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坡垭口

向黎

<p class="ql-block">史海探秘</p> <p class="ql-block">  1379年阴历九月的一天,急促的马蹄声扬起片片积雪,清脆的声音在寒风凛冽的山谷中回荡。峡谷中行走的商贾驮队纷纷向山根辟让。</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支明初在甘南平叛任务结朿后班师回还的军队,此刻他们押着匪首瘿嗉子,从这条连接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接合部盘坡垭口经过,将土们敏锐的目光警惕的扫视着两旁的人群,不敢有絲亳的闪失。</p><p class="ql-block"> 明太祖朱元璋对挠乱边陲安宁的叛乱分子深恶痛绝,严令将土务必活擒首犯,解京处理。此次押解任务关系重大,因此就有了开头的一幕。</p><p class="ql-block"> 盘坡垭口,座落在甘南藏族自治州与临夏回族自治州之间的太子山腹地,垭口的西面是公太子山,最高峰海拔4162米,垭口的东面是母太子山,最高峰海拔4332米。垭口幽暗深邃,水陡弯急。一条曲径和湍急的河流从两山之间穿行而过。两岸陡岩垂立,绝壁高耸,皑皑白雪悬挂在绝壁伸出的树枝草颗上和黛色的山崖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p> <p class="ql-block">  明代临洮府通判刘承学曾留下诗描写太子山槐树关景色的优美和盘坡垭口关隘的险峻。</p><p class="ql-block"> 罗列诸峰映晚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遥瞻独讶玉峥嵘。</p><p class="ql-block"> 风从谷口飞来冷,</p><p class="ql-block"> 泉似山崾吐出清。</p><p class="ql-block"> 露骨四时石带翠,</p><p class="ql-block"> 藏荫六月雪堆琼。</p><p class="ql-block"> 年年仗尔防夏夷,</p><p class="ql-block"> 险似长河万里城。</p> <p class="ql-block">  峡谷中奔涌的这条河流它北出土房一路向下,进入槐树关后在临夏的双城县汇入大夏河,这条日夜不停四季长流的河流也有一个很有诗意的名字一一槐树河。而槐树在当時的青藏高原边缘是一种很罕见难以见到的树种。一条河流在这儿以槐树命名,是一种很奇特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  槐树河,槐树关,明朝,这一连串地名和这个朝代连接起来,总会使人不由自主的联想起点什么,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对了,它们一致指向一段淹没在历史尘埃中的重大事件。那段参与人数众多背井离乡的明初人口大迁徙。</p><p class="ql-block"> 自明初洪武三年(1370年)开始 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朝政府先后数次从北京,南京以及山西的平阳,潞州,泽州,汾州等地经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处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后向全国广大地区移民达百万人之多,其中有一部分西迁移民通过盘坡垭囗进入甘南,对随后甘南地区的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大槐树” 站在了人们的心头,成了记忆中故乡的最后的模样,而在它身上又寄托着多少故土难返游子的乡愁。</p> <p class="ql-block">  而盘坡垭口在历史上做为通往甘南的主要通道,地处要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为了扼守垭口,巩固边陲的稳定,明政府又沿太子山一线修建了廿四座军事要塞,史称《廿四关》。</p> <p class="ql-block">  槐树关盘坡垭口在廿四关中地理位置尤为重要,它的存在保证了源源不断的西迁军民从这儿进入甘南大地,分批驻扎在洮州广沃的土地上,同时筑城于洮河之北,东陇山之南川,不久一座边防“新城”拔地而起。</p> <p class="ql-block">  春去冬来,大槐树,雨巷,油纸伞。己成为故乡绵长的思念。</p><p class="ql-block"> 盘坡垭口,它见证了无数的重大历史事件。</p><p class="ql-block">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闯王李自成由甘南经盘坡垭口进入河州,总制洪承畴率兵在河州西川迎击,李自成兵败至景古城(今康乐境内),以17骑过墨雾而转战于陇南。民国时几起重大历史事件也与盘坡垭口息息相关。</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兰郎公路的建设,昔日车水马龙商贾往来的盘坡垭口逐渐失去了其战略地位,以至于今天变成了一条车断人稀不为人们所知的秘境。</p><p class="ql-block"> 退出历史舞台的盘坡垭口,在荒芜中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消失在过往的烟云中!</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