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教育既是一門藝術,<br>也是一門科學,<br>既需要具備某種天賦,<br>也需要對其本身進行研究。<br><br>~ 阿爾弗雷德.懷特海 ~</i><br>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觀課和議課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方式,學校、學科或教師個人在進行教研活動的觀課和議課時,最常見的就是在觀課時使用錄製設備,把教學活動拍攝下來,議課時播放錄製的影片來分解、剖析教學過程。許多學校還建設了錄播教室(或稱微格教室),專門做為教師專業成長的場所。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倪閩景說:「強烈建議老師能錄下每一節課堂教學的情況,把它像礦藏一樣存儲起來,將來技術成熟的時候也許很有挖掘價值」,可見課堂錄播在許多教育主管眼裡是多麼寶貴的資產。</p> 在教學尚未資訊化的時代,課堂錄播可說是最好的教研工具。即使像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幾乎已經達到普及的現在,進行教研活動時,錄播也還是主要手段。有些學校甚至會把每一位老師的每一堂課都錄下來,保存成學校的教學影像資料庫。 <b>課堂影像記錄之不足</b> <p class="ql-block">由於完整一節課的時間介於40到50分鐘,錄完課之後重新看過一遍也要花費相同時間,若在一些關鍵環節需要反覆觀看,就得要前後搜尋到定位再播放重看,這樣完成一堂課的深究經常要花超過一個小時以上時間。這使得觀看課堂影像記錄只能“偶爾為之”,在每週或定期性的教研活動中才派得上用場。對於教師個人而言,基本上不可能常態性的,每天耗費大量時間觀看自己當天的課堂錄影,藉以發現教學問題,精進教學能力。</p> 其次,在資訊化環境下,學生在課堂上的生成和對問題的答題數據都可以被完整地保留下來,但在影像記錄中卻沒有辦法看到這些數據。比如,教師在課堂上提問要求全班學生作答,答題後的統計結果可以在錄影中清楚看見,但個別學生反饋的作答記錄則是看不到的。這也就使得教師無法“回溯”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遑論進行個別補救教學。 顯然,單靠課堂影像記錄並不足以達到提高教與學質量的目標。 <b>課堂記錄記了什麼?</b> <p class="ql-block">在互動型、以生為本的課堂上,教師會經常性地獲取學習數據,基於這些數據所提供的資訊來即時調整教學的方式與內容。此外,教師操作教學系統各項功能組合出他在一堂課中的“教學行為”,將教學行為數據和學生反饋的學習數據結合起來,就形成了一份完整的課堂記錄。</p> 一份完整的課堂記錄包括兩部分,首先是教師使用教學系統各項功能的統計資訊,例如下圖是53班在2021年6月11日14:34:22開始的一節課中,老師使用了2次提問後“投票”的反饋活動,做了7次“選項挑人”,拍攝了1張學生“作品上傳”,一共使用了8.4分鐘的“倒計時”,並做了22次的“個人計分”。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師使用各項功能的統計資訊</h5> 第二部分則是以時間軸形式顯示每一項操作的詳細內容,時間軸上清楚記載每一個教學行為,透過它,教師就能回顧教學過程,也能回憶起課堂當時的師生互動與對話情景。下圖就是這一堂從14:34:22開始,到15:21:38結束,總時長47分16秒的課堂完整記錄。老師在14:35:39拍攝一張學生作品上傳,接著用這張作品在14:36:08啟動投票,後續接著在14:57:54對同一題進行二次作答。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以時間軸形式呈現完整操作過程和內容</h5> 課堂記錄中內容最豐富的是在一張張的統計圖裡。在課堂記錄中點開任意一張統計圖,可以展開和課堂上看到的一模一樣的畫面,進而切換不同圖表類型。在統計圖中點擊選項長柱,可以列出課堂上選擇該選項的學生清單,還可以選取任何一名學生,查看他的作答歷程。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從統計圖中可以查詢學生作答歷程</h5> 課堂上老師若是拍攝學生作品上傳,也可以從記錄中查詢到所有拍攝的照片。使用計分功能,也能顯示完整的計分表,便於課後記錄獎勵。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完整的計分結果</h5> <b>課堂記錄是教學行為寶庫</b> 有了清晰且完整的課堂記錄,教學者可以回顧教學過程,結合留存的課堂當時的記憶,反思所採行教學決策的妥適性。查看記錄的人則能從中解讀教師的教學行為,因為教學當下教師決定使用任何一項功能一定是基於一個特定的思考,我們就有機會從行為組合推論出教師所秉持的教學哲學。 那麼老師執行各項功能可能代表什麼意義呢?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當課堂上啟動一次投票反饋,其目的不外乎教師希望檢測學生對於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或是透過反饋數據開啟一次教師與學生基於特定材料的對話。又比如,在倒計時時間裡,課堂上有很大概率是在進行學生彼此之間的對話研討,或是閱讀材料等自主學習活動。 例如在上面所舉的課堂記錄中,教師一開始拍攝了一張照片上傳,從記錄中點開這張照片會發現這是一張試卷的部分內容。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師拍攝試卷上傳顯示屏</h5> 隨後以這張試卷中的第2題向學生提問並讓他們使用反饋器投票作答,第一次作答的數據顯示四個選項分別有64%、16%、14%和6%的學生選擇。由於這是一個單選題,數據顯示答對的比例並不高,因此教師接下來就從個別選項中挑選學生起來說明所做選擇的理由。選項挑人順序是D、C、C、C、C、B、A,其中只有第四次的C選項挑人是教師查看作答者清單後自己來決定回答的人選,其他都是由電腦隨機挑人。由於學生並不知道哪一個才是正確的答案,但每一個人都先做出了選擇,然後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聽著不同選項同學的想法。每一個人的說法都會讓他們自動地去對照自己的想法,從而產生認知的調適和同化,使得二次作答時數據產生了變化。 當老師點開二次作答統計圖時,從作答清單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學生改變答案的情形:藍色代表和前一次回答的是相同答案,橙色表示改變了答案。點選任一個學生可以顯示他的作答歷程。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答清單用顏色標示學生答題狀態並可查詢歷程</h5> <p class="ql-block">從上圖中可以看到除了45號學生選擇B之外(藍色顯示他兩次都選了B),所有人都選擇了A。二次作答後老師先是查看了選擇B的清單,然後從A選項中挑人起來說明。</p> <p class="ql-block">檢視這份課堂記錄可以聯想到幾個問題:首先,教師一整節課只圍繞一個問題做教學,合適嗎?其次,一次作答後挑選多達7名學生起來說明理由,會不會太多了?挑人說明的順序安排合理嗎?第三,二次作答後所做的,查看B選項清單和從A選項中挑人說明,有必要嗎?</p> <p class="ql-block">是不是不必人在現場,單從課堂記錄就幾乎能在眼前快速地將整堂課完整的“播放”一遍,而且花不了多少時間呢?</p> <b>用課堂記錄促進專業成長</b> 《<a contenteditable="false" href="https://www.meipian.cn/3eeizm7a?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做好資訊化教學的四件事</a>》一文中提出教師要通過做好品讀、實踐、深思、寫作這四件事來不斷提高個人的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能力。這四件事並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是一種螺旋式的個人專業能力提升方法,稱之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能力提升螺旋”。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能力提升螺旋</h5> <p class="ql-block">當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在資訊科技的支持下進行,伴隨性數據採集技術將課堂記錄完整地保留下來,這些詳實記錄的流程和無所缺漏的數據便成為“提升螺旋”中深思與寫作時最好的素材來源,例如福州江南水都中學陳雪娟老師在她的這篇《<a contenteditable="false" href="https://www.jianshu.com/p/62f637b56f24"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i> </i>數據會說話,但是我們聽懂了嗎?</a>》寫作文章中,針對一個教學環節,自己在課堂上的處理方式和課後解讀數據的感知,做了深入的思考和比較。</p> 通過積累下來的課堂數據,一次次的深思與寫作,教師便能進行螺旋式的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能力提升練習,經由刻意練習來打造個人的教學專業。 記錄課堂行為與數據不會帶來任何額外的費用、時間與工作負擔,但對個人專業成長卻有莫大的助益。相比課堂影像錄製課後回看所需時間與數據挖掘所得的結果,反思課堂記錄所需的時間更短,且數據處理顯然面向更廣。不必等到影像資料開採技術的成熟,現在就能開始挖掘一堂堂課堂數據裡貯存的寶貴教學資產,科學化地發展符合數位時代的創新教學模式。 <div><br></div><div><br></div><div>註:感謝福州鼓樓中山小學黃小海老師提供課堂記錄。<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