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冠军一样教学》读书反思

空谷幽兰

2021年7月15日 第一章 <p class="ql-block">  《像冠军一样教学》这本书有很多实用的技巧,尤其是第一章节中的技巧6——积极检查:为学生给出及时反馈,给了我极其深刻的印象。孩子们升入二年级之后,拿到语文教材就感觉识字量特别的大,每一课都有十个左右,要求孩子们必须要认识,而且还要会写会运用。那么学生被动的来学习,那么他的记忆就不会深刻而且模棱两可,很容易出现错误,那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就会事半功倍。</p><p class="ql-block"> 二年级的语文课堂作业有生字这一项,我们年级组统一的书写格式都是音3词2,孩子们写完之后,先在小组之内进行互相检查,我就发现孩子们互相检查比老师更加细致,有些孩子说:“老师这是一点,他写成撇了。”还有的孩子会说:“老师这应该是横折钩,但是他的勾没有体现出来。”……这样孩子们主动积极检查作业的兴趣很高,每个小组作业及时上交之后,批改后的感觉正确率非常高,最后统一给优秀小组加分,在这样的激励之下,每个小组的2位组长密切合作,在组长的督促下,剩余的4个学生的效率也提高了,作业的正确率也越来越高了。所以说这本书特别实用,里边这样那样的小技巧给了我们很多的理论支撑,那么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间一边有自己的感悟,还会仔细琢磨这些小技巧,同时也会想着怎样运用到教学中去。相信这本书读完之后,我们组的老师的教学技巧比书中所说的会再多一些。</p> 2021年7月22日 第二章 <p class="ql-block">  经常和学生说:“老师不怕你犯错误,老师最害怕的是,你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更不知道去纠正错误。”</p><p class="ql-block"> 《像冠军一样教学》这本书中的62个教学诀窍中的第7个技巧讲的就是预备错误,更好地掌控课堂。也就是告诉我们,教师应该提前预备常见错误,提高错误识别和应对率。从书中找到了理论的支撑,同时也在反思自己以往的教学。</p><p class="ql-block"> 每次批改过后的作业发给学生手中之后,我总是一再强调,先找一找老师给你画斜线的地方,如果自己知道错在哪里了,就及时订正;如果不知道原因,一定要及时找老师。但有时学生的错误不是现在才错的,而是之前就有了这样的错误。先入为主的特点,让学生认为自己写的就是正确的。而记录作业的表格中,始终是一道斜线,不能变成对勾,老师根据记录还是要催交作业的。他找不出错误的原因就只好来找我:“老师不知道哪里错了?”那么我轻轻一点拨,学生才知道,“哦,原来我这里少了一点,那里少了一撇,这里应该是竖弯钩的,我写成了竖钩……”</p><p class="ql-block"> 关于错误的订正,在正面引导学生之后,有的学生在针对自己的错误时就会反思自己,让自己多订正几遍以便记牢。我们班的王艺錕同学,那次我直接当堂表扬了她,因为她一个词语的错误,自觉地补了50多遍,相信之后这个词语她一定会写对的。相信老师的策略引导,会让孩子们的“错误”越来越少,从而使他们更加完美。</p> 2021年7月29日 第三章 <p class="ql-block">  事实表明,教师赋予学生高期望,最能推动学生取得高成就,即便是长期表现不佳的学生,也会因此获得最大的收获。著名的“毕马龙效应”,也称“期待效应”,已经验证了此研究结论。</p><p class="ql-block"> 这让我想起了在日常的教学中,书写规范是我们经常提醒并督促学生完成的事项。每次书写之前总会提醒孩子们一定要规范书写,全班50个孩子中有30个孩子都能够在老师的提醒之下按要求完成,而且有6个孩子在老师的督促之下,书写真的是堪比“书法家”。为了在全班营造规范书写的氛围,还把这6个孩子的作业在全班互相传阅,对比之下,班里边的孩子心服口服,称赞这几个人简直就是小小书法家。他们所在的小组成员也以他们为荣,在老师的鼓励下,也和他们争相比拼,看谁书写更规范。</p><p class="ql-block"> 班级里边还有五六个孩子的书写,简直不敢直视,一个也不能少,是我一直追寻的理念。对于这几个孩子我一直不放弃,每当有恰好的时机,我总是会告知孩子:“你今天的书写比昨天好了许多,你不需要跟别人比,只需要拿你今天的作业和昨天的作业相比,凡是有了进步老师都会夸赞你的。”在这样的激励下,时不时给孩子的书写分为5分,并告知孩子:“相信你明天的书写一定是真正的5分。”每次给孩子设立的台阶总是让他们能够稍微努努力就能跨上去,久而久之这几个孩子的书写越来越规范了。虽然说和真正的规范者不能够在同一个平台上相比,但是这些孩子和之前相比,真的是有了巨大的跨越。我也真正的相信赋予学生高的期望,那么他就真的能成为你所期望的那样。</p> 2021年8月5日 第四章 <p class="ql-block">  行动在后,谋划在前,在《像冠军一样教学》这本书中我也找到了理论的支撑。看似显而易见,实则严密的规划,尤其是从学生的角度规划所有的活动,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准备。</p><p class="ql-block"> 听说读写是我们语文学科的基本功,而“写”一直是我们所要攻克的堡垒。2019年9月,送走了六年级的毕业生,来到了一年级,接到了一群六、七岁的小豆包,语文学科的知识,那么就要掰开了揉碎了,一点一点地渗入日常教学工作。入校一周时间,我便把说放在了首要位置。孩子们刚刚进入校门,对课堂教学、对学校活动都充满了好奇心,那么就抓住这个契机,引导着孩子们每天回家跟家人说上三句话,而且让爸爸妈妈录成视频发入班级群中,互相观摩,互相比对……一个月下来,孩子们由面对镜头时的扭扭捏捏和磕磕巴巴,到流利地阐述自己要讲述的内容,而且好多孩子在镜头前的仪态大方而有范儿。</p><p class="ql-block"> 家长们最初对这样的模式感到有些迷茫,那么坚持了两个月之后,我们迎来了期中的家长会,我就告知大家,让孩子们放下心中的羁绊,把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讲出来,这样将来便于孩子们在写文章的时候,思路更清晰更流畅。家长们明白了老师这样规划的缘由,共同协力督促孩子们每天讲述自己想说的内容,一天一天坚持下来,孩子们每天说的不再是三句话了,而有的孩子讲够了30句话,有的孩子甚至讲得更多。</p><p class="ql-block"> 坚持了一年的时间,孩子们升入二年级之后,有的孩子在写话的时候一下子都写到了200多字,这让我简直不敢想象,看到孩子们写的文章,心里的高兴那是由衷的,同时听到家长说:“老师,你让孩子们坚持说了一年时间,对现在的写话真的是有帮助的。”有了长远的规划,再加上平时的努力,相信目标会逐步达到的。</p> 2021年8月12日 第五章 <p class="ql-block"> 日常和同事们交流的时候,大家共同的感知都是觉得二年级下学期的孩子和之前大不一样了,他们有了自己的见解,也有了自己的小想法,那么老师在对课堂的掌控上既要有策略,还要有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p><p class="ql-block"> 我们班虽然只有50个孩子,但是,用其他老师的说法就是:“唉,你们班呀,有几个孩子课堂上真的是挺闹腾的。”人家的感慨是无意的,但是我却听到了心里边去。因为这些小不点儿我已经带了将近两年时间,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我的心里非常清楚。我所带的课只有我们这一个班,其他的任课老师人家最低都是带两个班的课,甚至三个班到五个班。深思熟虑之后,心里暗暗地下了一个决定:除了我的课之外,只要孩子们在教室上课,我都会作为旁听生坐在那里。</p><p class="ql-block"> 主意拿定之后,事先和孩子们做了告知:“只要上课我就会待在教室里,一边批改作业,一边感知教室里的动静。”就这样,教室里就多了我这个学生。大部分时间我就静静地在专用位置上批改着作业,如果是听到动静或者是看到某些孩子手里拿着铅笔、橡皮、尺子等用品当玩具在玩耍的时候,我就会悄悄起身,无声无息地走到他们的身边,用手轻轻地触摸他一下,或者静静地半蹲在他身边。当孩子感知到我在他身边的时候,立马就收回了东西,用心听讲起来。一天又一天的陪伴,他们逐渐提高的成绩验证了我的做法。</p><p class="ql-block"> 读了《像冠军一样教学》这本书中的技巧24:在教室四处走动,以温和的方式建立对教室的掌控之后,我内心的想法愈加坚定,孩子们马上就该上三年级了,是小学阶段重要的一个转折期,那么我将陪伴他们走过这段艰难的岁月。</p> 2021年8月19日 第六章 <p class="ql-block">  看到《像冠军一样教学》61个技巧中的技巧31:分秒必争,尊重学生的时间,确保每分钟都得到充分利用,不禁让我想起陪伴孩子们来到美茵校区后的感触:无论从上学时间,还是用餐时间以及诸多安排和孩子们在一年级时(英才校区)有着非常大的差异。为了确保学生的每分每秒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就要着眼全盘,还要找到切入口。一日之计在于晨,那么先从早晨这个点切入主题。</p><p class="ql-block"> 第一、孩子们到校之后,需要等待着四年级孩子用餐完之后,7:50方可列队到达餐厅用餐。</p><p class="ql-block"> 第二、让孩子们排队去吃早餐的时间节点是7:40,那么每天早上7:40前的时间便是一个空档期。</p><p class="ql-block">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会有的。学生到校和用早餐前这段时间便被我利用起来。每天早上7:15左右就进入教室,督促早到的孩子们拿出快乐读书吧中要求阅读的共读书目,出声地读起来。孩子们读着书,我全方位地给他们录视频。 这样,我录着视频,已经坐在位置上读书的孩子读得更卖力了。随后,陆陆续续到校的孩子多了起来,这时一边提醒孩子们赶快拿出书来读,一边把视频发送到班级群中,美其名曰二(8)班最美风景:进入教室,即刻诵读。</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每天早上7:40之前便是二(8)班最美风景展现的时刻。一天天的拍摄,一月月的坚持与组织,早早到校参与阅读的孩子越来越多。从最初的奖励孩子们进入教室,即刻诵读,到后来学生早上进入教室就自觉拿出书来读。这其中的坚持和努力总算是有了些许收获。</p><p class="ql-block"> 从周一到周五,从学期初到学期结束,一个学期坚持下来,整整进行了83天。望着50个既可爱又开始有些个性的娃娃们,心底的那份责任和担当,逐日渐浓,最美风景的打造也会更持久。</p> 2021年8月26日 第七章 <p class="ql-block">  众所周知,先入者为主。每个孩子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不同,那么在接受知识和获得技能的方式和结果是不同的。同时,环境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p><p class="ql-block"> 2019年9月份,我又接手了一班一年级的小娃娃。无论是孩子的性格,还是自身的知识储量,那都是截然不同的。在课堂教学进行一段时间之后,我就发现有些孩子的错误率一直是居高不下,想尽一切办法,改变的效果甚微。细细思量,针对孩子们出现的错误,我一点一点地查找其中的原因,最后却知道这是孩子入一年级之前对于这些知识的记忆即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原因查到了,更改起来要有合适的方法才行。首先,针对孩子们一些容易出错的知识点,课堂教学时会掰开了揉碎了,形象地解释给孩子们听,让他们明白为什么结果是这样的。语文学科的内容包罗万象,那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既要照顾到理解能力有限的孩子,同时也要顾及到理解能力超快的孩子。后来根据学情我及时地调整学习小组,让每个小组里边的成员,既有理解能力有限的孩子,也有理解能力高超的孩子。那么在学习互动的时候,就会让这些理解能力强的孩子,作为该小组的老师和他们的成员进行互动,小老师讲解起来激情万丈,听的孩子在小伙伴一遍又一遍的讲解之中,理解也越来越到位了。班级里的学习氛围、学习模式一点一点地建立起来之后,那么就给了老师在教学上很大的助推力。孩子们在第一时间记住的那些错误知识的数量,在这样的环境和模式的助推下,数量一点一点地减少着……</p><p class="ql-block"> 读了《像冠军一样教学》中的技巧35,给了我理论上更多的支撑:分解问题,恰到好处地帮助学生获取正确知识。也就是当学生出错时,教师要恰到好处地提供帮助,让学生竭尽所能地“解决”原有问题。</p> 第八章 <p class="ql-block">  2019年9月如愿接到了一群一年级的小豆包,心里不免暗暗地思忖:这是今生教师生涯中最后一届学生了,陪着孩子们刚好能从一年级升到六年级,6年时光,该给孩子们留下些什么呢?对于语文学科来讲,孩子们的写作能力是相当重要的,而处于低年级的孩子想象力丰富,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对什么都充满了兴趣和好奇,在他们的眼中,一切事物都是鲜活有吸引力的,同时家长对于孩子的成长也给予了太多太多的关注,那么每年组织孩子们写出自己认为最优秀的文章,然后把全班每个孩子的文章集中在一起,再配上孩子们的生活照,一并印刷成册,每年集结一本书,6年下来就有6本书了。孩子们在小学毕业升入中学的时候,这6部作品集就是有力的佐证。</p><p class="ql-block"> 主意打定,家长会上就和大家深入地沟通、交流了这件事情,和预期设想的一样,家长们挺支持这项活动。2020年初出现了疫情,孩子们只能在家上网课。2020年5月8日返校之后,待孩子们学习状态稳定之后,就开始激励孩子们上交自己的作品。将近两个月的督促和鼓励,全班47个孩子的作品及个人美照全部上交完毕。2020年7月9日,暑假即将开始的时候,每个孩子都拿到了一本有着自己文章的作品集《童心童语》。看到技巧37:全班动笔让学生在写作中培养思考力之后,内心欣喜不已,因为有了理论的支撑,让我可以更坚定地走下去。</p><p class="ql-block"> 2021年,孩子们已经上二年级了,就像技巧40:“培养耐力,教会学生耐心,对待一切对学习有价值的事情。教师应该逐步增加写作时间,让学生养成高效的写作习惯,并培养他们长期写作的耐力。“所说的那样给孩子们又下达了新的任务:把自己认为最满意的文章进行反复修改,认为完美之后上交给老师。在大家的期待中,孩子们二年级的作品集《童心童趣》集结成册,这里边有50个孩子的文章,还有50个孩子的生活美照。那么接下来的时光里,陪伴孩子们将会继续遵守当初的约定,每年出一本作品集。不忘初心,牢记孩子的成长在心底。</p>

孩子

学生

老师

教学

书写

年月日

错误

技巧

之后

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