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 梦 西 藏

邬惊鸣

<p class="ql-block">  对神秘而美丽的西藏一直心向往之。 五月二十八日,我们一行十人的西藏游小团队出发了,团员全部是我的老同事、老同学、老邻居,年龄最大的68岁,最小的35岁,平均年龄55.4岁。</p><p class="ql-block"> 此次行程经过了近二个月的筹划,旅游方式为自行组团、自定行程、西藏包车。游程为西藏小环线,除了阿里地区因考虑团员平均年龄较大不适合前往外,其他的藏北、林芝、昌都、山南、日喀则地区基本都涉足了。</p> <p class="ql-block">  虽说在行前已看了好多有关西藏游的攻略,在物质和心理上都对高原反应作了充分的准备,但登上北去的火车时,大家的心依然是激动而忐忑不安的…</p> <p class="ql-block">  5月30日凌晨三点火车驶入格尔木站,车厢内开始供氧,意味着列车正式开始进入高原区,接下来列车将翻越海拔5100米的唐古拉山,经过藏北草原到拉萨。</p> <p class="ql-block">  随着海拔的升高,每个团员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高原反应:头痛、胸闷、心跳加速、失眠,严重的还出现了呕吐。随身带去的饼干在高海拔下竟也鼓胀欲裂。</p> <p class="ql-block">  不过车窗外的景色也愈发美丽起来…</p> <p class="ql-block">  从列车上拍摄的措那湖。</p> <p class="ql-block">  经过近48小时的车程,三十日傍晚,列车终于抵达拉萨站。</p> <p class="ql-block">  <b>5月31日,拉萨--米拉山口--巴松措--卡定沟--八一</b></p><p class="ql-block"> 在拉萨稍作休整,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开始赶往林芝,为的是希望能尽量减少高原反应。从拉萨到林芝,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是必经之路,这也让我们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在5000米以上的高海拔是什么样的感觉。不过米拉山隧道正在施工,下次从拉萨到林芝可能就不必翻米拉山口了。</p> <p class="ql-block">  在松赞干布的诞生地稍息</p> <p class="ql-block">  巴松措,藏语意为“绿色的水”,是红教著名的圣地和神湖。</p> <p class="ql-block">  晚上八点,我们终于赶到了距林芝八一镇28公里处的卡定沟天佛瀑布风景区。 落差200米的瀑布水中天然形成的一尊大佛时隐时现,天佛瀑布由此而得名。这是晚上八点四十分拍摄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b>6月1日,八一镇--鲁朗--通麦--波密。</b></p><p class="ql-block"> 中午在鲁朗镇品尝到了正宗的石锅鸡</p> <p class="ql-block">  鲁朗林海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  从八一到波密,要经过川藏线上最危险的一段--通麦天险。通麦沿线的山体较为疏松,整个路段不仅路烂且险,号称是世界第二大泥石流群。一路上不断看到刚清理过的泥石流,沿线警示路牌非常多,我们在这一段28公里的路程上足足走了三个多小时,中间还经历了车陷泥坑的惊险。不过通麦段正在建设大量的穿山隧道,要不了多久通麦天险也许就不复存在了。</p> <p class="ql-block">  通麦天险全程都是这种泥泞的山路</p> <p class="ql-block">  正在建设中的新通麦大桥。</p> <p class="ql-block">  通麦小镇,从川藏线进藏驴友的驿站</p> <p class="ql-block">  318国道随手拍…</p> <p class="ql-block">  夜宿在有“西藏的瑞士”之称的波密县城。</p> <p class="ql-block">  傍晚信步徜徉在波密河滩边挑拣了几块自己喜欢的石头,姑且把它命名为“波密石”,这是回沪后用“波密石”制作的小盆景。</p> <p class="ql-block">  <b>6月2日,波密--米堆冰川--然乌湖。</b></p><p class="ql-block"> 米堆冰川,主峰海拔6800米,是西藏最主要的海洋型冰川、中国三大海洋冰川之一,2005年被评为中国六大最美冰川之一。</p> <p class="ql-block">  骑马进冰川</p> <p class="ql-block">  然乌湖在昌都地区八宿县境内,湖面面积22万平方公里,湖面海拔高度3850米,由于交通不便,目前然乌湖游客罕至,群山绿影环抱之中的然乌湖让人觉得格外静谧而妩媚。</p> <p class="ql-block">  <b>6月4日,雅鲁藏布大峡谷--南伊沟风景区。</b></p><p class="ql-block"> 在建中的雅鲁藏布江大桥。</p> <p class="ql-block">  南迦巴瓦峰,又称“羞女峰”,主峰7782米,有冰山之父的美誉。据说每年能看到主峰的时间只有几十天。2011年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摄制组曾在此等待两天拍摄也无功而返。我们到达观景台时,幸运地看到了她的主峰。</p> <p class="ql-block">  <b>6月5日,南伊沟</b><b style="font-size: 18px;">--</b><b>羊卓雍措。</b></p><p class="ql-block"> 在同导游、司机商量后,我们放弃了拉姆拉措的行程,改为前往南伊沟风景区,南伊沟的尽头,就是所谓的“麦克马洪线”了。看到西藏最丰绕的地方被印度控制着,心里不免有些怅然。</p> <p class="ql-block">  <b>6月6日,羊卓雍措--卡若拉冰川--扎什伦布寺--日喀则</b></p><p class="ql-block"> 羊卓雍措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湖面海拔4441米, 湖水均深20—40米,最深处有60米,是喜玛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p> <p class="ql-block">  途经伍巴村,我们访问了藏民家庭。伍巴村曾是阿沛·阿旺晋美的领地。</p> <p class="ql-block">  卡若拉冰川是西藏三大大型陆上冰川之一, 电影《红河谷》、《江孜之战》、《云水谣》曾在此拍摄外景。</p> <p class="ql-block">  帕拉庄园,曾经的达赖大管家的农奴庄园。 是如今唯一保存完好的旧西藏贵族庄园。</p> <p class="ql-block">  当年农奴主的会客厅</p> <p class="ql-block">  朗生(农奴)院</p> <p class="ql-block">  扎什伦布寺位于日喀则市城西的尼色日山坡上,该寺是班禅四世和以后历世班禅的驻锡地。</p> <p class="ql-block">  朝圣的藏民。</p> <p class="ql-block">  从扎什伦布寺俯瞰日喀则市。</p> <p class="ql-block">  <b>6月7日,日喀则--纳木错</b></p><p class="ql-block"> 藏语纳木措,意为天湖、灵湖或神湖,是藏传佛教的著名圣地。 纳木措湖面海拨4718米,面积1920平方公里,是西藏最大的内陆湖,中国的第二大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最深处约33米以上。其周围有大小湖泊1500多个 。</p><p class="ql-block"> 要到纳木措须先翻越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p> <p class="ql-block">  在那根拉山口俯瞰纳木措。</p> <p class="ql-block">  据说纳木措的晚霞和晨曦是最漂亮的,我们决定在纳木措住一晚。这是居住旅馆的餐厅,不过住宿的房间可没这么漂亮。这一晚是我一生中居住过的海拔最高的地方。不过因为高原反应,直到凌晨三点半才半躺在靠垫上勉强睡着。</p> <p class="ql-block">  转湖的信众。</p> <p class="ql-block">  纳木措的朝霞</p> <p class="ql-block">  <b>6月8日,纳木措--拉萨</b></p> <p class="ql-block">  美丽的藏北草原</p> <p class="ql-block">  青藏线列车,我们就是坐着这列火车进藏的。</p> <p class="ql-block">  念青唐拉大雪山,北沿是纳木错, 在拉萨以北100公里处, 山顶最高处海拔7117米。</p> <p class="ql-block">  藏民在此处放了几头牦牛,如果你在此拍摄念青唐古拉山,他们就会向你收20元钱,理由是你拍了他的牦牛。</p> <p class="ql-block">  6月8日晚,在拉萨观赏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虽说在各地看过不少《印象》类的实景剧,可在雪域高原观看《文成公主》,还是觉得多少有点震撼。</p> <p class="ql-block">  <b>6月9日,布达拉宫,大昭寺</b></p><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被称为“世界屋脊明珠”,它是拉萨乃至青藏高原的标志,也是西藏曾经的政权中心。</p> <p class="ql-block">  从药王山上拍摄的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  在布达拉宫上俯拍龙王潭公园</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记住这难忘的夜晚</p> <p class="ql-block">  与来自成都的参加毕业旅游的大学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  在布达拉宫广场上游览的一个多小时里,我们经历了下雨、下雪然后出现彩虹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广场上的音乐喷泉。</p> <p class="ql-block">  大昭寺是藏王松赞干布为纪念尺尊公主入藏而建,后经历代修缮增建,形成庞大的建筑群。大昭寺距今已有1350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在大昭寺门前朝拜的藏民。</p> <p class="ql-block">  在大昭寺二楼拍摄的布达拉宫</p><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来到在网上人气很旺的“光明港琼甜茶馆”,想品尝一下正宗的藏族甜茶,体验一下普通拉萨人的茶馆生活,可茶馆里人头攒动,座无虚席,几乎连我们的立足之地也没有。最后在紧邻茶馆的“雪域餐厅”用了一顿正式的藏餐。不过对我们而言,藏餐的味道实在有些不太适应。</p> <p class="ql-block">  <b>6月10日,罗布林卡,西藏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 罗布林卡,藏语意为“宝贝公园”,是历代达赖喇嘛的夏宫。全园占地36万平方米,建筑以格桑颇章为主体,有房374间,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的。</p> <p class="ql-block">  西藏博物馆坐落于拉萨市罗布林卡东南角,是西藏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b>6月11日,八廓街</b></p><p class="ql-block"> 八廓街,又名八角街,是一个围绕大昭寺集宗教、民俗、商业、文化、观光于一体的街区。 藏传佛教认为,以大昭寺为中心顺时针绕行为“转经”,表示对供奉在大昭寺内释迦牟尼佛像的朝拜,八廓街是拉萨三大转经道之一。在八廓街,最令我惊讶的是其整洁程度超过了上海的豫园。</p> <p class="ql-block">  清晨在大昭寺门前朝拜的信众</p><p class="ql-block"> 玛吉阿米(makye ame)坐落在八廓街的东南角,是以尼泊尔、印度、西藏风味为主的餐厅。相传六世达赖与情人玛吉阿米幽会的地方正是在这座土黄色的小楼里。</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这里品尝了一顿集汉、藏、西于一体的午餐。</p> <p class="ql-block">  玛吉阿米三楼临窗是俯瞰八廓街的绝佳地点。</p> <p class="ql-block">  <b>6月12日,我们再次登上回沪软卧列车。</b>本以为经历了前段时间的考验不会再有高原反应了,可列车翻越唐古拉山时高原反应依然出现,不过这次我们也没有了吸氧依赖症的担忧,开始尽情的吸氧。列车在沱沱河增加了一次临时停车,为的是从车站拉上一瓶高压氧气瓶,以抢救两名高原反应强烈的旅客。不过车一过西宁一切都好了,6月14日我们安全抵达上海结束了这次西藏之旅。</p> <p class="ql-block">  列车翻越唐古拉山顶</p> <p class="ql-block">  这次西藏之旅,我们在西藏的行程近四千公里。由于准备比较充分,一路比较顺利,圆了自己多年以来想来西藏的梦想。西藏之行给我的感受是:西藏绝对是一个值得你一生至少来一次的地方,西藏也绝不是一个你有钱有闲想来就能任性来的地方。西藏,只有当你亲身踏上这块土地时,你才会被它的美所震撼,才能真正体会到,其实任何照片都无法展示西藏真正的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5.7.1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