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品茶,最是清香迷人;</p><p class="ql-block">品书,最是笔尖撩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借着暑期时光,柳小高语组的老师们畅游书海,让生活的味道更加浓郁,让思想的火花愈发灿烂。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她们的漫读时光吧......</p> <p class="ql-block"> 吴露霞老师读的是《爱的教育》,文字虽然简单朴实,但是,其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会让人感动不已。</p><p class="ql-block"> 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现在的孩子们学习压力大,父母对他们学业寄予了很高的希望,他们花了很多精力在知识点的吸收上,但是对生活实践、情感交流却少之又少。因此,我们要关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让孩子学会感知爱,学会爱别人,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做一个有爱心的社会人,与孩子一同成长、提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老党员,许燕老师再次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感慨:“付出与奉献也不仅仅是服务山区,而是能在自己的岗位上用爱坚守,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时代楷模和身边榜样的影响下,我更坚定做一名好教师的理想信念,用心来工作,用心来教学,对标对表,立足本职工作,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做好每一件事。”</p> <p class="ql-block"> 徐淑颖老师研磨教学,扎实教研:读着祖庆老师的《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时,我顿时有种半路捡到了武林秘籍的感觉。一句“做真实的自己”,让我打通了任督二脉。课,的确是需要多听,但是要找准了方向的听,找准了目标的听。找到那个最适合自己风格的大师的课,然后去分析、研究,对每个环节拆分了听。就如祖庆老师,当年也是模仿起步,但是在模仿中他找到了自己的风格,找到了自己的定位。</p><p class="ql-block"> 当然,听别人的还不够,还得听自己的。我曾经也给自己的课录像过。但是在回放之后,我只觉得,天呐,不忍直视!然后就弃之一边了。祖庆老师不仅听自己的课,还反复听,反复拆解对比,直到做到最优化。让我想到了那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不断“内观”,不断进步。我这才恍然,哦,原来大师是这么修炼的。</p><p class="ql-block"> 要修炼成为一个真正的语文教师,还离不开大量的,专业的阅读。如同听课需要专、钻一样,阅读同样需要广和深,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案例之后,阅读便应该走向具有深度的理论了。专注于一个方向的阅读,让我们对这一个领域有着更深的理解。泛读十本不如精读一本,我们的床头上得有那么一本教育路上的经典,在你困惑的时候不断翻阅它,从它身上获得智慧的指引。</p> <p class="ql-block"> 同样是读,感悟不同,因为历练不同。郑时也老师带着好问的初心,静下心来再读。</p><p class="ql-block"> 对这本书,我的好奇与渴望起初只停留在封皮上的“如何从新手走向卓越”,因为作为一名新教师,步入正轨甚至走向卓越是我梦寐以求的。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才发现收获远远超出了我的渴望。他像一位促膝而谈老朋友,和你分享着他的经历,他的成长,他的感悟……让我深深的体会到语文那份平静而不平静。</p> <p class="ql-block">漫读,还在路上;</p><p class="ql-block">阅读,一生受益。</p><p class="ql-block">读书吧,俯身便会有另一个新世界,一个充满力量和智慧的新征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文:高语组教师</p><p class="ql-block">制作:钟婉莹</p><p class="ql-block">审核:教科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