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在一次周末,妈妈带我去了水头南湖,那里有非常美丽的荷花。在观赏荷花的同时,不禁让我产生了一些疑问,比如:荷花是不是也是由种子变化而来的呢?荷花为什么可以生长在水里呢?荷花是怎样生长的?……这些问题让我产生研究它们的兴趣。但是荷花的植株太大了,家里根本没有条件去种植。于是我经过查阅资料,发现了一种小型的荷花——碗莲。在妈妈的帮助下,我获得了种植碗莲的机会,便开始了我的观察之路。</div><div> 夏天适合种植碗莲吗?我查询了相关资料:碗莲喜阳光充足,不耐阴。喜热,生长适温为20~30℃,气温低于15℃时生长停滞。喜湿怕干,喜相对稳定的静水。以富含有机质的肥沃黏土为宜。适宜的pH值为6.5。夏天的温度正好适宜,这下我就放心了。</div><div> </div><div> 为了能顺利解决我的疑问,我准备了:碗莲的种子、荷塘泥、小盆子、剪刀、营养液等。</div><div> </div> <div>7月1日 天气:阴</div><div> 今天我终于得到了碗莲的种子,它们外表的颜色是棕黑色的,形状是椭圆形的和花生种子一般大。用手掂一掂我感觉它们很轻。碗莲的种皮很厚,为了比较顺利地发芽,我查找了一些资料,知道了想让它们顺利地发芽,必须要先进行一些处理。方法如下:1.在水泥地上磨掉种皮; 2.用老虎钳夹破;3.用锋利的小美工刀切掉一小块种皮。<br></div> <div>7月2日 天气:多云</div><div> 从家里拿了一个红色的小塑料盆,在里面装入一些水,将种子放入水中,慢慢等待它们的萌发。要注意的是每天换水两次,我一般是早上和晚上各换一次,并且水要淹过种子深度就可以了。</div> <div>7月5日 天气:晴</div><div> 经过这天的精心照料,碗莲的种子终于开始发芽了,它们张开了“大嘴”,里面伸出了绿色的芽。但是再仔细观察,有些种子并没有发芽,是什么原因呢?于是我回想起来在科学课上知道了种子萌发条件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外界因素,另个一个是它自身因素。外界因素是:适宜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但是外界的条件是一样的,有些种子萌发了,而有些没有萌发,我认为和外界的因素影响不大。于是我猜想之所以没有萌发可能与它自身的因素有关。为了验证我的猜想,我拿起几颗没有萌发的种子仔细观察,发现种子内部已经受损了,导致它们不能萌发。</div> <div>7月10日 天气:阴</div><div> 今天,碗莲萌发长出的芽越来越长了,要给它换一个生长环境了。为了给它们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首先将荷塘泥到倒入白色的小盆里,加入适量的水,小心翼翼的将发芽的碗莲种子移植过去。</div> <div>7月13日 天气:阴</div><div> 今天我像往常一样去观察碗莲,发现有些碗莲的芽已经长得非常长了,都伸到白色小盆的外边。再仔细瞧,在芽的顶部有一个深绿色的“扁圆的球”。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我猜它们马上就要长出第一篇叶子了!我马上把小盆子端到了后院,让它们晒一晒太阳。因为它们需要阳光才能制造营养。</div><div> PS:种子在长出真叶之前,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种子的本身,长出真叶之后需要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br></div> <div>7月15日 天气:小雨</div><div> 今天碗莲终于长出了第一片莲叶,它们的颜色是嫩绿色的,中间有一个白色的小圆点。但它们还没有完全展开,叶子的边缘还是往内卷的。不过,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这个白色的小盆太小了,快装不下它们了。于是我决定,把它们移植到一个大泡沫箱里。</div><div> 在爸爸的帮助下,我找了一个大泡沫箱。先把小白盆里的水倒掉,轻轻地将荷塘泥与碗莲一起移到泡沫箱里,再往泡沫箱中加入适量的水。(碗莲又有新家了)</div> <div>7月17日 天气:晴</div><div> 今天大部分的碗莲叶子都展开了,圆圆的,仔细看上面还有一条条比较清晰的纹路,我想那就是叶脉。莲叶中间的小圆点部分下边与茎相连。这些莲叶都浮在水面上,因为植物也需要空气,所以叶片露出水面能获得更多的空气。</div> <div>7月19日 天气:阴</div><div> 今天像往常一样去看碗莲,发现它们长得真快呀!前几天还是只有零星几片叶子,现在它们的叶子更大而且更多,并更密了。水中的茎也在不断地增多,从水面上看下去变得更加的错综复杂。</div> <div>7月21日 天气:多云</div><div> 今天的又长出了新的莲叶,整体看起来更加的茂密了。刚长出来的莲叶的颜色是嫩绿色的,长大了一些后颜色变得更深了成了深绿色。越来越多的叶子伸出水面,都快将整个水面覆盖起来了。<br></div> <div>7月24日 天气:多云</div><div> 今天一大早就去看碗莲了,发现叶子上有一滴滴水珠,水珠并不会把叶子弄湿,这是为什么呢?于是我再次查找一些资料:荷叶不会沾水并且始终保持干净是由于荷叶的表面附着无数个微米级的蜡质乳突结构。它们平均大小约为10微米,而那些更小的突起,直径只有200个纳米左右。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这些乳突时,还可以看到在每个微米级乳突的表面又附着许许多多与其结构相似的纳米级颗粒,乳突的平均大小约为10微米,平均间距约12微米。而每个乳突由许多直径为200纳米左右的突起组成的。科学家将其称为荷叶的微米-纳米双重结构。正是具有这些微小的双重结构,使荷叶表面与水珠儿或尘埃的接触面积非常有限,因此便产生了水珠在叶面上滚动并能带走灰尘的现象,而且水不留在荷叶表面。<br> 这种具有自洁效应的表面超微纳米结构形貌,不仅存在于荷叶中,也普遍存在于其它植物中,另外一些动物的皮毛中也存在这种结构。其实植物叶面的这种复杂的超微纳米结构,不仅有利于自洁,还有利于防止对大量漂浮在大气中的各种有害的细菌和真菌对植物的侵害。另外,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叶面吸收阳光的效率,进而提高叶面叶绿体的光合作用。<br></div><div> 查了资料才发现:荷叶有自洁效应和原理。但是,偌大的水滴是怎么消失的,我心里还是有些疑惑。</div> <div>7月27日 天气:小雨</div><div> 这一次,我看到碗莲的叶子已经铺满了整个水面,有些都伸到了泡沫箱的外边。看过去有一点点拥挤,仔细看,有些叶子是深绿色的,有些叶子是浅绿色的,还有一些带有一点点黄色。</div> <div>7月31日 天气:阴</div><div> 今天刮了很大的风,把叶子弄得乱糟糟的,第一眼看过去就令人不舒服,有几片叶子上的茎很细很长,直接倒在了其它叶子上,我尝试着把它们扶起来,但扶起来之后立即又倒下去了。没办法,只能把它们的叶子稍微理一下,让它们看起来整齐一些。</div><div> </div> <div>8月4日 天气:暴雨~小雨</div><div> 今天在暴风雨的作用下,碗莲显得有点杂乱。凑近一看,发现有点不对劲,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比较大的莲叶上面出现了几个小洞。于是我翻开莲叶,原来是个黑色的“大魔王”所做的一切。它还在那悠闲地吃着叶子。为了防止它继续破坏莲叶,我用树枝把它挑了出来。</div><div>PS:经查阅资料:“大魔王”——黏虫,又称剃枝虫、行军虫,俗称五彩虫、麦蚕,是一种主要以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等粮食作物和牧草的杂食性、迁移性、间歇暴发性害虫。可为害16科104种以上的植物,尤其喜食禾本科植物。除西北局部地区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黏虫暴发时可把作物叶片食光,严重损害作物生长。黏虫成虫飞翔能力强,有假死和迁飞的习性,对糖、醋、酒液和黑光灯有很强的趋性行为,喜昼伏夜出。</div> <div>8月7日 天气:多云</div><div> 昨天,我发现碗莲“生病了”,可能是前几天的“大魔王”所造成的;也有可能是因为泡沫箱里的水太久没有换了。</div><div> 根据我的猜想,今天我采取了一些措施,先把有洞和枯萎变黄的碗莲叶子剪掉,然后把泡沫箱里原来的水倒掉,换成干净的水。这时碗莲4片完整的叶子了,这几片叶子看过去孤零零的,希望过几天它能重新长出新的叶子,变得更加茂盛。</div><div> 剪下的叶子有点多,丢掉有点可惜,想起四年级科学课学习过植物的茎,就想到可以用来观察碗莲茎的内部结构,于是我把碗莲的茎进行了横切和纵切,仔细观察发现它的茎内部有许多小孔,凤仙花的茎没有这样的结构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div><div> 于是我带着这些疑问利用网络查询了相关资料:原来与一般常见陆生植物不同的是,在荷花、菱角、碗莲和水稻等水生和湿生植物中,它们的根、茎、叶中的薄壁组织都有比较大的细胞间隙,这些细胞间隙在体内形成一个相互贯通的通气系统,这个通气系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孔”。它的作用是使叶进行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能通过它进入根中,以保证根的呼吸作用在缺少氧气的水中照常进行。 此外,这种具有大量细胞间隙的薄壁组织还与植物在水中的浮力和支持作用有关。<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div><div> </div> <div>8月11日 天气:阴</div><div> 前几天剪掉叶子之后,没过几天莲叶又长出来了,但是长出来的速度有点慢。今天在换水的时候,发现泡沫箱底部的荷塘泥有点少,很有可能是前几次换水的时候把荷塘泥倒出了一部分,于是我把5小袋倒入泡沫箱里,再次重新加入干净的水。<br></div> <div>8月13日 天气:晴</div><div> 经过换水和重新加入荷塘泥之后,我发现越来越多的莲叶重新长出来了,但是我发现有些叶子发黄。是不是缺少某种无机盐?上网查找了相关资料,我发现如果植物在缺少氮元素的情况下,叶片就会变黄。为了使碗莲更加茁壮生长,于是我咨询了科学老师。在老师的帮助下,我购买了营养液,滴入泡沫箱中的水里,静待它的“病”能好。</div><div> </div> <div>8月17日 天气:小雨</div><div> 今天,我像往常一样去看碗莲,发现它又长出了不少叶子。但是有几片叶子还是有点发黄的现象,不过相比前几天有所好转。重新长出的莲叶像绿色的“圆盘”,可爱极了。还没展开的莲叶像月牙一样。</div> <div>8月21日 天气:小雨</div><div> 今天,碗莲的“病情”有所好转。仔细观察,发现水中有一些不断游动的小虫,它们在水中左摆一下右摆一下,以这样的姿势游动着。我查阅了一些资料,觉得它们很有可能是蚊子的幼虫——孑孓。经过上次的教训,这次我要留个心眼,坚持每天观察它们,看它们会不会破坏碗莲。</div><div> 资料:蚊子的幼虫,是蚊子由卵成长至蛹的中间阶段,由蚊卵在水中孵化而成,身体细长,相对头部或腹部而言,胸部较为宽大,游泳时身体一屈一伸,俗称跟头虫。孑孓身体细长,呈深褐色,在水中上下垂直游动,以水中的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呼吸空气。</div> <div>8月26日 天气:阴</div><div> 新长出来的叶子也越来越多,但是也有一些叶子逐渐老去,一开始从边缘开始变黄,逐渐向内蔓延,接着莲叶变得不是那么完整,边缘开始出现了破损现象。</div><div> 在换水的时候,看到了在碗莲的叶子上有一条小虫,这只小虫有点胖胖的,身体上有黑色的斑点,应该和上次出现的“大魔王”是同一个品种。它正在啃食刚长出的莲叶,为了防止它继续伤害碗莲,就把它赶走了。结果还是迟了一步,莲叶上已经被吃出了很多小洞。</div> <div>8月28日 天气:晴</div><div> 今天,我又发现一只虫子趴在莲叶上,比前几天发现的还要大一些。我在想,最近这段时间出现的虫子太多了,不仅出现在水中还出现在叶子上,为了预防它们,我打算放入几条小鱼来对付它们。</div> <div>9月2日 天气:晴</div><div> 今天放学后,我和爸爸到井边的小溪里抓了几条小鱼,它们很小,只有瓜子那么大,但是很灵活,我和爸爸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抓了12条,希望它们能对付碗莲水中的虫子。</div><div> 回家后,我发现碗莲的叶子比较少,还有一些叶子烂掉了,但它的茎特别多。我猜想可能是塑料泡沫箱太小了,于是我又准备一个泡沫箱,移植了两株到另一个泡沫箱中,让它有更大的空间生长。接着我换好水之后,把小鱼放入其中小泡沫箱中,看它们在水中游的很欢快,接下还会发生什么?等到明天再看看。</div> <div>9月4日 天气:晴</div><div> 早上,我看到碗莲又长出了4片新叶子。前几天妈妈在网上买的小鱼也到了,这四条小鱼非常漂亮,为了不影响前几天放进去的小鱼,我把它们放到另一个较大的种植碗莲的泡沫箱中。这些小鱼可真机灵,一听到我的脚步声就躲在了莲叶的下面,仔细看水还清澈了不少。</div><div> 经过查阅资料,9月是碗莲最后一月的开花期,我的碗莲越长越慢,长出来的叶子都比之前的小,不知道是不是要败落了。不开花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之前“生病”而影响了它开花。也有可能是有时候是我养护不好,没有适当加肥料,导致它们缺乏了某些营养物质,导致今年不会开花。</div><div><br></div> <div>9月5日 天气:阴</div><div> 经过一段时间的种植,我知道了许多关于碗莲的秘密,也体会到照顾一株植物的不易。在接下来的日子我还是会继续精心照顾好它们,希望它们在来年能开出美丽的花朵。</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