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直将军:八二三炮战——厦门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红军村

2013年春节98岁王直将军接受笔者采访。1953年时任解放军第31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1954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1军领导同志在厦门欢送周志坚军长(左2),调赴总政治部高级干部文化班学习时合影。左3为第31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王直 1958年11月25日,在炮击金门的战斗中,第31军军长朱绍清少将(右1)深入前线阵地,亲自擦炮弹。 1981年1月7日,福州军区副政委王直在厦门地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厦门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厦门地区军民有着团结战斗的光荣历史。无论是解放厦门的战斗中,还是1954年和1958年的炮战;无论是保卫厦门还是建设厦门,军政军民都是互相支持,同心协力,密切合作,团结战斗的。<div>  1949年10月,部队在渡海攻克厦门守敌的战斗中,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前,筹借了大量的船只,出动了大批船工,配合部队胜利完成了解放厦门的任务。</div><div> 在1954年和1958年的两次炮战中,厦门地区广大民兵和群众在福建省委“要人有人,要物有物,什么时候要,什么时候给,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号召下,踊跃支前参战,夜以继日地修桥补路,帮助部队修筑工事,看守仓库。战斗打响后,立即组织了运输队、担架队、救护队。仅1958年的炮战,厦门民兵在直接参战,配合解放军严惩蒋帮的同时,还组织了1700多人的担架队,400多人救护队,1200多人的抢修队,帮助部队挖战壕、修工事、运炮弹、抢救伤员、维护交通。许多老人和儿童都为部队烧水送饭、洗补衣服、维护电线,从而保障了战斗的胜利。涌现出英雄小八路、妇女铁甲队、十八好汉、花木兰排、英雄女炮班等先进单位,以及骆偏全、洪顺利、洪秀丛、张韮菜、卓乌富、洪秀德等大批模范人物。</div><div> 在长期的保卫海防对敌斗争中,厦门军民既联防又联心,前线民兵与部队同站一班岗,同操一门炮,在重要地段设卡、巡逻,筑起了一道道防线,不断粉碎了敌人的小股袭扰和大规模窜犯大陆的阴谋,取得了军事上、政治上的胜利。”<br> 笔者曾多次采访王直将军,了解八二三炮战的历史。王直将军指出,八二三炮战,我们取得了伟大胜利。一是党中央、毛主席的正确指挥,反对和粉碎了美帝国主义企图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二是支持了中东人民的革命斗争,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支持,迫使美军在1958年底宣布撤出台湾地区的部分海、空军;三是中国政府宣布中国领海宽度为 12 海里,此规定适用于包括台湾及其周围各岛在内的一切中国领土;四是严惩蒋介石集团对大陆的骚扰破坏,夺回了沿海地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稳定了东南沿海的局势;五是毛主席、党中央提出了和平解决台湾回归祖国的方案,为祖国统一奠定了基础。<br> 学习党史,赓续血脉,总结经验,开辟未来。海防斗争军民联防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的国防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和重要意义。</div><div> 笔者整理了由老同志保存的历史图片资料,再现这一时期军民联防的光荣传统和战斗风采。<br> 红军村采编<br></div> 福建军区兼十兵团司令员叶飞上将(左)陪同陈毅元帅视察厦门前线 1954年9月3日,我驻厦门炮兵向大小金门进行炮击,惩罚国民党军对福建沿海地区的袭扰 1954年10月1日零点15分厦门前线高射炮兵痛击来犯的国民党军飞机 1954年福建前线部队进行渡海作战演习 1954年福建前线部队进行登陆演习 <p class="ql-block">1955年4月,守卫在角屿岛的4连战士警惕地观察对面敌占岛情况。</p> <p class="ql-block">1955年4月,驻守角屿岛的4连青年团员邓世松创造了冲锋枪夜间身挂设备,对夜间守阵地杀伤来犯之敌有很大的实际作用,因而荣立二等功。这是他向同志们介绍如何装置和使用。</p> 1957年铁道兵部队铺设鹰厦铁路的最后两根钢轨,为八二三炮战和对台军事斗争提供了后勤保障。 1957年铁道兵铺轨队在高炮部队的掩护下,把铁轨铺上了海堤。 1958年5月福建前线炮兵部队某部侦察兵在进行观测训练 1958年5月福建前线炮兵部队某部侦察兵进行拍照训练。图为摄影洗印班长徐厚谷在教学 1958年5月福建前线炮兵部队某部侦察兵进行声测训练。图为一级技术能手、声测班长卢永发在进行训练交流 1958年5月福建前线炮兵部队某部侦察兵在进行气象情报训练 1958年5月驻守海防前线的部队在海滩进行射击训练 1958年5月驻守海防前线的部队面对敌占岛炮火覆盖的情况下坚持巡逻 1958年8月13日,面对小金门,厦门何厝村军民在海边前沿阵地上修筑工事。 1958年8月13日,厦门何厝村民兵协助炮兵拉炮进入阵地。 1958年8月13日,民兵积极分子何汝猛(中)帮助炮兵三等功臣郑玉清(左)、蔡日儿(右)一起擦炮弹。 (2) 1958年8月13日,支前模范、厦门何厝村党支部书记吴明珠大娘经常带领妇女们到阵地上给战士缝补衣服。 1958年八二三炮战封锁金门之战,海军共出动97艘舰艇和53架飞机,从8月23日到10月20日国防部宣布改为打打停停为止,海军参加炮击47次、海战3次、空战2次,击沉国民党军舰艇19艘,击毁水陆两用运输车18辆,击落击伤飞机7架,毙伤800余人,其中毙伤将官各2名。图为海军参战部队前线总指挥、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彭德清(右2)和参战人员总结作战经验 1958年八二三炮战海军驻福建厦门的海军岸炮部队阵地 1958年八二三炮战中,在福州军区前线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海军派出14个海岸炮兵连,从8月23日开始,协同陆军炮兵部队对金门国民党军进行炮击封锁。图为海军岸炮封锁金门航道、港口 1958年八二三炮战中,海岸炮兵第150连阵地被国民党军炮弹击中起火,炮手安业民为保护火炮被烧成重伤仍坚持战斗,后壮烈牺牲。1959年3月,海军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追记一等功。 1958年八二三炮战期间召开作战工作会议 1958年八二三炮战我炮兵向金门岛敌阵地工事发射 1958年八二三炮战期间,我炮兵在擦拭炮弹 1958年8月24日我海军鱼雷快艇部队向敌舰发起攻击 1958年8月24日,待机的我海军6艘鱼雷艇在岸炮的协同下,于料罗湾海面击沉国民党海军“台生”号轮,重创“中海”号登陆舰。8月27日,受到国防部通令嘉奖。图为参战的鱼雷艇艇长王家发在瞄准射击 1958年9月1日,海军福建基地3艘高速炮艇,在围头海面重创国民党海军“沱江”号猎潜舰,该舰在拖回澎湖马公岛途中沉没。图为参战的某护卫艇大队大队长魏垣武 1958年炮战中,八二四海战我海军鱼雷快艇第1大队击沉击伤国民党军大型运输舰各一艘。图为第1大队参谋长张逸民(右2)与战友在艇上 1958年八二三炮战期间,英雄三岛人民积极为部队运送弹药 1958年八二三炮战期间,大嶝岛民兵女炮兵班与驻军交流作战经验 1958年11月7日,小嶝岛乡长洪秀枞在扛炮弹。 八二三炮战中,乡长洪秀枞(左)和小嶝岛乡民兵指导员洪顺利在乡政府坑道内布置工作。 小嶝岛民兵洪顺利在海上巡逻 小嶝岛乡民兵指导员洪顺利在阵地上打炮。 女民兵蔡向在炮战支前工作中荣立二等功 八二三炮战中大嶝岛蟳窟村妇女为驻军9075部队官兵洗衣服 八二三炮战中大嶝岛蟳窟村妇女为驻军缝补衣服 在八二三炮战间隙中,驻岛部队对厦门何厝村军民联防进行讲评 1958年八二三炮战中厦门前线何厝小学活跃着一支支前少先队。图为队员何锦治(右2)为新入队队员系红领巾 八二三炮战中厦门前线何厝小学活跃着一支支前少先队。图为少先队队员何大年(左2)在接受炮兵电话兵杜培杰(左1)的培训。 八二三炮战中厦门前线何厝小学活跃着一支支前少先队。图为少先队队员何大年(左1)和何阿猪在检查电话线。在一次战斗中,他们接好了7次断线,保证了前线部队电话的畅通。 八二三炮击金门作战中帮助维护部队电话线的“英雄小八路” 八二三炮战中厦门民兵担架队赶往前线阵地.JPG 1958年炮战期间,厦门何厝村民兵支前为前线阵地运送弹药 1958年厦门前线女民兵十姐妹利用炮击间隙为战士们洗衣服 1958年厦门鼓浪屿民兵在进行训练 1958年厦门鼓浪屿“红卫团”民兵进行武装泅渡比赛 1958年厦门鼓浪屿“红卫团”民兵陈阿福在进行投弹训练 1958年厦门鼓浪屿“红卫团”民兵在巡逻 八二三炮战中驻岛部队向窜犯福建沿海的国民党军飞机射击 八二三炮战中炮兵某部团长郭清江与三等功臣连介绍实战中使用射击讯号灯的情况 八二三炮战中炮兵某部曾获得七战七捷的高炮2连连长杨国珍在指挥战斗 八二三炮战中某部电话班瑞金红军后代赖名朗在进行检修线路 八二三炮战中某部电话班班长姜洪根在进行检查线路 鄢冠雄,1958年8月24日福建前线广播电台开播第一声。<div>1953年3月,我军在厦门前沿大嶝岛组建了对金门有线广播站(后来该站归福建前线广播电台建制)。广播站设有四个广播组,厦门岛上三个组,分别对小金门和大担、二担广播;角屿岛上一个组,负责对大金门广播。最早使用的广播喇叭,是解放战争时期从国民党军队缴获的美式装备,由9个喇叭头组成,俗称“九头鸟”。<br>“九头鸟”喇叭的功率是250瓦,声音可以传到两三千米远。当时,角屿岛上是4组‘’九头鸟‘’并连,1000瓦输出。角屿离大金门最近处只有1800多米,所以正常情况下效果是很好的。我军的有线广播展开政治攻势之后,金门的国民党军也不甘示弱,如法炮制,我军建一组,他们也针锋相对建一组……双方架起一个个大喇叭,旗鼓相当唱起了“对台戏”。<br></div> 1955年,陈斐斐19岁,原本是31军文工团团员,梳着两条辫子,说话声音清脆甜美,闽南话和普通话都讲得很好,于是被选派到何厝香山广播组当播音员,对金门广播喊话。<br><div>1958年8月24日18时正,在我军大炮的呼啸声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广播电台,奏着雄壮的《解放军进行曲》,正式开始向金门敌军广播,以男播音员鄢冠雄和女播音员梁淑瑤,在860千赫一前一后喊出 :"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广播电台,现在开始对台湾广播!” 当天播出的第一篇稿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司令部的《告金门蒋军官兵书》,在《社会主义好》的乐曲中结束播音。<br></div> 八二三炮战中厦门前沿的广播战士,这是他们在厦门胡里山炮台远眺金门,并合影留念。前排左起:陈斐斐,梁淑瑶,王琪(中央台支援),李瑾;后排左起:沈传灿,马昭智,陆根华,鄢冠雄。 1959年厦门前线公社慰问驻厦海军部队 1962年厦门地区军民在阵地上宣誓坚决粉碎国民党军窜犯大陆的企图 福建军区授予集美民兵枪支,鼓励他们为捍卫祖国海防而努力奋斗。 1962年海防前线浯屿岛“风筝姐妹”林水仙(左)和林玉花。她们以风筝为武器,发射无声炮弹,将宣传品送到敌占岛 1962年海防前线“浯屿岛风筝姐妹”林水仙(左)和林玉花将宣传品装入制作好的小船放入海中漂到敌占岛 1962年厦门地区前线阵地在举行军民联防演练 1962年厦门地区前线部队“济南二团”一连在进行实战演练 “济南二团”一连在进行排雷演练 “济南二团”一连在进行火力支援演练 “济南二团”一连在进行攻坚战演练 “济南二团”一连在进行越障碍演练 “济南二团”一连在进行爆破演练 1962年,福建前线厦门青屿岛守备4连(钢四连)被评为福州军区四好连队。图为福州军区副司令员皮定均中将亲自为4连授奖。 厦门青屿岛守备4连开展文化活动。 厦门青屿岛守备4连战士们在进行负重训练,把弹药送到全岛的阵地上。 1963年,在八二三炮击金门5周年纪念大会上,青屿岛守备4连副连长王仲宝以亲身经历向部队介绍4连炮战史。 1963年6月21日深夜11时许,美蒋派遣一股号称“反共挺进军第六十一支队”的武装特务,在凤山公社邱厝城、寮雅村之间的海滩登陆上岸,很快就陷入了人民海防的天罗地网之中。22日下午1时多,这股武装特务被我军民包围在凤山山脉最高峰的风吹岭顶,历时3个小时即被全歼。图为福建前线诏安民兵支前队在歼灭国民党军派遣特务战斗中,民兵林细摈(右)荣立二等功,民兵林其昌荣立三等功。 1963年福建前线诏安民兵支前队,是由诏安桥东运输站自行车工人组成的民兵运输队。 福建前线诏安民兵支前队在进行训练。 海防前线浯屿岛军民在海上训练。 浯屿岛军民在海滩上训练埋反坦克地雷。 浯屿岛老大娘蔡惜经常为驻岛部队2连官兵缝补衣服 <p class="ql-block">厦门鼓浪屿好八连战士在海防线上巡逻。</p><p class="ql-block"> 以上历史图片资料由许多军地记者拍摄,由许多老同志保存,在此一并感谢。这些历史资料在整理时难免有错漏之处,敬请谅解和指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