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 我们并肩前行,——致家长的一封信

王琴

<p class="ql-block">亲爱的家长:</p><p class="ql-block"> 您好!</p><p class="ql-block"> 我们和您一样,都很想把孩子教好,希望他们个个成才。可希望越大,有时反而失望更大。孩子小的时候,大都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可长大后,为什么有些孩子变了呢?不好好读书,沉迷游戏;抗挫折能力差,动辄离家出走,或者轻生;太自私,不知道感恩;动手能力差,团结协作能力不足;离开学校后,不会说话,不会交际,不能吃苦,只会啃老,很难融入社会……他们从家长的“心头肉”,逐渐变成了家长的“心头痛”。</p><p class="ql-block"> 为此,一些家长指责学校教育。不可否认,学校教育是有责任的,但不是唯一的责任。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在这个大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各自的任务,任何一方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唯有加强三方联动,实现优势互补,才能更好地培养我们的后代。</p><p class="ql-block">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教孩子如何做人!为此,我们向家长们发出如下倡议:</p> <p class="ql-block">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孩子成长。如今,尽管孩子们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里度过,但他们的品行、好的习惯、阅读兴趣、坚强的意志以及幸福感其实都源于简单的家庭生活。父母的言传身教永远大于老师40分钟的课堂教育。因此,想要孩子有良好的品行,家庭教育才是关键!</p>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初中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对家长来说更是万里长征的重要一步。想要下好这盘棋必须把每一步都走好。如果有可能,在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阶段尽量不要长期外出,特别是在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尽可能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为此我们倡议:</span><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如果出于生活所迫不得不抛家别子、背井离乡漂泊在外,那么父母尽可能一个人外出务工,留一个在家里照顾孩子。</b><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留守儿童很孤单,内心期望父母的陪伴,因此父母不要因为想挣更多的钱而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感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教育孩子,爱与阅读不可辜负。</b>我们应该帮助家长认识到:陪孩子读书是最有价值的事情。阅读,应该成为家庭的一种生活方式。家长要对孩子付出高质量的陪伴,带来正能量的影响。改变教育生态,改善育人环境,营造良好氛围,帮助孩子成长,砥砺前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尊重理解信任孩子,建立和谐亲子关系。</b>每一个孩子都渴望被接纳和理解,尤其是得到父母的赞许。在难得的共处中,希望您能充分尊重他们对独立和独处的需求,理性平和与其探讨人生发展,多一些讨论和商量,少一些命令和指责。若遇分歧和矛盾,希望您能按下暂停键,以平等的姿态倾听孩子的心声,多一些换位思考,少一点强制和批评。孩子的成长避免不了犯错,每个错误的背后都蕴含着成长的力量,希望家长在正面管教的时候注重保护孩子的自尊和激发他们努力的意愿。闲暇之余,您也可以通过适时组织家庭会议、家庭外出等活动增进亲子情感,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相信彼此的理解与体谅,一定能将这段宝贵的时光沉淀为最温馨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密切关注孩子情绪,呵护身心健康成长。</b>孩子处于青春期的发展阶段,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消极情绪和学习带来的持续的心理压力。建议您通过孩子生活起居规律、学习状态、自媒体和人际等情况,密切关注其情绪动向。您既可以通过观察、问询和谈心等直接的方式探查孩子是否存在抑郁、焦虑、恐惧等,及早发现不良情绪,及时进行正面疏导;也可以通过QQ空间、微信朋友圈等平台间接了解他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评价等讯息,因势利导,加强对孩子的生命教育。</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主动与孩子交心谈心,助力化解压力。</b>肩负着家庭的期望,承载着师长的嘱托,学生在学习期间依然承受着巨大的学业和就业压力。建议家长以“尊重、理解、倾听”的态度主动、定期地、经常地与孩子交心谈心,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的挑战及困难,合理的降低期望,积极引导和协助他们寻求应对之道,有效化解压力。面对面、书信、语音等都是不错的交流方式,在共同的闲暇运动、欣赏音乐和家庭阅读中会更加容易接近彼此的内心,也建议您保持和孩子班主任或科任老师的联系,家校共育协助孩子解决现实困难。</p> <p class="ql-block">有人把家长分为五个层次,您属于哪一个层次呢?</p><p class="ql-block">第一层次:舍得给孩子花钱。</p><p class="ql-block">第二层次:舍得为孩子花时间。</p><p class="ql-block">第三层次: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p><p class="ql-block">第四层次: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p><p class="ql-block">第五层次:父母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没有完美的家长,同时也没有完美的学校和完美的教师。从初为人父母,到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家长几乎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修成“正果”的鲜有,功亏一篑的却大有人在。</p><p class="ql-block"> 每一名家长都应该是家校共育的合伙人,都应该是同频共振、磁场相似、步调一致的合伙人。</p> <p class="ql-block"> 学校是教育的主要场所,但却不是唯一场所,因此我们把学校、家庭和社会作为“教育合伙”的三个维度。学校教育应该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联系,构建家、校、社一体的教育环境,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p> <p class="ql-block">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健康、舒心的成长环境。相信在学校与家长的高度重视、长抓不懈、目标一致、行为引导、家校配合、形成合力。我们的学生一定会越来越优秀。</p><p class="ql-block"> 潭埠初级中学</p>

孩子

家长

教育

父母

家校

层次

家庭

学校

成长

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