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西街小学开学告家长书</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尊敬的家长:</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您好!</span></p><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快乐的暑假结束,我们又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充满希冀的学期,孩子们也将回到我们这个快乐的大家庭中,在此非常感谢家长朋友在过去的一学期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帮助,在新的学期将继续期待您的合作,希望您经常与我们保持联系,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共同进步!</h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此时,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有效进展,我们即将迎来充满希望的新学期。按照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我校定于9月1日开学报到。为了保证孩子以最佳状态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特制定《西街小学开学告家长书》,请您细读并配合学校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帮助孩子快速回归校园!</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9月1日上午我校实行错峰上学制度。 五、六年级在开学日上午8:30报到;三、四年级在开学日上午9:00报到;一、二年级在开学日上午9:30报到,入校时需要检测体温,请家长务必严格遵守各年级上下学时间,不提前、不延迟,按时间节点在指定地点接送孩子,不得在校门口或通道内逗留。</p><p class="ql-block"> 上学路线:东面学生步行至电力大厦或由家长送至电力大厦,西面学生步行至德生堂门口或由家长送至德生堂门口,在值周生构建的安全通道内整齐列队,间隔为1米左右,并在值周老师的组织下有序行进至通道内的体温检测点进行体温检测,检测完之后方可进入校园。</p><p class="ql-block"> 放学路线:放学后在校内指定区域列队放学,由班主任和配班老师分两路纵队带领到指定地点后方可解散。家长接送时在校外指定地点(西面在德生堂,东面在电力大厦)进行接送,戴好口罩,注意间隔1米,以保证安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1. 近期未离张且无其他传染病,和境外归国人员无接触,并连续在甘州区居住生活至少14天以上的学生,方可返校开学。</p><p class="ql-block"> 2.近期外出张掖返张的学生,须居家医学观察14天且无任何症状后,方可返校开学。</p><p class="ql-block"> 3.当日体温检测不高于37.3°C,学生及家人无咳嗽、发热、腹泻、乏力等症状,方可返校开学。</p><p class="ql-block"> 4.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且排除新冠病毒感染的学生暂缓返校,待治疗无症状后,凭医学证明向学校申请,经批准方可返校开学。严禁带病返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注意事项</span></p><p class="ql-block"> 督促孩子整理并准备好学习用品、素质报告册、寒假作业、教科书和相关健康表册(《个人健康承诺书》《健康登记卡》和《健康档案》),其中《健康档案》填写的是开校前14天的体温检测情况。有外出史的学生还需携带社区出具的解除留观证明。</p> <p class="ql-block"> 自备口罩。如备一次性口罩,请按一天2-3个准备,如备N95口罩,请按一周4-5个准备。考虑到气温不低,如条件允许,请尽量为孩子准备一次性口罩。</p> <p class="ql-block"> 经过了一个特殊而漫长的寒假,很多孩子一时难以适应新学期的学习生活,为了积极应对“开学综合征”,保证孩子以最佳状态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在此提醒各位家长,抓紧时间做好以下几点,帮助孩子快速回归校园!</p><p class="ql-block"> 1.开学个人防护</p><p class="ql-block"> 目前疫情蔓延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但尚未解除,请家长们一定不能掉以轻心,继续引导孩子做好个人防护,按要求佩戴口罩,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居家时经常开窗通风。早上中午上学前一定在家给孩子测量体温,如上学前有发烧(体温超过37.3℃)、咳嗽等症状不要到校,先去就医,同时电话告知班主任并请假,消除症状后持医生证明返校,避免孩子带病上学。上下学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结伴上下学,上下学途中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p> <p class="ql-block"> 2.开学作息调整</p><p class="ql-block"> 开学在即,请家长帮助孩子们调整好作息习惯,做好孩子的心理调适,协助孩子更好的由假期过渡到新学期的学习状态中。</p><p class="ql-block"> 在生活状态上:要提前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和情绪,开始按照上学时的要求规律作息和饮食,收住孩子的心。</p><p class="ql-block"> 在心理状态上:要跟孩子一起制定新学期的学习内容和目标,让他们感受到一定的学习压力,提起前进的劲头。家长还可以借一些日常谈话机会,介入一些学习的话题,这样也可以达到一种“收心”的心理暗示效果。</p> <p class="ql-block"> 3.开学饮食调整</p><p class="ql-block"> 在开学前一周,家长就应该开始调整孩子的饮食搭配,让孩子提前适应开学的节奏,在心理上和身体上做好开学的准备。孩子的三餐分配要合理,营养要均衡,早餐尽量在家里吃,千万不要用零食代替。</p><p class="ql-block"> 4.开学着装提醒</p><p class="ql-block"> 已到秋天,天气早晚温差较大,孩子不容易适应,所以建议家长在孩子的着装上多注意一下,外面穿春秋季校服,里面根据天气情况适当增减,尽量做到轻便、舒适又保暖。</p> <p class="ql-block"> 5.开学情绪调整</p><p class="ql-block"> 要开学了,有些孩子面对开学会产生紧张情绪,甚至会出现“开学焦虑症”,特别需要家长疏导。所以,在开学前家长可以跟孩子谈谈心,引导孩子做好开学情绪的调整,以饱满的精神迎接新学期。</p> <p class="ql-block"> 6.开学习惯培养 </p><p class="ql-block">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培养一个好习惯需要21天,而养成一个坏习惯只有1天。开学一再延迟,孩子变得拖拉、懒散,为了避免染上坏习惯,要先抓习惯,再谈成绩。</p><p class="ql-block"> 远离4种坏习惯</p><p class="ql-block"> (1)沉迷电子产品:沉迷看电视、玩手机、打游戏等,只会让孩子对学习越来越感到不喜欢。</p><p class="ql-block"> (2)整天睡懒觉:最基本的起居作息一乱,生物钟打乱了要调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p><p class="ql-block"> (3)不认真做作业:经常找借口不做作业,今天拖到明天,明天拖到后天,一直拖到开学前,越来越懒散。</p><p class="ql-block"> (4)学习得过且过:听课不认真,学习没有规划和目标,得过且过,是很难学好的。</p><p class="ql-block"> 培养4种好习惯</p><p class="ql-block"> (1)课外阅读:一个爱阅读的孩子,就是学习上潜在的优等生。让孩子爱上阅读,学习才会事半功倍。</p><p class="ql-block"> (2)重视练字:一手好字对孩子而言很重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从重视练字开始。</p><p class="ql-block"> (3)制定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培养孩子做事有计划的习惯,这对孩子的一生发展都很重要。</p><p class="ql-block"> (4)高度自律:自律是孩子迎接精彩人生的最佳姿势,凡是自律的孩子,背后肯定站着自律的父母。</p><p class="ql-block"> 好习惯是孩子进步的前提,坏习惯会摧毁进步的根基。孩子尚小,家长的引导至关重要。</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团结一心,科学防范,精准施策,共克时艰,为孩子们创造更加安全、温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一起努力把最好的教育带给孩子!</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我们在美丽的西小校园等你归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策 划:张立海 刘国军 张 莉 冯 平</p><p class="ql-block">主 办:教导处</p><p class="ql-block">审 核:李 季</p><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 张 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