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拉提湿地 心中最美的情话

原野之风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片浩瀚湿地的形成 ,究竟有多少年的历史 也就不必去考究了 。</p><p class="ql-block"> 当巩乃斯河汇聚南北山谷的流水 ,奔腾到这片平缓低回的土地上时,就不由得被化身为无数块港湾、水滩和溪流 。河水在这片绿意茵茵的天地中,平静而又漫展,随意而又舒缓 。在清清不竭水流的滋养下 ,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 ,在世纪洪荒的变迁之中 ,这片湿地 ,这巩乃斯身躯上的不竭之肾,造就、健康了多少延续的生命?调节了多少丰美富足的风水?湛蓝的天空中回荡百灵的歌唱 ,远去的雁鸣留下安康的讯息 ……于是青山微微点头,白云飘忽而过,绿意年复一年演变为金黄。这里繁衍诞生着无数的美丽生命 ,这里流淌着永远的碧波和华章 :太阳升起在那拉提的东方,碱泉环绕着肖尔布拉克,黑骆驼出没在哈拉布拉的柳林;片片温润的稻香 飘去百里,丛丛红柳粉红如炬;苇林密集拥挤,芦花随风起舞;流水无声穿行,蛙声高低起伏;鱼戏湖中碧波,水獭洇渡浅溪……自然的生命在湿地无际的旷野中谱写着永恒的命运之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曾几何时 ,在万物生长的春夏之交 ,我深入到湿地的怀抱之中 ,泛舟到纵横交错的河道和苇林深处 ,和风习习,如无影柔软的纱巾轻拂过我的面庞 。清幽的水流下舞动着摇摆的水草 ,摇曳着时光沉淀下来的悠闲 。岸边的鹭鸟不急不忙的飞起 ,伸展的翅羽反射着阳光的余晖。而惊逃的麻鸭和水鸡却在极短的时间里就隐没在苇林深处,闻其声却不见其踪 ……我们清楚的明白,这样的一切皆是因为天山之水的给予和湖温柔的滋养。水成就为博大的湿地,湿地又为天下回报,一切都在旷野隐藏的旋律中无声的生长……在这水天共色、生命力勃发、铺天盖地、无边无尽的绿意之中,你的思绪不由的纷繁而又灵动 ,那些关于这片湿地的一些故事 就不由得涌上你中年易发的感触之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是多年以前的一个深秋之夜 ,负责在湿地苇湖里测量排碱渠的父亲打马归来 。当父亲的座骑——那匹叫做"白头星"的枣红马熟悉的蹄声由远渐近到家门口时,我不由的就跃出了家门。父亲翻身下马 ,用马鞭指着马鞍桥后面两个黑乎乎、水淋淋的大麻袋说 :"孩子,快来帮忙把它卸了,马都累坏了"。当我们父子合力卸下马背上的袋子时,一股浓烈的鱼腥味刺激着我的味蕾 ,那两个大麻袋里竞都是肥大、油亮的苇湖野生鲫鱼 !</p><p class="ql-block"> "这么多的鱼啊,怎么来的这么多的鱼啊"?我不由的欢呼起来。原来是我父亲和助手在湿地苇湖测量完毕 ,天色己近黄昏,于是他们就抄了一条苇林中的小道往家中返回 。在他们途径一条清幽的溪流时 ,不由得被眼前的一幕给惊住了:只见密密麻麻的鱼群,挤挤挨埃、逆流而上,全然不惧眼前出现的人和马,溪流中浮现着无数黑亮的背鳍 ,不时有鱼儿惊跃而起 ,搅起片片哗哗的水声 。</p><p class="ql-block"> 由于没有趁手的工具 ,父亲和助手就用随身携带的铁锹作为舀鱼的工具 。只见铁锹扬起,银光闪烁 ,无数的鱼儿在溪流旁的草地上挣扎、跳动 ,尽管如此 ,流水中的鱼群仍然前仆后继、络绎不绝 ……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 ,当两个幸运鱼群的捕捞者已经精疲力尽时 ,那一波又一波的鱼群仍然蜂涌而来 ……这是湿地里特有的迁徙或者洄游吗 ?不得而知啊。</p><p class="ql-block"> 奇怪的是 ,当父亲的那位助手 第二天带领大队人马想再去丰收一把时 ,清澈的溪流是依然故我,但却全然没有了鱼儿的踪影了 。那个年代的湿地丰饶、丰富、丰美 ,水鸟成群,野兽出没于苇林之中 ,万千生灵恣意生长 。随意捡拾水鸟的蛋卵,棒打肥硕的野鸡 ,早已屡听不鲜,只是那神秘苇湖和湿地里发生的一切,都激发了少年的我无限的遐想和探究神秘的冲动了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数九寒冬,滴水成冰。几场大雪飘过,寒冷迅速占领了苇湖的空间。湖面结上了厚厚的冰层,以往泥泞难行的湖间小径摇身变为坚硬冰雪的小道。沿湖居住的人们在寒冬腊月里开始了更为辛苦的劳作。这个时节是收割芦苇的黄金季节,人们驾趁着牛车、马车深入到湖心深处,不辞辛苦、晓出夜归,艰辛的收获这自然的馈赠。</p><p class="ql-block"> 风使劲刮的呢/苇叶如刀刃/牛车跑不快啊/两头见星星/冷馍吃不动唉/雪水当茶喝……</p><p class="ql-block"> 这沿湖人们一个月的劳作也割不尽那漫天无际的芦苇。但见村落的场坝中,家家户户的门前屋后都堆满了小山似的、淡黄色的苇垛,这是打苇席的绝好材料 ,也是家庭全年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p><p class="ql-block"> 在我家门前不远的桥头旁 ,住着一家姓杨的四川人 。那瘦小精悍的杨老汉每年都毫不例外的收割、运回如山的芦苇 。他家那个叫做兰兰的姑娘 ,手脚麻利、来去如风 。姑娘本身在场基建队上班 ,但她却能利用每天早上和中午晚上的休息时间来编织苇席,一天打五张苇席是她必须要完成的指标。生活不容易啊,兄弟姊妹多 。读书要花钱哟,嫁妆自己挣……姑娘翻飞的双手织就经纬纵横的梦想,织就对生活美好的渴望。柔软的腰身变得僵硬,灵巧的手指血水流,红脸蛋上汗水淌哟,蚊虫围着身上转……</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这样 ,打苇、破蔑、编织,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这种辛苦的劳作要持续到又一个秋天。堆积如山的苇垛消失了,黄灿灿的席子运送到南北疆。这手工打制的苇席、苇板防虫隔潮,是那个年代建房盖屋的绝好材料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无边的湿地也不尽是美丽的风景,曾经的这里盐碱严重 、杂草丛生、蚊虫肆意、环境恶劣。是屯垦戍边的兵团战士 ,是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热血青年 ,是勤劳勇敢的各族儿女改变了这里的模样 。这一批又一批吃苦耐劳的人们充分发挥了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和优良传统 ,他们开荒拓野,围坝蓄田,他们结茅为庐,战天斗地,他们放水排碱,吃苦受累。硬生生的在这荒滩野地、滩涂沼泽上创建了崭新的农场、高标准的农田和现代化的工厂。如今的这里阡陌成行 ,稻谷飘香,酒香万里,鱼蟹满塘。为了宣扬这片美丽的湿地热土,为了人们更加深入的了解这里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当地政府还因地制宜的进行了保护性的旅游开发 ,一痤大型的水上湿地公园应运而生,这片辽阔、丰饶的湿地与时代的发展同轨并驱,必将散发出焕然一新的和诣风采 。</p><p class="ql-block"> 驱车奔驶在平坦的湖中大道,泛舟行进在波光粼粼的清澈水面 ,放眼展望,心旷神怡。但见庄稼茂盛 、牧草青青、草长莺飞、牧歌阵阵 、水天一色、精神倍增。这些曾经过往荒蛮的浑厚凝重,这些空阔飘逸的清幽宁静 ,这些湖中生灵的蛛丝马迹 ,这些恰到好处的人工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都会引发你对生命和生活的感悟 ,你的心中流光溢彩 ,你的向往情不自禁 ,你的歌声飘出心底 ……我要深情的拥抱你丰满的身躯啊,我深深的爱着你啊,这片多情的土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