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轮岗的隐忧

易成教育

<p class="ql-block">  教师轮岗不是什么新思路,但今年的力度明显加大了。轮岗制度确实能让平头百姓找到“打土豪”的感觉,但我认为简单的校长、教师轮岗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资源的公平性问题。相反,有六个方面的隐忧。</p><p class="ql-block"> 隐忧之一:会不会打破教师原来的生活结构 社会化程度越高,人的适用性越差。教师原有的,已经习惯的周边关系被破坏,肯定会引起教师的不适应,甚至心理焦虑。中国是个“找人”的社会。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都是需要“找人”的。“找人”就是找安全感。几乎所有人在“找人”上花了很多时间。一旦改变工作和生活环境,原有的熟人关系就会改变,就需要再花时间花精力花钱去“找人”。轮岗的经历或将成为“找人”的历史。说好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p><p class="ql-block"> 隐忧之二:会不会不利于校本课程的研发 校本课程是依据学校环境和资源而慢慢生成的。了解、熟悉、分析、研发校本课程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否则,简单粗暴的校本课程也只是纸上谈兵。</p><p class="ql-block"> 隐忧之三:会不会不利于校园文化的沉淀 校园文化不是立竿见影“打造”出来的,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与积淀。校园规则也是这样。没有了积淀的文化和规则往往都是强者为王。教师的成长也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圈子”的成长。教师队伍过多过快的流动,不利于教师的发展。是名师成就了名校,还是名校成就了名师,这是一个辩证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水土不服”情况的肯定会出现,“平均”也就伤害了“公平”。</p><p class="ql-block"> 隐忧之四:会不会让每一所学校都走向平庸 话说“学校是校长的作品”,“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既然是校长轮岗制,三五年一轮岗,就会使得有些校长走在创造的路上,有些校长走在背锅的路上,有些校长会成为“擦屁股”专业户。最后让学校成为“没妈的孩子”。这样,好校长的偶像,好学校的模型会渐渐暗淡。也许,将来,谢家湾小学与刘希娅,田字格小学与肖诗坚,范家小学与张平原这样的典型就再难出现。</p><p class="ql-block"> 隐忧之五:会不会让个别学校实行“三光”政策 现在,学校公用经费都是国家拨款。很多学校的经费是充足的,还有一些学校的公用经费根本用不完。短期的校长轮岗,会不会让个别学校实行分光、吃光、送光的“三光”政策呢?</p><p class="ql-block"> 隐忧之六:会不会加剧用人腐败 人事大调整之时,就是请客送礼走后门大流行之日。如果没有特别有效的监管(说实在的,越说“监管”,越不能相信监管),用人腐败可能会愈演愈烈,校长、教师的轮岗很可能只是“换一批人发财”,而与“教育公平”的初心背道而驰。 </p><p class="ql-block"> 此“六忧”,或许是我坐井观天,也或许是杞人忧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