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7日下午,挚友老沙诚邀我们一众十余弟兄相聚杭州陀佗寺公园喝茶,茶后,就近在保俶路上一家名餐馆喝酒。对老沙的“双喝”安排,大家都心满意足,十分快意。因为弥佗寺公园不但闹中取静,适合雅聚,还是一个很有故事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既称弥陀寺公园,必有弥陀寺?是的,不过在杭州众多丛林宝刹前,弥陀寺只是个小弟弟。它始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位于城区松木场。松木场,曾是杭城交通要冲。“水路纵横,连接运河、西湖,商贾游人,络绎不绝”,形容的就是当时弥陀寺门口的热闹景象。以至于四方香客来到杭州,首先去的是弥陀寺,而不是灵隐寺,故弥陀寺那时香火极盛,是清末、民初杭州城区四大寺院之一,另三大寺院分别为云林禅寺、净慈禅寺和法喜禅寺。</p><p class="ql-block">与许多寺庙一样,弥陀寺也命运多舛。曾几何时,弥陀寺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居民占为住所,短短几十年住下来,好好一座寺庙生生被乱搭乱建的居民们住成杂乱不堪的棚户区。现在复建的念佛堂、藏经楼、石经阁、法喜庵等都是当年“七十二家房客”的居住区。图九为当时弥佗寺破败景象。</p><p class="ql-block">被糟蹋多年的弥陀寺直到2015年才迎来转机。是年,杭州西湖区政府启动弥佗寺修复工程,才有了如今的弥陀寺公园。</p><p class="ql-block">弥陀寺公园如今最著名的景观,当数奇迹般地被保存下来石经阁里面的弥陀经石刻,堪称镇寺之宝。石刻高约5米,长约24米,字如掌大,铁画银钩,肥厚有筋,遒劲圆润,由清代翰林沈善登沐斋敬书。石刻中有一大一小两个佛龛,但没有佛像,空无一物,是否毁于动乱年代?我不得而知(图六,图七)。念佛堂和藏经楼现在则成为北山街道的综合文化站和社区图书馆,公园还有两排建筑是西湖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弥佗寺背靠弥佗山</p><p class="ql-block">前天下午在弥佗寺公园喝茶时,抽空角角落落地把公园走了个遍,一边逛一边很自然地想起弥佗寺背靠的弥佗山,还想起山边上那个很不错的游泳池,就叫“弥佗山游泳池”。当然,这是老黄历了。</p><p class="ql-block">近年来,好几次听到这样的言论,说是杭州最小的山是西湖边上“孤山”。其实这说法是不准确的。弥陀山(原名霍山,又称棋盘山),才是杭城最小的山。只因很久以来,弥佗山一直深藏在戒备森严的机关大院内,一般人进不去看不到,久而久之,这座名山就逐年被人淡忘了。</p><p class="ql-block">很幸运,我因为在这个大院工作过几年,有机会几次领略弥佗山风光。</p><p class="ql-block">弥佗山实际上是宝石山向西延伸的末端。山不高,几分钟便可登顶。别看山不高,它的历史可比弥陀寺悠久多了。据资料,早在元代,弥佗山山顶就有这个壶瓶形的“庆忌塔”,为一位西藏喇嘛所建,专门用来镇压水患,不过如今山顶上的庆忌塔是2006年重建的(见图)。</p><p class="ql-block">可惜想要近距离观看此塔和边上的摩崖石刻古迹,从现在的弥陀寺公园是无法上去的。</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