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沙市东区联校语文组参加“王崧舟暑期公益网络训练营”活动纪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p><p class="ql-block">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为提高我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8月19日——21日东区联校语文组全体教师参加“王崧舟暑期公益网络训练营”研训活动。</p> <p class="ql-block">培训从王崧舟老师《好的故事》拉开帷幕。《好的故事》是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鲁迅的作品历来被认为难懂难教,可是王教授深入浅出,整个课堂循序渐进。1925年离我们多么遥远,更何况是新时代的孩子。但在王老师循循善诱的引导下,书声琅琅,音乐潺潺,琴瑟和鸣的美好画面展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赏花,赏人,实赏君子品性。下午,王崧舟老师执教《爱莲说》示范观摩课。从王崧舟老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大家的风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孩子们在课堂上用心去感受,用心去领悟:通过对比学生理解了莲的君子品格,通过故事展示作者周敦颐就是有着这样品质的君子,莲之风,君子之风还在延续,通过拓展学生感悟到君子品质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王崧舟老师20分钟的短短培训更是精彩。让我们明白了文脉是某种特定文化的传承路径及发展轨迹。我们的教学应该让文脉一脉相承,沿波讨源,开枝散叶。</p> <p class="ql-block">不朽的精神,清晰的回忆。作为父亲的李大钊慈爱柔情,作为革命者的李大钊坚贞不屈,忠于革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十六年前的回忆》让我们感受到了革命者的无私无畏,革命精神的永垂不朽。</p> <p class="ql-block">随后王崧舟结合课例就“语文要素与难文浅教”进行讲座。王老师细读文本,将本课的教学难点归纳为:人物背景的感知;人物形象的把握;人物品质的体会;人物精神的传承。针对以上教学难点,王崧舟老师选择了合适的教学策略:删繁就简集中目标;整合习题随堂落实;围绕人物还原比较。王崧舟老师的教学时选准着力点,抓住单元的主题和主要训练点,难文浅教。</p> <p class="ql-block">《红楼春趣》的教学,王崧舟老师在紧扣部编版教材语文要素的基础上,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虔诚的守护之心引领学生深情地拥抱《红楼梦》,唤醒学生的诗意生命。王老师的这节课从引领学生提炼和概括阅读名著的方法的开篇,概括出:联系课文,猜测意思;难解语句,暂且放过;借助资料,扩大了解三种读书方法,并把这些方法巧妙地渗透进课堂学习中。在老师的巧妙引导后,学生的诗意心灵被唤醒,他们已经不再单纯的从事件品析人物,而是学会了从细节描写中抓住有情味的词句细细品析。学生的学习过程美好而自然,我们不禁为王崧舟老师的教育智慧所折服。</p> <p class="ql-block">千年钟声,千年文化。《枫桥夜泊》一课,王老师以歌曲《涛声依旧》、古诗《夜雨题寒山寺》《泊枫桥》和《宿枫桥》引出钟声与枫桥寺,引导学生提问:你有什么问题?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王老师以“愁眠”二字作为整首诗的中心,带领学生看到了诗人张继所看到的月落、江枫、渔火;带领学生听到了乌啼、钟声;带领学生感受到了霜满天的惆怅。而在天地之间,万物有忽明忽暗、若隐若现,最终只剩下了诗人的愁眠与霜满天……</p> <p class="ql-block">王崧舟老师的课堂旁征博引、挥斥方遒,时而滔滔兮如江河澎湃、时而潺潺兮如涓涓细流,老师是沉醉其间,学生是陶醉其中。</p><p class="ql-block">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三天培训,每位老师按时签到,认真聆听,撰写心得,收获良多。</p> <p class="ql-block">听君一堂课,胜读十年书。</p><p class="ql-block">一路行走,一路收获,一路清欢,一路惬意。</p><p class="ql-block">诗意语文,心向往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