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与土地

话少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  很小的时候,在别人的聊天中,知道了“贫下中农”,那时候虽然有很多不解,但是我清楚爷爷奶奶和他们的儿女们在那个时代不怎么好过,母亲经常说起父亲寄人篱下的生活,姑姑也经常提起爷爷去世时,他们一家的窘迫,但是父亲从来没有提起过,直到今年过年的时候,和父亲小酌,问起关于“贫下中农”的问题,父亲才提及此事,从父亲的讲述中,我才知道,爷爷和奶奶是姑舅亲,父亲的奶奶是个大地主,可是到了爷爷这辈,因为某种原因,家里已经没什么田地了,却也赶上了“时代的尾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父亲高考落榜,那时候爷爷已经不在了,连吃饭都成了问题,自然也谈不上读书了,不久后,积劳成疾的奶奶也离开了,姑姑出嫁,大伯和父亲相依为命,好在有三间破旧的土屋遮风挡雨。后来土地下放,母亲和父亲结婚后,分的了几亩田地,因为不会经营,也没有肥料,每到秋天一条扁担就收了秋。我三岁那年,父亲走遍了所有的关系,求爷爷告奶奶,批下了房基地,在姥爷的帮助下,盖了四间新房子,我们一家三口搬出了老屋,搬家那天,父亲大醉,躲在谷仓里泣不成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搬出老屋后,父亲去河南抬过泥,和大姨夫一起倒卖过秸秆,母亲在家侍弄所剩无几的口粮田,一个秋天,母亲带我去地里收庄稼,我被高粱茬扎破了嘴角,去医院缝了针,从那以后,父亲再没有出外打过工,在村里的小学当了民办教师,民办教师的工资不多,每月30元,但是父亲可以照料家里的几亩地,母亲可以在家照料我。随着我的长大,妹妹的出生,家里的钱越来越捉襟见肘,1994年,土地重新划分,我们一家四口人,分得了至少20亩地,也就是那一年父亲辞掉了民办教师,买了一台电磨,在用心经管土地的同时,做起了豆腐。 </span></p> <p class="ql-block">  父亲热爱家里分得的每一寸土地,用心规划哪片地里种什么品种的粮食,上多少化肥。老家的地都是山地,地头或是地中间会有大大小小的石头包,上面长满杂草,每到夏天或是初秋的雨后,父亲都会扛起镐头,挑着筐,去清理那些石头包和包上的杂草,母亲也会带着我和妹妹去帮忙,用镐头刨出石块和杂草,再用筐将它们清理到不远处的沟里,这样年复一年的重复,父亲很有成就感,他说经他的双手,家里的地至少多出10亩。我的父亲和母亲就是靠这30亩土地,把我们姐妹俩从那个小山沟推了出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年轻时候的劳累,年近70的母亲开始这疼那疼的了,地里的活能做的不多了,我们都劝老两口把地包出去吧,能得多少算多少 ,他们却死活不同意,母亲说:现在种地比以前轻快多了,不用驴拉犁杖,不用人工点种子化肥,不用除草,不用刨茬子,不用交农业税......春天找机器一种,秋天找机器一收,干啥不种啊,一年到头,国家还给补贴。</p> <p class="ql-block">  去年大旱,几乎颗粒不收,我问父亲发愁了没?父亲说,愁啥,庄稼不收年年种,再说了,现在的年头几年不收也饿不着,他是交了保险的自由人,民办教师还有退休金,家里还有双女户的钱,母亲还有“农村60岁老人的生活保障金”,这样算了,吃穿不愁......说着说着,父亲又回忆起从前,种地如何辛苦,花钱如何艰难......</p>