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临矿山

吴元龙

<p class="ql-block">  北纬25°32′05″ 东经114°20′42″有个叫<b>下垄</b>的地方。<b>因钨开矿,因矿建镇</b>,属誉为“<b>世界钨都</b>”的江西赣州大余县境。这里山峦叠翠,溪流湍急,气候温凉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3℃,1月平均气温6℃,7月平均气温24.7℃。年降雨量1600毫米,多集中在4—6月。无霜期约284天(2月中旬至11月下旬),灾害性天气主要有低温和洪涝。</p> <h3>  <b>冬到矿山</b>,湿冷的北风,半山的积雪,屋顶的薄霜,偶尔又飘片片雪花。清晨人家炊烟袅袅,白雪映衬着红砖房,特别是月光明亮的夜晚,整个矿区被照如同白昼,走在雪地上,那“嘎吱、嘎吱”作响的脚步声,让人感受冬天的寒冷静谧。山寒情暖,无论过去和现在矿区人,过着朴实的日子,老婆孩子家人团聚,虽不富裕,但是却很开心,遇上三两个知己或朋友,烫一壶家酿的米酒,怡情小酌,推杯换盏,谈笑风生,其乐融融。</h3> <h3>  我喜爱冬天,因为会有雪;我讨厌冬天,因为雨夹雪。<b>冻雨霏霏半成雪,阴风怒号寒刺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南方多发地诅咒“鬼天气”。</b>历史上下垄经历过严重的低温严寒天气,据《大余县志》记载,县境极端最低温度零下7.1℃,出现在1967年1月17日。那时,大雪封山路难行,供给短缺饮断粮,全矿出动来破冰。我11岁读小学四年级,肩扛铁铲,跟随队伍,踏着积雪,冒着严寒,沿着下垄至新城公路盘旋而下,途经矿部、粮站、材料库、尾砂坝、石门农场、茶园村小、隘下岔口,铲除结冰,清扫道路,畅通告捷,兴致满满。</h3> <h3><b>  最忆是2008年那场历史罕见的冰冻天气。</b>1月12日,下垄矿区飘落了新年的第一场雪,在当时它带给人们的不是恐慌,相反,却是难得的美景。不少人都趁着这难得的雪景赶着拍照留念。没有人想到这场大雪会在以后的日子里是那么的不让人称心。只是有个别人注意到,似乎这一年屋檐或树下结出的冰凌比往年更大些。虽然感到了某种异常,但人们并没有想到这会是一次灾难的前兆。此时分别来自西北东北西南三股不同方向的冷暖气流正在向我国南方大部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不断逼近。</h3> <h3>  <b>暴风雪的脚步和亿万中国人回家过春节的脚步不期而遇。</b>但当时年关临近,人们处处感受到的不是灾害的降临而是回家的渴望。谁也没有想到,它最终影响到了全国20个省(区、市)超过1亿人口范围。在第一场雪还没有完全融化的时候,第二次暴雪又再次降临,从1月18日开始,第二次冷空气自西向东推进,这与往年相比显得十分反常。从1月25日—2月2日,第三次、第四次暴雪接踵而来。第三次降雪是这次低温雨雪灾害的转折点。如江西出现59年来最严重低温雨雪天气。</h3> <h3>  由于持续低温雨雪天气,道路结冰,电线覆冰,供应短缺,造成公路交通瘫痪、电力受损、列车滞留,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而当时(2008年元月26日)下垄矿区最低温度零下0.6℃。凌厉的北风将雨雾吹冻成冰凌,整个矿区被冰雪覆盖,屋檐冰棱最长达1米,电缆冰棱直径最大达60毫米,树木被拦腰折断,有些甚至连根拔起,造成公路被堵,房屋被损;山下通往山上的高压线路、生活照明供电线路断线倒杆,水管冻裂,通讯瘫痪。元月27日下午,整个矿区断电停水。</h3> <h3>  <b>忽如一夜冰雪来。</b>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冰灾,下垄矿区管委会,不为供电管理移交而“高高挂起”,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领导带头弃休春节假,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救灾预案;第一时间派出抢险队伍,先修复冻裂的水管,力保生活用水供应;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排查隐情,一边组织人员放置警示标志,一边紧急疏散危杆周边及危房的住户,一边积极协助地方供电部门抢险。</h3> <h3>  <b>记得,2月3日下午,</b>为搬运3根8米长的电线杆上山,抢险队员顶风冒雨,在满是杂草树枝的山坡上,深一脚浅一脚,艰难地向上攀行。即使撕破了衣裤、打湿了鞋袜、割破了手掌、磨烂了肩膀也全然不顾。拉绳的拉绳,抬杆的抬杆,硬是在没有路的陡壁上踏出了一条小径。经过5个多小时的奋战,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h3> <h3>  <b>记得,断电一夜之间,</b>矿区及其乡邻,积压多年的蜡烛全部售罄。管区专程从百里之外购进一批蜡烛,派人挨家挨户的免费赠送。“<b>雪中送烛</b>”照亮冰冷的寒夜,慰藉民心勇与冰魔抗争!</h3> <h3>  <b>记得,“抗冰硬汉”袁太东,</b>是一名矿退休工人,聘任下垄退休组长兼水电收费员。他中等个子,身材单薄,待人随和。自矿区出现低温雨雪天气那天起,他“<b>舍小家,顾大家</b>”,连日奔走在抢险第一线。2月4日(腊月二十八),他获母逝噩耗匆忙回家,见到母亲遗容时,满面泪水横流。他愧疚啊:身为长子,母亲卧病未侍床前悉心照料,弥留之际也没守在身边尽孝送终。在征得家人、亲戚的同意,2月5日,上午他从简操办丧事,其它善后事宜便托付弟妹们,下午悄然前往抢险现场。因为他忘记不了肩上的责任:<b>除夕前,一定要通电,让矿区群众过上一个亮堂年!</b>所以他没有向任何人声张,没有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强忍悲伤全力投入抗冰抢险。</h3> <h3>  <b>记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b>2月6日,大年初三晚23时,国家电网湖北荆州供电公司抗灾抢险队200人进驻下垄矿区樟斗本部,抢修该地域受灾电力设施。11日完成杨樟线和杨左线的10KV供电设施(导线、电杆、横担、瓷瓶、金属构件等)修复,并接通了小水电,减少自备柴油机发电,生活照明和保安用电得到保障。</h3><h3><br></h3><h3> 24日修复赣州电网杨眉寺—西华山的供电线路,为矿区和企业的灾后重建恢复供电立下了汗马功劳。25日管区和下钨有限公司举行欢送仪式,矿区员工和群众燃放鞭炮、敲锣打鼓,腰鼓队、花环队夹道相送,以表达对抢险队的感谢之情和深深敬意。</h3> <h3><b>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任何一次自然灾害,给社会造成的都绝不仅仅是灾害本身,它更多地对人类精神的考验与锤炼,是人类宝贵精神财富的一次聚敛。如同冰雪散落后的松树,依然挺拔,生命的力量可以震撼冬天,也必将感动天地,人定胜天!</b><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