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观察日记

小虎子

今年暑假我打算养一窝蚂蚁,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妈妈答应我帮我在网上的宠物店里买一只蚁后。下面就是我的蚂蚁科学观察日记。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一、观察对象</b></font></h1><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蚂蚁(收获蚁种类)</div><font color="#ed2308"><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观察内容:</b></h1></font></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蚂蚁的外形、蚂蚁种群的分工、蚂蚁的生活习性、蚂蚁的生长周期等。</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三、观察前的准备</font></b></h1>(一)工具准备:购买透明的饲养房,以便观察;购买放大镜,以便清楚地观察蚂蚁生活的细节;准备尺子用来测量。<br>(二)资料准备:我通过查百度,查科学书籍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br>(三)设置观察记录表:我自己设计了观察记录表,设定了几个观察的时间,设计特别想观察的内容。</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四、观察日记</font></b></h1> <h1><font color="#167efb"><b>7月5日</b></font><br> 我怀着满满的期待等啊等,今天,妈妈给我带回了一只玻璃试管,只见最里面用一团棉花隔绝了一些水保湿,棉花外卧着一只大个子蚂蚁和几十只小个子蚂蚁。最大的蚂蚁长的很不一般,颜色是褐红黑色的,身体中间的胸部和屁股都特别大,体长大概13MM,这就是蚁后了,其他的小蚂蚁就是她的子民们,小蚂蚁个头不到蚁后的一半,约7MM,颜色也略浅一些。这是一种储藏种子为食的蚂蚁,外出觅食的时候很像农民在收获粮食,所以被称为收获蚁。我小心翼翼地把试管连接到蚂蚁专用的亚克力巢上,并按照教程把亚克力巢遮光,试管暴露在灯光下,按照蚂蚁在地底生活趋黑的习性,它们会自己搬进更舒适的新家里去。没多久,蚂蚁们已经谨慎地派出了一个小分队去探索新领地了,它们不断用触角互相触碰,是在兴奋地传递消息。几个小时后,我再次来到蚁巢前,只见蚁后已经在工蚁们的协助下,向新家进发了,其他蚂蚁有的围在她身边,有的举着试管里的种子粮食,以前在动画片和书籍里看到的蚁后,都是大腹便便,连动一下都要其他蚂蚁伺候,这只蚁后却比较灵活,只在比较难攀登的地方需要工蚁们的帮助。整个搬家的过程让我感到,收获蚁的种族特性就是全民都很勤快,这让我对这窝小家伙的好感顿时上升了几分。</h1><h1><br></h1><h1><font color="#167efb"><b>7月8日</b></font></h1> 今天,所有蚂蚁都搬进新家了,试管里只留下了一些垃圾,我推测是蚂蚁的粪便和食物残渣。我撤掉了试管和遮光罩,把巢的连接处密封好。这个巢虽然是亚克力人工材料,但是模拟了蚂蚁在地底下的生活特性,住宿区分成上下数层,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巢室,边上是水塔,还有一块很大的活动区,可以用来喂食。收获蚁并不是很怕光,经历了短暂的搬家慌乱后,它们便稳定下来,开始按部就班地忙碌起来。我仔细地观察它们的新家,发现蚂蚁不愧是昆虫中勤快的代表,短短一个晚上已经把种子整整齐齐地垒成小山,一些蚂蚁正在施展收获蚁的“特技”,通过咀嚼种子,用唾液把它们转化成“面包”,蚁后被安顿在水塔边最隐蔽的巢室里,一群工蚁正在无微不至地帮它清洁湿润身体,我通过放大镜观察蚁后,它静静地呆着,似乎很享受这个过程,无比惬意。<br><h1><b><font color="#167efb"><br></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7月15日</font></b></h1> 因为蚂蚁刚回家的时候不宜惊扰,我放置了一个星期才再次来到巢前。今天我要尝试给蚂蚁喂食。我小心翼翼地打开盖子给它们投食,我尽量轻手轻脚,可蚁后和它的小伙伴还是以为地震了,慌乱地在巢里跑来跑去,看得我有点内疚,赶紧给它们投喂了一只晚饭吃剩的小虾,虽然它们平时吃素,偶尔也应该补充点蛋白质。过了好一会儿它们终于稳定了下来,几只负责在活动区巡逻的蚂蚁发现了虾子,立即呼朋唤友的围了上去,蚂蚁小队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把虾子围住,感觉像非洲草原上的动物成群围着池塘喝水的画面,让我津津有味地看了半天。蚂蚁的食量不大,因此喂食不能过量。我发现这群蚂蚁是有多少食物搬运多少物,所以如果喂食过多,就会造成食物过期,在巢内腐烂变质,我在科学书中看到变质的食物会产生寄生虫,这类小虫会危害蚂蚁幼虫的安全,另外,如果食物的来源是昆虫活体的话,还会产生出螨,螨虫繁衍很快,他们会吸附在蚂蚁及幼虫身上,被寄生的蚂蚁可能同时被多只螨占满全身,通常是活不久的,还会造成整个蚁群的致命危机。<br><h1><font color="#167efb"><b><br></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7月20日</b></font></h1> 自从上次喂了虾子,蚁后营养过剩,今天我发现蚁后身边居然多了一堆小米粒,一开始我以为是蚂蚁的粪便,可我仔细观察,我惊喜地发现,这些居然是一堆晶莹剔透的小蚂蚁蛋,这可把我激动坏了,蚂蚁卵大约0.5MM,是饱满的圆形,有白色也有淡黄色。我发现蚂蚁保姆们也非常重视这一批新成员,每天都用心的给它们清洁湿润,蛋的体积越来越大,10几天后我突然发现它们中的几个已经变成了蛹,蛹看上去已经有了蚂蚁的雏形,像是一只颜色很淡的蚂蚁蜷成一团的样子。这应该就是幼蚁,幼蚁是乳白色,前端较细,我查了科学书籍得知,蛹是最后一龄,幼蚁体缩短了,不食不动,被称为前蛹,前蛹蜕皮后即成为蛹。蛹一开始是乳白色,后来渐渐变成黄褐色。<br><h1><font color="#167efb"><b><br></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8月10日</b></font></h1> 蚁后又产出了一堆新“米粒”,而第一批宝宝已经投入了工作,它们有的加入了劳动者的队伍。也许是因为投喂的小虾营养太好了,有几只新生儿块头特别大,头围也比工蚁大一圈,它们似乎担当起了兵蚁的职责,它们并不参加搬运东西的工作,而是每天都在巢室入口和活动区巡逻,胆子也特别大,在我每次打开盖子喂食的时候,总是会冲出来冲我张牙舞爪,试图爬上巢壁和我战斗。我查了资料,兵蚁是蚂蚁种群中一个非生殖类型群体,具有较大的头部和发达的上颚,以及分泌酸性毒汁的颚管。我通过放大镜发现兵蚁的外表和工蚁有很大区别,它的端部通常是透明的,而且可分为圆形、尖形等。但是兵蚁的下颚、下唇构造相对稳定,一般变化不大。我还发现兵蚁也是靠工蚁喂食的,这说明兵蚁的社会地位明显高于工蚁,难怪兵蚁会对我耀武扬威。<br> 今天我还发现蚂蚁是通过头部的触角来传递消息,因为蚂蚁之间经常触角交流,我查了百度发现蚂蚁的触角是重要的感觉器官,触角表面有许多微小的孔洞,一些孔洞里具有感受气味的细胞,蚂蚁靠分泌物的气味来传递消息,触角能更好地捕捉彼此之间的气味和其他蚂蚁留下的气味。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五、观察照片</b></font></h1> 观察过程中,我拍摄了一些照片,与大家分享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一)入巢第一天</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 style="">(二)照顾蚂蚁卵</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三)兵蚁和工蚁的体型差别很大</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四)蚁蛹</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五、观察心得</b></font></h1> 蚂蚁是群居动物,小蚂蚁的世界象一个微缩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每只蚂蚁都有自己的分工和职责。蚂蚁很团结,蚂蚁很勤劳,他们相互合作搬运食物,他们相互帮助照顾幼体。通过观察我对小小的蚂蚁产生敬佩,也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奥秘。新的学期马上就要来到,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科学,去探索和发现大自然!<br>

蚂蚁

蚁后

观察

工蚁

它们

喂食

兵蚁

发现

触角

试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