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的元上都,美丽的大草原

玺欣工作室

<p class="ql-block">2021.8.26 我们自多伦出发,自驾前往36公里的元上都游览考察,草原上的国道,顺直宽敞,非常好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沿途风景优美,一望无际的草原,憨厚可爱的羊群,忍不住停车收入镜头。</span></p> 40分钟后到达景区,只可惜博物馆因装修和疫情双重原因闭馆,留下遗憾。<div>上元都位锡林郭勒正蓝旗辖区内的闪电河北岸。这座由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创建的草原都城,被认定是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奇妙结合的产物,2012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br></div> 景区的防疫丝毫不松,戴口罩、测温、健康码、行程码、身份证,埴写登记表,一样不缺,在这空旷的草原,也必全程配戴口罩,你看,拍的照片都遮挡了半个脸。 元上都遗址的大门就是有气派。 经考古测绘和局部发掘证实,遗址至今保存较完整,是元世祖忽必烈在1256年修建,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建城时汇集了国内外能工巧匠,后又经数十年扩建而成。<div>都城为方形,有外城、内城和宫城三重,外城周长十七里,城内店铺毗连,宫城约有半个故宫那么大。<br><div>元上都地理位置特殊,“控引西北,东际辽海,南面而临制天下,形势尤重于大都”。</div><div>元朝的几位皇帝,如忽必烈、铁木耳、海山等的即位都在上都举行。<br></div></div> <p class="ql-block">元朝有两个都城,上都和大都北京。</p><p class="ql-block">上都也是皇帝夏季避暑和贵裔宴乐休憩之所。《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元上都“内有大理石宫殿,甚美,其房舍内皆涂金,绘重重鸟兽花木,工巧之极,技术之佳,见之足以娱乐人心目。”</p><p class="ql-block">上都地区在元朝时商贾工匠云集,繁荣兴盛,每年春夏秋三季,上都城的城外比城内更繁华,流动人口数十万,乃至上百万之多,不但有从中原来的商人,也有从中亚和欧洲来的商人。</p><p class="ql-block">1358年红巾军攻克上都,焚毁宫阙衙署。结束了它作为一代陪都的历史。</p><p class="ql-block">据记载,元上都曾拥有11万人口,城垣周长8公里多。城内有官署约60所,各种寺庙堂观160余处,驿道四通八达,为漠北与中原的交通枢纽。全城由宫城、皇城、外城三重城墙和关厢组成。城墙用黄土夯筑,宫城、皇城城墙还用砖、石包砌。外城方形,每面长2200米,开4门,有瓮城。</p> 元上都遗址作为中国元代都城系列中创建最早、历史最久、格局独特、保存最完整的都城遗址,作为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的精髓结合于一座城市的杰出范例,其游牧与农耕文化兼容并蓄的城市模式,在世界文明史和城市规划设计史上拥有独特的地位。<div>在中国古代都城中,由于历史变迁,其遗址的主要部分或者没有保留下来,或是在遗址上又建起新城。元上都遗址因其规模宏大,又地处草原深处,在元朝之后一直人烟稀少,再加上当地蒙古族崇拜上都而加以保护,所以使元上都遗址得以比较完整地保留下来,成为中国游牧民族古代都城罕见的实物例证。<br></div> 元上都复原图 <p class="ql-block">蒙古帝国曾是横跨欧亚的强大国家,征服四十国,拥有三千万平方公里的疆域,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作为它属下的元王朝都城理所当然成为其东方的政治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br></p> 上都城有众多佛寺、道观、清真寺等宗教建筑,宗教活动十分兴盛。1260年,忽必烈就封八思巴为帝师,在上都城西南建有八思巴帝师寺。道教在上都也有很大势力,各宗派都建有道宫。上都常有色目商贾往来,很早就建有回回寺。上都居民中也有信仰伊斯兰教、景教等的。上都作为元夏都,是北方宗教兴盛的中心,同时也是多元文化交流的中心。 上都在元代科技史上的地位更不容忽视。早在蒙哥汗时期,开平就设有天文观测所——承应阙。波斯科学家札马鲁丁曾受蒙哥汗委托筹建天文台。1271年,上都回回天文台正式成立(也称北司天文台),忽必烈令札马鲁丁为提点,为元朝国家任命的第一任天文台台长。札马鲁丁研制了许多大型天文仪器并制定了“万年历”,为上都天文台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br> 公元1262年,忽必烈在上都召见了著名科学家郭守敬,并采纳了他对北方水利资源和华北平原水利灌溉建设的六条建议。为保障上都城的安全,1298年,郭守敬在上都亲自勘查、测量、设计,并组织施工完成铁幡竿渠,将山洪导入滦河,这一工程是中国北方草原较为成功的大型泄洪水利工程,也是北方草原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水利工程。 石质图解长卷。 上面这张图看到元朝的疆域已十分宽广。<div>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古代地方制度的重大改革,是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br></div> 进了大门要步行一段距离,才能到达乘车点。<div>然后乘景区摆渡车行驶7公里,才能到达元上都遗址,车费每人50元,老年人20元,同行的十名旅客中已有人请了导游,我们也就是蹭蹭就行,由于今天风特大,也没有蹭到什么。</div> <div>城墙已倒塌,只剩下一垅土堆,城门算是保留较好的,通道也不算小,走马车是绰绰有余的啦。</div> 这是风化的城墙断面的特写。 这块大理石是砌筑宫殿留下的,不过这不是真品,真品在博物馆内珍藏,这是复制品。<div>旁边玻璃罩子里面是一段老树的根。</div> 宫城正北的穆清阁,这里能看到的遗址遗物算是最多的地方了。 断墙残壁历历在目 顶上的玛尼堆,加上信徒们献上的哈达,好比草原上一颗璀璨的珍珠。 居高临下看草原,一望无际,天地相连。 精气神还不错。 尽不住要手舞足蹈起来。 这草就是长得深,是不是要风吹草低才能见牛羊了。 从城阁下来,显然有点累了,看,摆渡车已在这等我们了。 让我们看看,让加微信,还制作了一下,转给我们。 后面的驴友偷偷拍了我们下坡的视频。 有同行驴友就再为我们拍一张吧。 参观完了,余兴未尽,看到路边有花就走不动了。 好啦,到了大门了。 大门口的蒙古包群很有特色。 客服中心的蒙古包特别大。 旁边还有一片小小的花园,又勾起了拍照的激情。 于是乎,咔嚓...咔嚓...个不停。 这几张是在大门出口,由热情的驴友帮助拍的,蒙古包的大门改成这样了,周边的花也特别美,就是天空的云越来越多、越厚了。 明天整理行装,装车,后天一早启程自驾回南京,结束这次的长达三个月的探亲访友和避暑之旅,告别这美丽难忘的多伦诺尔会盟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