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山—悬空寺与北岳恒山游记

nanyun

2016年6月的最后一天,第一眼看见它时,我脱口而出:快看,北方的山! 于是,这篇游记的题目,因为先入为主,也只能是“北方的山”了。 我是在去往悬空寺的公路上,从车窗拍到这座山的。当时,还以为刚进山口,没想到,拐了个弯,就下车到达知名景点悬空寺了。从浑源县城,到达悬空寺,距离是6公里。大同到浑源是65公里。 悬空寺所在的位置,是北岳恒山。路边有大石头刻的名片提示,这里是恒山,这里是恒山,这里是恒山。它距山下县城只有6公里,应该不算是深山。 好可爱!可爱!可爱的悬空寺啊!进入眼帘的悬空寺,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可爱,我也一样。 石壁上,石缝中,如同卡通布景,如同积木玩具,镶嵌着一组建筑。在山体的背景下,只能用小巧玲珑,袖珍可爱,来形容它了。 是的,我没有看错,这就是悬空寺。这是游客到此一游标准照制作场地。 左看右看,悬空寺都挺可爱的。 旗帜上写的是:悬空古寺 这是走近悬空寺了,换了个角度,这才想起,在电视上看到的悬空寺,在记忆中,是这个样子的。它紧贴山体,离地面很远,离天空很近。 寺里的纪念品小商店,是真正的斗室,窗台上的公仔玩偶,也很有特色。好吧,这就是货品展示用的橱窗,引人瞩目。 当年修建这个寺院的人,是不是就是喜欢把自己固定在岩壁上,在这个角度看下面的芸芸众生?我很好奇,设计下面草坪上四个大字的人,到底想让谁,更方便欣赏他的杰作?天下巨观,好像对面无人攀登的山上,才能看懂啊。 其实,我更愿意把这个古老的寺院,当做北方恒山的屋檐,也许有一个美丽善良的山神,在每一个春夏秋冬,从这里窥望人间,欣赏着风花雪月的世俗生活。这个特色院落,建成于1400年前北魏,是中国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 听说我们要来悬空寺,有几个朋友友情提示:腿千万不要发抖哦。现场感觉还好,对于走了不少山道险径的人来说,这路挺宽敞挺安全的,汇报一下,心不慌,腿没抖,在寺里溜达了2圈儿。 当年修建时,煞费苦心,着实不易。从下面看,走过的楼梯,还是有些惊险刺激。 整个悬空寺,最华丽的地方,好像就是这个琉璃屋顶。 悬挂在空中的色彩 彩色的梁 雕梁画柱 华丽的色彩,也是一个时代的特色。据说是后期维修保养时,重新画上的颜色。 看了房梁,再看脚下,岩石,琢山为阶,步步稳妥。恒山石壁才是这栋建筑,最稳固的依托,最坚实的基础。 岩石地面,这是玉化的石头吗?岩石地面,已经磨掉了几多岁月? 山石结构,成分复杂,比混凝土高端大气上档次,它们来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原生态与建筑艺术,在这里结合的比较完美。 这扇门锈迹斑斑,感觉色彩很柔和,很好奇里面是什么,可能是午休时间,我想象中推开门,会不会是一间卧室?有佛像的殿,门好像不可能长成这样吧。 我脑洞大开,用丰富的想象力,在门口流连驻足,演绎此屋主人化缘归来,品茗坐禅的感觉。反正该寺儒释道佛齐全,小小寺院包罗万象,想象一下,比划比划,不算冒犯?没有罪过?呵呵 各种姿势,各种拍照,这才发现,好像服装不搭,而且上书有“NO”!于是,甩手而去,只留下一个无言的背影。 在悬空寺的最高处,是雷音殿。狭小的空间,立体感极强的吊顶,祥云密布。殿里播放着梵乐,伴随着音乐的节奏,仿佛能感觉到脚下的地面,也随着音调高低起伏,也让我瞬间明白了,悬空寺“玄”“空”的那种感受。 山川凝秀气,悬空卧云霄。这幅殿前对联,就是悬空寺的真实写照。上上下下,来来回回,走了几遍,我们才依依不舍,离开了这个神奇的悬空寺。 秀气凝聚玄空屋, 携山牵手天与地。 李白留墨书“壮观”, “天下巨观”霞客亲。 2016游云至,走马观花半日游。 这是北岳恒山的交通旅游图,非常奇葩的是,从悬空寺到恒山山门,2公里的距离,竟然没有公共交通。每每问及景区工作人员,均支支吾吾言语不详,更有甚者直接要为我们指定黑车。2公里,黑车搞价后20元,烈日当空,只好认了。从恒山前山回浑源,10多公里,黑车司机要价180元,吓死宝宝了。 进入恒山景区,有几棵大树比较怪异,在7月夏季,没有长一片绿叶,好像是假的? 北岳恒山,一个典型中国山水画的造型。 前山看建筑(建筑师看门道,有人只看热闹。) 一个总想把景点每一条小路都走遍的人,是不是一个强迫症患者?别理她,显然光环也没安放端正,正版歪门邪道。 话说恒山太热情,天气真的很好,晒晒晒,补补钙,随遇而安吧。 一幅北岳全景图,是不是有点儿眼熟?民国21年的石碑。 恒山旅游资料上,有一张多年前的照片,黑白两道士在下棋,那会儿还没有加防护围栏。 地下的棋盘,墙上的字,某某悟道处。如果离出山口近一些,说不定也成了一个悬空寺。 到此一游必须有,此处为何有光环? 恒宗极天,以为已经到山顶了,谁知还差的很远很远。 天上飘来2坨云,又以为快到山顶了,谁知还得在烈日下走半个小时。此刻,充分感受热情似火的北岳恒山吧,汗流浃背可以有。 这是恒山顶峰,海拔2016.1米,请仔细端详,端详,再端详。因为2016年登上2016.1,有点儿意思。 这恒山,这顶峰,这标志,咱就不说了吧,真像那啥那啥啥。 在山顶遇到的红衣小伙子,是我们此行的贵人。本来计划原路下撤,因为他做了带路党,我们恒山之行,前山上后山下,前山看庙后山看景,圆满穿越成功。 恒山后山风光无限,因为落石危险,现在后山已经不卖门票,原则上不能从这边上山。 后山标志性地标:大白塔,当地人锻炼身体,以爬到大白塔为目标。恒山后山之美,凝聚在从这里下山的山路上。 一路上基本都走在阴凉的地方。太赞了! 风景这边独好 远眺浑源县城 不到2个小时,就从恒山的后山下来了。回望走过的山,感谢所有所遇,穿越完美无缺。(此处离浑源县城3.5公里,同样没有公交车,黑车15元,到大同可以到浑源大转盘等车。) 2016.6.30AM09:20到达悬空寺,PM17:30离开恒山后山山门。徒步十几公里,2万多步,几天之后,小腿肚儿依然有些疼。 再见,秀气玲珑悬空古寺!再见,热情洋溢北岳恒山! 。。。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