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到祖国的最北端去看看是我们多年的念想。本该冬天去看雪乡美景,可那时我们定是寸步难行。实现愿望就在今夏付诸行动了。七月下旬的一天我们从浦东机场乘飞机去到哈尔滨,再乘十六七个小时的绿皮火车终于到了“鸡冠头”上的漠河市。</p> <h3>漠河火车站</h3> <h3>漠河是个干净靓丽的小城市。人口只有1.8万。城里的建筑也比较洋气,色彩明亮,显得很年轻。</h3> <h3>我们此行的专车司机蒹导游赖永权师傅与祖平合影。</h3> <h3>出了漠河城就见一片湿地公园。</h3> <h3>从漠河城开出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只见到两、三辆对面开来的摩托车。终于见到了一个村子——洛古河村。这里有个边防哨所,门楼上写着“千里龙江第一哨”。</h3> <h3>最北最冷最忠诚,最偏最远最放心!</h3> <h3>战士们在此为祖国站岗放哨,守望着人民的安全和幸福。</h3> <h3>又是一个小时左右的旅程,我们来到了黑龙江边的乌苏里浅滩。对岸就是俄罗斯了。这里在清朝就设立了卡伦,即现在的边防哨所。</h3> <h3>现在这里有最北警务所。</h3> <h3>临近傍晚我们来到了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最北村庄——北红村。</h3> <h3>这晚黑龙江很温柔。</h3> <h3>花儿静静地开。</h3> <h3>我们住在这个民宿。</h3> <h3>第二天清晨我们在村里散步溜达了一圈。</h3> <h3>北红人家。</h3> <h3>村里的俄罗斯面包坊</h3> <h3>有个东正教的小教堂。</h3> <h3>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生机勃勃的菜地。</h3> <h3>清晨散步偶遇</h3> <h3>这么多房车!</h3> <h3>北红哨所矗立在黑龙江边,直面江对岸的俄罗斯。</h3> <h3>告别北红村,沿途是无边无际的森林,主要是松树林,都是1987年大火灾后长起来的。</h3> <h3>在白桦林里</h3> <h3>当我们来到观音山.胭脂沟景区,得知今天恰巧是农历六月十九观音生日。真是缘分!</h3> <h3>这尊观音像是三亚南海观音的小样,高十米,有三面,很标致。</h3> <h3>胭脂沟是一大片山坡下长达十多里的山沟沟。</h3> <h3>这里有一位被称为金圣的无锡籍清朝官员李金镛,他把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贡献给了北疆的採金和抗击沙俄的事业,年仅56岁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为他的家乡人,我们怀念他。</h3> <h3>李金镛祠堂</h3> <h3>终于我们来到了举国闻名的北极村。</h3> <h3>大书法家啟骧题字的石碑</h3> <h3>最北人家</h3> <h3>最北邮局</h3> <h3>这大概是中国仅存的供销社了吧!</h3> <h3>还保存着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宣传画呢。</h3> <h3>村里号称四钻的北极山庄就在黑龙江边。江边有散步步道通往游船码头。但因黑龙江发大水,游船停开了。雨后的早晨黑龙江上雾气弥漫,对岸俄罗斯的山脉隐隐约约。</h3> <h3>告别了北极山庄,就告别了北极村。</h3> <h3>回到漠河城,我们参观了八七火灾纪念馆,登上西山俯瞰城市,并与北极之星合影。对这个年轻的城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h3> <h3>祝福漠河明天更美好!</h3> <h3>来时和回程都路过哈尔滨。</h3> <p class="ql-block">哈尔滨防洪纪念塔是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是为了纪念哈尔滨人民团结一心战胜1957年特大洪水而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哈尔滨繁华的步行街中央大街头道街口。</p> <h3>红博广场苏军烈士纪念碑</h3> <h3>哈尔滨大剧院</h3> <h3>哈尔滨市政府大楼</h3> <p class="ql-block">心中有个哈工大情节,所以既到哈尔滨就一定要来看看。可因疫情,无法进入,只得在围墙外观之,向她致以崇高的敬意!</p> <h3>索菲亚教堂景点和黑龙江省博物馆。</h3> <h3>我们参观了东北革命烈士纪念馆。无数革命者在这片土地上为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浴血奋战几十年,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建立了可歌可泣的丰功伟绩。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后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