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英章楷书的真实水平咋样?专家:正常人练3年,就能超过他!

握瑜怀瑾

田英章数年以来都是毛笔写字界的一位风云人物,说“用毛笔写字界”而不是“书法界”,其原因就是他的字被很多人说不叫书法。<br></br><h3>....................................................................</h3></br>从书法的内涵性和正统书法来看,田英章的书法仅仅是点画的堆砌而已,没有起到表达情感的作品,也没有正统书法当中的变化技巧,所以他的字仅仅停留在写字的初级阶段。<h3> <h3>姚孟起《临九成宫全碑》</h3></br>....................................................................还有田英章的行书,其实就是钢笔字的毛笔版,没有扎实的临摹古人法帖的基础,才形成了这种“一面锋”单调乏味的呈现。<strong>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说:</strong><strong>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齐,便不是书法,但得其点画耳。</strong>学过“田楷”的人都知道,田英章的楷书,每一个笔画一般只有一到两种写法,将这些笔画的基本写法掌握,再加上一些结构性练习,你的“田楷”基本就写成了。<h3> <h3>姚孟起《临九成宫全碑》</h3></br>其实这种刻板的学习,完全抹杀了一个学习者的天性和创造力,而古代的经典法帖,同一个笔画甚至有无数种写法,学习经典法帖就是学习这种变化的规律,如何在不同的矛盾冲突当中,建立起自己的节奏,这才是学到了精髓的状态。假如学习到了千人一面的状态,那么对于中国书法来讲,是一场浩劫。<h3> <h3>姚孟起《临九成宫全碑》</h3></br><strong>王羲之说:</strong><strong>“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strong>这就是说学书法要懂得意在笔先的道理,写字之前要大致考虑好所创造书法中的基本变化,然后在创作的时候在进行某种程度上的发挥,如此才有可能写出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而田英章的楷书他自己说是学欧阳询,其实不然,田英章无论是点画还是结字技巧,跟欧阳询的楷书都关系不大,他自幼是学习其兄长田蕴章的字,正所谓<strong>“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下,仅得乎次”</strong>,这也是为什么田英章的书法的真实水平在当中楷书界并不出彩的原因。<h3> <h3>姚孟起《临九成宫全碑》</h3></br>我们看清朝人写的欧楷就能很明显对比出田英章楷书的笔端,清朝有一位著名的欧楷名家叫做姚孟起,姚孟起是学习欧楷的一个大高手,他一生精研欧楷,将欧阳询的楷书临摹到了一种极致的状态。<strong>有专家说:田英章的书法,正常人练3年,就能超过他!</strong>在姚孟起的笔下,能够完美还原欧阳询楷书的特点,点画的变化,结字的险绝是真正的欧楷遗脉,而田英章的楷书则是点画雷同,结字千篇一律,毫无章法可言。<h3> <p class="ql-block">姚孟起《临九成宫全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姚孟起传世的作品当中,有一件临摹的欧阳询《九成宫碑》。而欧阳询的《九成宫碑》如今已经藏于麟游博物馆,已经禁止再拓,即便是有拓本,上面字迹已经残损严重,并不可学了。</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姚孟起整碑临摹的这件《九成宫碑》无论单字还是字法和章法都完美还原出了原碑的技巧风貌,乃是当代欧楷学习者的一本重要法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