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90后老太太

尺片量角仪

<p class="ql-block">  我天真无邪的小孙孙百思不得其解的问我:“奶奶,为什么祖祖每次吃完饭都要说一句’完成任务’呢”?这是我家老太太几十年来的习惯用语之一,最初只是晚饭结束放下筷子那一瞬间说,现在发展到中午饭吃完了放筷子时也说。这句话总是那么干脆利落,心满意足的,我认为这是只有饱经风霜、对生活充满满足感的乐观老人才有的习惯用语。但是对小孙孙我只能说:“祖祖认为吃饭就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每天完成得很满意的人才有资格这样说。”</p><p class="ql-block"> 我家老太太生于上世纪30年。小时候跟随她在民生轮船公司工作的父亲去了宜昌。抗战时期,宜昌遭受日本人的狂轰滥炸,她和她母亲便随着逃难的人一路颠沛流离的回到了重庆,历时一年多,途中风餐露宿,经常吃了上顿不知道有没有下顿。父亲去世后便寄人篱下,在青木关的亲戚况浩文家给他妹妹当了背书包上学的书童,是的,况浩文,就是当年写《一双绣花鞋》、后来是市外经委主任的那个人。在人家那里她只能分享人家的残羹剩饭。1950年就参加工作的老太太对工作非常投入,家里几乎没有开伙做饭,直到文化大革命。在缺吃少穿的年代,老太太面对一家五口人的吃饭问题也是绞尽脑汁,没有奢望,不论好歹,只求每天能够解决基本温饱。我与我先生谈恋爱时就有关心我的人对我说:那个吴会计呀,你未来的婆子妈,出名的一分钱要掰为三分钱的人,厉害哦!我第一次去她家之前,我先生对我说:今天专门给你买了西瓜,但是我家吃西瓜的规矩是要吃得见白甚至见绿皮,不能留下红色哦,不然我妈会不高兴的。</p><p class="ql-block">在一起生活几十年来,我可以大言不惭的说,我基本上没有让她失望过:剩菜剩饭她叫我闻一下,你鼻子灵,闻一下坏了没?我闻一下,没坏。那好,没坏你就吃了吧!我在农村当过知青,吃过不少苦。这自家的剩饭剩菜有啥不可吃的?我也不多想,端过来就吃。吃了这样还吃那样,所以,我在家吃饭的日子长得很胖。</p><p class="ql-block"> 不过老太太的厨艺确实不敢恭维,她不吃辣的,我家的菜都是清淡的,她没有牙,我家的米饭和菜都是软软的,我的公公虽然有爆炒黄鳝和回锅肉的绝技,但是老太太以吃了血脂高的为由,一年吃不了两次,对有糖尿病的老头子严格控制饮食,在与我们分开住的那段时间她每天只给老头子煮两顿白菜豆腐汤吃,连米饭都不给他吃,说糖尿病人不能吃碳水化合物[捂脸]活生生把一个帅气无比的公公弄成了一个瘦骨嶙峋的老头子!我生气的把他们接到我的家里。她来了以后,仍然以主人翁自居,我们家就开始了艰难并饱受诟病的节约型家庭营养伙食探索。我儿子说,我们家的回锅肉可以开成百年老店了:吃得没有翘在肉里的菜了,老太太就在下一顿时加些菜,没有肉了,再下一顿她又加些肉,佐料不够了再加点佐料。端上桌时,她像能干主妇那样很得意的抿一抿头发,很精明能干的给我们介绍这份菜里她又加了些什么。在我儿子的抗议下,她才停止了这个差点树立成品牌的菜品探索。不过这道菜这些年已在我们家饭桌上销声匿迹了,她的理由是:肥肉多,吃了不好。即使有,也是剔除了肥肉的回锅肉。为了照顾当时在长身体的孙子,她会炖点鸡汤,第一顿不会把最精华的端上桌,晚上则不吃:今天营养够了,不宜多吃,第二天只盛大半碗,,因为她是打算要吃一周的。我儿子读大学后,我家几十年几乎没有吃过鸡汤了。因为老太太认为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已不适合吃鸡了。</p><p class="ql-block"> 尽管老太太的厨艺不行,但是她独掌厨房大权乐此不疲。我发现她掌权主要还是想让我们都明白:这一大家人都是她这个家长“养着”的,所以她掌握着家庭的话语权。早餐我吃稀饭,把炒的泡豇豆与稀饭合着一起吃,她纠正我:“吃饭要一口饭再吃一口菜的吃,不能这样合着吃”!有些大菜她做不来,叫我先生上灶,但是她却一直站在旁边不停的指挥“先放油后放盐再放菜……”,以致厨房里的争吵声此起彼伏……。我很理解她:从小她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现在她是真正解放了的人,因为她年龄最大,她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我们大家一般来说都给她留面子,这样更是助长了她“绝不改正的家长作风”。</p><p class="ql-block">老太太的最大爱好是唱歌。我先后给她买了三个收录机和一个“天猫精灵”,她每天中午吃了午饭洗好碗筷就坐在饭桌前认真听歌。并找小区里一位退休的音乐老师要了相关歌曲的歌单每天自学。她不识谱,但是她会跟着收录机看着歌单学唱。我经常看见她拿着歌单“咿咿呀呀”的唱歌,仔细看,并没有歌谱,耶!老太太你真行啊!看着字就晓得啷个唱,不简单啊!她说这样学习唱歌才不会得老年痴呆。老太太在家勤学苦练,就是为了在小区里那些老太婆和保姆面前“露一手”:她从来就坐在C位,拿着没有歌谱的歌单带着大家放声唱,她的声音最大!有时候小区过年过节的要组织演出,最矮的老太太,她总是站在C位上放声高歌。前几天她的二儿子和媳妇来看她,她高兴的给他们说:最近她学会了《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她畅谈学习体会,认为这首歌的曲调很好听,但是对歌词很有看法,特别是对第一句很有意见:“我很不喜欢”!她二儿子问她为什么?她说“昨夜的雨,没能留住你……”,说明这个人没安什么好心:为啥子想晚上趁下雨把人家女娃儿留下来?!是不是想耍流氓啊?!这个歌词写得太有问题了!很不好!把老人家二儿子和媳妇笑翻了!老太太仍然义正辞严的对作者的“不良动机”继续进行严肃分析和批判。但是对有些歌词她是大加赞赏:《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她经常要求“天猫精灵”反复唱给她听,每听一遍她都要称赞一遍:真是写得好!</p><p class="ql-block">老太太退休前是单位的会计,我们家几十年的收入支出、每天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她都认真记下来,有好几大本了。有一天,我在大学工作的妹妹来我家,看见老太太在本子上写着什么,上前一看,禁不住惊呼起来:“哎呀!婆婆您的字写得好啊!90岁了还写得这么好!我们大学里很多老师上了80岁,写字手在抖,有的人连笔都拿不稳了”!老太太面带少女羞涩,脸红红的说:“哎呀呀,你这个大学老师这么夸奖我,真是不好意思啊!我抄歌单、写字,就是在给心灵做按摩操”。听得大家一愣一愣的:这些话是从哪里来的呢?老太太举着手里的《老同志生活》杂志说:这个杂志办得好!字大我看得清楚,关键上面都是那些有文化有水平退休的人写的,上面有些话说得很好!我空了就把它摘抄下来了。</p><p class="ql-block">所以,我的孙孙们都说,我家老太太要活到200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老太太抄写的歌单</p> <p class="ql-block">老太太认真抄写杂志上的“金句”</p> <p class="ql-block">老太太最爱看的杂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