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使人充实,交流催人奋进。为进一步提高工作室教师自身素养,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成长,增强教师文化底蕴,2021年8月28日晚7点,王友梅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相聚云端,共润书香。 本次我们共读朱永新老师的《走在新教育路上》一书。本书共六章,一个个感人的事迹,一项项闪光的成就,汇成了新教育实验奔流向前的长河。 马婧琦老师巧用多种方式来读书,摘抄了密密麻麻的笔记,再附上自己的感想。书中做事低调、酷爱读书的营伟华老师深深地吸引了她,于是她就翻阅资料、上网查询,全面的了解她、认识她。 闵曦老师体会到写日记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好处多多:学生通过写日记,可以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总结和深入思考;老师写日记,可以记录每个学生的点滴,积跬步镂金石。 张夏老师拥有一颗温暖的心灵,当她在书上写下“愿做一个埋头苦干的人,去擦亮灰蒙蒙的星星”的时候,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期望等等,就跃然纸上了。 读与写是这本书带给陈晓彤老师最大的感受。正如书中所说,教育随笔,真的让老师成长起来了;而一个人,只有终生保持着阅读的习惯,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爱心、良心、责任心,才能让自己永葆青春。如果让自己的教学“永葆青春”,真的是离不开读与写。 李云洁老师这样与我们分享: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这一种回归朴素的儿童生活方式。她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准备这样活动:把“晨诵”带入课堂,让背诵变为朗诵,或者是美诵,去领略诗歌中蕴含的美好感情。利用“午读”的时间,让孩子们读课外书。还可以用书信的形式,先对班里的后进生和问题学生进行鼓励和教育,做到“暮省”。 吕宝娟老师善于思考:如何让课堂充满魅力、如何融合语文及其他学科、如何让学生享受生命……这些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的棘手的问题都指引着她不断在书中寻找答案、产生思考。<div><br></div> 孙无忧老师制定了每天50页的阅读计划,读不下去的时候,她就停下来摘抄与思考。庄惠芳老师的故事让孙老师燃起了希望,7年前的庄惠芳老师只是一位普通的数学老师,在12年的时间里实现了自我突破,成为江苏省的特级教师,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但庄老师的努力告诉我只要不忘初心,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桓志芹老师的书上到处可见她的思考,比如如何从忙碌焦虑的工作中寻求自我的成长、如何给予学生真正的“爱的教育”、怎样进行教学反思、怎样走进孩子的内心。多庆幸桓老师在书中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胡晓光老师通过这本书认识了好多朋友:把生命交给新教育的热肠丹心的储昌楼,有求必应、乐此不疲,永远充满激情的庄惠芬,用生命上课的袁卫星,才华横溢的焦晓骏,有爱心,有童心的李镇西…… 张辉老师以“珍爱生命 幸福课堂”为主题写下自己的对“生命教育”的用心感悟深深地打动着我们。这份感悟是沉甸甸的,她是用一个个细微的角度进行观察与思考,总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给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徐建芬老师对于“家庭教育”的发言温暖着我们。就是工作中的一个个不起眼的事例,有心人就能从中积极反思,积累经验或是教训。让我们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 王友梅老师感慨着二十多年前,朱教授就用一种前瞻的思想引领老师们将课堂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感慨着我们的教育要引导和教育孩子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优化生命、激扬生命;也感慨着师生共读、师生共写的教育该是多么美好!该是多么幸福! 个别阅读是“一个人在战斗”,共同阅读是集体智慧的碰撞;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共同阅读就是团队精神的体现。 读书交流接近尾声,王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也对工作室接下来的任务进行了安排。<div> 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在教书生涯中,我们需要这样一本书来武装我们的头脑,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从而更好地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相信这缕书香将常伴大家同行,享受美好的“悦读”时光,让书香点缀这流年……<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