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font color="#333333">1965年高中、初中升学考试后,当时的福建省教育厅为了推行两种教育制度(即全日制教育和半农半读教育制度)、解决我省部分山区师资缺乏问题,决定从人口较多、文化教育较发达的福州、厦门及其周边县组织一批以应届高、初中毕业生为主,包括少数往届毕业生的知识青年到闽北、闽西、闽东山区,一边插队(场)参加当地农业劳动锻炼、一边从事半耕半读农(茶)业中学、小学的教学工作,并定名为“福建省支援山区‘半耕半教'文化志愿兵”,全省约有千余名,也就是以后所称的“志愿兵”。</font><div><font color="#333333"> </font></div></h1><h1><font color="#333333"> 当时,福州市主要是在市区及福清、闽侯、闽清、长乐、连江等县组织动员,对口支援闽东北地区。当年高中、初中考试一结束,各校就开始组织动员。8月18日,中共福州市委、福州市人民政府在于山市府礼堂设立中心会场,召开隆重的“福州市教育系统建设山区知识青年代表会议”,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侯振亚同志到会讲话、中共福州市委书记处书记王一平作动员报告。参加会议的有上山下乡知青代表100人,应届高、初中毕业生代表219人,各区、街办、各有关部门及家长等特邀代表86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格心、共青团省委副书记刘基固、省妇联副主任任曼君、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子钧、中共福州市委书记处书记苏里、常务副市长丁家魁等也出席了会议。全市还设立八个分会场,分片组织应届高、初中毕业生收听。8月底,各市、且将组织的人员经挑选后报市、县教育局审定间意,统一由省教育厅发出通知书,并确定9月初集中前往支援地。当时计划下乡三年后可返城安排适当工作。</font></h1> <h3> <i style=""><font color="#333333"> 1965年7月,我(傅熹)初中毕业于福州市第六中学,16周岁就与高中毕业的同学一起向学校报名,参加福建省教育厅组织的上山下乡到福建省最小的柘荣县任半耕半教“志愿兵”。</font></i></h3> <i>初中毕业时,我们三个同属牛的同班同学齐孝长(左,现省林业厅车队退休)、我(中)和庄文遥(右,现福州公安消防支队高级工程师退休)光着脚丫在六中的操场上合影。如果没有照片作证,给现在的孩子们看,真是不可思议。</i> <i style="">我的同班同学庄文遥送给我的笔记本,他的题字充满了战斗友谊!</i> <h1> 当时我们是福州市第六中学的应届高、初中毕业生,由于学校思想工作做得充分。“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口号深入人心,所以报名也很踊跃。有近百名同学要求上山下乡,其中一部分到福州市北郊的宦溪林场落户。有19名同学参加了“半耕半教志愿兵”。19名中,应届高中毕业生11名、初中毕业生4名、往届高中毕业生4名:男14名女5名,所去的地点是福安专区的柘荣县。</h1> <h1> 20世纪60年代中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还是一件新鲜事,而由省教育厅组织“半耕半教文化志愿兵”更是第一次,派出地及接收地有关部门都很重视,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和组织工作。9月3日,柘荣县文教科派两位干部来到福州六中,首先召开座谈会,介绍柘荣县的地理人情、教育状况,交待好各准备事项,然后让我们回去准备并与家人告别。9月5日,福州六中也派出两名同志,一位校领导,一位应届毕业班老师陪同我们前往柘荣。对于我们这些甫出校门的年轻人,憧憬着将要面对的一片陌土,心中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h1> <i> 我们就凭着这两张通知书和证明(我的已经遗失)到盖山派出所将福州户口迁往柘荣县。</i> <h1> 当时,从福州出发到柘荣,途中要走两天。9月5日清晨6点多,我们即乘坐福州开往福安的长途汽车出发,过北岭、出连江后,汽车就在盘山公路上爬行,虽然车子开得很慢,但我们这些从小生活在城市的学生都没坐过长途汽车,而且又是在又窄又陡的公路上颠簸盘旋,大家都把心揪得紧紧的。<br> 下午3点,我们抵达闽东首府福安,福安县城座落在山间小盆地,四周低山环绕,虽然少了城市的喧闹,但也不失繁华。当晚,专署教育局组织我们观看省京刷团演出的现代革命京剧《红色少年》。 </h1> <h1> 我们在福安休息游览后,第二天上午又驱车向柘荣出发。车子一出福安城关,便又在蜿蜒的公路上盘旋。不知道翻越了几重山,我们终于见到了山顶上一片偌大的平地,柘荣县城就座落在小盆地东边的山脚下。车站是一座木构平房,简陋狭小,但站台却聚集着不少欢迎我们的机关干部和中、小学生,他们拿着花束,敲锣打鼓,个个笑脸相迎,一下子将我们旅途的疲惫和对异乡的疑惑冲跑了,心中升起一阵欣慰。我们被安顿在县干部招待所,当晚,县人委(政府)还举行了隆重的欢迎晚会,观看了由县越剧团专门为我们到来而编排的文艺节目。</h1> <i> 1965年9月5日,我们福州六中的19位同学在校领导、教导主任商道杰老师(中)陪同下,柘荣县进修学校校长张贵全(后排左三)和教师陈亚彬(后排右二)带领下,来到柘荣县插队落户。前排左四为陈鹏翔副县长、左三为县文教科科长刘玉章。我于第三排右二。</i> <h1> 第二天,县领导接见了我们,并安排一周时间组织学习、参观。9月10日,适逢中秋节,对于我们这些初离乍别家乡与亲人的游子,心中难免涌上一缕淡淡的思念之情。为了让我们过好在第二故乡的第一个中秋节,县领导和文教科的同志特意为我们张罗晚宴,席中既有中秋节传统食品月饼、春卷等,也有柘荣地方小吃牛肉丸、泥鳅面,气氛十分热烈,使我们暂时忘却了离情别愁,感受到山区人民的好客和亲切。</h1> <i>9月5-13日,经过一周多的培训学习,我们大部分就被安排到农村农(茶)业中学,少数人被安排在农村耕读小学。图为副县长陈鹏翔在作报告。</i> <h1> 柘荣具根据省教育厅“半耕半教志愿兵”安置意见,将我们大部分安排到农村农(茶)业中学,少数人被安排在农村耕读小学;一般都在离公社所在地比较近的较大村庄办学、劳动及生活条件也相对较好。县教育局还根据需要,为每个人添置了被褥、棉衣、蚊帐、锄头、蓑衣,每个同学还带有省教育厅赠送的《农村实用手册》之类的书籍。离县下点时由学校或当地的干部、教师带着我们去,并安顿好吃住。</h1> <h1> 我们所去的农(茶)业中学,实行半耕半读制度,师生半天教学、半天劳动,学校有自己的劳动基地。耕读小学则大多是晚上或农闲、雨日教学,白天,尤其是农忙季节不学习。刚下乡的几个月,县文教科给我们每人每月八元生活补贴费,后增至每月16元,其余则靠劳动记分,年终分红。虽然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的知识青年,手细肩嫩,但大家决心大、会吃苦,肯磨炼,加上当地领导,学校师生和群众的关心、爱护,日子也虽苦犹甜、处之安心,并颇得各方好评。</h1> <i> 9月14日,我们5位同学分配到东源公社东源大队插队,当地派来接我们的干部用板车拉着我们的行李到公社。图为我和官庆源在东源的住处,房间对面是三位女同学许永贵、林亦琼、黄小华的卧室。</i> <i> 我的素描,住处对面的民居。</i> <h1> 1965年12月,福安专区“半耕半教志愿兵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会议”在柘荣县召开。当时福安专区11县中九个县(福安、霞浦、福鼎、宁德、拓荣、寿宁、周宁、松溪、政和)有“半耕半教志愿兵”,总数为303人,出席会议的代表40多人。会议由福安专区教育局召开,时任副局长的魏宜芝同志到会主持。柘荣县作为先进集体作了典型介绍,各县知青代表也交流了插队半年多来工作、学习、生活方面的情况。这是插队落户在福安专区的福州半耕半教知青唯一的一次聚会,不久,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开始了。原定三年可返城工作的计划也泡了汤,成了永不兑现的许诺。</h1> <i>1965年12月,福安专区“半耕半教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会议”在柘荣县召开,福安、霞浦、福鼎、宁德、柘荣、寿宁、周宁、松溪、政和等县代表40多人参加了会议。</i> <i> 会议结束后,各县“志愿兵”的决心书汇编成册。</i> <i>1966年元旦,福州六中商道杰主任、叶淑君老师 带着教育厅的材料和学校学生的慰问信到柘荣县慰问。前排就坐的有(从左到右):黄小华同学、叶淑君老师、文峰(县越剧团指导员)、商道杰主任、魏宜芝(地区教育局副局长)、孔林举(县委副书记)、赵东(县委宣传部长)、王迪人(县文教科科长)、王训修(文教科干部)、洪祥。我于第三排右三。</i> <i>福六中商道杰主任和母校教师与柘荣县“志愿兵”代表合影留念。林立光(前排右一、在赤岭插队),后排起:陈文贞(际头茶业中学)、陈敏生(富溪陈上洋插队)、林桂生(楮坪农中)、官庆源(东源插队)、陈祥(英山官安插队)。</i> <i> 柘荣县的“志愿兵”男同学合影。</i> <i>1966年3月,林立光(中)作为柘荣县四个代表之一,参加福建省学习《毛选》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后,为配合学校工作,应母校之邀回福州六中向应届高丶初中毕业生同学介绍下乡半年多在农村锻炼的情况。图为林立光与福州六中母校领导和老师合影。</i> <i> 1966年4-6月,我被柘荣县文化馆抽调参加只有9人组成的县“乌兰牧骑”宣传队(队长:前右二,县文化馆干部王麟清),挑着乐器和被子,到各公社大队演出,深受群众欢迎。</i> <i> 在“乌兰牧骑”宣传队时,打赤脚的我与魏昆生合影。 </i> <i>1966年7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参加全县小教集中学习,同年9月,分配到上城小学代课教师。</i> <h1> “文化大革命”初期,我们这些知青被划入“教育队伍”,参加全县教师暑期集中学习,揭批“资产阶级教育黑线”。批斗“当权派”。接着,学校停课,学生回家,我们无所事事,便集中在县城,成立“造反派”组织,参加县上的“文化大革”。1968年4月,柘荣县成立“革命委员会”,学校也恢复正常上课,我们又回到教育队伍。由于停办了农(茶)中学和耕读小学,全部分配在全日制中、小学任教,从此结束了“半耕半教”生活,变成了“准教师”(代课教师),月工资一般定为31元。少数人则因所谓“站错队”问题被安排在农村或农(茶)场劳动,直至1981年才全部落实政策回到教师队伍任教,不可否认,这批志愿兵为早期山区教育事业打下一定基础,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农村山区初级人才,是山区农村最早“希望工程”的拓荒者,历史,不应忘记他们。</h1> <i> 文革期间,我们“志愿兵”组织的毛泽东思想红卫兵“六二七”部队。</i> <i>许永贵(县幼儿园)、傅熹(上城小学)、林立光(县一中)、陈祥(英山学区)同学合影。</i> <h1> <font color="#ff8a00"> <b>在上城小学的日子</b></font></h1> <b> </b><i style=""> 1966年11月2日,柘荣县计划委员会送给每个“志愿兵”毛主席像片一张,相片背面盖着印章。</i> <i>与黄宗明同学(右)在上城溪边合影。这么漂亮的小伙子,会唱歌、拉手风琴,因为恋爱问题,后精神失常。</i> <i> 与上城小学老师一起合影。</i> <h1> <font color="#ff8a00" style="font-weight: bold;">在福安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的 日子</font><font color="#333333" style="">(</font>1972年12月-1975年6月<font color="#333333" style="">)<i style=""> </i></font></h1> 柘荣撤县后,借调福安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i>1974年6月,在浙江玉环县演出革命样板戏《杜鹃山》,我扮演李石坚(左一)。</i> <i>与学长林立光同学在福安留影。</i> 我与林立光等柘荣一中教师、工宣队队长在福安烈士墓合影。 在柘荣的几个同学合影。 <b><font color="#ff8a00"> 回柘荣的日子</font></b> <i> 1975年6月24日,柘荣复县,回柘荣工作,住县文化馆。</i> <i> 1975年9月,来柘荣十周年同学合影。</i> <i> 期间,协助组建柘荣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并筹建柘荣县越剧团。在柘荣县文艺宣传队担任学员班的音乐教师,1977年4月调柘荣县文化馆工作。图为肖雪莲同志演唱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我操京胡伴奏。</i> 我于1978年成家,次年有了个可爱的女儿。图为1989年春节全家在溪坪雪景为背景的合影。 <i> 1985年 9月,由柘荣县委宣传部和县教育局召集“志愿兵”来柘二十年纪念座谈会。前排从左到右:叶作楠(县文化馆馆长)、褚修和(县教育局局长)、陈兴生(副县长)、林金寿(县委宣传部长)、陈如促(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林立光(双城镇党委书记)。后排:陈文贞、朱秀珍、许永贵、傅熹、林桂生、陈子清、官庆源、陈祥、倪政商。</i> <i> 在县文化馆负责摄影和音乐工作,经常组织各种摄影展览、摄影培训,成立柘荣县摄影协会并任首届协会理事长。图为1986年11月26日柘荣县第四期摄影培训班结业作品点评。1989年任柘荣县文化馆馆长。</i> <i> 1992年10月-12月,参加省文化厅在厦大中文系举办的全省文化系统首届群文干部培训班学习。1992年8月任柘荣县文联副主席、1993年5月兼任柘荣县文化局副局长。</i> <h1> 当年我们插队落户在柘荣的19名“半耕半教志愿兵”,现在基本为两类:一类继续留在当地并成家定居,一类因为种种原因调回福州及郊县。两类各占一半,其中除少数几个改行外,大部分仍在从事教育工作。原插队安置在福安专区其他各县的“志愿兵”也大致如此,其中有部分人已经退休。</h1>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1998年调宁德地区文化局工作</b></p> <i>到宁德后,在闽东畲族博物馆工作,2001年6月任闽东畲族博物馆馆长、2008年4月任宁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图为某年参加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在海南岛的文物干部培训期间, 在海南黎族地区考察。</i> <i>2007年5月-2019年6月,还兼任宁德市摄影家协会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2009年6月退休,现在宁德市老年大学任摄影教师。图为2010年9月在霞浦我与时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张宇(中),宁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宁德市文化与出版局局长翁惠文(左)合影。</i> <i> 图为2013年12月21日,带领市老年大学摄影班在霞浦杨家溪创作。</i><div><br></div> <i>图为2016年6月13日,福建电视台公共频道“金秋”栏目到市老年大学和北岸创作时采访我,并拍摄专题片《金色人生:傅熹——学无止境艺无顶点》,于12月21日,在福建电视台公共频道播出。</i> <font color="#ff8a00"><b>来柘45周年大聚会</b></font> <i>2009年7月15日,商道杰主任(前排左六,任福建省地质学校副校长)和调离柘荣的同学们从福州、永安等地赶到柘荣县参加“志愿兵”来柘45周年大聚会。常务副县长陈锋(前排左五,当年副县长陈鹏翔之子)、当年带队校长张贵全(前排左四)。</i> <i>7月15日,柘荣县常务副县长陈锋代表县政府给大家召开了座谈会。</i> <i>7月15日,县政府设宴招待。</i> <i>7月16日,县教育局召开座谈会。</i> <i> 7月16日,商主任和同学们游览东狮山狮子岭。</i> <i> 7月17日, 傅熹和许永贵(左二)重返故地东源村,并与当年的村团支书吴玉招(左三)合影。</i> <i> 7月17日,曾在楮坪的同学重返故地留影。</i> <i> 2014年7月20日,每年夏天都回柘荣避暑的倪政商、陈敏生、傅熹、林立光在柘荣仙屿公园合影。</i> <i> 2017年,回柘荣避暑的同学及家属在柘荣聚会。</i> <i> 2018年8月22日,同学倪政商、陈文贞夫妇、林立光、陈敏生、傅熹在柘荣聚会。</i> <i> 2020年8月4日,福州上山下乡“志愿兵”来柘55周年在柘聚会。他们是林立光(后排左四)、许永贵(前排中)、倪政商(后排左一)和陈文贞(前排右二)夫妇、陈敏生(后排左二)夫妇、林桂生(后排左三)夫妇、傅熹(后排右一)夫妇。</i> <font color="#9b9b9b">在这里我们特别怀念同行中己逝去的3位同学,他们是:官庆元丶朱秀珍和林学健,祝愿他们:天堂没有病痛,永远快乐!</font> <h1> <font color="#ff8a00">回顾56年前的这些往事,不知是悲还是喜,我们想说一声:“谢谢了,第二故乡的人民,你们养育了我们,我们把青春和中年都奉献给了你们,我们是开发农村教育事业的拓荒者。”</font></h1> <i> 由林立光主笔的《半耕半教志愿兵》刊载在2002年8月由海风出版社出版的《永远的脚印--福州知青文档》一书。</i><div><i> 林立光曾任中共柘荣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宁德市方志委副主任至2006年退休, 退休后仍兼任宁德市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i></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