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课磨课讲微课,扎实推进新课改,一一一8.24日淅川九小研磨课掠影

紫竹林小亚

<p class="ql-block">“宛淅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虽然秋意渐浓,但九小的校园里却热情似火。</p><p class="ql-block">今天是我校校内集中教研第二天,首先余校长在群内对昨天的研课磨课情况提出建议,强调:研磨课应该是按导学练展评五个环节研磨,导在教师,问题情境设计;学练展评在师、生,重在学生,即十大能力的培养,研磨课的重点是:根据学情,设计优化教学过程,完成教学目标。</p> <p class="ql-block">  随后,霍校长也指岀了昨天研磨出现的问题: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符,结构化预习单处理时间过长,导单的问题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最重要“练”的环节小组内没有联动起来。今天这些问题要重点打磨,在教案中体现,在上课中体现。接着安排了今天的研磨内容:各组在指定教室研课,根据昨天组长微课后研磨的定稿,继续研磨第2.3.4课。研后同组其他教师上台展示微课,再打磨定稿。要求各年级督查继续深入各组坐镇听课指导!</p> <p class="ql-block">一、二年级数学教师按“导、学、练、展、评”五个环节去研磨每节课,细到课堂导入语的设计及问题情境的创设,微到每节课该如何根据知识内容设计出既能让学生参与其中,又能让其获取新知的趣味活动,每位教师都是毫不保留畅所欲言。</p> <p class="ql-block">一二年级的语文上午在一起研课,下午分开研课。两个组的成员针对一节课分别上台展示自己的教学设计,讲完之后大家在一起议议哪个环节处理的好哪个地方需要改进,大家畅说己见。</p> <p class="ql-block">三四年级数学组针对“学”中的“④合作探究”及“练”中的“⑤学思联动”等疑惑点,结合具体课节深入进行研课磨课。下午,三年级的孙晓培老师主讲《时间的计算》一课,四年级的全浩老师主讲《亿以内数的读法》一课,两位教师紧扣目标导学“五环十步”,思路清晰,导单设计精准有梯度,值得大家学习!</p> <p class="ql-block">霍校长亲临五、六年级数学组,和老师们共同探讨目标导学中学和练这两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方法,指出:在“学”中,前两类简单问题学生自主学习,独立解决;后两类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尝试解决,可以2人,3人一组,也可小组进行。在“练”中,学思联动这一环节重点针对后两类问题,由小小组过渡到多人小组进行生生互动,教师深入小组及时点拨指导,进行师生互动;变式训练中,让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眼、动耳、动脑等方面进行交流,在数学上结合新知学习,设计各类变式,如变换例题的条件,问题,变换思维方式。通过和霍校长的探讨,使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了学和练,解惑大家的疑问:练是练什么?练的是学生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五六年级语文教师在杜江萍和李静雅两位教师的带领下,针对《桂花雨》和《丁香结》两篇精读课文进行了研讨。</p> <p class="ql-block">学习的路上,我们一直都在,各个教研组的所有成员全数参加,认真听记,用心察学。</p><p class="ql-block">脸上流淌的是对教研的渴求!</p><p class="ql-block">心中洋溢的是对教学的钟情!</p> <p class="ql-block">整个教研活动,余校长全程参与。</p> <p class="ql-block">下午,在霍校长诚挚的邀请下,教研室的丁鹏主任莅临我校,全体语文老师汇聚在一起,将两天来研磨课的困惑及疑问一一提了出来,像结构化预习单的处理,五环十步中学和练环节需注意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怎样发挥主导作用,课堂时间需怎样合理分配等,针对老师们的困惑,丁主任一一给予了耐心细致地解读和解答,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让老师们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对五环十步教学模式有了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丁主任再次强调:自主学学习是自我学习的过程,合作探究是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学思联动可是组与组的交流,可以是全班交流,也可以是师生交流,变式训练是激发学生动口表达、动手操作、放眼观察、动耳倾听、动脑思考的过程,更是学生通过体验开启智慧的过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在研磨课的道路上,老师们积极探索,勇于钻研,勤奋不辍,持之以恒,相信未来一定会在课改中结出累累硕果!</span></p> <p class="ql-block">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教研路,习得满载归!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淅川九小的精彩研磨依然继续!</p>

研磨

研课

教师

小组

环节

教研

老师

学生

问题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