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党建办】合力共建“连心塘”,新村同心新气象

耿鑫

村庄规模优化调整是适应城乡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一道“必答题”。2019年,龙山街道师小村、王小村优化调整为“平北新村”,为了更好地实现融合发展,平北新村按照全区“一中心四融合”工作要求,在龙山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率先实现了集体资产融合,并村又并账,合村更合心,真正打破了制约发展的瓶颈,把原本各自发展的两个村,干成了共建共享的“一家人”。 <b>一、村民天然融合一家亲,新村呈现连心同心新气象</b><div> 师小村、王小村的合并有着天然的优势,地理位置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连接紧密。2021年,经过村“两委”换届选举,平北新村共选举产生支部5人,村委3人,其中交叉任职2人,新一任村干部班子正式上任,村两委班子团结一心,齐心协力,共同发展。<br></div> <b>二、改善提升新村面貌,“连心塘、同心亭”架桥梁</b><div> 新人新气象,新任村支部书记王国忠上任后带领班子的“开门第一件事”,就是整治位于两村交界处的氧化塘。</div><div> 一直以来,氧化塘黑臭水体是王小、师小两村村民往来的“屏障”,由于位置特殊,都未得到有效整治,为解决这一难题,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用时三个月、耗资十余万将原本脏乱差的大湾整治为水体碧绿的“景观塘”。此后,此湖命名为“连心塘”,寓意两个村合并后能够不分你我心连心、像一家人。<b><br></b></div> “连心塘”的建设像是一种信号,心连心的氛围迅速凝结了起来。许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听说了这件事,一边感叹合村并居后村里出现的新变化,一边计划着捐款,再为村里的建设出一把力。很快,两个村的年轻人就合力捐款两万余元,交到了村委。<div> 这一笔充满心意、沉甸甸的资金,迅速用在了一件寓意深厚的村级建设上——在连心塘的旁边,建起了一个凉亭,取名为“同心亭”,造型别致、风景优美。它更像是一种符号,象征着师小村、王小村之间不再有空间的隔阂,而是在党建引领之下,真的变成了一个大村。</div> <b>三、优化调整聚集人心,共同振兴促进村级发展</b><div> 两个村融合在一起的不仅是地域,更是人心,这一点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尤为体现。连心塘和同心亭建成后,村里的环境变好了,这样的新变化被村民看在眼里,两个村的村民自觉分成6个小组,分片清理环境卫生,大家肩扛手提、走街串巷,打扫房前屋后和公共区域的卫生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甚至无需村支部发动,党员便带领群众主动自觉干了起来。</div> <b>四、顺应民心民意,集体资源融合“1+1>2”</b><div> 优化调整后,平北新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涌现出发展难题,其中最凸显的问题便是资产融合。为此,平北新村召开了专题村“两委”及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座谈会,认真征求各方关于资产融合的意见。</div><div> 经过会议论证,集体资产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只有将两个村的集体资产“捆绑”起来,制约发展的桎梏才能“解绑”。自此,平北新村顺利实现四个融合之外的“第五个融合”,真正打破一切发展的阻碍,最大程度释放发展潜能。<br></div>

融合

新村

小村

连心塘

村两委

同心

发展

班子

新气象

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