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长河水库 享青春美好

叮咚

<p class="ql-block">  2001年深秋的一天,睛空万里,秋高气爽,野菊飘香。为丰富学生们课外活动,放松紧张的学习压力,我们带领102和106两个班的同学乘坐公交车,去游览长河水库。</p><p class="ql-block"> 从学校出发,经过不到半小时,我们来到大坝底下,下了车,再集合组好队分成组,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大家开始沿着大坝的石阶往上登。大坝处两山谷之间,成倒梯形,上宽下窄。大坝上四个大字“长河水库"依次排开,用水泥砌成的棱形方格,绿草如茵。这季节正处于蓄水时期,只有两个泄水口,水流沸腾,泡孝而出,灌溉下游的田土其它的已关闭。</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欢呼着,争先恐后往上登。在与去农田干活的老农攀谈中了解到, 长河水库,1965年动工,历时5年建成,以库区原长河村得名。大坝高约四十多年,长二百多米 。长河水库狭长,全长有约20多里,是县内最大的水库。当时动员全县青壮年劳力支持,当地百姓全员参与,用锄头,镐头,铁锤,钢钎原始工具,开山凿石,肩挑手推。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严寒酷暑,夜以继日的干。当时的场面壮观,一上工就是几百号人,这就是劳动人民的力量,这就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这就是党的先锋作用,党员,共青团员的艰苦创业,勇于拼搏的精神,这就是劳动人民的无私奉献,忠诚党,忠诚新中国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登上坝顶,同学们有的面红耳赤,气喘吁吁,直冒大汗。站在坝顶,俯视大坝正前方,一条长河蜿蜒曲折,在金黄的水稻田中穿插而过,流向远方。水库两边青山相对,墨绿色的马尾松成林,葱葱郁郁,有的枫叶红了,有的暗红,落叶树有的浅黄色,有的金黄色,有的红褐色有,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层林尽染,不亚于春天百花齐放,大自然犹如孔雀开屏,又像画家在画一幅山水画一样,把最美的一面展示在人们面前。</p><p class="ql-block"> 水位已降到大坝好几米,水面真静,静得像一面镜子,蓝天白云山青山倒映在水面,显得山更青,水更绿。水真绿,就像一块巨大的翡翠。水库延伸到崇山峻岭间,远处的山重重叠叠,可以望见西山最高峰三峰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大坝聚集,来了一张集体照。然后两个班分成两条线,沿着水库两边的小路游走。虽然太阳当空照,但已是深秋,走在水库边,微风吹拂,不觉热。同学们一路走,一路说笑,有的拿石子打水瓢,水面荡起一阵阵涟漪,比比谁的水花小,瓢数多。有的就近采摘野菊花,编成一个花篮戴在头上,秀秀谁更美。有的就近的山上采野果,球形全刺的毛栗子,浅红色的山楂,紫黑色的狗腰子,还有不知名的野果。有的看到了鸟窝,掏出几个花纹漂亮的鸟蛋,同学们的欢乐惊动了山鸟,山鸟从树林中呼啸飞出,飞向远方。</p><p class="ql-block"> 水库边上的山石被水冲刷得干干净净,怪石嶙峋,形态各异,有的学生靠着山石来个pσs,有的站在山石上,展翅高飞,有的三五成群站在石头上来个小合影,尽显各自的帅,各自的美。看这张照片,最纯洁的自然美,有的开怀大笑,有的腼腆的笑,有的笑得合不拢嘴,有的微微一笑,有的捧腹大笑,有的笑得前俯后仰,同学们尽情玩,尽情享欢乐,陶醉于山水,尽享大自然的美。</p><p class="ql-block"> 走了一程,又一程,同学们热得都脱掉了外套。走了将近四五十分钟,同学们带的干粮(饼干),桔子,差不多吃完了。有的感到疲倦了,我们按原路往回走,到坝底集合,乘公交车平安回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