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一六丙申夏,安局痛感教育之落后,逐日废寝忘食,寻先进之理念。数年后,宁武教育,万象更新。探改革方法,究主题阅读,强教研培训,请专家名师,引策略之道,属予美篇以记之。</span></p> <p class="ql-block"> 人们常说,努力不一定有结果,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有结果;《荀子》告诉我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巴斯德也说过“我达到目标的惟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我县主题阅读的课改实施进入了关键阶段,不仅要对前面所学进行回顾总结,还要在平日实践里综合运用,这对我们每个人既是机遇又是挑战。</p> <p class="ql-block"> 2021年8月17日,我们期待已久的骨干教师第二期培训开始了。一群志同道合的追梦人相遇于实验小学,在这里我们怀着共同的期望且学且行,逆风不怂,顺风不浪,我们的梦,我们始终坚持着。此次培训,讲座课例多,信息量超大,学后再“复盘”,翻开笔记看,凭着记忆理,静下心来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一、习作教学的不断“攒”!</span></p><p class="ql-block"> 张俊孟老师从课标出发,分析了“素质”与“素养”的区别,让我们在教学目标上再一次革新。讲座《读写联动的微写作设计》,从四方面让我们对“微写作”有了全方位立体式的认识。他强调,微写作可以出现在课堂任何一个环节,但绝不允许用课外的事先写作弄虚作假。</p> <p class="ql-block"> 微写作的分类看似简单,实则包罗万象,它是一种最实在的却有一定难度的语言学用活动,可分为“写一句话、写一段话、写个片段、重构一篇”。能力来源于训练,而且能力一旦形成,终生不忘。微写作就是训练学生习作能力的好办法。</p>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一句“我们的作文应该像越喝越浓的咖啡,而不是越冲越淡的茶!”让人在会心微笑中思潮涌动。他不仅为我们系统地提供了课堂微写作的很多方法,还引用自己课例去耐心示范,手把手教我们怎样去做;</p>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介绍了微写作的具体方法:用词写话、短文趣写、抒写感触、连词成段、内容概括、美点评析、品析微写、定向探究、句式仿写、补写续写、多向假设、情境对话、段式仿写、课文辑美、微型话题、实用写作、篇式仿写、课文还写、扩写缩写、学写练写、一诗多写、情境写作、提纲罗列、评点人物、课文点晴。一共25种,受用无穷。</p>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以自己的课例为例,亲自示范,告诉大家具体怎么运用。他一本正经地说,死了的人物,都可以写碑文,所有英雄人物(西门豹、老支书、哈尔威船长),都可以写颁奖词;人物为主的可以变口吻换人称(<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以皇帝的口吻写一段忏悔词,以父亲的口吻来叙述背影的故事,以渔人的口吻来讲桃花源的经过;给周恩来发一条短信,告诉他中国已经崛起;</span>他还告诉我们如何在微写作的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尊严,出乎意料的设计真是太神奇了,让我们陶醉其中难以自拔。</p> <p class="ql-block"> 王卫华老师针对老师们提出的,小练笔该练在何处的困惑,为大家指点迷津。根据布鲁姆认知领域的目标,可以以读促写,也可以以写促读。1.练在情感升华处;2.练在思维闪光处;3.练在得法用法时;4.练在文章留白处!让老师们在训练中有的放矢。</p>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评价方式也要改革!他警告我们,不要把差生的差作文公布于众,要把学生的优点放大,学学生从成功走向成功。一堂作文点评课,设置了“好题目展台”、“新名词展台”、“好故事展台”、“夸夸同学的好作文”等环节,让我们真实地看到一节课怎样把所有学生都夸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二、诗词教学的类文“展”!</span></p><p class="ql-block"> 在主持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隆重介绍下,高人王老师出场,从小学语文课本古诗词的特点谈开,从文学的角度来解读一首诗,具体从社会学、美学、文化批评的角度来具体解读。杜甫的家园意识,以安史之乱分界,三首代表诗就是最好的解读。</p>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为我们讲了古诗词教学的一些策略,把具体课例穿插在理论中,并且让我们复盘总结,真是用心良苦。我试着用一首小诗来总结,竟然把韵也押上了。这些策略看似简单,有几个我们也似曾相识,但要想真正科学系统地落实到自己的课堂中,谈何容易!!!</p> <p class="ql-block"> 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主线,拓展了关于“佳节”(中秋、重阳、元宵、端午、春节)和“意象”(茱萸、寒梅、红豆)的三首诗,让学生对思乡诗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以《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为主线,起承转合四步,拓展了三首诗,让学生了解了不同时期辛弃疾的心声,以便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句;以《长相思》为主线,拓展了田园诗来印证“故园无此声”,拓展了边塞诗来显示“风一更,雪一更”。</p> <p class="ql-block"> 刘宪华院长对我们说过“参与,就是一种深度学习”,<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试着用一首小诗来总结,竟然把韵也押上了。</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古诗词教学策略</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每课注释解诗意,</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走进故事析其义。</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深情美读细品析,</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精美插图看仔细。</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文化学习涨知识,</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类诗统整来对比。</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借助意象巧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5G视频强助力,</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资料补充点睛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用</span>心总结的方法,相信以后一定可以指引我,让我的教学事半功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三、策略单元的训练点!</span></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首先带领大家对“策略”一词做了准确全面的理解,阅读策略高于方法,但又低于理论层面,属于技能性训练,需要大量的重复性练习才能掌握。张老师以三年级上册“预测”策略单元为例,引导老师们弄明白预测的运用和需要注意的,那就是一定要有依据。</p> <p class="ql-block"> 而阅读策略的依据,要追溯到编者的编排顺序,每个年级成上升状:复述(三年级)——预测(三年级)——提问(四年级)——图像化(四年级)——提高阅读速度(五年级)——有目的地阅读(六年级)。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状态。</p> <p class="ql-block"> 他提出了阅读时的三个问题“为什么写”、“怎么写的”、“与我何干”,尤其最后一个问题,是让学生进入角色,共情感受,让读者和文章建立联系。这一点太重要了!他还建议老师们,开学后拿到书,首先就要上策略单元!他还告诉我们,交流平台中那几个伴学,要利用起来,鼓励学生也写上一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四、课堂活动的注意点!</span></p><p class="ql-block"> 关于课堂活动,张老师告诉大家,在设计时要简单高效,按照“讲方法——学方法——练方法”的环节来设计。他强调,教师一定要有示范,如果想教会学生一种方法,那就给他三种或三种以上相同语言表达密码的文字。</p> <p class="ql-block"> 他指出:凡是活动,必有示范。<span style="font-size: 18px;">教师一定要有示范,如果想教会学生一种方法,那就给他三种或三种以上相同语言表达密码的文字;凡是活动,必有复盘。借助板书回顾,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凡是活动,必有小结。小结时,可以把没有完成的、不满意的内容拿出来,弥补学生这节课做不好的遗憾。</span></p>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说,无论设计怎样的教学教学活动,教学的重点都始终在方法上,而不是内容上。学生的活动必须充分,听说读写四种活动一定要充分,秘诀就是:变回答为表达!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就特别考验教师的把控课堂能力,因为我们总是缺乏耐心,总是不相信孩子们。</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五、专家课例的聚焦点!</span></p><p class="ql-block"> 此次培训,一共有九节专家课例,认真观摩仔细分析,就会从中发现一些共性的亮点,那就是我们要重点学习的。 “师指一条路,烛照万里程”就是这个道理!</p> <p class="ql-block"> 贾老师的《麻雀》,以“三觉交融”为切入点,设计了四个环节:找准角色说事情、紧抓动词品细节、品析语句悟精神、观看视频写细节。一步步引导学生学方法;《四季之美》引导学生以“美”为中心,多种方法来感受;王老师的《长相思》,整节课贯穿了“类文阅读”的方法,通过拓展多首诗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的《花牛歌》,从读诗到写诗的飞跃,全靠方法的引导;《将相和》重在训练学生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七律.长征》抓住“对比手法突出红军勇敢,夸张手法表现红军乐观”,让学生对写法留下深刻印象;《有你真好》最后归结到“必须抓住细节来写”,运用《慈母情深》中“慢镜头”的写法,引导学生将内容写具体,写生动。</p> <p class="ql-block"> 鱼老师在《司马光》的课例中,先运用“法宝一是读’,法宝二是读,法宝三还是读”,引导学生读通文字。接着在理解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变通”是学习文言文一个重要的方法,让学生在练字中明白:只有变化,才能通达!</p> <p class="ql-block"> 《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的课例中,鱼老师以一句“这就是神话”反复,在学习中总结出“恶劣环境、英雄诞生、情节一波三折”这些特点。鱼老师还用“这两篇神话为什么放在一起”,把两篇文章有序艺术地串联起来,一次次勾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的视频地图加上鱼老师自带低音炮的唯美音质,将培训引向高潮,也让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受到了美的感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六、教师成长赢喜悦感!</span></p><p class="ql-block"> 2003年毕业后,开始成为一名宁武的乡村语文教师,19年的荏苒时光,我目睹了每个阶段宁武教育的现状。刚工作时的激情满怀,怀才不遇时的决然离开,竞聘上岗时的再回故乡,重整旗鼓时的积极奋进,豁然开朗时的平淡释然,找到方向时的欣喜若狂。如今,生长在如此美好的时代,得遇这样英明的领导,何其有幸,又怎能不砥砺前行!!!</p> <p class="ql-block"> 这两年,因为主题阅读认识张俊孟老师,因为仰慕至极,所以极其关注,跟着他听了很多课,做了几本笔记。逐渐开始模仿他,这次听他讲座课例,我也有种似曾相识的优越感。借此机会,向张老师请教,希望自己不是东施效颦,也不会邯郸学步,希望从这种持之以恒的实践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p>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以过来人的经验,还有专家特有的专业素养,为我指点迷津: ,我受宠若惊,特总结如下:1.确定一个与自己气质吻合的专家老师,把他的所有视频课例拿出来,认真反复看;2.把他的教案摘出来,认真看;3.分析各个部分的特点,比如导入;4.把他常用的评价语摘抄出来学习;5.思考总结他的课例框架是什么?不要单纯片面模仿他的某节课,而要“入黄山而出黄山”,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七、互相学习建成就感!</span></p><p class="ql-block"> 闷热的教室,密集的课程,繁忙的暑期,疲倦的身体,能准时准点风雨无阻坚持到底的同行们,真是不容易!幸运的我成为他们的一员,惟有抓住机会拼命学习。</p> <p class="ql-block"> 不必说几位主持人的激情活跃,也不必说俊芳老师条理有序重点突出的课例示范,更不必说丽霞老师快速备课沉着上台的坚强勇气,单是今天玉萍老师的评价总结,就让我佩服不已。她用柔美而不失坚定的声音说道:“王老师的这节课,让诵读成为古诗词教学的主线,让想象成为课堂教学流动的画面,让背诵积累成为古诗词学习的习惯!”要不是平日里边钻研教材,边饱读诗书,哪里可能有现在的厚积薄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八、教师职业增幸福感!</span></p><p class="ql-block"> 贾老师开头的视频让在座的我们不觉中潸然泪下,是啊,语文老师确实苦。然而,那些属于我们的专属快乐也让其他行业的人望尘莫及。1.阅读可以修身养性,提升智慧;2.阅读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去影响学生;3.有规划的阅读可以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4.方法得当逐步落实后,我们必将收获无以言说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九、学员实操获荣誉感!</b></p><p class="ql-block"> 此次培训,加大了学员实操力度。一节节优秀的课例,一次次上台的分享,一句句动人的总结,让身为宁武语文教师的我们,荣誉感爆棚!展示课例的老师,不仅展示了自己的业务能力,还彰显了学校的综合实力;分享发言的同志,不仅锻炼了自身的表达能力,还拥有了向专家请教的绝好机会;总结感悟的代表,除了将心得体会一吐为快,还为今后的进步奋斗鼓掌加油。情到深处,无法自已:有这样的培训,真好!!!</p> <p class="ql-block"> 与我而言,此次培训,幸运连连,收获满满。不仅和精英共学,还能和男神同框,更能和专家同台。最后的“教研沙龙.聊聊作文那些事”,我有幸作为教师代表,说说自己这些年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勤能补拙练功底(写作要有料),持续不断地训练;海阔天空培兴趣(写作要好玩),开学第一写《难忘的一件事》,学期一直写《给老师的一封信》,每周重复写《我来做家务》。在习作中了解学生动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厚积薄发立长志(写作很神奇)。 如果说教育是一场修行,那么细细思之,只要有心,人生何处不修炼!此刻,我要向自己致敬,致敬那个一直努力修炼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 培训结束后,我也面临我最大的挑战:怎样将张俊孟老师微写作的方法,王卫华老师小练笔的方法,科学系统地运用在自己的习作教学中???我再次有幸,将我的困惑说出:推荐几种省劲高效、符合学校常规检查、又能吸引学生兴趣的习作评价方法。有了好的评价方法,我们的习作教学才会如虎添翼,我们的作文才像越喝越浓的咖啡,而不是越冲越淡的茶水。</p> <p class="ql-block"> 鱼老师以他前13年一线教师的经历,肯定了我的这些做法,我大受鼓舞。同时作为11年的教研员,他又为我们开出良方:小作可以当堂展示分享;每日观察,坚持下来成就整篇好文;运用课文来教写作方法。尽管教无定法,我们需因材施教,但这些建议对我们今后的习作教学相当有意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十、团队建设创协作感!</span></p><p class="ql-block"> 记不清什么时候始好想。</p><p class="ql-block"> 想初春的早晨于院中种花。闻那清许幽香、赏那淡紫嫣红。</p><p class="ql-block"> 可每每大都因春寒初冻。热心和热肠被冷个粉碎。自然委委屈屈地拾掇地面,怨怨悠悠地数落冬天。</p><p class="ql-block"> 通常这时冬又软了,春又哭了。之后,又有些未被拾净的花根或花絮,偷偷地慢出地角,迎着阳光,由小变大,演成片地婀娜。</p><p class="ql-block"> 希望也不过如此。</p><p class="ql-block"> 所以,任何时候,即若经过凄风苦雨翻来覆去,仍因不留神的明媚,会被岁月的慈悲抚平善待。</p><p class="ql-block"> 比如生活、比如教育!<span style="font-size: 18px;">所以,一切,还请深深热爱!!!向</span>那些我身边一直奋斗在一线的小学语文老师致敬!!!</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