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偶尔去了趟东湖市场,依然是熙熙攘攘的顾客,依然是商家的笑脸相迎,依然是吃穿用齐全的档口,依然是周边工薪阶层老百姓购物的首选。</p><p class="ql-block"> 二十多年过去了,市场依然顽强的存在,尽管周边现代化的超市接二连三的建成,也丝毫末能改变它的存在,顽强的与新玛特、家乐福为邻分享着各自的市场份额,形成互补。</p><p class="ql-block"> 存在就是合理的。</p><p class="ql-block"> 想当年建东湖市场,又是一番感慨涌上心头!</p><p class="ql-block"> 1996年我脱下了穿了二十五年的军装转业到工商局于洪分局工作。</p><p class="ql-block"> 当年的工商局体制很奇葩,虽然是政府行政执法部门人员都是公务员编制,但人员工资,办公设备,执法车辆,办公场所等后勤保障却不是由区财政负责,而是由管理费中自行解决。</p><p class="ql-block"> 后来随着体制改革,工商局终于摆脱了靠收管理费生活的日子,吃上了皇粮,本不应该收的管理费也终于停收了,这是后话。</p><p class="ql-block"> 加上当年于洪区市场体系建设不完善,沒有大的市场,老百姓购物不方便,工商局自我保障能力不强。</p><p class="ql-block"> 比起财大气粗有家俱城的铁西,有南塔鞋城的东陵,有五爱市场的沈河等区,于洪分局明显的是个困难户。</p><p class="ql-block"> 经济的落后实质上是思想的落伍,连带着方方面面的不足。</p><p class="ql-block"> 要迎头赶上必须下猛药从根本上治理,以彻底改变面貌,于是从全局上下一个转观念思进步谋发展求改变的组和拳悄悄的展开了。</p><p class="ql-block"> 从抓“军容风纪”入手,要求皮鞋擦亮,裤线烫直,着装整齐。一改过去不修边幅邋遢的不良形象,从形像上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从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入手,强化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意识,只看人品只看能力而不看关系,一批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人看到了希望。几个过去谁也不敢碰不敢说的官二代被拿下,激发了大家一心工作的热情,研究工作以政绩论英雄成了主流意识;</p><p class="ql-block"> 从“日练一篇字”“不会电脑就下岗”的强硬规定入手,以及“禁酒令"的施行,促进全员的学习风气的形成;</p><p class="ql-block"> 从“问题导向入手”查找与发展不适应的问题,逐个解决;从服从经济发展大局出发,以“大企业联系,大市场开发,大课题调研,大力度服务,大项目跟踪”的五大举措,"不要轻易说不行,要研究怎么才能行"。随之而来的具有特色的“大项目办”,“315指挥调度指挥中心”应运而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共性求生存,个性求发展。</p><p class="ql-block"> 随着队伍建设和各项工作的趋于正常的开展,建设大市场的想法摆在了眼前。</p><p class="ql-block">于洪南里沿铁路线以西是老百姓集中生活的区域,人口密度大,老百姓的吃穿用的需求大。而在这个区域内沒有一个可让老百姓方便的购物消费的市场,仅有的一个东湖市场,体量小,品种单一无法满足周围消费需要,就别说向更广大空间幅射了。</p><p class="ql-block">建个大市场势在必行!</p><p class="ql-block"> 然而面临的困难重重。缺资金、动迁难是两大突出问题。</p><p class="ql-block"> 计划建设市场用地核心位置有一个酒店,记得店名叫“小太白酒店”,效益还不错,据说背景深厚,在我之前局里也曾想动迁,但因阻力太大而不了了之。攻下这个钉子就是成功的一半,所长去宣传,开发中心主任去谈,副局长去做工作,都毫无效果。</p><p class="ql-block">经过艰难的工作,也许是局里建市场的决心坚定,也许是…</p><p class="ql-block"> 小太白酒店终于动迁了。过程不再累述了。据说这个老板专门去当地一个很有名气的专门给人看风水,起名算命运之类业务的先生那请教过动迁事。</p><p class="ql-block"> 至于他们怎么交流的,都说了什么不得而之。</p><p class="ql-block"> 资金自筹一点,市局支持一点,政府关照一点,工程队垫付一点。为了节省资金,对市场的楼顶采取彩钢结构处理,这还是受当年下乡当知青时公社组织生产队长去辽南参观无木建房的启示,只是垮度大,难度大。</p><p class="ql-block">过程是艰苦的,结果是幸福的。尤其是看市场一天天的变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萧条到繁荣,从无序到有序,一步一个台阶,真的不容易。</p><p class="ql-block"> 市场当年建设当年峻工,当时也是轰动区里的一件大事。</p><p class="ql-block"> 市场解决了老百姓生活所需,又安排了二千多下岗职工自谋职业,改善了他们家庭的生活。同时市场的建成也彻底解决了小商小贩占道经营脏乱差的老大难问题。老百姓高兴,政府满意。</p><p class="ql-block"> 二十多年过去了,看市场依然繁荣,各类生鲜果蔬,生活日用品门类齐全,尤其是满足了工薪阶层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所需,方便实惠。尽管周边大超市林林总总,但论实在贴近老百姓还是数东湖市场。</p><p class="ql-block"> 真的挺高兴。算是我从政工商局十年的一个作品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