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一个温暖与感动的日子,一路研修,一路成长,感恩遇见……

飘逸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不负相遇 砥砺前行</b></p><p class="ql-block"> 时光不语,岁月无声,当我心潮澎湃地在键盘上敲击文字时,才发现三年的名师工作室学习已悄然落幕。三年,一段生命拔节的生长,一路志同道合、亦师亦友的情怀之旅,一次人生历程中最美的相遇。2008,一个温暖与感动的日子,我有幸成为了保定市邸红岩名师工作室的一员,开始了愉快、充实的研修之旅。</p><p class="ql-block"> “以爱育爱,求真向善;以智启智,修己惠人;让教育生动,让思维开花”,邸老师用她的人生追求指引着我们,用她的人格魅力感染着我们,我们的工作室洋溢着温暖,驻足了温馨,充满着温情。在邸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的工作室呈现出极强的凝聚力和生命力,线上、线下,我们一起学习、讨论,激发灵感,碰撞思维的火花,这种和谐热烈的教研氛围,鼓舞着我们每个人,研修之路上我们定不负相遇,砥砺前行。</p><p class="ql-block"><b> 美丽邂逅,筑梦京华</b></p><p class="ql-block"> 细听时光的呓语,回味岁月沉淀的芳香,学习成长之旅上的一幕幕美好如在眼前。走近2018,在这柔风轻轻、雨丝飘逸、花香满满的初夏时节,迎来了保定市邸红岩名师工作室启动仪式,来自不同县域的我们热情相拥,喜极而泣,为了共同的梦想我们开启研修之旅。时光清浅,岁月无言,隆冬的朔风吹来了红梅点点,白雪绽放,邸老师带领我们又踏上了赴京高级研修的征程,近百名学员怀揣教育梦想欢聚一堂,各工作室授牌、学员签名,聆听全国语文专家讲座,参加名校课例研讨,我们始终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勇于承担身为教师的责任,从此种下一颗梦想的种子,栉风沐雨,砥砺前行。</p><p class="ql-block"><b> 转变观念,立足课堂</b></p><p class="ql-block">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名师工作室各种培训活动,如久旱的甘霖,使我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立足课堂教学。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知识传授,学生被动接受,个性受到压抑,课堂也失去了活力。因此,新课程要求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一切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堂改革要立足于语文课堂教学,让语文活动成为课堂的主阵地,让语文课堂变成相互交流沟通、相互理解补充、相互启发探究的过程,实现教学相长。课前精心准备,课堂自然生成,启迪智慧,碰撞思维,沟通心灵,让课堂教学既有有心栽花的繁花似锦,又有无心插柳的岸柳成行。只要我们用心,每节课都充分体现老师的教学睿智,就能让朴实的课堂现出华彩,让课堂充满生命力。</p><p class="ql-block"><b> 名师引领,助力成长</b></p><p class="ql-block"> 高山流水倾耳闻,名师专家指迷津,回顾工作室的学习,让我感受到了名师底蕴深厚、热心教育的魅力,感受到了工作室伙伴们孜孜以求、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感受到了这个集体带给我的温暖与收获。邸老师作为我们的引路人,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满腔的教育情怀感染着我,激励着我,在研修之路上脚踏实地,不愧对名师工作室的称号,永不停歇研修的脚步,豪情满怀的学习,在反思中成长,在践行中收获。在工作室的引领下,我有幸零距离接触了全国许多语文知名大咖,目睹他们的风采,与他们对话、交流,增长了前进的动力,从而更大程度上激发了自己的潜力。我从以前只顾埋头教学、疏于整理,到现在勤于发现、总结,不断反思、沉淀自己,让自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班级管理优秀,教育教学成绩突出,赢得了学校领导、师生的认可和家长的好评,成为全校师生学习的楷模。三年来取得了些许成绩: 2018年中考中,刘佳瑶、王正阳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一中精品班,今年高考考入西南交大和北京航空大学。2021年中考中,张雅寒名列全县第六名,梁进齐名列全县第十一名,赵敏等学生进入全县前二十名。2020年,两个班语文成绩名列全校第一名,梁榕名列年级第一名,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郭小雨名列年级第二名。 2020年,王悦迪荣获河北省“冀晨杯”中小学软笔书法作品评比市级初中组一等奖,梁进齐荣获河北省“冀晨杯”中小学征文作品评比市级初中组二等奖。2019年,王悦迪荣获涞源县硬笔书法大赛二等奖。</p><p class="ql-block"> 个人获奖:2021年被评为保定市名师,保定市杰出教师;2018年9月,荣获保定市“新时代.新师德”征文评选三等奖;2019年被评为保定市邸红岩市级名师工作室研修学员;2019年5月,教学反思《给你孩子们一支生花妙笔——初中生作文教学随笔》荣获省级一等奖;2019年5月,荣获涞源县中学硬笔书法优秀辅导教师二等奖;2019年10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荣获“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市级优质课评比二等奖;2019年10月,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中,在唐县北罗中学作示范课,得到一致好评。2020年8月,在河北省“冀晨杯”中小学征文作品中荣获保定市初中组优秀教师指导奖;2019、2020年荣获县政府嘉奖奖励;2021年被评为涞源县优秀班主任;2020年被评为涞源县精准扶贫优秀个人;2018、2019、2020年,师德考核优秀;2018、2019年被评为学校优秀班主任;2020学年被评为学校优秀年级组长。</p><p class="ql-block"><b> 勇于探索,潜心教研</b></p><p class="ql-block"> 工作室的引领,激励我大胆走在课改的前沿,一边领悟学习所得,一边在课堂上摸索,及时捕捉课堂教学中的疑问,与老师们进行研讨。认真参加工作室申报的市级课题研究,积极探索,积累教科研经验,提升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三年来对课题从懵懂无知,到敢于尝试,取得了一点进步。参与的工作室市级课题《“互联网+”背景下基于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生本作文教学策略研究》,2021年6月已结题。2020年12月,主持申报了中央电教馆课题《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与史政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立项,正在研究中。2021年3月主持申报了市级课题《基于“生本”理念下的初中记叙文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已立项,正在研究中。我的进步,离不开工作室同伴的帮助和扶持,我更有责任带领全校教师走向教科研道路的前列,推广课题中的教科研成果,为共同提升全校乃至全县的语文教学成绩而努力。</p><p class="ql-block"><b> 坚持阅读,理论积淀</b></p><p class="ql-block"> 心有书香,不畏浮世。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走近阅读,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电,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自参加工作室学习以来,我一直坚持阅读,使自己尽快成长,不断汲取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专业素质。一边学习理论,一边在课堂教学中实践、摸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尤其古诗文教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但我定会正视自己的短板,虚心向身边老师学习,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博采众家精粹,砥砺教育智慧,干国祥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实现“有效教学框架”,将课堂教学过程细化,让师生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发掘知识内在的魅力,让学生获得求知的快乐,实现课堂知识、师生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全国知名语文大家赵谦翔的《赵谦翔与绿色语文》、黄厚江的《预约课堂的精彩》、佟世祥的《佟先生的语文课》杜峦洲的《我给学生讲红楼》等著作,让我对教材,对语文课堂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解,也对语文有了更独特的情怀。</p><p class="ql-block"><b> 师徒对接,辐射引领</b></p><p class="ql-block"> 作为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我的肩上还担负着培养青年教师的重任,每学年坚持至少带徒弟两名,以教研组为单位,定期组织教学观摩,深入一线进行听课、评课活动,与青年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对他们进行专业引领,师徒对接,对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传、帮、带,使他们迅速成长、成熟起来,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力军。率先上好示范课,发挥模范引领作用。但我自己还不够优秀,还需要继续努力,认真做好教师专业规划,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跟紧教育时代的潮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打磨更优秀的自己,为涞源的教育事业而努力。</p><p class="ql-block">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次次拨开云雾见青天的喜悦,让我历历在目。学习即将结束,研修之路仍在远方,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沿着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的方向踏实努力,笃行不怠,坚定信念,砥砺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