社会,女子只有依靠男人才可以活得潇洒,活得自在。而有些人被抛弃之后,还存在着被厌弃,被指责。被说三说四。</p><p class="ql-block"> &nbsp;对于古代淫女潘金莲,我们最初的印象是坏,她不要脸,她不知羞耻。但一个被抛弃的生命个体,没有人教会她爱,而她在那些利欲熏心的男人面前体现的是他人教的经验。潘金莲的一生可以说:是跌宕起伏,因为她被亲生母亲卖了两个,利用了两次,从此以后她就再也不相信世上有爱!</p> <p class="ql-block">没有安全感何来配得感?</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nbsp;很多人存在无安全感,无配得感,更无归属感,这3点的缺失是由亲密之人一手制造的。比如在一个原生家庭里,我们很希望父母能给我们爱,而我们满怀的期待换来的是冷漠的藐视。因此我们从这一刻开始就再也无法相信或者走近爱的空间!</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nbsp;我小时候价值感很低,配得感也低,每当别人邀请我一起玩的时候,我总会有意无意的躲避。因此别人不邀请我的时候,我就会感觉很失落。还有就是为自己的不合群而感到自卑,感到不知所措,感到很惊恐。</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因此当我们开始脱离群体的时候,我们就会有一种不被爱的感觉,有一种不被在乎,没有安全感。那种感觉其实从被抛弃的人身上也可以感知得到,我们可以假设一下,潘金莲没有被母亲卖身两次,她就会如同很多人一样,拥有一颗善良而美好的内心。</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nbsp;我们总是在评判古人的所作所为,却忘了那些正处于战争,处于重男轻女时代的人,他内心那种绝望是我们现代人无法比拟的。有时候我们无法去预知别人的内心思想,从而根据自己的评判去看待事情。</p><p class="ql-block">&nbsp; 在古代人心里甚至在现代人心里,潘金莲就属于一种荡妇,恶毒,功于心计的形象。而我以前也认为潘金莲不好,很坏,她对人事物存在一种偏见,而这种偏见是父母抛弃时就已经存在的。</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我们无法选择出生地,我们也无法选择父母,更无法选择那种让我们爱而不知的原生家庭。但我们可以选择一种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生活方式。如果潘金莲懂得为人处事的重要,她就不会是人人唾骂的淫女形象!</p> <p class="ql-block">​没有爱的人-能否自爱</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很多人对爱其实是模糊的,他们认为爱就是索取,占有和无理取闹。而有的人他对爱是没有印象的,就像一只处于井底的青蛙,在生命的长河里,它就只能待在井底。一旦产生烦闷,它就会有一刻的否定自己的存在。</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nbsp;而有时候我们所谓的爱,只不过是让我们自己好过一点而已,并不能追溯到无私,无条件。潘金莲这一生没有得到母爱父爱,更没有得到伴侣的爱,可以说她的一生是处于没有爱的状态中。</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nbsp;这也让她知道了,所谓的生存就是得到权利的同时,践踏欺负过她的人。还有一种人的爱过于圆满,甚至到了翻溢的地步。就是这种爱则满使他觉得我可以得到更多。</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nbsp;就像西门庆,他是一个偏偏不自爱,让人一见就恶心的大土豪。而就是这种大土豪给了潘金莲富贵般的荣华,也让潘金莲的虚荣心得到释放。</p><p class="ql-block"> 而有时候我们看待一个人好坏的准则是他给了什么,潘金莲的自私无爱,也是西门庆一点点滋养的。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和人的内心是互相吸引的,而潘金莲的淫荡,以及西门庆的无耻都是内心无价值感吸引来的。</p> <p class="ql-block">​被抛弃的伤一点点加深</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nbsp;小时候我们总是会对孩子说:你要是不乖就把你送人或者扔掉&nbsp;可能在我们反复说的过程中,这个信念已经形成。而我们如何去看待这种信念带给我们的信息,是尤为重要的。有些孩子会认为是我父母真的要把我扔掉,有的孩子会认为父母就是存心想气我,更有孩子为此付出很重的代价。</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nbsp;就像农村有些家庭虽然表面和和气气,但我们深究会发现,我们所谓的看见并不是真正的看见。我们认为孩子不乖,认为孩子淘气,是我们无法去接受当年淘气的自己。</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就像潘金莲被骂了五千年,甚至更久,但每一次的放纵都会使她有一种安全。她认为我用自己的能力获得某些人的喜欢,这不是错误的,而他人对我的评价是那个年代独有的女性束缚。当我们无法去改变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就会融合在那个嘈杂不圆满的空间里。</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潘金莲如果不用美色去勾引西门庆,她就不会实现富贵的生活目标。也不会在这个世界上有所作为。更不会对这个世界有所期盼,她可能会像很多低层妇女一样,过着平庸而琐碎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每次的抛弃-都是内在力量衰弱</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有些孩子被抛弃了,头也不抬甚至抬不起来,因为沉重的自卑阴影下他无法想象自己将来的生活是怎样的。人的一生兜兜转转,有的人安定下来,有的人却还在寻找那个被抛弃的原因。</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nbsp;我小时候学习不好,然后别人都不和我玩儿,老师更是把我的真诚当成一种不怀好意。所以那时的我不知道生而为人会干些什么,反而觉得我的生活就是为了衬托某一个学生或者某一个优秀的老师。</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nbsp;当我这样想的时候,我真的被抛弃了,老师什么都不管,不管我的作业,不管我的活动,更不管父母是怎么教育我的。而我唯一的朋友也渐渐的和我分离了,那时候就觉得我真悲哀呀。朋友被我气走了,老师被我气疯了,最后直接不管我了。</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nbsp;&nbsp;我虽然没有体会过被父母抛弃的感觉,但那种逃离系统的感觉是非常的不爽。因此我为了证明自己的优秀,不停的学习心理学。让心理学成为衬托自我的骄傲。</p><p class="ql-block"> 有些人他被抛弃之后,完全没有生存斗志。这是因为我们在和别人相处的过程中,总会感到一些压抑,惊恐和委屈。而我们如何去改变自己这部分的心智模式,以及对人事物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还在寻找爱的理由</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潘金莲到死都要听武松说一句爱她,可是这种话并不是想说就能说出来的,这时的武松已经对潘金莲恨之入骨。而我们从来都没有想过武松为什么对潘金莲这么恨,仅仅是杀了他兄长武大郎吗?这并不是完全的事实,武松也在树立自己英雄般的都头形象。</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nbsp;</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潘金莲死的并不算惨,而有些人活着却挺惨。他们很多时候都活成潘金莲的样子。认为潘金莲的样子才能真正的感受他们的痛苦,也有很多人在寻求他人的爱,这个过程中和潘金莲追求武松的过程极其相似。</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nbsp;爱而不得的空虚和不安造成了我们誓死也要得到他,有些人在寻求父母关注的时候,总是会想尽各种方法。比如干活儿以博得父母的赞同和表扬,比如学习好博得父母的好感和优秀夸赞。我们有些人面对无爱,无助,无望的困境,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强求。</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nbsp;而强求对于人来说是一种胁迫,每个人都不喜欢被胁迫,而潘金莲面对爱而不得的武松,她选择了胁迫。认为你武松不爱我没关系,有人爱我就行。可以说潘金莲和西门庆之间的淫荡并不算爱,而是一种各取所需的自我安慰。</p><p class="ql-block"> 这种方法像极了潘大娘教给潘金莲的为人处事,得不到的我们就会用另外一种极端的方式呈现。这对于古人来说并不稀奇,而在爱与被爱当中互换给予他人支持,也让他人给予自己力量。</p> <p class="ql-block">​假设:潘金莲不同的童年</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小时候我们总是会幻想自己得到更多的爱与力量,而这些我们在父母身上寻求的比较多。假如潘金莲生在一个富贵之家,有一个懂得育儿教女的父母,她的生活会呈现什么样子?她父母如果是一个感同身受型,那他们就会敏锐觉察到潘金莲的需求。</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nbsp;给到潘金莲不同程度的支持,那潘金莲的人生是幸福的,快乐的,也是让人羡慕的。她也不会成为那些古人和后人的谈论之资,也会让她在成长过程中多一份自信,至于西门庆她自然也不会与之同流合污。</p><p class="ql-block">​如何在抛弃之后重拾自信自爱自尊</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很多人被抛弃之后,就再也不相信人间有爱,而这种思想也造成了,我们生命的缺失和生命的流逝。自信:你要对自己所有的行为感到自豪,包括感觉没有人爱你的时候。也要有所感动。看看书,修修心,看看外面的善,关注内心的美。</p><p class="ql-block">&nbsp;&nbsp;</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nbsp;自爱:你要时刻关注你的内在小孩,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伤害,从而产生的内在小孩。要带给内在小孩的爱,是我们用尽一生的功课。</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自尊:帮助他人时要对自己有所欣赏,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豪的时候,而自尊的体现在于你对自我的欣赏。人一生对自己的期许也许正是一次不断精进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如果你有类似的困惑:对人际关系充满迷茫,对社会充满恐惧,对自身充满不接纳,人际关系紧张,无法与人交流,情绪管理不好。请关注我下面分享的一休治郁社区,我愿意陪你一起成长。</p><p class="ql-block">如果你想跟我聊更多以上内容,或者有关于情绪方面,处理关系,人际沟通,心理困扰,请扫我下方二维码加我微信,我愿意陪你们聊聊。如果对此文章有所感触,请点赞,转发和打赏哦。(沟通的意义取决于你们的回应)有意者联系电话18795046512</p><p class="ql-block">王园园美篇作者:缘,有缘者聚:愿,愿青天碧海,无怨则洒脱,有爱则刚强!缘愿专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