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前言】江南铁路(南京中华门—宣城孙家埠)1933年7月开工,1935年5月全线完工。曾经是国内建设时间最短,每公里耗资最少的商办铁路。全线175公里,耗时不足两年。</p><p class="ql-block">八 在江南铁路</p><p class="ql-block">那时正逢江南铁路公司开办,有朋友介绍我去担任副工程师,月薪160元。我觉得江南铁路是公司性质,做事当然比政府机关认真,也不会有官僚习气。同时,我的二哥也从营口调到了芜湖盐务稽核所,加上靠家又近所以决定去芜湖江南铁路公司。但这时我妻在金华坐产生了一个男孩,取名先华,等到满月我们就动身去了芜湖。我在杭江铁路其实只工作了三个多月。</p><p class="ql-block">1933年7月,我进江南铁路公司到差。总工程师洪绅是新近才回国的美国留学生,工务处长李晓韩,技术主任是夏彦汝,一个是学机车制造的,一个是学钢梁制造的,都是正工程师,并且也都是洪绅的同学。此外,还有一个副工程师徐师渭,他专门设计房屋,我的工作就是他介绍的。我到芜湖的时候,从芜湖到孙家埠的土方已经开始动工。线路是一个以前在粤汉路做过总段长的吴正工程师测的,我到了以后他已经辞职走人了。有一天,洪绅总工程师拿了一卷桥梁设计图让我校对,我打开一看全是木结构的,就表示这样的设计不能用。总工程师大为惊异,他说这也是一个老工程师设计的,难道还有错?我说不是他计算上有错误,而是原则上有错误。在铁路上建桥梁是不适宜用木结构的,因为木料寿命不长,尤其是在有铁板的地方烂得更快。一旦今后巡查不到位,行车是很危险的。如果是铁路上修临时便桥,那当然最好是用木排架,木梁架设简单而且速度也快。于是,他就让我重新设计。我审核完图纸后,再按钢梁结构数据自己重新计算描绘,很快就把全部的设计图变更完毕,由总工程师签字后发到外段去照做。</p><p class="ql-block">由于上级对新路工作都不是内行,所以一切应有的设计都是自己想做就做。譬如新车站的设计布置,水塔、压坑、煤台、站房都是由自己一手包办。事后,上级都感到奇怪,问我既然有这样丰富的经验,为什么肯就这份薪水如此少的差。我告诉他们,我只要做感兴趣的事,工作自由,对于薪水到是无所谓,他们于是对我更有好感。</p><p class="ql-block">1934年洪先生辞职,公司另请容祖诰做总工程师,预备修南京到芜湖这一段。容先生以前在呼海铁路做过总段长,此时在浙江省公路局主持修筑晋丽公路。公司方面知道他在铁路上是老资格,所以请他过来担任总工程师。当时我是副工程师兼设计股长,所以京芜段的一切新工设计还是全部由我主持。我自到江南铁路以后也是每年加薪,等到1936年脱离时又是240元。</p><p class="ql-block">在芜湖期间,我的母亲和姐姐们都从桐城过来和我们住在一起,家里热闹非凡。但这一切开销大都是由我负担 ,因此手里仍然没有任何积蓄。这期间我又有了一个男孩,取名先穀。</p><p class="ql-block">(未完 待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34年的芜湖市区图已经标有江南铁路和京芜铁路</p> <p class="ql-block">场地上堆放的枕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