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中升华,在碰撞中感悟——记高新区教材培训、读书交流会

程凤

<p class="ql-block">  传播知识,就是播种希望,播种幸福。只有不断坚持研究教学的老师才可以为孩子铺砌一条充满阳光的道路。为了督促全体老师研究教材,自我提升,今天高新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材培训和读书交流活动。</p><p class="ql-block"> 六年级数学活动由崔艳老师主持,崔艳老师多次主持各种活动,经验非常丰富,能够轻松调动起大家参与的积极性。(ps:经常出来参加学习还是很必要的,终于在见了N次之后,我能把一些老师认出来了。)崔艳老师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喜欢这样的直接),耳边响起了高新区特有的魔性的抽奖声音,最终确定了教材培训的名单,四个单元分别由王桂磊,王晓利,王旭,徐爱学,陆妮,赵晓凤,张西芹,白淑娜几位老师为我们讲解。现在我就谈谈自己从教材培训中学到一些东西和感悟。</p> <p class="ql-block">  一、例题内容和易错点搭配更美味。几位老师都准备的非常充分,可以看出来是下了很多功夫的。例如,白淑娜老师提到了第4单元一个非常突出的重难点,也是很多学生容易混淆的地方,化简比和求比值,从题目的对比出发,深挖两种题目的不同意义,帮助我们厘清了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另外张西芹老师也对一些易错题目进行了分析、对比。</p><p class="ql-block"> 二、研读教材和教参。教材和教参是我们老师的第一手资料,在研究教学内容时,它们必不可少,从培训来看,很多老师对教参都有细细研读,例如小数有没有倒数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很多学生可能会出现问题,课本上只是一句简单的话,但是内容却非常丰富。课本中提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这里的两个数既可以是整数、分数也可以是小数,如果没有事先对教参和教材的研究,可能就不会想到这些容易忽视、又容易出错的小细节。</p><p class="ql-block"> 三、思维的碰撞让我们豁然开朗。在整个活动中,各位在座的老师们都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和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经验丰富的张老师(不好意思,我不知道张老师的全名是什么)为我们做了耐心的解答。比如参照点的变化问题,学生容易出现不能找到正确的参照点的问题,张老师则给我们提了一个很好的想法,那就是下一站的结束点就是新的参照点,一句话解释的清清楚楚。</p> <p class="ql-block">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脑子里有丘壑,思想才鲜活。静下心来读一本书,你会收获很多。坚持下来,你会发现很多事情都会变得很容易,但是坚持才是最难的。能够坚持把一本书读完,很棒!《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这本书真的很好,有理论有案例,可以让我们理解的更深刻。读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有三点,一是整体把握教材,确定核心内容,二是抓住知识本质,三是帮助学生构建优秀的知识结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进行核心内容的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打通知识的壁垒,构建知识体系,把相关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在此基础上,学生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时,就可以快速的调动已有的知识进行自主探索、分析,同时在获得新知识后,可以将新知识放到知识网络的适当位置,形成新的知识网络。从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果不能以明确的核心概念将单元的教学统领起来,学生就会出现分开来易忘,放在一起易混的现象。</p><p class="ql-block"> 深度学习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用少量主题的深度覆盖,代替所有主题的表面覆盖,而不是停留在学习知识层面。比如教学面积一课时,课后题中这样的一道题目,呈现出由小正方形拼成的不同图形,让学生判断它们面积的大小,学生很自然会想着用数数的方法来判断,但是其实这里面蕴含的知识本质就是图形的度量就是单位个数的累加,只有明白知识的本质,才不会被知识的外壳所干扰,只停留在表面。再比如教学小数的意义一课时,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小数是数的一种,我们首先要明白数的概念,并且厘清小数与其他数的关系,才能帮助学生建立数的知识网络。</p><p class="ql-block"> 其实不管是确定核心内容、抓住本质还是创建有价值的问题情境,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这样才能让学习真正的发生。</p><p class="ql-block"> 时间很短,收获很多,路程很远,前行很累。坚持,一切都很美。</p>

知识

老师

教材

学生

小数

教参

教学

培训

崔艳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