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再谈“挤水造地有隐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91年6月,我写过一篇题目为《挤水造地有隐患》的短文,刊发在人民日报的读者论坛上。编辑老师还打来电话,说这篇文章写的好,点到了一些农村和城市填平坑塘、沟渠造地建房的突出问题,指出了这些问题所带来的隐患不可小视。这篇文章当年还被评为省级好新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近几年,一些地方发生了内涝,其造成的损失巨大,令人痛心。当然,造成内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仍想说的是,近些年,一些地方只顾眼前利益,填坑、平沟,挤占水的出路的作法,无异与鲧治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回想过去的农村,哪个村庄没有一两个坑塘?村外田野沟、渠相连,什么干渠、支渠、毛渠、斗渠、地山沟等进排水体系完善,水能进也能出。城市也星罗棋布着数个大小不等的坑塘。这些坑塘既为城市提供着水源,又为雨季的城市充当着蓄水池。同时在调节城市小气候中发挥着作用。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扩张,土地越来越金贵。一些地方就打起了坑、塘、渠、沟的主意。填坑平渠成了生财之道。现在到农村看看,在洪涝时能真正发挥排水作用的沟渠还有多少?在城市,历史上留下来的、进排水体系完善的坑塘又有几个?一些城市这些年开挖的人工河、人工湖等,在景观设计、提高城市品味、树立城市形象上确实下了一翻功夫,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但这些坑塘堰湖设计时考虑多的是“蓄”,缺少的恰恰是“排”。地下排水管道也与城市的发展极不相称。所以,遇上大雨,不涝才怪。</p> <p class="ql-block"> 凡事都有规律。水的规律就是往低处走。水“质软”,却“性硬”。人类对如此“软弱”的水,该让的地方一定得让。要不然,你没了它的出路,它就没了你的人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声明:图文无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