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新都中学大任务驱动的初中生高阶思维发展教学研究工作已进行多年,在这几年间,我校围绕此项教学研究进行教学教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持续深入推进研究,我校于2021年8月28日举行“大任务驱动的初中生高阶思维发展教学研究”项目培训。</p> 课堂观察研究初探 <p class="ql-block"> 梁箫老师以《课堂观察研究初探》为题,分享自己对课堂观察的认识与研究。内容包括课堂观察的内涵、作用、课堂观察量表的开发原则和途径以及实行课堂观察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 一、课堂观察的内涵</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把听课活动变得更专业,就需要明确,观察什么?怎么观察?</p><p class="ql-block">观察什么呢?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课程实施、课堂文化。</p><p class="ql-block">怎么观察呢?包括课前的准备、课中和课后交流三个方面。</p> <p class="ql-block"> 二、<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课堂观察的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1.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2.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3.营造学校的合作文化</span></p><p class="ql-block"> 三、课堂观察量表开发的原则和途径</p><p class="ql-block"> (一)原则:</p><p class="ql-block"> 1.科学性原则 2.可行性原则 </p><p class="ql-block"> 3.选择性原则 4.指向性原则</p><p class="ql-block"> (二)课堂观察量表的开发途径</p><p class="ql-block"> 1.直接使用较为成熟的观察量表</p><p class="ql-block"> 2.借鉴使用适合的观察量表</p><p class="ql-block"> 3.依据教学设计开发观察量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四、关于实行课堂观察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要想做好课堂观察这一项工作,需要形成合力来完成,观察技术的掌握、观察量表的制作以及后期观察报告的撰写都不是仅靠教师个人一己之力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大家通力合作,群策群力。任何一项研究工作都不能一蹴而就,而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做中学,学中做。</p><p class="ql-block"><br></p> 让思维可视,助能力提升 <p class="ql-block"> 张敬敬老师聚焦思维可视,助力教师提升学生思维能力。</p> <p class="ql-block"> 一、什么是思维可视化</p><p class="ql-block"> 思维可视化通俗地讲就是把大脑中的思维“画”出来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其意义大体可概括为显性价值与隐性价值两种:</p><p class="ql-block"> 1.显性价值—让知识更易被理解和记忆</p><p class="ql-block"> 2.隐性价值—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学习兴趣</p><p class="ql-block"> 二、实施思维可视化常见问题</p><p class="ql-block"> 一线教师在运用思维可视化技术进行教学时存在的误区主要有四种:</p><p class="ql-block">一是认为思维可视化就是画画思维导图;二是认为画图浪费时间;三是认为画图就是为了提高记忆效率;四是把关注点仅仅放在“可视化”上,却丢了“思维”。</p><p class="ql-block"> 一线教师在运用思维可视化技术进行教学时经常遇到的困难主要有两种:一是图画不好(画错或过于简单);二是图用不好(不知道如何与具体教学活动相结合)。</p> <p class="ql-block"> 三、如何实施思维可视化</p><p class="ql-block"> 1.创设可视化情境,启发学生思维</p><p class="ql-block"> 2.巧用图式方法,促进思维可视化</p><p class="ql-block"> 3.组织可视化探究,发展学科思维能力</p><p class="ql-block"> 4.引导可视化表达,培养思维表现力</p><p class="ql-block"> 思维可视化并不是教学的目的,而是要通过这种方式直观地发展学生的学科思维,以及通过可视化思维展现面对问题的学科思维模式,从而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发展学科思维,提高思考能力。对学生而言,也能让学生非常直观地“观看”具象化的学科思维,从而降低学生学习学科的难度。</p> 真教实研,助力提升 <p class="ql-block"> 培训期间,参培教师积极聆听,认真记录,充分展现了新都中学教师良好的学习态度。为确保学习的时间和质量,培训还实行严格的考勤制度。</p><p class="ql-block"> 此次培训不仅帮助教师们深入理解大任务驱动下的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教学研究,还让教师领悟到通过教学研究不断更新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性,为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