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残疾预防 促进全民健康——第五个残疾预防日

忆往昔

<p class="ql-block">  残疾风险伴随每个人,残疾预防与个人健康、家庭幸福、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息息相关,采取适当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多数残疾的发生。</p><p class="ql-block"> 今年8月25日是全国第五次残疾预防日,活动主题是“加强残疾预防,促进全民健康”。县残联与我校高度重视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在学校周边开展了宣传教育活动。</p> <p class="ql-block">宣传海报</p> <p class="ql-block">●什么是残疾预防?</p><p class="ql-block"> 残疾预防是针对常见的致残原因,如遗传、发育、外伤、疾病、环境、行为等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预防或减少致残性疾病和伤害的发生,限制或逆转由伤病而引起的残疾,并在残疾发生后防止残疾转变成为残障。</p><p class="ql-block">●主要的致残原因有哪些?</p><p class="ql-block"> 我们身边常见的致残原因有三大类:一是遗传和发育因素;二是环境和行为因素;三是伤害与疾病因素。这三类因素交叉作用,造成残疾。</p><p class="ql-block"> 残疾分为先天性残疾和后天性残疾。导致先天性残疾的常见原因有近亲婚育,遗传因素,子宫内发育缺陷,父母有吸毒、吸烟、嗜酒等不良行为,妊娠期患某些疾病、服用不当药物,生产中胎儿缺氧、损伤等。后天性残疾也称获得性残疾,导致后天性残疾的因素主要有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如乙型脑炎、麻疹、糖尿病、高血压、精神疾病等;意外伤害可以导致残疾,如交通事故、工伤、辐射和其他伤害。</p><p class="ql-block">●什么是三级残疾预防?</p><p class="ql-block"> 目前国际和我国对残疾都采取了三级预防措施。</p><p class="ql-block"> 第一级预防是有效预防疾病和致残性伤害的发生,需要通过免疫接种、咨询及指导、预防性保健、选择健康生活方式、重视合理行为及精神卫生、安全防护等措施得以实现。</p><p class="ql-block"> 第二级预防是防止疾病和伤害导致残疾,需要通过早期筛查、定期检查、控制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早期医疗干预、早期康复治疗等措施得以实现。</p><p class="ql-block"> 第三级预防是防止残疾发生后出现更严重的残障,需要通过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适配、康复咨询,支持性医疗及适当的护理等措施得以实现。</p><p class="ql-block">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p><p class="ql-block"> 第一级预防是让人们不得病,不受到伤害。</p><p class="ql-block"> 第二级预防是一旦患病,也不要导致残疾。</p><p class="ql-block"> 第三级预防是即使残疾了,也要想方设法不要造成障碍或减轻障碍。</p> <p class="ql-block">宣传员发放宣传单并讲解残疾预防相关知识</p> <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社会残疾预防知识知晓度,帮助公众了解更多预防出生缺陷、发育障碍、疾病、意外伤害等致残的科学知识与方法,推动从生命源头做好残疾预防,促进了全社会更加关注和支持残疾预防工作。</p>

残疾

预防

致残

伤害

疾病

三级预防

因素

措施

后天性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