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光华其人其字 作者:拓剑华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一</b></p> <p class="ql-block"> 大约10年前的腊月,与一帮朋友在“王毛子”家吃酒。其实除我而外的其他人之间应该是12年、13年、甚至更长时间形成的圈子,我只是今年被邀,就显得有些生巴,或者偏离。因为怯,或者生,或者背,反正像张岱一样,在那个雪夜也“强饮三大白”。相对来说,我与当时在场的“赵光光”“昭子”“祥子”还相对熟稔一些,但最终却是一个寸发、大脑袋、眼如铜铃的家伙抢过酒杯,为我代饮。</p> <p class="ql-block"> 杯盘狼藉之后,我们便沿着育才路东倒西歪回家。谈笑间,才知道为我代酒的莽汉姓胡名光华。他不但认识我,还认识我的父亲。于是带着酒意,迎着沙雪,也许是我脚下打滑,反正险些呈拥抱状,表现出与他一种近似夸张的亲切感。同行的朋友便介绍此君写得一手好字,在业内颇有影响,占得本埠书法一席之地。我随口索墨,他满口答应。</p> <p class="ql-block"> 然后,我们就像狗皮袜子,成了很铁的朋友。周末小聚,光华都去,但他既不品茶又不打牌,只是服务。他先泡好茶,分别端放在每人右手边。三盏喝足,他会立马倒掉茶叶,重新泡上。有人调换位置,他也会杯随人转,绝不马虎。有人接电话,有人上洗手间,他也会代玩几把。但牌主归来,他迅速牌归原主,毫不驻留。每次吃酒,光华会第一个打关,猜拳规整,喝酒顺溜,不赖,不代,不卖。嘿嘿笑声,憨憨神态,喝得酣畅淋漓,气贯长虹。有一年“五一”自驾出游,光华本来已经三登武当,但我们一邀,他依然“重友轻色”,背着妻子跑了。不料天雨逾期,没有按时赶回,妻子要出差,儿子一人在家,光华便一改玩乐天性,连夜乘坐长途大巴回家。偌大的家属院,没有人愿意当义务楼长——收水电费、招聘门卫、负责安全、协调车位,光华主动承担,一干就是10年。有一晚我送他回家,见院子有陌生车号,便问门房。得知是门卫私自停车收费后,他说本院住户掏钱买停车位都不够,你还竟然允许外来停车,挡住车道,出入困难,严厉要求门卫当场打电话,退了费,开走了车。</p> <p class="ql-block"> 由于庸常的忙碌,胡光华当晚“风雪育才路”承诺的墨迹我早已抛在脑后,不想在一个深夜他打来电话问送到哪里。我在努力回忆后,说:明天,或者后天。一月后他再问起,我又说明天或者后天。一晃十年过去,去年我迁入新居,胡光华挥毫泼墨,魏碑书就一幅《将进酒》,裱好,有机玻璃覆面,橡木边框装成,亲自驾车送我府上,并且选好位置,挂上墙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二</b></p> <p class="ql-block"> 公元1989年,胡光华进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学习。受学兄惠开永耳濡目染,1990年开始临习颜真卿《勤礼碑》《自书告身》。期间,得到南京神韵书画院成员、南京状元书画院成员、书法家杨丰奇和魏万清老师悉心指导。光华对临习《郑文公碑》用功尤勤,每天不少于5小时。三年级时受学校委派,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一二年级学生教授写字课,直至毕业。光华在南京四年,每每周末便前往夫子庙现场观摩书画创作交流,并流连往返于金陵古都的匾额碑刻。</p> <p class="ql-block"> 2004年,胡光华偶然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院特聘书法家、甘肃省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甘肃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修业于中国书法院研究生课程班的王正楷先生接触,亲其人更胜亲其字,相见恨晚的激动让光华当场纳头便拜王正楷先生为师。在恩师的大胆鼓励和悉心指导下,光华强化研临《郑文公碑》《张猛龙碑》等先贤墨迹。短短1年时间,光华作品即入选省展4次,在人才济济的本地书届崭露头角,小有影响。</p> <p class="ql-block"> 2007年之后,在书届大师和名流安石、王正楷、李亚平、卫玮等诸位中书协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胡光华潜心研习魏碑,临池不辍,坚持且反复对《石门铭》《始平公造像》《张猛龙碑》《元桢墓志》《元腾墓志》《崔景播墓志》进行临习。5年磨一剑,2013年接连入国展4次,在业内锋芒尽露,锐气横生。</p> <p class="ql-block"> 胡光华四十而立,已经晋升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庆阳市书协教育委员会委员,庆阳市青年书协秘书长,西峰区书法家协会理事。其书法作品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首届楷书书法展,首届“西狭颂”全国书法大展,全国第七届新人新作展,全国第七届临沂书法节书法展,甘肃省第四、第五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甘肃省第二届新人新作展,“丝绸之路杯”甘肃省首届书画大赛书法成人组二等奖,甘肃省第二、第三届残疾人工作者书画大赛二等奖,庆阳市连续两届“五个一”工程奖,在市、区举办的书画展览中多次获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三</b></p> <p class="ql-block"> 光华先生朝临暮写,焚膏继晷,与古帖对话,以笔墨为伴,从总体到细微,由表象及内涵,一步一步探索,一步一步实践。其书法结字大胆,欹侧多变,峭劲持重,提按分明,一撇一捺皆有出处,一折一弯均有来历。或以方为主,或以圆见长,或方圆兼施,行笔迅起急收,转折处更多以侧锋取势,外方内圆,外刚内柔,或宽扁,或方正,中聚而外放,自然而多变。近千字的作品,没有一笔草率,没有一笔含糊。同时,他又不单纯效仿古人,盲从古帖,而是紧随时代,贴近生活,经过思考、分析、判断,去粗取精、由此及彼,在博采中研磨,在自省中提升。</p> <p class="ql-block"> 文徵明认为:“人品不高,用墨无法。”我喜欢附庸风雅,除过胡光华先生,书法业内也认识一些朋友,时间长了,就发现了一些共性的东西,比如:每次到李亚平先生处拜访,离开时他总要送下楼梯,毫不含糊;每次遇见王正楷先生,他总是急乎乎的伸出双手,那有点卷曲的长发,更加飘然;每个周末,电话问候马克新先生,他总是慢腾腾的说我马上到;李锐先生靠笔养家,但极善作诗品茶,华发下面是文人雅士的潇洒;李汉峰先生见人颜露腼腆,清癯的面部尽透善良;黄凤贤先生热情、正直、干脆,翩然一副“饮者留其名”的洒脱……正像清代书法家何绍基所说:“书虽一艺,与性道通。”人品即书品,书法即活法,书中追求乾坤,人生方无尘垢。书法的含蕴、技巧、布局、表现与人品的素质、涵养、气场、修为在骨子里是一脉相承、贯通一气的。</p> <p class="ql-block"> 从来书画贵士气,经史内蕴外乃滋。胡光华先生在书法造诣上已经从形进入了神,从物内进入了物外,达到了胸有丘壑的境界和灵魂之舞的表象。但是书法的提升正像爬山一样,越往高越费力,也越困难。作为门外汉,也作为朋友,我权且小放厥词:读书万卷始通神,光华先生的字在放眼读帖,秉烛临习的基础上,不防来点外补,即精深诵读经典古诗文,因为经典千古传承记录着民族基因中的最高智慧,是千年圣贤伟大的思想光辉,诵读经典,才能使人生的深度更深,高度更高。跳出书法学书法,从大的格局入眼入手,像吃中药一样,补底气,补气韵,真正使自己的人和字成为“无声之音,无形之相”,最终达到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的最高境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