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暑假已接近尾声,炎热已渐渐消退,但老师们的学习热情依旧火热。新政策背景下,面对我们即将迎来“双减”政策落地的第一个学期,为做好校内教学减负增效,加强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教研室联合人民教育出版社,于8月26、27两日分别邀请王永春、曹培英、俞正强、华应龙四位名师以线上直播的形式开展了“新形势教学”系列讲座培训,为我们全体数学老师带来了一场饕餮盛宴。</p> 会前准备 本次活动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栖霞市小学教研室王志进主任以及学校领导也提前通过微信群等方式通知各位老师准时参加活动。各教研组长也都在群里详细介绍参加的方法,督促大家提前下载好小盒老师app,提前报好名,静待学习开始。 会议开始啦 华应龙 8月26日上午10时,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华应龙围绕“教好书了吗?”“读了哪些书?”“怎样才会读书?”三个方面内容,向全体数学教师做了《会读书才能教好书》的专题讲座。 作为化错教育的倡导者,华应龙认为“化错是做思想的魔术”,而“读书可以种下思想的种子”。<br><br><br> 华应龙表示,阅读应该是教师的第一修炼,更应该是教师的一种责任。教师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读书时间,工作很忙不是不读书的理由。“教师真的辛苦,确实少有闲暇。我教过乡村小学、中学,教过县城实验小学,现在在首都最核心区段的小学工作,对学校教师的忙碌深有体会。”反过来说,正是因为教师没有去读书学习,所以才导致了他工作繁忙的状态。 在华校长读过的书籍和资料上,老师们看见都作了详细的批注和符号,见识了备课的深层境界。华校长进一步点拨大家,多看专家们的相关文章,深入思考,格局眼界才能打开,才能让备课从浅层走向深层。 华校长在谈笑风生中,将哲学深入浅出地娓娓道来,使人如沐春风。华校长自身的才学,连同他上课前准备的那些“档案袋”,和他读的那些“有用”“无用”的书,无一不使人敬仰。华校长对教师们在阅读和教学上提出的要求,对教师素养的期待,又使大家产生迫切感和强烈的使命感,努力做一名有文化自觉的教师,上好课,教好书,让孩子们眼中有光亮。 俞正强 8月26日下午2时,俞正强老师给我们带来了《种子课,怎样达成深度学习》的专题报告。 <p class="ql-block"> 俞老师通过“用字母表示数”一课,“学生的一种错误与教材的一份素材”,仔细分析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意义和教学重点、教材的缺陷在哪里?提出了“用字母表示”和“用字母表示数”之间有何不同的问题。在生活中,用“字母表示”是一种方便,其落脚点在“表示”,在数学中,“用字母表示数”是一种对特定数状况的描述,其落脚点在“数”。因此,要让学生体会“数”在变化——从确定的已知到不确定的未知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 俞老师以自己研究小学数学的实例来告诉我们怎么样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俞老师通过一个个精彩的观点、一个个精彩的课例向我们展现了自己思考的过程、展现了研究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方法,理论独特、案例精彩、观点鲜明。</p> 曹培英 <p class="ql-block"> 8月27日下午2时,曹培英院长为我们带来了《怎样分析教材、用活教材》的报告。</p> <p class="ql-block"> 曹院长指出,我们应当先深入教材,再跳出教材,否则难免会出现对教材的误读和背离。要有效地用教材教,除了正确理解、准确把握教材之外,还必须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教材再好,通常也只能根据一般情况为教与学提供一个思路和一种设计方案,不可能完全适应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用教材教,要求教师具备解读教材、解读学生的智慧。解读教材、解读学生与加工教材,都可以在备课过程中,即在课前一次完成,实际的备课过程,也常常是将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的,对三者的钻研应该是教师永无止境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 曹院长告诉我们,吃透教材的另一面是吃透学生,两个“吃透”,必须有机结合,而研读教材、用活教学,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根本秘诀。</p> 王永春 <p class="ql-block">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编辑室主任、编审王永春主任向我们做了《数学核心素养目标导向的课程改革》专题报告。</p> <p class="ql-block"> 王永春主任首先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说起,对2021版课程标准进行了引领性的解读,并结合新版教材重点解读了2021版课程标准中的数学核心素养。无论是高中数学还是小学数学,其核心素养的表现及水平划分都需要基于理论和教学实践的进一步研究和验证,以保证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p> 学习 记录 交流 虽居家中,但老师们的学习热情不减。老师们用心倾听,且思且记,厚厚的学习笔记记载了老师们的收获,足以让我们不虚此行。 <p class="ql-block"> 通过两天的学习,大家深刻感受到学无止境,通过对教材、教育方法和当前教育热点的解读,使老师们明确了接下来努力的方向,也成为老师们接下来前进的动力,让老师们的才华得以储备和绽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相信通过名师引领,我们一定会乘着“双减政策”的东风,让自己的课堂更加高效,一定会交给家长和社会一份满意的答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