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

月亮小镇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真实的官方名称是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乐山大佛”是后人对这座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大佛的通称。真名的确定源于1989年的一个发现:在大佛龛窟右侧临江一面的悬崖峭壁上有一巨大的摩崖碑,即《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乐山大佛景区位于乐山市郊凌云山中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汇处</b><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1, 51, 51);">的岩壁上</b><b style="font-size: 20px;">,与乐山城隔江相望,峨眉山瑶瑶相对。1984年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1年入选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2011年7月6日晋级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区内有乐山大佛、凌云山、乌尤山、</b><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1, 51, 51);">麻浩岩墓、</b><b style="font-size: 20px;">巨形卧佛等景点),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的组成部分。上世纪80年代发现了乐山睡佛后,人们发现乐山大佛刚好位于乐山睡佛的心脏处,并构成了“心即是佛”千古奇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乐山大佛为弥勒佛坐像,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九十年。由海通禅师发起,目的是为了减杀水势,普渡众生,免于舟辑至此被颠覆导致船毁人亡悲剧的发生。大佛修到肩部、膝盖处时,先后因海通和尚去世、续建者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迁家任户部尚书,工程停工了两次,四十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捐赠俸金继续修建,经三代工匠的努力才完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51个 ,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b><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1, 51, 51);">被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超过16米的护法天王石刻,与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与天王共存的还有数百龛上千尊石刻造像,汇集成了庞大的佛教石刻艺术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1, 51, 51);">  大佛顶上1051个螺髻,是1962年维修时,以粉笔编号数清的。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单块螺髻根部裸露处,有明显的拼嵌裂隙,无沙浆粘接。螺髻表面抹灰两层,内层为石灰,厚度各为5-15毫米。1991年维修时,在佛像右腿凹部中拾得遗存螺髻石3块,其中两块较完整,长78厘米,顶部31.5×31.5厘米,根部24×24厘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1, 51, 51);"> 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深约25厘米的窟窿,维修工人从中掏出许多破碎物,细看乃腐朽了的木泥。这证实了南宋范成大在《吴船录》中的记载“极天下佛像之大,两耳犹以木为之”。由此可知,内则露出三截木头,成品字形。说明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衬之,外饰锤灰而成。不过,这是唐代贞元十九年竣工时就是如此,还是后人维修时用这种工艺修补,已不可考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1, 51, 51);"> 据1962年维修的负责人黄高彬和罗伯衡介绍,当时发现大佛胸部有一封闭的藏脏洞。开洞一看,里面装的是废铁、破旧铅皮、砖头等,而封门石竟是宋代重建天宁阁的纪事残碑。唐代大佛竣工后,曾建有木阁覆盖保护,以免日晒雨淋。从大佛膝、腿臂胸和脚背上残存的许多柱础和桩洞,证明确曾有过大佛阁。宋代重建之,称为“天宁阁”,后毁。不知何年,因何原因,这天宁阁的纪事残碑唐竟然嵌在了大佛的胸部,维修者将此残碑移到海通洞里保存,但可惜的是仍于1966年被人毁掉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1, 51, 51);"> 乐山大佛的两耳和头颅后面,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佛像不至为雨水侵蚀。清代诗人王士祯有咏乐山大佛诗中就有“泉从古佛髻中流”的诗句。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9层、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远望看不出。衣领和衣纹皱折也有排水沟,正胸有向左侧分解表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长9.15米、宽1.26米、高3.38米的左右相通洞穴;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互未凿通,右洞深16.5米、宽0.95米、高1.35米,左洞深8.1米、宽0.95米、高1.1米。这些巧妙的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千百年来对保护大佛,防止侵蚀性风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左右互通的两洞,由于可汇山泉,内崖壁上凝结了厚约5-10厘米的石灰质化合物,而佛身一侧 崖壁仍是红砂原岩,而且比较干燥。那左右不通的两洞穴,孔壁湿润,底部积水,洞口不断有水淌出,因而大佛胸部约有2米宽的浸水带。显然,这是由于洞未贯通的缘故。不知道当年修建者为何不把它打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乐山大佛是一尊弥勒佛,源于唐代崇拜弥勒佛。佛经说弥勒出世就会“天下太平”,武周时期,武则天曾下令编造了一部《大云经书》,证明她是弥勒转世,由于武则天的大力提倡,使全国塑凿弥勒之风大行。此外,还有弥勒佛既是能带来光明和幸福的未来佛,也同平息水患的镇江之佛要求是一致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用来镇水的乐山大佛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形体超凡脱俗,壮实的双肩,饱满的胸脯,体现了唐代崇尚肥胖美的时尚;双脚自然下垂的坐立姿式,给人带来了平稳、安定之感,给行船人带来了战胜激流险滩的勇气和决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大佛左侧,沿“洞天”下去就是凌云栈道的始端,开凿于1983年初,1984年竣工,同年十月开放,全长约500米,北端与大佛相连,南端与碧津楼相接,与大佛右侧的九曲栈道一起构成一条回环曲折的旅游路线。通过</b><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1, 51, 51);">棱云栈道可直接到达大佛的底部。在此抬头仰望大佛,会有仰之弥高的感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大佛右侧,是唐代开凿大佛时留下的施工和礼佛通道—九曲栈道。</b><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1, 51, 51);">九曲栈道最宽处1.45米,最窄处0.6米,共217级石阶,</b><b style="font-size: 20px;">该栈道是沿着佛像的右侧绝壁开凿而成,奇陡无比,曲折九转,沿着栈道可抵达大佛的底部。栈道顶端既是大佛头部的右侧,也是凌云山的山顶。此处可观赏到大佛头部的雕刻艺术。佛像雕刻成之后,曾建有七层楼阁覆盖(一说九层或十三层),时称“大佛阁”;佛阁屡建屡毁,宋时重建“凌云阁”、“天宁阁”;元代建“宝鸿阁”;明代崇祯年间建“佛棚”、清代建“佛亭”,最终废毁殆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海师洞:位于大佛头部左后方的凌云山顶,相传为海通居住过的地方。海师洞洞深约10米,洞额刻“海师洞”三字,洞内原有海通塑像,后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曾有一个令人敬佩的传说。相传乐山大佛建造的发起人海通禅师,为了修大佛造福于民,遍行大江南北、两湖淮海等地,筹集了人力财力开凿大佛后,郡吏前来索要营造经费,海通严词拒绝道“自目可剜,佛财难得”。郡吏仗势欺人,反而说“尝试将来”。海通听后大义凛然、从容的“自抉其目,捧盘致之”。吏见大惊,奔走祈悔。海通这种专诚忘身之行,不仅使贪吏悔悟,也激励了众心克诚其志。1988年在凌云寺海师洞前所塑高约2米的海通坐像,双眼眶中无珠,脸色铁青刚毅,一派庄严不可侵侮的神气,就是以此传说的壮举为据进行塑造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龙湫虎穴:“龙湫”和“虎穴”均取意于唐代诗人岑参《登嘉州凌云寺》一诗里“回风吹虎穴,片雨当龙湫”之句,因这两句诗描写的就是这里。龙湫指的是位于登山栈道左侧的一个水池,水池岩壁之上有一个草书的巨大“龙”字(为清朝嘉定知府史致康书),字大约3米,一笔书就,矫然道劲,就象一条飞舞的巨龙,因此,又被称作“一笔龙”。虎穴指的是龙湫左上方的一个穴洞,其旁岩壁上也刻有一草书的“虎”字。龙湫虎穴是凌云山的胜景之一,除了上述原因外,还和一个传说有关:说的是古时的山上常有白虎出没,江里时有青龙腾跃,后来受佛法感召,皈依佛门,二者在此山化作了石龙玉虎,成了佛的护法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兜率宫:位于龙湫上行不远处,是弥勒菩萨的住处,开凿于明代,内有弥勒菩萨像一尊,高约2米。兜率为梵语,义为圆满、喜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雨花台:位于兜率宫左侧,是明代雨花台故址,岩壁上刻有“雨花台三字。雨花台取意于《佛说阿弥陀经》中佛说法时说的“天雨曼陀罗花”,借指佛法的玄妙广大。雨花台现已不存,台址被后人依据东坡诗“载酒时作凌云游”取其意在山上筑亭,并取名为载酒亭。原载酒亭亦已毁,现为新建,该亭正好与兜率宫右面石壁上明朝崇祯时知嘉州郭卫宸书“苏东坡载酒时游处”石刻相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20px;">  大佛所在的凌云山文物古迹丰富,民间故事传奇纷纭,除了大佛、海师洞等景点以外,还有凌云古刹、苏东坡读书楼、宋代治易洞、明代注易洞,以及灵宝塔、碑林、月榭、宋代九顶城遗址等名胜景点,因此,民间有“上朝峨眉,下朝九顶”之说,遗憾的是时间来不及,不能一一游览,想乘船观大佛的愿望也没能实现,但</b><b style="font-size: 20px;">由山门拾级而上,左边崖壁雕刻着唐代至清代的石像和题咏,还有前往大佛道路两边的一些建筑,仍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崖壁上那些有大有小,有的清晰、有的模糊的石刻文字,记录了历史,留下了古人对大佛的情愫,让后人有了遗迹可追忆,有了美丽可遐想、美好可寄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站在山顶及栈道上,遥望远处隐隐的峨眉山、江对面的乐山城,俯瞰崖壁下的岷江、旁边的乌尤山,便会想到山门上的对联“大江东去•佛法西来”,想到大佛的“前世今生”,想到法海禅师剜眼的故事,感觉山门前那对特别的石兽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看着江上自由往来的游船,禁不住想到了昔日常常船毁人亡的惨剧,想到了大佛修好后不再有悲剧发生的神奇,更觉得“大江东去•佛法西来”言简意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大江东去,佛法无边。往昔值得追忆,未来值得期待。愿大佛永远安好,佑人间永远平安、人们生活如鲜花一样灿烂美好!</b></p> <p class="ql-block"> 图片摄于2021年5月1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