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已接近尾声,新学期已经在向我们招手啦。新学期开学攻略为各位家长和孩子们整理完毕,请家长们仔细阅读,为孩子的新学期做好准备吧! <font color="#ed2308">开学入校时间<br>新初四年级:<br>8月30日 上午 7:00—7:10<br>新初三年级:<br>8月30日 上午 7:10—7:20<br>新初二年级:<br>8月30日 上午 7:20—7:30<br>新初一年级:<br>8月31日 上午 8:00</font> 楼层分布:<div>教学楼一楼:初一班级</div><div>教学楼二楼:初二班级</div><div>教学楼三楼:初四四班、初四五班</div><div>教学楼四楼:初四一班、初四二班、初四三班</div><div>教学楼北:初三班级</div> <font color="#333333">为保证全体学生的安全,近期去过中高风险区或与中高风险区人员接触的家长请不要到校。<br></font><font color="#ed2308">请家长朋友来校前自测体温,正常者方可到校送孩子。进校前请提前出示打印的健康码(</font><font color="#39b54a">绿码</font><font color="#ed2308">)、健康备档卡,戴好口罩,配合测温后方可进入学校。</font><div><br></div><div>仪容仪表<br>学校结合“八礼八仪”教育要求,对学生仪容仪表首先做出要求。其中,头发不准染、烫,禁止佩戴戒指、项链等各种首饰及装饰物。不留长指甲,女生不化妆、不染手指甲,不穿高跟鞋。<font color="#333333"><br></font></div> <font color="#ed2308">重点提醒:<br>切记,不可携带手机或其他移动通讯工具进入学校。不携带管制刀具、危险玩具和能伤害他人的一切工具进入校园,水果刀也不得带进校园。不携带火种进入校园。如打火机,鞭炮等。一经检查发现,一律收缴,并给予纪律处分。</font><br><br> 全体教职员工对校园进行“地毯式”大扫除,清除校园杂草、垃圾等,让校园每一处角落都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做好全面消杀 筑牢疫情防线 新学期、新气象,整洁校园“净”待你来 教室重新布置装修 教室升级照明灯光 家长篇:10项准备工作<br><br> 1.与孩子一起回顾假期生活<br><br> 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把假期生活“倒电影”式地回放一遍,对照假期计划,看哪些已经完成,哪些尚未完成。可以一起分享下收获和遗憾(读书、旅行、休息、娱乐、交往等各方面),并及时总结经验或分析原因,相信家长和孩子通过这种“复盘”形式,会有更多收获。毕竟,“及时总结”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br><br> 2.帮助孩子收心,回归日常状态<br> 假期中的孩子,心态通常较为松弛,而开学后则相对紧张,两种状态的转换往往需要一段时间。对此问题,提醒家长不能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把心收回来,否则会给孩子太大的心理负担。在此阶段,建议家长尽量少安排大型活动,让孩子的心慢慢沉静下来。<br><br> 3.提醒孩子自查作业完成情况<br> 提醒孩子检查回顾作业的完成情况,还有哪些未完成,尚有时间予以完成。很多孩子经常将作业拖延至正式开学前一晚,挑灯夜战,通常在身心俱疲的状态下,草草应付。因此,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合理规划和安排开学前期的这段时间,及时查漏补缺,高质量完成作业。<br><br> 4.引导孩子调整生物钟<br> 很多孩子在假期形成了晚睡、晚起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果不提前调节,开学之初通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佳的状态,影响孩子的学习适应。家长们不妨和孩子一起在这段时间制订一个和学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时间表,按照平日上学的时间起床、睡觉、学习、运动,有规律地作息,从而更好地适应接下来紧张的学习生活。<br><br> 5.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br> 新学期、新气象。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展望下未来,提前做做规划和打算,例如下学期要提高哪几门功课的成绩,在学校超越的目标是什么,新学期是不是要学一门新特长等等。制定学习计划、树立目标可以帮助孩子明确方向,消除盲目感,也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br><br> 6.鼓励孩子提前联系老师同学<br> 通过一个长假的分离,同学们之间可能都会有一些变化,鼓励孩子提前联系一下同学和老师,互相分享寒假见闻和“新鲜事”,相互关心,相互表达彼此的想念和对新学期的期待,不仅能增进同学、师生之间的感情,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br><br> 7.带孩子逛逛图书馆和书店<br> 开学前,时间尚能自主支配,家长们可以结合新学期计划,陪孩子去图书馆、书店等地方,感受一下浓浓的书香,也可查阅和购买一些孩子喜欢的书籍资料,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也为新学期适当做些准备。<br><br> 8.引导孩子进行适度的复习和预习<br> 经过一个寒假,孩子可能对上学期的知识有所遗忘,不妨抽空回顾一下主要知识内容。同时,也可以提前浏览新学期的教材,适当做些预习,有利于实现新旧知识的顺畅衔接。但提醒家长,孩子提前预习要适度,不建议提前把新知识学一遍,这样容易致使孩子在正式学习时丧失新鲜感和兴趣。<br><br> 9.读懂孩子情绪<br> 由于某些特殊经历和感受,有些孩子可能会对上学感到“焦虑”甚至“恐惧”心理,家长要正确做好沟通和引导工作,理解孩子产生的这些情绪,分析产生的原因,给予有针对性的鼓励和支持。如果情况相对严重,可借助心理专家等专业力量。给孩子提供正面的心理能量,让孩子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br><br> 10.配合学校开展新学期准备工作<br> 研究表明,良好的家校合作,对孩子的学习和心理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建议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教育中,家校联手共同致力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学生篇:12个学习习惯<br><br> 良好的习惯是孩子的资本,会不断地增值,而人的一生就在享受着它的利息。下面12个学习习惯,家长要帮助孩子们养成:<br><br> 1.记忆习惯<br> 一分钟记忆,把记忆和时间联系起来,这里还含有注意的习惯。一分钟写多少字,读多少字,记多少字,时间明确的时候,注意力一定好。要把学习任务和时间联系起来,通过一分钟注意、记忆来培养学习习惯。<br><br> 2.演讲习惯<br> 让学生会整理、表达自己的思想,演讲是现代人应该具有的能力。<br><br> 3.阅读的习惯<br> 读中外名著或伟人传记,与高层次的思想对话,每天读一两分钟,有好处,孩子的可塑性强,与大师为伍、与伟人为伍的时候,很多教育尽在不言中,一旦形成习惯,会终生受益。<br><br> 4.写日记的习惯<br> 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通过日记可以看出一个人有没有思想,有没有一以贯之的品质,看日记能看出学生的水平,一分钟三五十个字,坚持住、写下去,这就是决心。<br><br> 5.制定计划的习惯<br>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后进生毛病都出在计划性不强,让人家推着走,而优秀的学生长处就在于明白自己想要干什么。<br><br> 6.预习的习惯<br> 学生如果不懂得自己主动学习,最简单的事都要等着老师告诉,这样难以取得好成绩。<br>家长和老师都要帮助学生自己学进去,感受学习的快乐、探索的快乐、增长能力的快乐。<br><br> 7.适应老师的习惯<br> 一个学生同时面对各学科教师,长短不齐、在所难免。一方面我们努力采取措施提高老师的能力水平,适应学生;另一方面,学生也要适应老师,现在适应老师,长大了适应社会。不同层次的老师,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提高自我的方式去适应,与老师共同进步。<br><br> 8.小事赶快做的习惯<br> 这也是非常要紧的一个习惯。大的目标够不到,赶快定小的目标。难题做不了,挑适合你的、容易做的题去做。<br><br> 9.自己留作业的习惯<br> 老师留的作业不一定同时适应所有的学生,学生可以和老师商量给自己留一些课后作业,做到脚踏实地、学有所得。<br><br> 10.整理错题的习惯<br> 每次考试之后,如何整理错题?找到同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知识点研究一下提高的办法。整理错题集是很多学生公认的好习惯。<br><br> 11.出考试题的习惯<br> 学生应该觉得考试不神秘,试着给自己出“考题”,这样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锻炼自己的思维。<br><br> 12.筛选资料、总结的习惯<br> 学生要会根据自己实际,选择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