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寨下仙

朱志彬

<p class="ql-block">初冬时节,随团到衡阳耒阳市西北的坛下乡,游览寨下仙(又称蔡下仙)。夜雨过后,空气清新,晨风微寒。雨停,流云低沉。乘车从县城出发,快到衡阳时,车玻璃上飞来了雨点,早前担心下雨,现已成真。因路径不熟,车速较慢,从早上七点半出发,直到下午两点钟,才到寨下仙山脚下。</p> <p class="ql-block">此时,雨停天空放亮,浓雾锁着山峰。我们随领队沿小路上山,一片松林过后,便是一条长长的小坡度石径,坑坑洼洼的石头上,应是古老岁月的痕迹。边走边看,在稀疏的灌木丛中,露出许多光溜溜的紫色巨石。那险峻处危岩若坠,令人担心!约半小时功夫,便是一条十分陡峭的石级通向山顶,顶端是石门,石门两边立着的巨石,如将军把守关口般威武,石门上有“寨下仙”三字。</p><p class="ql-block">摸摸这冰冷的石头,看看这古老的石门,从深绿的苔藓中,依稀可辩千百年前的凿痕。穿过寨门来到山顶,顶上便是“寨下庵”,庵子建在一块巨石上,秦砖汉瓦,龙首屋脊,墙上青苔,应是古庵。进入庵内,中厅墙上嵌有四块汉白玉石碑,碑文字小,难以辩认。内有老住持,忙着为游人念佛上香。那缕缕青烟、幽幽檀香中,尽是祈福人的心愿。在庵边巨石上有四个天然大臼,臼圆光滑,如天然水井,水清见底,白天见蓝天白云,夜晚呈一轮明月。此景游人不知成因,甚感好奇,便纷纷留影以作纪念。</p> <p class="ql-block">在群山之中,两主峰对峙。在雨雾中山体黝黑,峰间怪石耸立。而四周陪峰,如雄鹰,如巨猿,如海狮等。而脚下石头,被雨水冲刷浸蚀后,露出纹理清晰的同心圆圈,如大树的年轮,线条优美如画,令人称奇。这里虽是丹霞地貌,但此花纹石画呈独特之处。雄奇的自然景观,值得一看。</p><p class="ql-block">据庵内碑上记载,清康熙五十八年游览此处,遂誉为蓬莱岛。后人捐款在山顶建了“寨下庵”。还传说三国时,因这里是通往桂阳驿道,蜀将张飞在此凭险据守,而魏将司马懿率兵攻打。因久攻不下,便重兵围困。张飞急中生智,令将士在山坳中的款皮塘捞了一条大鲤鱼,将鱼从石壁上滚下山去,以讥笑围困之计,司马懿不久撤兵而去。离此处三公里外,还有张飞设坛阅兵地,现叫“坛下圩”。可见寨下仙地势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 </p> <p class="ql-block">寨下仙尚未开发,山中路窄多石,灌木丛生。石峰对峙、孤亭老庵、丹霞石画和巨石百兽等原始景色,真令人愉悦。当笑语正在山间回荡时,不知不觉山风裹着雨丝又飘来了,在领队的督促下,沿石级而下,乘车归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 丹霞地貌是由红色砂砾岩 (属于第三纪沉积岩,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呈紫红色可能含三氧化二铁等铁元素化合物所致),在水作用下,沿垂直节理面不断侵蚀,搬运,磨蚀、风化后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其中以广东韶关丹霞地区发育最为完善,因此命名为丹霞地貌。(郎山也是丹霞地貌)。</p> <p class="ql-block">注 此文写于2017年11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