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母校

八戒

阔别二十年 学子始复还 梦绕又魂牵 今日遂我愿 信步校园转 历历现眼前 青春有你伴 教人常留恋 丙申六月初五,要与在京的几位同学结伴到蓟县参加同学聚会。我乘坐的火车早上5点多就到西站了,离相约出发的时间尚有半日,索性先到母校转转。 出了西直门地铁,这才认真的看了看天,雾霾挺厉害,直接分不清东南西北。四周都是陌生的建筑,连西直门立交桥也不是旧时模样,我努力地在地图上找了一会儿,又抬头望了望天,确定我迷路了。 此时路上行人不算多,大部分都不是本地人。我问了几个人,穿过桥下一条地下通道右拐上来后,终于看到高梁桥斜街的指示牌。 从地铁到学校只有一站路的距离。一路走来,曾经走过无数遍的这条路现在是那么陌生,路两边旧时的菜市场、低矮的平房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的高楼大厦,连路都拓宽了三倍有余。突然,几棵熟悉的大树映入眼帘,它还在!它还在!! 近了,走近了!我的心开始扑通扑通跳了起来。我紧走几步来到校门前。熟悉的门楼换成了现在的样子,这个我早就知道,我们学校并入了原先的北方交通大学,现叫北京交通大学。 教学楼还在!记得一层是阶梯教室。我们教室每一学年过后都要往楼上搬,不知何故,难道寓意“更上一层楼”? 这是教学楼背面,东墙上是铁梯子做的消防通道,有些同学喜欢高高的坐在上面读书,大概是那里清静且空气又好的缘故吧。 铁栅栏里曾经是个门球场,现在变成了花房。 篮球场扩大了,甚至把旁边的排球场也改成了篮球场,难道现在都不打排球了吗?我们在这儿留下多少笑声啊。 图书馆,曲径通幽,是我们晚自习的好去处。在这里学习既清静,又能随时查找翻阅需要的书籍。只可惜座位有限,每个班只有几个名额且需要批准后才能来这里自习,应该是这样,记不太清楚了。 操场,比原先的土石足球场和煤渣跑道好很多了。记得军训汇报表演,作前扑的动作时手掌都被小石子磨破了。原先操场东面栅栏挂了几个大字,好像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现在也没了。这里是喜欢足球的同学们的乐园。 男生公寓楼,离镜头最近的就是101宿舍,我的第一个宿舍。 每个宿舍都有一个喇叭通向楼管值班室,楼管阿姨按下对应房间的按钮,“叮咚叮咚”响后就能和我们对话,就像现在单元楼的门禁。 女生公寓楼,楼外有一个女生雕像,还在。这是全校唯一一个我们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 恰巧碰见新军训的孩子们,你们真是太好了! 驻足环顾,突然有一种很惆怅的感觉堵在胸口。在这里生活学习了四年,走出校园便把所学全又扔还回来,除了同学们的真挚感情外,我又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