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接触的大明星——侯宝林

石花

<b>习主席曾经告诫文艺工作者: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时尚。</b><div> 近期国家开始对一些见利忘义,狂妄自大,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所谓明星彻底封杀,大快人心。</div><div>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我所接触的大明星,人民艺术家——侯宝林老先生。</div><div> </div> 1993年2月4日老艺术家侯宝林因病去世,《工人日报》2月27日发表的由我为他拍摄的照片,由此引发我写了一片回忆侯老的文章,并先后在《齐鲁石化报》《淄博日报》《中国石化报》上发表。<div>  现将全文转载,与大家分享,看看老一辈艺术家的艺德为人。</div> <b>《石化人的怀念》<br>  一代相声艺术大师侯宝林先生同我们永别了。他于1987年2月和7月两次来到橡胶厂演出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胶厂人记得很清楚。那场景已化为一个永久的历史镜头,深深地镶嵌人们的记忆中。潮水般的观众涌入剧场,把舞台围封的热气腾腾,密密匝匝的人头在涌动,在寻找.......<br>    一代宗师长离去,音容依旧笑春风。雄伟的石化厂区永远铭刻下侯宝林先生的朗朗笑声,石化城的街头留下了先生永不疲倦足迹……</b> <b>侯宝林先生点名要来橡胶厂</b><div><b>   先生说:晚上没空,就安排到白天,既然来了,就去一趟吗!别让工人们扫兴。</b></div><div> 六年前,(1987年2月6日)侯宝林先生首次来橡胶厂演出,他那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和独特的表演艺术风格真实地展现在热情的胶厂职工面前。那年他七十岁。</div><div>   在这之前,我们得知了侯宝林要来淄博演出的消息。为了让我们山沟里的石化工人也能亲眼看一看这位闻名遐迩的相声大师的风采,当时的厂工会主席王军涛和我一同来到张店,找到淄博市主办单位的负责人,协商能否请侯宝林先生到我们厂演出一场。那位负责人面有难色的向我们解释说:侯宝林在淄博演出的日程已排得满满的,很难办,只有等侯老到了以后再同他商量商量吧。</div><div>   侯宝林到张店的当天下午,我们抱着哪怕有一线希望也要努力争取的态度,来到侯老下榻之处。刚见到那位负责人,还没等我们开口,他就惊奇地问:“你们厂和侯宝林先生有什么关系吗?”一句话问得我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没什么关系呀。”“侯老先生今天上午刚来到,就向我打听橡胶厂离这里这有多远,点名要到你们厂去演一场。”我们一听,又惊又喜。惊的是侯老先生怎么知道我们厂呢?喜的是侯老先生主动提出要到我们厂来演出,这太好了,可也太奇怪了?我们恨不能马上同侯老先生见面,以解此谜。那位负责人悄悄地对我们说:别急,我先去看看侯老先生情绪如何。中午老先生差一点儿演出一场罢宴呵。原来,侯宝林先生是上午刚到的。作为一位颇有声望的表演艺术大师,又是连续几届的全国人大委员,他的到来,不可避免地会惊动地方有关领导。出于对老先生的尊重,也出于淄博人的热情好客,市里几位领导前来看望老先生,并设宴招待他。可不曾想到,侯老反而不高兴了,说:大家工作都很忙,见见面就行了,还这么费劲干什么?说着,还动起真格的来了,要让服务员把便饭端到客房里吃,不去赴宴。这下可难坏了负责接待的同志,赶紧找来侯耀华,再三解释,让耀华去劝老爷子,才把侯老拉了去。我们得知此事,心中充满敬意的同时不免担心侯老先生能否见我们这些素不相识的人。</div><div>   不一会儿,那位负责人兴冲冲地走来:快,侯老一听是橡胶厂来的人,叫你们快进屋里去说话。一进门,只见侯老忙放下手中的毛笔,站起来同我们一一握手,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聊了起来。看着他那和蔼可亲的面容,我们绷紧的心弦才慢慢放松了下来。谈话之中,我们才知道:原来侯老先生离京之前,艺术界一位曾来过我厂并与侯老先生很熟的朋友(陈晓光)去看望侯老,得知侯老要去淄博便向他介绍了我们厂的情况,说那是全国最大的合成橡胶生产厂,因为离市区偏远,文化生活全靠厂工会组织职工自娱自乐,建议侯老到淄博一定要去橡胶厂为职工演出一场。 <b><br></b></div> <b>为侯宝林先生拍照</b><div><b>   面对雄伟的乙烯装置,侯老先生赞叹不已:好好看看这现代化的大企业,在此留个影也不算白来一趟。</b></div><div>   在侯宝林第一次来我们厂演出时,出于爱好摄影的“职业敏感”,我一直琢磨:只拍些侯老先生的舞台剧照,反映不出他是到石化来演出,如果能拍摄到有石化装置背景的侯宝林先生的照片就好了。可作为具体接待的我也清楚地知道,他这次来厂演出时间很紧,根本不可能安排他到厂区参观。怎么办呢?只有一个机会,就是送侯老先生回张店时必经乙烯厂区,让他在那里下车看看。但这只是我自己的心愿呀!象侯老这样的名人,为他拍照的摄影师他见得多了,对我这名不见经传业余摄影者,他能满足我的要求吗?</div><div>   演出结束前,我悄悄地向领导说明了自己的想法,要求同车去送侯老。征得领导同意后,我赶紧准备好相机并特意选了两个带有齐鲁石化标记的桔黄色安全帽放到车上。当车子驶到乙烯公路上,我有意识的沿途向侯老介绍乙烯建设的情况和发展规划。侯老边听边兴致勃勃地望着车窗外那壮观的厂景。机灵的司机也故意减慢了车速,好让侯老多看几眼我们引以为自豪的现代化大企业风貌。车子已进入烯烃厂了,我鼓了鼓勇气向侯老提出了我憋在心里的愿望:能不能请侯老稍一耽搁,照张相再走啊。侯老一听爽快的答应说:“好,这次没能到厂里去转转,在这里好好看看这现代化的大企业,留个影也不算白来一趟。你说到哪儿照咱就到哪儿照。”我高兴的连忙让司机就近开到了裂解炉旁边。侯老和他的老搭档胡中仁先生下了车,面对雄伟的乙烯装置,赞叹不已。他高兴地戴上我递给他的安全帽冲我一笑:我象个石化工人吗?我边从取景框中迅速地构图边对焦边回答说:太象了。侯老先生风趣地和胡中仁说:咱俩就在这里煎个鸡蛋吧。趁他俩说笑之际,我手中的120型135型相机轮番使用,一气连拍了七八张。这时,侯老突然冲我一摆手:停一下。我一楞神。只见他微笑着朝站在一边看热闹的司机小张招手:快过来,咱们一块照一张。我不禁心中一热,老先生想得真周到啊。照完像上车我一看表,总共用了不到8分钟。</div>   照片冲洗后,我选了其中一张精心放大制作后寄给了侯老,后来见到侯老,他还提起那张照片,说他很喜欢。直到侯老去世后,《工人日报》2月27日发表了一组工人怀念侯宝林的文章,题头照采用的就是我送侯老那幅照片的局部头像:他笑容可鞠,头戴安全帽——真象一位石化人! <b>  侯宝林先生再临橡胶厂</b><div><b>   参观烯烃厂主控室,一位正在指导开车的外国专家高兴地同他握手,对翻译说:“他好像是你们国家说相声的侯”</b> </div><div> 转眼忙完了“八七、五”开车。为庆贺我厂“两丁”工程开车成功,我们工会又着手准备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其中包括再次邀请侯宝林先生等艺术家来厂演出。这次虽说有侯老先生上次来厂时向厂领导留下的话:等你们“两丁”投产时,我再来向你们表示祝贺。但作为一位老艺术家,全国有多少地方盼他去演出啊,他能记住我们厂,能会应邀再来吗?工会主席王军涛通过电话把我们的愿望告诉了侯耀华。耀华答复我们说:其他名角我可以帮助你们张罗,唯独老爷子去不了。原来侯老先生前不久到高原地区演了几场,高原反应再加上演出劳累把老先生累病了。我们一听只好作罢,开始组织邀请其他演员来厂演出。</div><div> 直到六月底的一天,我们又专程来到北京,进一步落实演员阵容,在耀华家里有幸再次见到了侯宝林先生。从脸面上看,他明显地瘦了一圈,但两眼还是那么炯炯有神。和侯老聊起乙烯一期工程顺利开车并已生产出合格产品的情况,侯老笑着说:我已从电视新闻中看到。太好了!很值得好好庆贺庆贺。他回头问耀华,你们组织好人了吗?什么时候去?耀华向老先生讲了下准备的情况和初步确定的演员。侯老再三嘱咐说,他们那儿的工人文化素质很高,见识也广,一定要把握演员阵容的质量,要精炼点。借此机会,我们向侯老表达了希望侯老能够再去石化的愿望,说:上次你去时间太短,只演了一场,连我们厂的职工都满足不了,更别说全公司五万职工都想看看您老的演出呢。侯老先生表示说:你们那我从心里愿意去,但力不从心了。这样,你们忙活你们的,我看身体情况再临时决定吧。正是在侯老的关心下,邀请的演员阵容顺利地组织好了。其中有当年的“李铁梅”刘长瑜,男高音歌唱家佟铁鑫,电影演员林芳兵......。没想到的是在演员临来的前几天,耀华又来电话说:老爷子决定要来,他说不来总是块心病,来了能坚持演几场是几场。得知这一消息,我们心里十分感动。 <br></div> 7月10日,侯宝林等艺术家抵达我厂。尽管侯老先生身体一直没有恢复利索,但仍坚持在我厂和兄弟厂演出了几场。在此期间,他还主动提出到厂里去转转,看看我们的企业,看看我们的工人。出于对侯老先生身体的考虑,我们陪他只参观了我厂和烯烃厂。每到一处,侯老总是热情地招呼那些心想却又不好意思靠前的工人,主动与工人握手问候。在烯烃厂主控室里,有一位正在指导开车的外国专家,他一眼见到侯宝林就对翻译说:他就是你们国家说相声的侯。说着笑哈哈地抢上前来与侯老握手问好,通过翻译和侯老谈得好亲热。旁边的操作工看得直乐。这些难得的场面都被我一一摄入镜头。 侯宝林住在我们厂期间,很多人还亲眼目睹了他的那手好字。据他本人讲,他这字是从小学艺,在街头撒沙子写字逼出来。几十年来,他得空就练,练就了这一手苍劲有力的书法。有人曾认真地对他说,你这个语言大师(侯宝林先生曾被北京大学聘为为语言学教授)还应加上个书法大师。我们工会个别工作人员都有幸得到了侯老的亲笔题字,大家都如获珍宝地收藏着,现在就更珍贵了。 在接待侯宝林先生演出当中,我还注意到他演出前有个职业习惯:临上台前半个小时内“谢绝会客”,他曾嘱咐过我,此时“请勿打扰”。我当时心里琢磨:他说的相声段子都是说了几十年的老段子,又不用着背台词,还怕打扰什么呢?我留意观察了下,这段时间他一是简单地整整妆,二是略加休息——实际上是酝酿情绪,把精力集中到演出上来。为此我还问过耀华,耀华讲:老爷子就这个习惯,你如果注意连看他几场演出就会发现,他在台上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是十分认真,非常严谨的。按老爷子的话讲:这些段子我是演了几十年了,场次更是说不清了,可是对观众来说,人家可能就看我演的这一场。如果这一场演不好,就会对不起这一场上千名的观众。<div>    </div> <b>侯宝林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大师,就是这样一位可敬可亲的艺术大师。胶厂、石化人永远怀念他——侯宝林先生。 </b> <div>作者简介:<br>石花(马卫国),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br>山东东方国家摄影艺术促进会副秘书长,<br>中国国际海洋摄影协会宣传部长。<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