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出游,不仅丰富阅历开阔视野还可调节情绪放松自我。故,当物质生活得到一定保障之后,出游便成为多数人改变生活现状的另一种选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出游,可简单可复杂,前提是有时间有愿望。有人自由自在说走就走;有人左顾右盼举步维艰。鄙人就属后一种类型,尤其是在步入带娃生活之后出游已近乎于奢望,要照看三个第三代身不由己哟。虽说这些年没断过出游,但多以家人同行。以娃娃为中心选个主题,森林、海边享受悠闲时光是出游的基本原则,与蜗居有何区别?场景不同感觉亦不同。由于COVID-19蔓延世界几近封闭,居家让许多人快憋疯了,在一年多抗疫中尽管各国的方法和手段不同,但努力之下还是有所成效。解封啦,出游成为释放压力的报复性首选。哈哈,不好意思,我们全家也迫不及待地加入其中。一年多疫情期间出游的人确实少了,但也不是没有,去年感恩节妻妹家四口人还从东西海岸三地飞到中部一起度假。亲家老两口从疫情开始到趋紧一年里飞了三次过来看孙儿,咋说呢,亲情重于疫情吧。今年亲家动议国庆日期间全家飞爱达荷度假。该订票了,在商量行程时我们提出了单飞的想法。“就你们的语言水平及不断发生的排华事件,不讨论”。孩子们持否决态度。话分两头说,爱达荷去过两次了,不是不好玩,而是没机会自己出门,放假了做点自己想做的事,各自都有一个短暂的空间放松一下岂不更好。说实话,中美处在僵局之时去东西海岸观光的确有点发怵,参团吧,找个旅行社总可以放心了吧。嗨,巧了,有家华人旅行社准备试水黄石国家公园七日游,时间地点合适,就它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在美国参团异地出游通常第一和最后一程自行解决,组团社定个时间地点过期不候。确定这个行程后就着手订往返机票,计划全家一起出发,他们飞爱达荷首府博伊西,我们飞科罗拉多首府丹佛,机场分手。26日一早全家进入度假模式,选择这个时间段是想避开出游高峰。8座塞纳挺管用,车小了还走不到一块儿哩。办完托运安检孩子们坚持要送到登机口。不至于吧?随便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休斯敦—丹佛航班显示去程一个多小时,回程三个多小时,而实际飞行2个多小时。时间去哪儿啦?哈哈,得克萨斯和科罗拉多不在一个时区,时差吃掉了。飞机降落取出行李就地寻找导游。此时,除了确认书的内容对其它事一无所知。拨通电话,身边有个人说话的声音从电话里传出来,导游。腿脚似乎不太利索,后得知被车压过。闲聊几句,港人,在美20多年导游生涯,开始办退休了,因疫情这次公司一年多来的首发团希望他试水。查验疫苗注射或核酸检测证明,顺便朝每人脑袋上开一枪,事实证明这个资深导游的确老道。集合时间到了,天啊,团团伙伙男女老少40来人,其中华人一多半(普通话少数多为老广),十多个老印加几个白人。这下可苦了导游咯,普通话、粤语、英语,每件事要用三种语言轮流表达,够累。简单几句注意事项后导游引导团队登车,所有行李一概放路边由司机装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疫情之下的冒险出游就此开始。</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标着海鸥假期的大巴是这次出游的交通工具,司机五十来岁一口纯正的京腔,导游说司机开了十多年大巴在车上可以放心睡觉。组团社海鸥假期在洛杉矶,规模挺大,司机说公司车队有80多台车,往年忙不过来常在景区当地租车。这次因旅游还没完全升温就让司机和导游从洛杉矶开车过来上团,一千多迈跑了两天(1迈=1.6公里),够辛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这次出游的散客团里有11小团伙,上车前导游安排座位并声明为相对公平前中后2天换一次。分给我们的是第一排1/2号,司机后面的3/4号是导游席,第二排起小团伙基本上是通排坐。第一排视野开阔上下方便,第三天该换座了上车前找导游,不换了。为啥?大家坐惯了。呀,七天首席便宜占大了,人品啊。其实小团伙不想换座还另有隐情,因所有团伙都是三人以上,换坐1/2号就有人落单队伍散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二次来丹佛,前次是去爱达荷在此转机,时间紧只在机场里转了转。落地,见到处是封闭隔段,莫非是要抹去那些神秘的符号?丹佛机场有许多诡异的传说,这还是上次来过丹佛以后才知道的,不想求证了,不明真伪躲着点,假装不知道可省去诸多烦恼。人生凡事当有好奇但没有金刚钻千万别碰瓷器活。其实有些事也是无法回避,瞧,蓝野马立在进出机场的路边,“死神的坐骑”,这称呼不太吉利哟,神神叨叨的令人毛骨悚然想不看都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离开丹佛机场意味着七天行程的开始。行程确认单第一天只写了丹佛—夏安,没有具体内容,导游说去夏安需4个多小时。夏安是怀俄明州首府,今晚住夏安。或许是长时间没带团了,导游上车伊始话就没停下,正好练听力咯。大巴经过丹佛老城时(国外城市扩建一般都会很好地保留老城),全车人都嚷嚷起来,西洋景,身披彩条的同性恋正在集会游行,赶巧六月最后一个周末是他们自己定的节日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驶过几个街区导游吩咐在州政府议会大厦路边停车,周末进不去咯。建于1894年的大厦与华盛顿国会大厦极像,据说当年用的是相同的图纸,区别是这座圆顶覆盖的是金矿矿工奉献的金块,木办法,在淘金的年代有钱就任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丹佛作为首府人口只有60来万,这个历史上曾被称为草原上的女王城的城市还有个别名:里高城,啥意思?高于海平面一英里。在议会大厦第二个平台第二层大理石台阶正中刻着:ONE MILE ABOVE SEA LEVEU 。官方数据显示丹佛1609米位居第三,怀俄明州首府也是这次出游第一个落脚点夏延排第二1848米,排第一的新墨西哥州首府圣达菲2135米。哈哈,拉萨3658米咱都待过,小意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科罗拉多州议会大厦广场同样模仿华盛顿,中轴线也立了个方尖碑,但缩水咯。广场对面丹佛市政厅的设计十分大气,与议会大厦交相辉映相得益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下雨了,上车。在十七街找个地方停一小时去逛逛十六街,两条街相距三五十米,十六街是最繁华的商业街,巴士免费可以体验一下,街上几乎囊括所有的名牌店价格十分公道,顺便买点晚餐,估计到夏延找地方吃饭有点困难,不过,夏延的牛排不错,导游还没讲完车停稳了。哈哈,忘了说这次出游早餐不全包正餐自己解决,吃啥自便。十六街很窄,两边店铺中间休闲区,一边一条单向车道仅能容下一辆巴士。在街上拍了几张照片但《美篇》放不下,只能看个意思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离开丹佛已经快到晚饭时间了,因夏时制和时差的关系天还亮着。上了州际公路看到的全是荒郊野岭,不知过了多久导游提醒大家山顶上有头大牦牛,真是哦,哈哈,到山下才发现大牦牛是薄薄的片片,山顶招风噢。现在已经出了科罗拉多进入怀俄明州了,呵呵,这地界标志有点夸张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夏延距丹佛145公里,作为怀俄明州首府有点让人失望,怎么看都不相信这是州府,在城东甩块板砖能飞到城西,整个城市6万人口,阁下没看错,这是全州最大的城市。晚上住的酒店不在市区,导游说找服务生十块钱包接送。好吃的牛排在哪?酒店餐厅。等餐时团友陆续也来点餐,过半了。用餐时见导游也在,吃了吗?越南粉。在丹佛曾看见他拎了两盒便当,他们吃饭也是自行解决。注意,这里没吃回扣一说哦。不是导游忽悠,一份牛排加一份意面两人没吃完,真心不错。六点叫早七点出发,清晨的夏延格外宁静犹如世外桃源。夏延建城史可追溯到1867年,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将这里作为山区总部而最后发展成州府,城市的名字则来源于纪念夏延族印第安人,铁路史学家称夏延为“美国铁路之都”,车站被视为美国最美火车站之一,这次没机会欣赏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大巴出酒店经过夏延城区,还没反应过来就出城了。导游说今天景点是:疯马巨石/总统巨石/熊国/魔鬼峰,路程比昨天要短些。沿途依然没有惊人的美景,只是山逐渐成了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山区公路大多是双向两车道,想超车咋办?看标线,在保证不影响对方车辆行驶的情况下有的路段可以借道超车。再者道路限速普遍在75迈,够快了。真有速度上不去的遇有后车会主动在缓停区让道,车德差的极少。对了,知道图片上公路旁的隔离栏是干啥的吗?挡动物,靠路边的那种是挡动物的。而一段段编织密集的隔离栏又是干啥的?挡雪,高原山区特有的产物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开车的朋友一看就明白这是啥,指针在75,到底80。嘿嘿,咱坐的大巴跑起来也够狠的,75迈换算成公里就是120/小时,山区双向两车道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长时间在黑色路面开车眼睛会疲劳,哈哈,隔几迈有一段红色路面感觉不错。为什么会做成红色?这个简单,缓解视神经疲劳。嘿嘿,不完整。红色路面在空中容易识别,紧急情况可以迫降。拍完这张片子发现路边有两辆车,后面的是警车,巡警出没,一闪灯一拉笛老实停车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导游毕竟一年多没带团了,经常意外地遇上修路。路上放置个临时红绿灯就得等着,计划的时间就这样被一段段耽误了,看来像在落实拜登上台前重建基础设施的承诺。接二连三地遇上这情况也总结出点规律,遇到放个灯一般不会等太久,假如遇到引导车带路的就呵呵了,封闭路段绝对在十个迈以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一路没歇脚直到午后才进入黑山。疯马巨石到了,这座世界最大的山体雕塑由印第安人自筹资金与美国人联手雕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看疯马巨石最佳的位置在景区印第安博物馆的平台,兴许是受到感动,暴雨夹着冰雹突然从天而降将巨石清洗干净。博物馆电影厅不停地放映巨石雕刻过程的纪录片,顺手拍几张为编《美篇》积累些素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印第安酋长疯马是奥格拉拉拉科塔的领袖,他带领印第安人参加了抵抗政府抢占黑山的苏族战争。1876 年疯马在蒙大拿南部小巨角战役中击败了美军将军乔治·卡斯特和他的骑兵,为此他被印第安人奉为英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雕塑家柯扎克·焦乌科夫斯基1939年受邀为疯马巨石选址并定下设计方案,工程还没开始二战爆发了,雕刻家毅然参战并加入诺曼底登陆战役。战后他婉拒欧洲纪念二战胜利雕塑的邀请于1948年返回黑山,巨石的雕刻拉开序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雕塑家将一生献给了自己的最后一件作品,1982年他去世时疯马的面部雕刻还没有完成。于是雕刻家的妻子接着主持工程,按照她的计划在1998年开工50周年时终于完成了疯马面部雕刻。第一代人都去世了,可雕刻家的十个孩子却继续在这里工作,作为第二代他们从小就参与工程,现在还有八个人天天在工地上,如今雕刻家的第三代也跟上了。……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疯马巨石背后的故事让人唏嘘不已,电影里出现了巨石的另外一个视角,真是件了不起的作品,国家没掏过一分钱。雕刻家和他的后代让人敬佩,印第安人这个民族让人敬佩。这么多年过去了,一代接一代使巨石每天都在变化。有人断言疯马巨石最终一定能完成最初的设计。你信不信?我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距疯马巨石二十多公里的拉什莫尔山国家纪念公园又称总统山,从1927年10月到1941年10月雕刻家格曾·博格勒姆和约四百名工人用14年在花岗岩山体上雕刻了国父乔治·华盛顿、独立宣言起草人托马斯·杰斐逊、和平使者西奥多·罗斯福和黑人之父亚伯拉罕·林肯四位总统头像,选择这四位是因他们代表了美国前150年历史及享有的重要地位。1933年拉什莫尔山纳入国家公园管理局。哦,电影《国家宝藏2》也是在这里拍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从疯马巨石去总统山基本上是在山里穿行,车在转过一个山崖之后导游喊了一嗓子,回头看!Oh My God,四座总统面部巨石雕刻正面对着每个回首的人,据说每个回头的人都会在瞬间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呼。1941年3月雕刻家病逝,他的儿子接手工程,七个月后因资金匮乏而停工。由于没有完成设计方案,拉什莫尔山国家纪念公园也没有宣布完工,1991年7月时任总统老布什为拉什莫尔山举行了官方落成典礼,这一天恰巧是工程停工50周年。没有完成设计方案将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山体雕刻永远留下的遗憾。以往在网络上有过一幅总统山背后的图片并附有一段贬义的文字,呵呵,这无聊的造假很让一些脑残过了把瘾。阿Q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离开总统山导游安排顺路去熊窝,据说人类占领了若干年前的熊窝,熊被收养成了野生动物园的一个物种。出熊窝一个多小时到达魔鬼峰(塔),这是美国第一座国家保护区哦,1906年热衷野外生活的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总统山排第三位)通过古迹法案设立的。传说魔鬼峰就是《圣经》中所说的通天塔。高264米,基座直径303米,顶端直径84米的庞然大物到底是啥?火成岩。说细点是在距今五、六千万年前,地心岩浆涌到地表还没喷出去就凝固了,又经过千百万年风雨和无数次地层变动,周围柔软的沉积岩驳落后留下了这座魔鬼峰。魔鬼峰是北美最佳裂隙攀岩处之一,数百条裂缝将整座岩石分割成六角形,最长的裂缝达122米,宽度也相当可观,根据评估魔鬼峰的攀登难度系数万5.7~5.13,属于高难攀岩场所。每年众多攀岩者都会相聚在此一展身手。因为魔鬼峰原属于印第安人的圣地,基于对印第安信仰的尊重,政府规定每年六月停止攀岩一个月。哈哈,又是一个失之交臂的错过。哦,《第三类接触》是在这里拍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接近天黑时抵达吉列,在酒店餐厅解决晚饭吧,意外的是这小地方竟然有华裔女服务生,可以无障碍交流。真是应了那句话,凡有人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啥好吃的,简单点,肉粒蛋炒饭?行,乌冬面?可以。呵呵,炒饭里配的牛肉和鸡肉丁分量很足。早晨出了吉列才想起来没注意这地方长啥样。不过这也不能怪咱,酒店在城边上压根就没进去。再,怀俄明最大的城市也就六万人吉列就不用说了。中途在飞行博物馆边上停车休息,打开手机谷歌地图,哇塞,馆区面积好大还有跑道,里面停了几十架老飞机,前不靠村后不着店的,弄不懂飞行博物馆为啥建在山区的公路边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露天博物馆里没遮没盖的飞机保护的真不错,似乎加上油就能飞起来。馆区里两个硕大的厂房可能是用于维护藏品的。博物馆建在这给谁看?过路的人?拍脑袋使劲想还是没想明白。算了,不想了,累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进山咯,惊回首,离天三尺三,落基山脉虽不算高但许多山头也是终年积雪。理论上说吉列到黄石国家公园已经不远了,但路上依然遇到修路延误了不少时间,中午赶到1906年建成以一个牛仔名字命名的小镇Cody。小镇不大但一点都不落伍,趁在中餐馆吃自助餐的间隙上街转转,哈哈,户外和纪念品店的东西都很时尚。知道原因吗?黄石国家公园里没有商家,Cody 紧靠黄石商机自然就多点,先有的黄石公园后有的小镇吗,小镇为黄石而生。照片里是Cody最老的房子,1903年建的第一家酒店,如今门前仍然车水马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dy 博物馆,百来年啊。一个可以无限延展思考的课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午餐后又行车一个多小时,到黄石公园已是3点多了。黄石公园因位于黄石河源头而得名,但人们普遍认为其名来自黄石大峡谷石头的颜色,所以名字的来源至今没有定论。不过这个问题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1872年设立的地球上独一无二的神奇乐园可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园区有东/南/西/北和东北五个门,Cody 靠东门。停车购票,$25/人(管七天)。呵呵,大门简陋极了,嗨,门口有个小飞机禁止标志,只能平视哟。咋文不对图,是,篇幅受限加之黄石的门确实与国内景区的门不在一个档次上就不上图了。在景区常见路边有人举着望远镜看野生动物,相比中国大爷的长枪短炮可差远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黄石国家公园多大?8983平方公里,主要位于怀俄明,蒙大拿和爱达荷也分别有一部分。黄石景区有山脉河流森林湖泊峡谷多种生态系统,景区分为:西北猛犸区(以石灰石台阶为主也称热台阶区);东北罗斯福区(保留着老西部景观);中间峡谷区(瀑布大峡谷和诺里斯间歇泉盆地);东南黄石湖区(湖光山色);西及西南间歇泉区(间歇喷泉/蒸汽/热水潭/泥地/喷气孔)。黄石火山是北美最大且仍处在活跃状态的超级火山,在过去两百万年中喷出的熔岩和火山灰覆盖了公园绝大部分地区。公园各片区由一条8字型道路相连,限速大都在45迈。处于好奇问导游跑一圈要多长时间。500多公里不停车估计8-9小时吧。进黄石第一眼看到的是巨大的黄石湖,导游吩咐司机先去湖边黄山大酒店用个洗手间,嘿嘿,景点洗手间基本都是简易的坑,环保啊。大酒店设施自然很棒但全景区也就4个,小木屋3-4千个也不是想住就住的,要预约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黄石最常见的野生动物是北美野牛和鹿,保持十英尺,这些家伙不定啥时会发飙哩。尤其是野牛有事没事就在路上晃悠,一吨多的家伙奔跑起来时速能达到60公里,遇上只能耐心等待,人家的地盘吗。说来也巧傍晚就遇上动物挡道,原地等了近一小时,直到后面上来警车才把路打通。黄石的熊和狼也是挺出名的,但它们大都生活在东北区的拉马尔山谷,其它区域很少见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大酒店稍事停顿导游决定去老忠实,这口间歇泉是1870年探险期间第一个被命名的,也是去黄石必须打卡的景点,现在老忠实的喷发间隔时间约90分钟,每次喷发4分钟,当然前后间隔5-10分钟也属正常,老忠实的游客中心一般都会比较准确预报每次喷发时间。赶到老忠实见许多游人四处散开,完了,刚喷过。等下一次太耗时了,改去大棱镜。踏上通往大棱镜的栈道先得路过怡东温泉,呵呵,热气腾腾犹如在澡池一般,水温93度感觉要冒汗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大棱镜亦称大彩虹,1839年被探险家发现,直径约百米,深近50米,水温高达85度,微生物让水变得多彩,在美国排第一世界排第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大棱镜在黄石属最有名的温泉之一,它的美在于颜色随季节变换,春季从深绿色变为橙红,夏季呈现出橙、红或黄色,到了冬季则又回到深绿,想要拍到它绝美的身姿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上帝的调色盘是人们形容五彩缤纷时最喜欢用的语句,恕不知这句话原本是赐给大棱镜的,地球最美的表面。想以最佳视角和角度拍摄大棱镜需爬到温泉西南的山丘上,罢了,不是人人都有机会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哈哈,大棱镜边上这颗绿松石温泉也相当漂亮,它个头小,地势低,恰好能全部收进镜头。再旁边还有一颗更小的欧泊石温泉(不上图了),用珍贵的宝石来命名这些小号的温泉足以证明其魅力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温泉水不断涌出,汇成溪流,融进河道,最后汇入黄石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诺里斯间歇泉盆地是最热、最活跃、最不稳定地方,不可预测的喷发常让游人吓一跳,带来别样的刺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诺里斯间歇泉盆地的色彩十分丰富,有清澈见底的蓝绿,有柔和丝滑的蓝白,酸性或碱性温泉以及各种菌类将河道染成了橙或绿色。哦,号称世界最大的“蒸汽船间歇泉”也在这个盆地里,它长期蛰伏很久才爆发一次,最近的一次在2008年,喷发高度近115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诺里斯间歇泉盆地见到的是烟雾缭绕,四处狼烟的景象,蓝天白云下白茫茫的矿物质覆盖在大地上如同雪景一般,美翻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不稳定性是诺里斯间歇泉盆地最大的特点,一些老喷泉死去新的又迸发出来。还有被称为泥火山的小火山口,一滩滩灰色泥浆池子咕嘟咕嘟地冒泥泡,一旦喷发也是地动山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黄石湖是黄石公园最大的内陆湖,湖水清澈见底宁静浩瀚。湖水经过山间缺口流入黄石大峡谷后形成激流呼啸而下,造就出著名的大瀑布。黄石瀑布是黄石最为壮丽华美的景色。自从被发现已被众多著名的艺术家捕捉在画板上。在炫丽多彩而陡峭的深谷中沿步道下行,半山腰有处观景台,眼前一泻千里的瀑布悬挂在峡谷尽头,激流沿着断崖倾泻而下,跌落时溅起的水花如白雾四散飘荡,这就是上瀑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黄石湖流出的水形成了黄石河,河边树木成排贯穿黄石公园到达蒙大拿州境内并流向远方,97公里的黄石河堪称美国境内惟一没有水坝的河流。由于地势高汹涌湍急的河水及支流将山脉劈开,创造出多处神奇的黄石大峡谷瀑布,阳光下,峡壁的颜色从橙黄到橘粉,色泽斑斓,恰似彩条飘舞山谷,景色蔚为壮观。眼前从半山中倾流而下惊心动魄的这就是下瀑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猛犸热泉位于黄石公园西北区,是世界上已探明最大的碳酸盐沉积温泉,由于温泉中生活着很多藻类,使温泉颜色呈现出棕、橙、红、绿色,奔流不息的温泉随着阶地而下,形成了七彩大台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猛犸热泉原有多个热泉从山坡上一节节流下来,逐年累月形成了色彩丰富的阶梯。但2002年一次地壳运动大部分热泉停止了活动,导致大量微生物死亡,死去的细菌变成了灰白色粉末残留在干枯的台阶上,猛犸象热泉因此渐渐地失去了颜色,往后这一绚丽的景观将会黯然退场,留下的将是永远的遗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离开猛犸热泉再赴老忠实,嘿嘿,又刚喷过。导游建议抓紧去看牵牛花池,从老忠实去牵牛花池是步道,虽不很远但也超过3公里,时间不宽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去牵牛花池沿途也有许多间歇泉因此走走停停感觉时间更紧,走到城堡间歇泉见白色气体正呼呼地往外喷,好大的气势。城堡间歇泉喷发周期10~12小时,喷发前没任何迹象,喷发持续20分钟高度近30米,水喷完了会接着喷40分钟左右蒸汽。因为间隔的时间长所以刻意等候观赏的人并不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黄石公园是世界最大的火山口之一,园区温泉数量过万,间歇泉达三百多个,不夸张地说世界地热资源有半数落在了黄石,太神奇了。作为资源实际上人类很早就开始利用,温泉沐浴和医疗,建造农作物温室和取暖,水产养殖及烘干谷物等。但黄石丰富的热能却并没有被充分利用,可惜了。据说美国宇航局曾计划将黄石公园超级火山下的岩浆库用注入凉水的方法冰冻起来,使其成为可观的地热资源。据测算黄石公园的岩浆库约10667立方公里,如将岩浆库温度降低一千度,释放出的能量差不多能给整个地球使用一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牵牛花池是黄石公园最美最上镜的温泉之一。橙黄绿蓝色彩艳丽恰似一朵盛开的牵牛花。但从公园开放以来,游客们一直往牵牛花池里扔硬币,祈求好运。大量硬币落下去阻塞了喷泉的热喷口导致池内温度降低,为此工作人员从牵牛花泉孔中吸出过成吨的硬币并加装了护栏,以期达到保护作用。但长期以来硬币产生的化学反应还是导致牵牛花改变了原来的色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千万不能再错过老忠实的喷发了,匆匆欣赏了牵牛花池赶紧掉头往回走,走了没几步见导游步履蹒跚的往这赶,“快,预报喷发提前了”,“我去喊人”,“你们快走,喷发我见的多没事”。导游说的是实话,咱也不客气了。赶到老忠实时观景台周边已经坐满了人,老忠实的喷口丝丝地冒出热气,选了个中间位置坐下心才算定下来,呵呵,三顾老忠实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老忠实喷泉的观景平台呈半圆形,越过喷泉是一座山岗,据说去山岗上看又是另一种体验。在等候老忠实喷发时观景台的弧顶突然骚动起来,什么情况?哈哈,不知啥时候一头野牛闯进了场地,嘿嘿,俨然一副主人的架势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老忠实有动静了,热喷口咕嘟咕嘟冒出滚滚热流,然后热气与滚水一起喷发,人群沸腾了果然不负众望,老忠实先是喷出几米高的水柱,似双头状,紧接着热气裹挟着热流喷涌而出,巨大的水柱冲向天空,持续数几十秒后水柱慢慢降低,仅仅几分钟又复归平静,一个轮回结束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散场,很多人意犹未尽恋恋不舍,想想人也挺有趣,这地热喷泉和人造喷泉除了热度不同并没特别大差别吧,大老远的来凑热闹为啥?真是说不清道不明,兴许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就像同黄石公园里的细刨花间歇泉喷发时高度曾达到91米,见过吗?遗憾的是1985年后就偃旗息鼓不再喷发了,信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旅行社去黄石为降低费用极少住景区内,当然景区也接纳不了太多游客住宿。旅游小镇应运而生了其中西黄石、杰克逊和科迪更为成熟。算起来西黄石镇是距公园最近的,不大的镇子里除了披萨汉堡塔可还有日本料理,2家华人开的中餐馆也挤在同一条街上,赶上饭点小镇里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瞧瞧菜单,除了家常菜还有野味,真不知道疫情期间客源减少他们是怎么挺过来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西姆指间歇泉盆地在黄石湖边上,15 万年前一次火山喷发导致地壳下陷形成了现在的盆地,盆地里一汪汪的泉冒着热气,由于每个泉眼所含的矿物质不同,因此颜色差异很大,有碧绿,有深蓝,还有的直接就是泥浆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这口泉颜色很深邃哟,不错,这就是西拇指区著名的黑泉,水温73度,过去泉水里生长的蓝绿藻菌使温泉为深绿并近乎于黑而得名。以后受地质变化影响,泉水变蓝,作为黄石最漂亮的深蓝色温泉之一,黑泉的名字仍得以保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雾气弥漫,绿波荡漾,群山环抱,岁月静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西拇指盆地里由于温泉渲染出的色彩也十分丰富,赭红姜黄中一汪翠绿碧蓝通透的温泉可是其它湖边没有的景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黄石公园的地质含硫量很高,使得黄石湖水看上去非常清澈,但这种水不能饮用也不能游泳。在高山湖冰凉的湖水中,高出湖面的喷泉口不停的冒着热气喷着热泉,寒与热相逢,冰与火交融,喷泉中的矿物质沉积后形成了小型火山锥,这个名为钓鱼锥的湖边间歇泉也是西拇指盆地中著名的打卡点。过去当地人在钓鱼锥上钓鱼,钓到鱼后就直接将鱼放在该热泉中煮食而得名。哦,又是一个遗憾,钓鱼锥过去是间歇热泉不定时喷发,由于湖水上涨将其锥体部分淹没,如今不再喷水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走在沿湖修建的栈道上,一边是深邃冰凉的高山湖,一边是热气腾腾的温泉池,俨然是冰火两重天的感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之一的黄石公园毫无争议地列入世界上50个最值得去的地方之一,黄石何以吸引世界上众多的游人?“尽量保持它原来的样子”,从国家公园的定义上可以得到答案。正因如此,从1872年到现在除了自然消亡的风景黄石几乎没有太大变化。何为沃野千里,当美丽的图片变成自身经历那种感觉是难以形容的,兴许这就是为什么大老远跑来的魅力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西拇指间歇泉盆地转一圈30分钟左右,到此算把黄石主要景点都转了(除东北区拉马尔山谷)。出南门去大提顿国家公园。大提顿和黄石紧挨着(当然也不是门对门距离20多公里),两个公园原先一张门票通用,前两年开始分开了,也是哦,2小时工资就能在两个公园转七天,福利不要太好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属于落基山脉的大提顿山脉绵延200多英里伴随蛇河流经国家公园。以连绵的雪山而著名的公园有海拔3048 米以上山峰二十多座,其中最高峰大提顿峰海拔4198米。公园东部有许多冰川形成的湖泊,最受欢迎的则是最大的杰克森湖,假如没风就好了,你懂的。巍峨的雪山、纯净的湖水完全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哦,派拉蒙公司的电影《泰坦尼克号》很多人都看过,想必对派拉蒙的Logo 也有印象,很多人认为Logo 的图像就是大提顿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大提顿峰还有另外一个画面,广袤的草原,运气好也是出大片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杰克逊镇被誉为黄石与大提顿间必经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人口不到一万的小镇却有个能让空军2号起降的机场,呵呵,前副总统切尼也住在这里。小镇闻名遐迩不仅是因为昔日牛仔们在此聚会进行牲畜和皮毛交易的地方;也因为它四面环山风景优美,夏天有蛇河漂流,冬天有世界著名的天然滑雪场,明星富豪都喜欢在此置业安家,令人咋舌的是一座木质小别墅最高标价曾经达1600万美元。如今小镇上有20个艺术馆,38家酒店,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小镇上有个名扬四海的鹿角公园。公园在小镇十字街的中央,它得名于公园四角的四座拱门,你绝对想不到,拱门是1960年用大角鹿的鹿角搭建的,用了7500只鹿角噢。在杰克逊镇导游建议大家去镇上的一家中餐馆吃午餐,还没走到地方导游就直呼完了,一年多没来中餐馆的位置连房子都扒了,重建后还是不是中餐馆就不知道了。换家泰国餐吧,完了,歇业,全是疫情惹的祸,汉堡、三明治随便吧。在黄石住了两个晚上,今晚住盐湖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杰克逊镇到盐湖城400多公里,3点半出发到盐湖城吃晚饭没问题。可天有不测风云,跑了近一个小时遇上堵车,有耐不住性子人的从房车上取下自行车去探路,过一阵回来说翻了两个山头还没看到前面发生了什么。原地不动等了一个多小时,对面不时也有车过来,没堵死吧?还是司机老道,都是掉头的小车没大车就没通。落后啊,在山里收音机收不到广播,手机没信号。不过换谁都得考虑山里开通通讯的成本,人口密度山里一平方公里不到2人,谁投资谁的脑子有毛病。等下去估计天黑都动不了,导游和司机商量咋办,掉头,绕道,两人果断决定返回杰克逊。哈哈,绕道得先回小镇,回头反倒豁然了,有人开始数排在后面的车,嘿嘿,一个多小时后面排了530多辆。回到杰克逊有消息了,一辆18轮翻了要等大型吊机进去才能处理。绕道有点费劲了,许多去盐湖城的车都挤进来。天黑前找个大的加油站加油顺便把晚饭也解决了,最简单的就是炸鸡腿。夜里11点多终于到达盐湖城。6点叫早吃早饭,7点去大盐湖,抓紧咯,早晨的大盐湖是不是很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盐湖城因紧靠大盐湖而得名,西部山区的重要城市。1847年为摩门教徒所建,早期为向西部拓荒者和采矿者的物资供应中心,1870年随铁路到达而兴起,1896年成为犹他州首府。大盐湖是世界第二大的咸水湖,也是没有出口的死水湖,大盐湖的含盐量高达25%仅次于死海,由于浮力特强,人跳进湖里也不会下沉。在湖边扑面而来的海腥气犹如来到了海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847年7月24日在东部的一批摩门教徒为逃离迫害,实践宗教,穿过大半个美国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在靠近3885平方公里大盐湖时他们误以为来到海边,有地可耕种,有海可捕鱼,领袖杨百翰希望他的团体最终在此能和平地生活。他在调查了这片看似贫瘠的荒地后说“这就是我们要找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盐湖城东西两侧山区是铜、铅、钻等重要的矿产地,作为西部矿业中心金属冶炼和加工工业十分发达;在灌溉农业基础上建立了以制糖、罐头、食品、乳品、肉类加工等规模较大的食品工业;电子工业已发展成主要的工业部门;宇航、炼油、矿山机械也颇有优势。离开大盐湖景区,嗨,一个巨大的烟囱竖在正前方,真不讲究,不过也确实与风景无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盐湖城有美西的十字路口之称,不仅有多条铁路、公路连接周边,而且它还是重要的航空站点,航线四通八达。城西南的宾厄姆是世界著名铜矿区之一,泛着红色的露天铜矿为盐湖城积累了丰厚的财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去盐湖城一定要看一下犹他州政府议会大楼,这座新古典主义建筑坐落在小山冈上,整个建筑的规模和外形可与华盛顿的国会山庄相媲美。大楼始建于1912年,拜占庭式的圆顶庄重大气,富丽堂皇的内部装饰,光洁的大理石墙柱,精美的彩绘天棚,许多雕工精细栩栩如生的人物塑像伫立其中,犹如一座艺术的殿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追溯历史可以看到盐湖城这座移民城市发展的历程,城市建成后居住在这里的几乎全是摩门教徒。1869年横穿大陆的铁路带进了大批外来者,城市人口及族裔随之发生了变化。在政治计划下波黑、苏丹、阿富汗、索马里和俄罗斯难民来到这里居住,此外还有来自太平洋岛国萨摩亚及东加的人口,因为很多太平洋岛国出生居民都是LDS教会的成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州政府议会大楼是免费开放的,可以随便参观,当然大楼内外也有一些配枪的警察分散在不同的地方执勤。放心,他们决不会干涉游人的行动,相反还会热情地引导你如何欣赏这座精美的建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蜂房州”是犹他州的别名,意思是全州的百姓如辛勤的蜜蜂建设自己的家园。为此州政府特意在议会大楼门前最显眼的地方摆放了一座蜂房雕塑,也许是雕塑家功力不够强大,也许是人们欣赏不了雕塑家的作品,明明是蜂巢上停着两只煽动翅膀蜜蜂可许多人愣是觉得那玩意是两只苍蝇叮在一坨牛粪上。哈哈,说笑了,导游就是这么介绍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嗨,一楼大厅似乎有会要开,而且还是个公开会。看到这场景突然想到一个不易推论的话题。从理论上讲政府的开放程度,反映的是民众对其信任支持的程度,也是其自信心和公信力的表现。但凡公众不能参与就必定存有私利,假如这种现象存在于公权,公权也就不公了,长此下去将会为民众所抛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盐湖城真的挺漂亮,因环境优美治安良好和发达的医疗水准被列为全美最适合居住的城市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盐湖城是全世界摩门教徒的圣地,是一个因信仰而兴盛的城市,半数以上的居民都信奉摩门教。坐落在圣殿广场上的摩门圣殿始建于1853年,耗时40年于1893年完工。遗憾的是作为城市标志的这座哥德式典雅古朴的高大建筑正在整体装修,不过即便是不在装修期非教徒也是不可以进去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圣殿广场由摩门教建筑群构成,其中具有现代建筑风格的总部大楼是全市最高的建筑。椭圆型圆顶大礼拜堂有世界上最完美的声学建筑之一的美誉,里面那架给唱诗班配乐用的管风琴有一万一千多根管子,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管风琴之一。参观中心陈列着许多实物模型讲述着摩门教文化和历史故事。受场地和时间限制没拍总部大楼和礼拜堂的全景,见谅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这座1882年建造用于礼拜、讲课及每周免费音乐会的会议厅颇具特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保存在广场上的这座小木屋估计是摩门教的文物了。不过在老美游历你会发现很多城市都会保留下初创时期的小屋。呵呵,不仅不影响城市形象反倒显得文艺范十足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上车,驶出圣殿广场不远的十字路口,导游说路边这座建筑就是02年冬奥会的主场馆,哈,拍下了这张车窗玻璃严重反光的片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从盐湖城去拱门国家公园有近500公里,车上无聊只能看窗外闪过的景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哟,那辆18轮小火车似的还拖着两节挂车,身手不是一般的了得啊。要知道开18轮虽然辛苦但收入也相当高,那毕竟是个大家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71年设立的拱门国家公园是一处令人难以置信的奇境,风雨打磨出铁锈红般的岩石太抽象,验证想象力的时候到了。309平方公里的园区是世界最大的自然砂岩拱门集中地,上亿年的风化侵蚀,大自然在这片土地上雕凿出了2千多座天然岩石拱门,其中最小的0.9米,最大的跨度达到93米。随着岁月流逝,新拱门形成了,老拱门坍塌了,如此强大的自然力真不可小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进入景区首先来到的是天然石雕区。在成群的石雕中有著名的法院大楼和三个长舌妇,其实三个长舌妇模样还是挺俊秀的,莫非是阿诗玛来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平衡石,拱门国家公园的标志性景观,据说这块39米高近5千吨的巨石在1942年发现它时就悬在那儿了,许多人担心不定何时一阵风吹过巨石就会滚落下来,可多少年过去了任凭风吹雨打它一直维持着自身的平衡,不过相信随着日积月累的风化这个景观终将消失,赚到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平衡石边上的停车场看到远处几座大型拱门,这里是南北窗区。一条崎岖不平的小道弯弯曲曲的伸向山间,山不很高,但脚下不注意踩在风化了的碎石上亦很难堪,在这一公里多的小道上徒步最难忍受的是火辣辣的太阳,算了,忍了,来一趟不容易。南窗,像只眼睛,心灵的窗户,自己想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炮塔拱门因外形像而得名。它在南北窗的对面,与南北窗构成三角形,可以两人并行的步道一直通到拱门里面,有人说炮塔拱门不大我说炮塔拱门不小,瞧瞧游人在其间的比例便能够作出判断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炮塔拱门斜上方是北窗,要想同时看到南北两个窗必须在较远处换一个角度。有人说这是一双深邃明亮的眼睛,有人说这是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一步一景大自然带来的视觉享受和想象空间太丰富了,出游的快乐就在其中。精致拱门和魔鬼花园没时间去了,回身眺望远处绮丽的山岩,或许将来更美的景致就在其间,审美疲劳,留点念想,没准还会二进宫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飞丹佛出发,从丹佛回家,七天转六个州跑2800多个迈,观赏了北洛矶山和中洛矶山之间的熔岩高原上多处著名景观,虽说是走马观花但也不虚此行。行程最后一天,早起离开大章克森前往科罗拉多著名滑雪胜地韦尔小镇,为啥不住韦尔,太贵了,土豪待得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韦尔是美国第三大滑雪胜地,也是科罗拉多州最终的滑雪胜地之一。小镇以旅游休闲度假著称,人口刚刚超过五千。 由于地处山区韦尔的海拔达2400多米,为科罗拉多最高的城镇之一,滑雪场最低的海拔2470米,最高的竟然在海拔3527米。漫步小镇,依山而建的欧式小屋典雅浪漫,错落有致,山上融化的雪沿着小街流淌下来汇成一条清澈的小河,到处都透着清新的气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小镇的人爱花,大街上、阳台里凡是能摆花的地方摆满了盛开的鲜花,爱花不仅是生活的情趣,更是对待生活的态度。民以食为天,在小镇上用餐完全是轻松的享受,走进餐馆服务生会送上一盘免费的带壳花生,不须拘泥,花生壳可以扔在地板上,咔嚓咔嚓,花生壳在脚下发出的声音勾起了儿时的记忆。漂亮的小镇,去过韦尔的人都会被小镇所迷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翻越科罗拉多排名第十的洛矶山脉4352米的前沿高峰格雷斯峰,穿越2.7公里世界上最高的海拔3400米的艾森豪威尔隧道,来到此行最后一个打卡点红石剧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依古老巨石而建的红石露天剧场坐落在莫里森小城,这个丹佛最美的景点诞生于三亿年前沧海桑田时期,在漫长的岁月里大自然鬼斧神工打造出这个气势恢宏,景色壮丽令人叹为观止的剧场以其独一无二的魅力闻名于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难以想象,三块巨大无比的天然红石奇妙地将建筑艺术与自然景致浑然天成的结合在一起,从1908年建成至今每年都会有世界著名的歌手乐团在此演出。白天,游人们可以免费参观音乐家们向往的“名人堂”,可以坐进免费开放的剧场观众席体验艺术的氛围,左手创造之岩,右手船岩,音乐在巨石间产生的混响如同置身于音箱里倍感震撼,难怪观看演出的票价会达百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每年5月至9月红石剧场都会举办夏日音乐季,邀请最顶尖的爵士、摇滚、流行音乐人前来演出。在星空下欣赏一场音乐会,想想这该是何等惬意的享受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红石剧场是世界公认的唯一一个具有完美声学效果的天然露天剧场,披头士乐队 、感恩而死乐队 、U2 和布鲁诺·马尔斯等世界知名演艺人员都曾来这座传奇舞台登台献艺。哦,朱熔基当年访美也在这个剧场里聆听了一场音乐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老照片,当年艺术家为什么要站在窄窄的木板上演唱,百思不得其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红石剧场到丹佛就20来公里,上车后导游自然要做一番总结。“送完你们休息一天再接个团,完事就可以退休咯,司机师傅明天要保养车子,后天继续上团,很不幸整个夏天他都要待在丹佛上团回不了家咯”。掌声,长时间的掌声,是认可,是感谢,这次出行真的不错。“为了感谢司机的辛苦,下车取行李时记得和他握个手哟,你懂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蓝野马,丹佛机场到了。下车,司机一如既往地钻进车肚子里往外卸行李,待他从车里钻出来直起腰后咱走上前,“辛苦啦,谢谢!”在看似随意的击掌中将一张钞票拍在他的手里,心领神会一切尽在不言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呵呵,结束行程,回家咯。取票、托运、安检,一切都很顺利。晚饭就在机场里解决吧,呵,丹佛机场里的餐饮店可真不少,价格与外面比也差不多,点份日式牛肉炒面吧,量好大。延误,7:20延迟到8:50。下雨了,候机大厅的窗外隐约出现了彩虹。延误,换登机口10:10起飞。好奇,没人纠结,没有人去值机台指责机场不守时。延误,再换登机口11:40起飞,没脾气了。话说回来延误在老美是司空见惯,前后脚出游的妻妹返程中转竟因延误不得不在盐湖城机场的地板上过夜。嘿嘿,平安就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好了,收了,回来快两个月了,过的真快。前期忙着整理照片,近期《美篇》系统升级没法干活?匆忙编了个满篇,长了,没空打磨,舍不得删减,望海涵!</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疫情之下,风险出游》是不是真有风险?答案是肯定的。只是相比早些时期感觉上略微松弛些罢了。虽然接种了疫苗但不能保证不被病毒感染,况且大环境就没有实施管控,什么黄马绿马没这一说,即便是个口罩在很多场合也没有要求了,总起来说这次出行机会把握的还挺好。近日随着病毒变异形势又严峻了,感染者人数急剧大幅上升,ICU病床爆满,连取消了口罩令并声称要对强制他人戴口罩的人予以罚款的州长自己亦检测为阳性居家隔离了,他可是完成疫苗接种的。不料想,四天后爆料州长转阴了,什么鬼?说故事吶。唉,风险常在好自为之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